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7-11-6 21:09:4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6日),内丘申合成先生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元始天尊说药王救八十一难真经》。这是一部道家的著作,把扁鹊的事迹与《难经》,一起编成可以口诵的著作,便于流传与记忆,有利于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传播。这是申合成先生发现,并推荐的独特著作,他从河北省道教协会翻印的书籍中发现了这本很有意义的书。我研究扁鹊事迹多年,才知道有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我们一起期待,申合成先生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祝贺申合成先生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道教著作之中的扁鹊医学,过去我只知道扁鹊与老子、孔夫子同时代,并且谈论医学罕言“道”,似乎与道家无缘。但是《素问》《灵枢》之中,有200多处谈论“道”,似乎不谈道就不够深度。东汉末年,天师道、太平道,同时创立,都利用医学知识发展道众信徒,汉灵帝下令各地割据势力可以拥有地方武装,以便彻底消灭黄巾军,这种环境“逼迫张仲景坐堂行医”。后来,著名道家葛洪、陶弘景都精通中医,孙思邈也推崇道家思想。明清时期,或此前,扁鹊被道家“选择”,成为道家救苦救难的神仙,也是大众心目中的必然。这本书中的古医学知识,疾病名称,都很古雅,值得大家重视,认真学习。谢谢申合成先生!
152
 楼主| 发表于 2017-11-7 21:51:51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7日),由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史》,他和大家一起讨论明代初期著名医学家陶华的医学成就: 《陶华论温病不可作寒医》陶华已经把伤寒和温病明确的区别开来,已经对温病有了初步的认识,形成了温病学说的雏形。陶华在继承张仲景《伤寒论》的基础上,明确的提出了温病的概念和治疗方法,以及与伤寒病的异同。张海涛将在今天晚上八点半与诸位同道详细分析其中的奥妙。我们一起期待。http://www.ynjkcy.com/zywg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明初著名医学家陶华的外感热病学成就。张仲景的《伤寒论》经过宋金元时期的传播与发展,很多医学家都认为麻黄汤、桂枝汤的温热药解表不好用,容易产生误治,因为“伤寒是热病,不是寒病。”辛温解表也是为了散在里的郁热。刘完素和张子和等医学家倡导的辛凉解表理法方药,得到陶华的大力支持和传播推广,他的成就很高,对于温病学的成熟,有很大推动作用。但是由于表述不够精炼,几本书也有一些重复,书名也有标新立异嫌疑,因此受到一些后世医家的批评。
153
 楼主| 发表于 2017-11-8 21:57:4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8日),刘敬章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继续与大家一起分享2003年的时候,中医专家对于疫情的分析和论述--------中医虽然面对传染病的流行,经历了几千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跨入新时代,当瘟神逐渐被控制之后,中医的当代医学家面临大考,突发的疫情造成了全社会的恐慌,一般人惊慌失措,中医专家如何面对?这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永远在路上,生命攸关的时刻,不容半点含糊。今天重新翻阅这段历史,值得圈点的地方很多。http://www.ynjkcy.com/zyqy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的时候,中医学家们的论文论著,很多名家引经据典,旁征博引,结合历次中医诊治传染病的经验,也有的结合自己的见闻,诊治经验,提出看法。散金碎玉,弥足珍贵。现在非典已经消失了14年,似乎歌舞升平,一片美好祥和的气象。但是,瘟神并没有消失,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也绝对没有完全终结。那么,将来再有传染病流行的时候,中医用什么指导临床防治?是依靠实验研究的结果,还是依靠传统知识的积累?中医还能在西医没弄清楚病原的时候,拿出出奇制胜的诊治措施吗?我认为,有备无患,否则就是一片慌乱。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7-11-9 20:56:16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八点(11月9日),李源讲述《回归中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病人的主观感觉就是医生的客观依据”。毫无疑问,中医与西医诊治疾病,使用了不同的世界观、方法论,西医依靠大仪器、精密设备,研究的是人体的空间结构,不可能研究时间,也不具备时空整体描述。中医的四诊,看上去没有仪器设备检查,没有动物实验,但是,中医望神、望色、望气,仪器模拟不了,动物也不具备人的神色、气韵;问诊,仪器不知道人的感觉,动物有感觉不能表达;切脉,仪器没有脉象,动物也不具备寸关尺,没有趺阳脉、寸口人迎也不具备。所以,中医几千年行走的四诊大道,西医还没望见其中的奥妙,只是觉得人的感觉不可靠,不如仪器可重复。西医对病症的认识“以有为本”,不了解中医对疾病的诊治“以无为本”。中医以人为本,不轻易把病人的感觉判定为肤浅、虚假,所以极为看重人的感觉,动态地根据病人的感觉,调整诊治行为。http://www.ynjkcy.com/hgzy
          祝贺李源讲述《回归中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独特的诊治思路,中医重视病人的主观感觉。人体是分层次的,生命的层次,大约在10层以上,每一层都有自己的规律。就好像从国家最高领导到省市县乡村,再到家庭和每个人,管理国家的最高领导必须分层领导,不能直接管理到每个人,如果越过层次,直接管理每个人,国家就会一片混乱。水能灭火,能浇花,洗脸,都不能用它的组成氧原子,或者氢原子来解释,氢和氧加在一起就可能爆炸。人也是一样,不能被外力管理到细胞和分子,这样容易干扰生命的自我调理机制,成为外来的异物,出现副作用。李源还讲述了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对于中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论述,充满了大智慧,中医与西医是完全不一样的体系。
155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1 21:06:4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10日),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她和大家一起讨论2006年反中医思潮沉渣泛起的时候,曹东义所做的 :回答张功耀提出的八个问题 。尽量从中西医不同学术原理的角度,说明中医的优秀特质,教育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并借此宣传中医。http://www.ynjkcy.com/hwzy
           祝贺刘云双讲述《捍卫中医》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2006年张功耀反中医的时候,他挑战中医学术的有效性,提出了8个“西眼看中医”的问题,很多人避而不答,因为这些问题都“避实就虚”,专门进攻中医不擅长的手术,不容易用西医检查诊断的疾病,或者把中医不使用抗生素而难治疗的疾病,他不是全面系统评价中医与西医的优劣,而是为取消中医凑理由,找莫须有的借口。装睡的人不容易唤醒,装死的坏人等待着袭击的机会。张功耀对于我们关于中医优秀特质的论述,或者视而不见,或者充耳不闻,他对中医只有仇恨,除了抹黑歪曲之外,没有丝毫的承认,更不可能赞成中医,即使中医再优秀,再发展,他也要凑理由消灭中医。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1:50:48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12日),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中医与儒学的关系。在中华文化的源头,医学虽然发源很早,但是并不排斥异己,而是不断吸收有益的营养,逐渐丰富中医学的体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元气,先后天,精气,道,仁义等思想,都在中医学的体系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让中医成为参天大树,万年长青。我们一起期待他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ddgy
           祝贺曹传龙讲述《永远的大道国医》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中医与儒学的关系,它们一起从中华文化源头走来,都经历了历史的检验,也都在近代遭受了巨大的冲击。曹传龙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从孔子创立儒学开始,经过汉代经学,唐代五经正义之后,儒释道三教合流,再到宋明理学的传承发展,儒学的每次巨大的进步,都或多或少,或早或晚,对中医学发生了影响,不仅“儒医”在历史上成就巨大,而且儒学为中医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营养。儒家经典,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粹,可以启迪历代医学家的智慧。北宋关于太极的研究,为中医开创肾命学说,提出先后天之本的观点,都有深刻的思想启迪。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1:51:42 | 只看该作者
曹东义先生:
祝贺霍立轩,你的练习,讲得很好。
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重在讲述文物和历史的史书的记载。
对于扁鹊在内丘活动的讲述,不能完全按照民间传说讲,也不能按照韩秋长、郑一民的小说来说。

说这些故事的时候,比如手术台、捞肠沟,不要采取赞扬的态度,要说,这些都是民间流传的故事,有一定夸张成分,是大家的希望和寄托。扁鹊主张治未病,不是主张做手术。那时候的手术,也不容易成功。

因此,讲述的时候,要首先说,扁鹊之所以在内丘留下医学活动的故事,首先是因为《史记·赵世家》记载的赵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也就是说,扁鹊有了封地,他就会经常在这里居住、行医;很多慕名而来患者、达官贵人、甚至有公侯将相亲自,或者派人来求医问药,也必然会随之而产生。尽管,古代没有“医学交流中心”这样的名称,但是,实际上是一个医学传授、交流的中心。也就是“山不在高,有神则灵”,扁鹊在哪里,“名闻天下”的扁鹊必然会成为大家向往的地方,也是有些人嫉贤妒能、攻击的目标。


“爱鸟尊鹊”是赵国人的民俗,或者是因为鸟是赵国人的图腾,赵氏的祖先“中衍氏”,长相是“鸟身人言”“人面鸟噣(zhou)”,也就是以鸟为图腾。过去,山东说“东夷人以鸟为图腾”,看来不是单一的、专属的。赵国与秦国是一个祖宗,所以《史记》说“在赵者名扁鹊”,有很深刻的历史原因。《史记.赵世家第十三》: “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


说了历史文物、现存的“且停寺”纪念虢太子,是他中途休息的地方,再加上虢太子岩,太子忧心处。虢太子为了报答救命之恩,来内丘追寻扁鹊,学习医学,这本身就很值得宣扬。这也是张仲景《伤寒论序》对于士人批评的重要依据。张仲景说:“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张仲景推崇扁鹊,他来过内丘吗?司马迁对于他所崇拜的历史人物,都要去考察,追思敬仰。张仲景是一个大家族出身,也许有这样的作为。

《扁鹊在内丘》可以说有几个题目,先说出来,再逐渐展开。

民众敬仰扁鹊,建立庙会,把“扁鹊弟子柏”视为神物,加以保护。古人认为树木有生命,有生死,在万物之中与人的关系很近,大家常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的可培养特点,与人才培养、中医带徒弟都是有一定关系的。

长桑君对徒弟扁鹊说:“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扁鹊曰:“敬诺。”但是,扁鹊后来收了很多徒弟,著书立说,不能说他不遵守“敬诺”的承诺,而是为了传道。《黄帝内经》说:“帝曰: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余诚菲德,未足以受至道;然而众子哀其不终,愿夫子保于无穷,流于无极,余司其事,则而行之,奈何?岐伯曰:请遂言之也。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


扁鹊担心”失道“,所以才收徒弟,写著作,不是不遵守对老师长桑君的”敬诺“。
158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2 21:53: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马京雪 于 2017-11-12 21:54 编辑

马京雪:
我记得在哪里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有一个考古的墓葬出土了一个两千多年以前的人的头骨,这个头骨之上有一个很规则的圆形空洞,经过鉴定这个空洞不是人自然形成的,怀疑是人类最早的开颅手术,现在这篇文章我找了几次也没有找到,关于扁鹊手术的事情存疑待考吧。
曹东义先生:
六千年之前,在山东?有过这样的考古发现,后来在新疆考古也有,是因为颅骨的破损边沿,有生长新骨的痕迹。
马京雪:
民间传说有很多的夸大之处,我们说的时候不要说成肯定的语气,要说明白是民间传说,也不一定没有这个事实。那个时候有没有手术,手术的水平如何还需要继续考证,可能在某一天还出现令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中华文明应该是出现过断带,河图洛书八卦等等现代都还没有被完全的解开
曹东义先生:
新华网济南6月27日电(记者董学清)一批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医学家们,日前在此间对一具出自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头骨鉴定中确认,我国5000年前就曾成功地施行过开颅手术。这是迄今为止我国最早的开颅手术实例。  关于开颅手术的例证在欧洲、亚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早有发现。近年来,我国在青海省也发现了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开颅手术例证。但在东部沿海地区还是第一次发现, 而且这一发现将我国以前发现的开颅手术实例提前了1000年。这一实例不仅在我国,在东亚地区也是最早的。而目前世界最早的开颅手术例证在欧洲发现,距今7000年左右。  这具头骨是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土的,为成年男性头骨。今年3月,考古人员在整理人骨标本时,发现该头骨右侧顶骨的的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X2.5厘米的圆形穿孔。此孔的整个边缘呈现非常光滑、均匀的圆弧形。  医学专家对该头骨进行了人体标本观察、X线摄片、螺旋CT扫描及三维图像重建,发现头骨上的圆孔上有人工用锐利工具刮削的痕迹。神经外科专家称,这明显是做过手术的痕迹。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吴新智说:“这种开口边缘的圆弧状属自然修复,只有在十分精细的修饰和骨组织修复后才能形成,表明该墓主在手术后依然存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因而,这一史前外科手术是成功的。”  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严文明说:“出土这一头骨的墓葬内有棺和随葬品,属正常埋藏。表明墓主是生了病后做开颅手术,又活了很长时间的人。”  出土该头骨的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15万平方米。该头骨在一长方形竖穴坑墓中发现,葬式为仰身直肢葬,在头部左侧还随葬陶鼎一件。根据山东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和碳十四年代数据分析,该墓年代属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距今约在5000至5200年之间。
霍立轩:
好的,师父,明天我把讲稿修改一下。
马京雪:
绞肠痧不是急性阑尾炎,这个不相等,绞肠痧类似于现在的急性肠炎,肠痉挛,阑尾炎等
马京雪:
绞肠痧根据记载看疼痛的很严重,阑尾炎没有这么严重的疼痛
马京雪:
中医的手术没有传下来应该在扁鹊这里出现了一个内病外治的变迁
马京雪:
虢太子尸厥到底是什么病?需要我们深思
马京雪:
我们必须尊重司马迁的考证,这是首要的原则。
马京雪:
再有,急性阑尾炎伴脓肿是否可以用火针治疗,放出脓血而获得痊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事情,在火针等针灸的基础上是否出现了民间的夸大传说,这个也是不能排除的事情,所以我们讲解的时候必须要说明民间传说与正史的记载
曹东义先生:
绞肠痧,使症状描述,肚子痛,很严重。应该属于肠梗阻、胆道蛔虫症等急腹症之类吧?
曹东义先生:
但是,把整个肠子拿出来冲洗,显然不正确。这样做,只有死路一条!
马京雪:
听老人们说过这个绞肠痧病,说用尺泽放血可以很快治愈,治疗的慢了会有生命危险,说是这样说的,具体没见过,也不敢接这样的病人,怕出事
马京雪:
拿出这个肠子来洗,不用说感染,就是牵涉性神经紊乱就足以毙命,即便是麻醉状态之下也不能避免
曹东义先生:
捞肠沟,只是一个传说,夸张的传说,这与《列子·汤问》说扁鹊为鲁公扈、赵齐婴互换心脏一样,虽然有名有姓,但是,都是寓言故事,不可能属于事实。
马京雪:
在外科实习的时候,外科医生说过这个牵涉综合症,很严重的外科手术中并发症
马京雪:
不能把扁鹊说成聊斋志异,不合适
曹东义先生:
肠子上边有血管、神经、淋巴,与肠系膜连在一起,拿出来,就必须切断这些联系,放回去不能自己接上,就像断指再植,那是需要显微外科才能做的手术。
曹东义先生:
而且,肠道里边很多细菌、消化酶,时间一长,就都臭了,不可能冲洗一下再放回去。离体冲洗,太不符合情理了。
曹东义先生:
肠子切下来容易,放回去难;战场上都是肚皮破了,可以把肠子弄回去,再缝上肚皮,肠子没有病,如果这样,也许会可以救过来。但是,不可能把肠子摘下来,洗一洗,再放回去,就完成手术了。那是不懂解剖才闹出来的笑话。
马京雪:
在体冲洗也不行啊,这个肯定是夸大的,有可能扁鹊应用的是火针之类的针灸术,开腹手术那个时代不可能,即便是发现的开颅手术估计也是一种开颅减压术,存活的人也是植物人一个
曹东义先生:
开颅,是迷信,以为脑子里有鬼怪。
马京雪:
是的
曹东义先生:
或者,开颅是被迫的,是外伤之后,露骨破损,医生只做了修补皮肤的包扎。
马京雪:
也有可能在外伤后医生把碎骨取出来,以防次生伤害的发生,古代人很聪明,但是也不能夸大,在没有考古学发现古代存在更高级的文明之前
霍立轩:
师父,您曾经在给韩秋长写的《扁鹊》长篇小说序中说:任何文学作品都是艺术加工的结果,谁也不能肯定地说这些故事一定真实存在过,也不能证明历史上绝对不会有这种可能。文学只能以它独特的方式,源出于生活而又不同于生活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不能用历史考还的方法要求长篇小说《扁鹊》“无一字无证据,”也不能因为某些虚构的历史情节就认定扁鹊当年一定就是这样行医治病的。也就是说,我们一定要把小说当作文学作品来读,而不要用学朮考据的标准来做研究的根据。上面说的是小说,也可以引申到不能以传说用做学术考据的根据。所以在讲座以前先这样说一下,再去说一些传说故事,是不是好一些?
曹东义先生:
好的,就这样处理。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3 21:38:2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13日),霍力轩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他和大家一起分享扁鹊在内邱的历史记载与现存的文物古迹。司马迁虽然在《史记》中,为扁鹊的事迹立了专门传记,但是,很多事情不能详尽描述,大量的有关历史真相,有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有的在民间长期口碑流传。正所谓“礼失求诸野”,传说和地方志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但是,流传千古的故事,也会发生改变,有的时候被神化,或者被演绎,都是难免的。披沙拣金,去伪存真,走近历史的深处,探索扁鹊文化曾经的真实过程。我们一起期待霍力轩的讲解。http://www.ynjkcy.com/bqwh
           祝贺霍力轩讲述《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成功!他带领大家一起穿越时空,到历史的深处,探索河北省内丘扁鹊庙一带的历史文化,研究它们与扁鹊秦越人生平事迹的关系。根据《史记.赵氏家》和《扁鹊传》的记载,赵简子“赐扁鹊田四万亩”,扁鹊有了封地,因此就会经常居住在自己的封地,这一带自然就会留下他行医治病的故事与传说。虢太子被扁鹊救活以后,为了感激救命的医学,就追求跟随扁鹊,成为扁鹊的徒弟,也在内丘蓬鹊山一带留下了很多故事,“且停寺”“太子岩”“虢太子采药处”等都可以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霍力轩讲述的民间故事,带给大家很多思考,民众喜爱中医宗师扁鹊的感情,保护有关扁鹊文化的丰富内涵,是中医得以千年流传的基础。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7-11-14 21:52:07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晚上(11月14日20:30),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他和大家一起讨论吴又可的学术成就。 吴又可是明代的一位中医大家,中医人都认为是吴又可创立了瘟疫学说,并启迪了清代著名的温病学派的形成。那么,吴又可创立瘟疫学说又是受到了怎样的启发的呢?吴又可的《瘟疫论》又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呢?《瘟疫论》对后世医家乃至当今时代的医学又是有着怎样的学术价值与思维指导呢?对热病理论体系有着怎样的推动作用呢?请您关注张海涛为大家带来的精彩讲评,见证如何将疑点变为答案,敬请收听。http://www.ynjkcy.com/zywg
            祝贺张海涛讲述《中医外感热病学史》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吴又可《瘟疫论》的学术成就。现代一些历史学家认为“鼠疫消灭了明朝”,当时的传染病流行很严重,即使不是鼠疫,也可以看出传染病的危害。吴又可在自己的著作之中,对于张仲景的伤寒有很多误解,他把感冒等轻证不算伤寒,并且把借用清热泻下治好的传染病,也排除到伤寒之外,所以就“架空了张仲景”,他说学习伤寒,就像学习屠龙之技,学好了也没有可以用武之地。他所提出的“异气病因学说”,虽然被认为最接近微生物致病学说,由于不能与中医历史理论很好衔接,不理论容易与传统无缝对接。然而吴又可使用的《伤寒论》白虎汤,承气汤如今仍被普遍运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6:03 , Processed in 0.05972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