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大家谈一下《伤寒杂病论》与《内经》的关系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5-5-13 11:33:57 | 只看该作者
扎(或刺激)神经果然使不得   您瞅瞅   就算“神经具备自动躲避”的神奇超能   依然难以避免神经刺激过度征   
152
发表于 2015-5-13 11:55:1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3
发表于 2015-5-13 12:24:55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5-5-13 11:55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66788&pid=460814&fromuid=60829

...

被你看到了·······我和你的交流非只于此   我的观点(组织液晶态)你是知道的   
你的不同在于   你过于偏执于自己的感觉了   对有关的研究进展不够关注   
这次你就是仅仅只挑选符合你的这么一小段   实在可惜     
154
发表于 2015-5-13 13:40:12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5-5-13 11:12
就你这种靠五运六气沽名钓誉者,还用得着打群架?你高估自己了。如果五行学说乃至五运六气等东东是普遍真 ...

仁海啊,大自然就是这样,今天徒步,太阳一会可见,一会不可见,走了也不言语,回来也不告诉一声。
155
发表于 2015-5-13 18:59:44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5-13 07:55
李老师,我来提三个问题,首先是伤寒论的条文

1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 ...



1,此处“纵”与“横”,有一种比较简单的解读,肺气肝气是升降关系,纵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影响,肝气就会横犯于脾,就是病变造成了“横”的后果。

肝脾位置平行,肝气乘脾,也会影响肺气下行,造成“纵”的后果。
解读此条的似乎还有其他说法,不过都是抽象思维和想象的说法,能否正确反映病变性质,很难说。光明先生有何见解,欢迎介绍。


2,此二条是原文还是注释混入,大家认识也不一致,我们重新排排,可能意思更明白一些:


第108条: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其门。
第109条: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


解读《伤寒论》不知道有多少家,就有用五行学说解读的,混进来一些五行的内容,也很容易。
不管怎么说,五行学说是人创造出来解读自然规律的方法,不是自然规律本身。这种方法是否恰当,是否正确,还需要实践检验。


佛家讲修行,有一个要求叫“破执”。执于固有观念,执于自我,甚至执于佛家经典,都是需要破的。我借用这个词,非说光明先生固执,切勿误会,呵呵。
与光明先生讨论五行学说多次,一直没有结果,主要是我的学识水平不够,缺乏逻辑学、自然科学知识。
话说过来,光明先生如果从怀疑五行学说的角度思考一下,或许认识和现在不一样,或者坚定了对五行的认可,或者发现五行的缺陷,都是有益的。


3,把春夏秋冬称为四行,当然可以。四季用什么办法来认识和描述,估计也不是一种办法,不见的一定要引入五行学说。
156
发表于 2015-5-14 05:48:2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3 18:59
1,此处“纵”与“横”,有一种比较简单的解读,肺气肝气是升降关系,纵的关系,这种关系受到影响, ...

你已经假设《平脉法》不是张仲景的原著了,那么第108,109条的横,纵与那个相关,因此你就必须要否定这个地方也不是他的原著了。
157
发表于 2015-5-14 10:34:28 | 只看该作者
大光明云 发表于 2015-5-14 05:48
你已经假设《平脉法》不是张仲景的原著了,那么第108,109条的横,纵与那个相关,因此你就必须要否定这个 ...

咱们为讨论问题,不是争胜负。不需要“必须要否定”。


《伤寒论》里以辨证遣方用药为主,针灸讲的少,其中讲到针刺内容的一共十条(不知道是否准确)。但好像就这条提到了“乘”字。假设这条条文全部是仲景原文,仲景独在此一处应用五行理论解释病机,而其他处一直不提,似乎也有点不合情理。
一个理论,如果用着的时候用,用不着的时候就不用,这个理论的指导意义也就没有了。


五行理论,中医用来解释病机,解释某种现象,可以有多种形式,甚至可以猜想,解释的对不对,要看能不能指导实践,指导实践取得预计的结果,这个理论就能站的住。

158
发表于 2015-5-14 11:37:12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14 10:34
咱们为讨论问题,不是争胜负。不需要“必须要否定”。
一个理论,如果用着的时候用,用不着的时候就不用,这个理论的指导意义也就没有了。
这一直是中医要超越传统达到现代科学高度所需要跨过的一道坎,希望更多中医人能把李老师这话听进去。中医传统理论的形成离不开经验的积累,在这个过程中,同样的药用在相似的症状时如果大多时候有效,使用者或研究者据此提出此实践背后之理就容易被视为真。所以,这种多少是“自然”的方法学天生有个忽视反证的倾向。但现代思维模式重视反证,无论一个理论多么权威,历史上如何经得起考验,一个新的反证出来就可以被推翻,至少要修改。所以,明明内经有很多经不起实践检验的地方,自己不修改,还要别人当圣经来读,竟然还想给自己挂个科学的牌子,真是不知人间何世。


159
发表于 2015-5-14 12:04:05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5-5-14 11:37
这一直是中医要超越传统达到现代科学高度所需要跨过的一道坎,希望更多中医人能把李老师这话听进去。中医 ...

这种歪理邪说,根本就是方舟子者流的代言。科学是横空出世的吗?没有文艺复兴,在继承了古代文明之上,科学能有今天?科学之前的思想是什么?西方是人,东方难道不是人,连思维都没有?洋奴到了这份上,也得感谢接受的科学培训。

瞧瞧你给中医设计的中西医结合模型,完全是方鸿渐他父亲伟大的未竟事业。中医大夫,都按着你的来,个个都得被患者砍死。
160
发表于 2015-5-14 12:52: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0-1 21:44 , Processed in 0.06341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