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lyyjj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取类比象,邀请中西医融合先生、王锡民教授、仁海于先生、gl101先生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14-10-27 19:40:37 | 只看该作者
       分类或者类比都是逻辑学的概念,不同于取象比类,不应该把它们混为一谈。类比是有严格的范围限制的,不同类的事物是不可以类比的,而中医的取象比类恰恰是违反了逻辑思维的基本要求,但这样的思维方式却很管用,它对于利用自然界原本存在的植物、动物、矿物来疗病却很有効验,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事实上,取象比类是古代传统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论,古人不仅用这种方法论治病,还应用于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儒家所说的修齐治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取象比类的应用结果,所以取象比类才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认真研究。
152
发表于 2014-10-27 20:11:22 | 只看该作者
我在148楼的回复关于肾虚说得不清楚,现在再稍加补充:
    《金匮要略》时代的肾虚概念,主要是指肾阴虚和肾气虚,前者可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方,后者可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方。至于古人为什么重视肾气,是因为肾主封藏,气虚就会水流覆地而不能聚拢。后世发明了许多补肾的方剂其实都是补益肾气加强封藏的功效,不应视为补益阳气。如果有肾阳虚损症状,往往是误治的结果,就必须真武汤之类回阳。

点评

谢谢先生赐教  发表于 2014-10-28 07:59
153
发表于 2014-10-27 20:37:37 | 只看该作者
   南与红色和火和心和鸡是不能类比的,北与水和肾和猪和黑色也是不能类比的,但是在中医的取象比类里面却可以这样类比的,从科学的观点看这是荒谬绝伦的,但在中医却是可以成立的。这样的取象比类还可以取得疗效,这就不可思议了,这就是被称之为世界之谜的原因。这样的结论就给我们出了一个大难题,什么时候这个谜底解开了,中西医自然就融合了。
154
发表于 2014-10-28 07:42: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27 02:14
请教孙先生:病人畏寒、怕冷,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当用何方。这是一个实际慢性病人。

先生所提供的病例缺乏四诊基本资料,难以判断,可以通过短消息发一份详细病史病例

点评

谢谢先生回复。  发表于 2014-10-28 07:51
155
发表于 2014-10-28 08:4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4-10-28 00:49 编辑
孙曼之 发表于 2014-10-27 12:37
南与红色和火和心和鸡是不能类比的,北与水和肾和猪和黑色也是不能类比的,但是在中医的取象比类里面却 ...


       取象比类可以涵盖、包容分类与类比,但是分类与类比不能够包容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是一个复杂的逻辑推理过程,他不仅仅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逻辑思维过程,他与实践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取象比类依靠实践经验的积累,更要经过实践的检验与修正,才能够得出一个比较正确的结论。
     不知我的理解是否有道理,正如先生所说,是值得的认真学习、认真研究的问题,请先生赐教。
156
发表于 2014-10-29 13: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4-10-29 05:1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0-28 00:45
取象比类可以涵盖、包容分类与类比,但是分类与类比不能够包容取象比类。
     取象比类是一个 ...

       李先生好学不倦,深以为敬佩,下面是我在讲演稿“辨证论治的意义和历史渊源”(未发表稿)中摘录的一段,希望对于理解取象比类有所裨益。
157
发表于 2014-10-29 13:04: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孙曼之 于 2014-10-29 05:12 编辑

        我们学习中医的关键是学习中医的方法论,而辨证论治就是对于传统的方法论运用的结果。我们先看一段《易·系辞》。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

       关于伏羲氏,摘录一段介绍性的文字:
       伏羲是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他和女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受到了后世中华儿女的共同敬仰。天水市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天水位于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素有“羲皇故里”“龙城天水”之称,是中华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根据传说,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文明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一个叫华胥美丽的女人生下了伏羲,而伏羲呢,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这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是中国古文字的发端,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八卦是伏羲氏观察天地万物,把它们划分为八种形象、范畴,用以取象比类,从而发明了周易。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方法论基础,由于中医是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所以中医用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方法,也就是周易的方法论,这样认识方法,今天我们通常称之为取象比类。
     《易·系辞》说:“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诸”是“之于”两个字的合字,它要是两个连着快念的字就成“诸”了。古代写字困难,就把那两个字合到一块儿,一个字顶两个字。“之于”,“之”就是“之乎者也”的“之”,“于是”的“于”。这儿也就是“近取之于身,远取之于物”。
古人从天到地,把事物分为八类,总结它们的规律性东西,于是就产生了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神明是指宇宙间万物的造化,到了不可以解释的层次就只能归结为神明。我们知道,现代科学仍然有同样不可以解释的层次,否则为什么讲“科学发展从来就是无止境的”?

      下面“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指出这种方法论的关键在于形象。例如,我们经常说的“吃个包子放个屁”,就是这一种思维的结果,因为包子是圆形的,是鼓起来的,即使吃到肚子里也还是具有聚气的性质,于是就会放屁。再如,凡是种子都可以沉降到下焦,于是就有“三子养亲汤”的发明。又如,种子如果和肾藏形似,又有补益的性味,那就是补肾的药物,这就是几乎所有的补肾植物都是种子,而外形不是种子形状的巴戟天、实际上却是以补益女性为主的药物。

       由此可知,周易的形成很早,而其取象比类的方法是中国传统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也是不同于西方逻辑推理方法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这种独特的认识方法,和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能够以简驭繁的方法,这种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不需要借助于任何仪器包括显微镜,因为他是从事物外在的因素去归纳事物,认识事物,从宏观角度来总结事物的规律性,规律性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和科学的分析分析再分析以至于达到微观世界的方法不同,不需要从微观就可以达到认识事物本质的目的,这一点很重要,这种方法是人类认识论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是东方一种认识论方法,和西方的科学方法比较起来,这种方法论也同样伟大,这种方法既然创造了中医学,那么当然也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成就,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运用。

        我们再看一下《素问·五运行大论》,“不以数推,以象之谓”就是二者结合的结果。再看下一段。
“请言解论”,“解论,”解释的说法。为什么能够作出解释呢?这是因为人是“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人与天地相应,这就叫做“人参天地,”所以人的病理现象和天地之间的变化相似,可以以类推断,“故可为解。”

       下面是举例说明:洳,渐洳,润湿之气。“下有渐洳,上生苇蒲,此所以知形气之多少也,”下面的土地潮湿,上面就会生长芦苇,这是一种因果关系。雨量充沛,植物的营养往上面提升,叶子茂盛,那么根系就会缺乏汁液,因为汁液都升发到了上面。同样的道理,“人气在外,皮肤缓,腠理开,血气减,汗大泄,肉淖泽,”夏天气候炎热,人气在外,也就是汗出的时候,汗孔开,里面的血气就会发到外面,外面的皮肤就会潮湿,淖泽,湿润的意思。
      
       “寒则地冻水冰,人气在中,”天气寒冷的季节,人气就在肌肉的深层,——我们应该知道,人气是指存在于人体之内的阳气,不同于卫气,这种阳气,我们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气场,这种气场形成了人体对于寒热等外邪的抵抗力。在不同的季节,人气随着天气的高低而深浅位置不同。在炎热的季节,人气随着汗出而居于体表,而在寒冷的季节则退于深层,这就是所谓的“人气在中”。这个时候就会“皮肤致,腠理闭,汗不出,血气强,肉坚涩。”

      “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这是《素问》里面的两句话。我觉得这两句话就充分的体现了中医的这种特点。它就是“简而不匮”,就是你看起来,它的内容并不复杂,提纲挈领,只是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它就是那么些内容,可以说很简单,但是它应用起来却是,“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是没有穷尽的。匮是匮乏的意思,它永远都不会匮乏,所以说它也是“久而不绝”的。例如,就像八纲辨证,八纲辨证倒是教材的说法,但是很正确的。八纲辨证它只是那八个字,但是它的内容就多的很了。“易用难忘”,古人就要求我们学习医学的理论,应该是“易用难忘,”而不是繁琐难记,不能像西医的实用内科学,每一年都出一版,第一版我买的时候才十块钱一套,现在呢,都几百块钱一套了,因为它的内容每一年都要增添不少,于是就越来越厚了。中医呢?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讲《易经》上说的“易简之道”,在医学上它就是“简而不匮,久而不绝,易用难忘。”因为容易理解,容易记忆,头绪很简单,就是那么一些原则,容易应用,然后经过了反复地实践,那么也就必然难忘。这样的特点就是有它的好处,是它对于西医的优势之一。我经常有个感概,说:哎,你学哪一科都不如学中医,中医呢,其实你读十本书也能成名医,甚至你不读书都有可能成为名医。我们渭南过去就有这么一位文化程度很低的老中医,他还是一位公认的高手。为什么?因为你学中医不是学黄帝和岐伯的字句,不是那问题,你学的是他的方法论,它的出发点是取象比类,然后才衍生出来阴阳五行、四气五味、藏府辨证等,各种概念的出发点还是取象比类。你掌握了他的方法论,就可以成功,就可以走遍天下。学习中医不要刻舟求剑,没有必要把那些东西都统统硬背下来,过去很多民间老中医,他们所读的书就是一辈子一本《伤寒论》,但是他们既然掌握了方法,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就是“简而不匮,易用难忘。”这就说明了一个问题,学习中医有一个特点,就是掌握了中医的方法论就可以一通百通。这也就是过去的老中医往往文化程度并不高却能够成为临床高手的原因。我们渭南过去有十大名医的说法,但是几十年来患者求诊最多的却是一位文化程度最低的陈先生,可见文化程度和学习中医的收获多少并没有直接关系,能不能很好的学会中医的临床技艺,关键在能不能学会中医的方法论而已。
那么中医的方法论,主要就是取象比类的方法,并不复杂,它既然是“简而不匮,易用难忘。"它怎么能复杂呢?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主要不是读书的问题,可以说更多的是长期观察、琢磨思考、反复运用的结果。除了五运六气确实要记一些概念,其它的内容,其实几乎和说故事一样,你看《黄帝内经》那些内容其实都和说故事一样,所以很容易理解,都是可以提纲挈领、触类旁通的。
  
       那么它的方法是什么呢?它的方法就是从《易经》上来的,从周易上来的。我引用周易两段话说明这个问题,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论,中医也就是这样,因为《易经》的取象比类方法,它是指导古代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而已。而中医呢,就用了它的方法来治病,当然你可以用它的方法干别的事。这是什么都可以干的。它既然是一种方法论,当然就什么都可以干。“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伏羲”,它是通假字,我们后世不是这样写的,成了“埋伏”的“伏”,但是在古代它是一个字。“王”是名词的动词用法,就是统治了天下,那个时候所谓的王天下就是靠他的威信在天下就起了作用。大家就服从他,推举他为部落长。就是这么回事,并不等于后世的皇帝。他“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看天看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他以此类推。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于是始作八卦。”它说他把这些图像啊,形态啊、性质啊,最后都归纳为八类,把万事万物都归纳为八类。他就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概括完了。他这就叫易简之道,然后就用八种符号来做它们的代表,来表示这八类事物。

      “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古人把神秘莫测的东西就归结为“神明,”因为神明就是我们不能解释其原因的。虽然人类是万物之灵,但是我们人类还有很多事情不能完满的解释。对于这些不能解释的这些现象,古人归之于神明,宇宙间一种力量。“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类”是作为动词,也就是“分类”的类,把万物都分成八类。
  
      “是故,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意思是说:《周易》的“易”就是象,图像,为什么叫做象?因为它和另一件事物相像,“像”,这个像字是名词,就是图像的像。“象也者,像也”,意思是:象,所相像的东西,就是因为它是同一个图像。

       这样说来,一个图像,也就是一个卦,和它相像的东西可以有很多很多,你可以说很多东西很多事物都和它相像,那么这样用延伸视角来看,一个图像的内容就丰富得很,可是它又是易简之道,因为它只是这八类,只是把万事万物归纳为八类而已。

       假如万事万物都可以归纳为具有共同性质的八类,那么这里面的意义就在于:就和把植物分类一样,你把它分门别类,这不难搞。西方的植物学它们把植物分类,根据形态,它可以进行精细的描述,不必画图你都能知道那东西长得是什么样,根茎叶籽全部描述得很清清楚楚,但是,它是一种外在的描写,形态的概念,它并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八个卦。在中国传统的卦象里面,它们是同类的,但它不仅在形象上有它的相似之处,它在性质上也有因为它们的相似之处而也具有相似之处,形象和性质具有一致性,这一点就和科学的观点,科学的方法论,大不一样。从科学观点来说,形象和性质没有关系,没有必然联系,同样一个形状的东西,比如说,圆形的东西,天地之间圆形的东西太多,它们的性质有什么相似之处?它们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可能一样嘛,对吧?因为西方的科学它们是从分析入手的,越分析越细,从分析再到归纳,才能看出事物的性质。它越分越细,比如微观粒子世界,现在都分到了夸子了,对吧?原子分子都不够了。它越分越细,事情就越来越复杂,以至于达到了“知识爆炸”的地步。但是,中医它就不是这样的。它为什么这样的分类?最根本的理由在于它的性质是相似的。八个卦分为八种性质,所以你金形的人就是具有金的某些性质,木性的人就有木的某些性质,如此等等。从性格上来说,木性的人有仁义的,有恻隐之心,金性的人就独断,他可以变成杀人魔王。当然也可以变为勇士,对吧?这些说法从科学的角度来看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我们没有在临床实践中、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眼前的很多现象,来验证这个问题的话,那我也是绝对不会相信这些说法的,相信接受过科学教育的在座的各位,也同样不会相信这些东西。我之所以今天讲这些道理,是因为我们整天都在临床,每天都在通过实践验证了这个问题。还有一些人,他们也在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他们也热衷于对中国传统的研究,但是他们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他们没有办法进行验证,无从验证中国传统的认识论,方法论,对吧?他们讲得再好,钱穆啊,余英时啊……他们这些人讲得再好,他们多数人都没实际验证过这一切,但是我们就可以验证这些理论的真实性。所以,我想中医的意义不光在于医学,如果它推而广之,如果让世界人都知道,那么该是一件多么伟大的发现啊。特别是西方的学者,他们有一部分人已经猜测到了这中间有重大的玄机,所以西方近几年来也出了一些著作,他们也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可惜他们由于语言隔阂,由于文化氛围的差异,于是他们就只能从哲学方面来猜测这个问题。

       他们如果和我们进行接触的话,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大开眼界的。西方的科学目前已经取得了很伟大的成就,他们已经走向了现代科学的巅峰。但是他们却不知道东方文化是怎么回事,东方的思维方式是怎么一回事。他们感觉到里面肯定有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但是这些东西都是一种猜测,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敏锐眼光,但是我们却很平凡地每天都都在用这些方法,这才是最可贵的东西。我们有一些人数典忘祖,盲目的崇拜西方,对于自己家里的这些珍宝却看不上眼,“弃之如敝屣,”这实在是很可惜的。如果中医灭亡的话,那就不仅是中医的损失,它更是人类的损失,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的消失。人类思维方式的一个很重要的方式被世界其它地方的人不知道,后人只能去考古,就像玛雅文明在今天一样,这难道不遗憾吗!

     下面让我们再读四篇朱丹溪医案,以见辨证论治方法的运用实例。

      第一案是陈泽仁案,这是一位养尊处优的富贵人。久有喘病又兼形瘦,形瘦是脾虚,久喘是肺气虚弱,合起来看是脾肺气虚。养尊处优,饮食厚味,是湿热痰浊内聚,秋季金敛,湿热不化,于是发为滞下,也就是痢疾。湿热壅滞而胃气虚,五七日后呃逆,久病呃逆为预后不良的表现,况且脉象大而空虚,于是“众以为难”,会诊的医生们都觉得不可挽救了。但是朱丹溪以为“形瘦者尚可为,”这是因为胖人外实内虚,瘦人气敛内实,所以说“形瘦者尚可为。”此人虽然是虚证,但是病程只是数日,呃逆未必就是死证。人参白术汤组成为小柴胡汤去大枣加白术、葛根、山栀、防风。大补丸就是黄柏一味为丸。本方以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脾胃,半夏化痰燥湿,山栀黄柏清热燥湿,葛根清热升津,防风升阳疏风。

        “又一女子年逾笄”案,笄,古代的一种簪子,用来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逾笄”是指十五岁以上可以盘发的年龄。性躁味厚是指饮食厚味导致肝气肝火旺盛。“暑月因大怒而呃作,”暑月天气炎热,是相火主气之时,相火旺盛之人又逢相火司令,外热内热相合,恰巧遇上大怒,所以呃逆连连,“举身跳动,神昏不知人,”肝气相火相合,于是一旦爆发,证状确实严重,然后“问之乃知暴病,视其形气俱实,”于是立即用吐法,吐出顽痰而愈。本案平素的饮食厚味就是痰火的来源。
以下三篇医案都是和涩脉有关的。
下面,“族叔祖年七十,禀甚壮,形甚瘦,”天生身体健壮,只是形很瘦,瘦人敛气是好事,但是过于瘦也是耐受力有限的原因,况且这一类人多仗着体键,饮食不加节制,所以“夏末患泄利至深秋,百方不应。“自言膈微闷,食亦减,”丹溪因此而意识到是饮食问题,
       “多年沉积,僻在胃肠”,于是连续用吐法两次,“旬日而安。”
“东阳王仲延遇诸途”案,诸,之于的合字。途,路途中。“右甚涩而关尤沉,左却和,”脉象是左升右降,左手沉为郁结,涩为血瘀。“我每日必早饮点剁酒两三盏,逼寒气,”饮热酒易于患噎膈病,也就是今天的癌症,这是古代的看法。韭汁是治疗胃脘瘀血的重要药物。

       “又一邻人”案,“性狡而躁,”大家注意,平素急躁是肝胆热盛,性格狡黠,城府深藏不露,又会使得相火深伏。“素患下疳疮,或作或止”正是邪热深伏于肝胆经脉的表现。“夏初患自利”,“膈上微闷”,已经预示肝气郁结不疏。自利是泄泻,所以医用治中汤,也就是理中汤加青皮陈皮二味,结果竟然导致“昏闷若死,片时而苏。”其脉象是“两手皆涩,重取略弦似数”,涩是气机瘀滞于深层血分的表现,弦数是肝火。“此下疳疮之深重者”是指肝火过盛,非同一般。于是用当归龙荟丸,原方是黄连解毒汤加当归、大黄、青黛、木香、龙胆草、芦荟、麝香,这里减去麝香,是由于肝火长期蓄积,防止骤然释放后,有可能把热邪引到心经。原方用三黄泻火解毒,当归引三黄进入血分肝经,龙胆草、青黛凉血清肝,木香少量疏肝理气,大黄导热下行。

       以上三案都是涩脉,一为痰积,一为血瘀,一为肝火瘀滞于血分,各不相同,除了说明涩脉的几种病机,还说明仅仅以脉断病是不可靠的。以上三案说明了辨证施治的灵活性,同一脉象具有不同的意义,值得我们仔细的体悟。

点评

孙先生,我们从解读药物效用来说,当较真一点落实到具体药和方上,就会出现取象比类不能自圆其说的许多问题。 比如您提到三子养亲汤,全方合用的功效是降气,但由此推测子实都是下降的却说不通。白芥子是温热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30 15:15
158
发表于 2014-10-29 15:21:33 | 只看该作者
孙曼之 发表于 2014-10-29 13:04
我们学习中医的关键是学习中医的方法论,而辨证论治就是对于传统的方法论运用的结果。我们先看一段 ...

一字一句看完了,谢谢先生。

点评

看明白了吗?真懂了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10-29 15:34
159
发表于 2014-10-29 15:34:55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10-29 15:21
一字一句看完了,谢谢先生。

看明白了吗?真懂了吗?

点评

先生看明白了吗?一团乱麻!  发表于 2014-10-29 15:48
160
发表于 2014-10-29 15:46:24 | 只看该作者
孙曼之 发表于 2014-10-29 05:04
我们学习中医的关键是学习中医的方法论,而辨证论治就是对于传统的方法论运用的结果。我们先看一段 ...

        谢谢赐教。先做笔记如下。
     这种独特的认识方法,和阴阳五行理论结合起来,就成为一种能够以简驭繁的方法,
     那么中医的方法论,主要就是取象比类的方法,并不复杂,它既然是“简而不匮,易用难忘。"它怎么能复杂呢?掌握这种方法的关键,主要不是读书的问题,可以说更多的是长期观察、琢磨思考、反复运用的结果。
    中医也就是这样,因为《易经》的取象比类方法,它是指导古代中国人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则,它说的其实是一种方法而已。而中医呢,就用了它的方法来治病,当然你可以用它的方法干别的事。这是什么都可以干的。它既然是一种方法论,当然就什么都可以干。“
    因为神明就是我们不能解释其原因的       
   我们有一些人数典忘祖,盲目的崇拜西方,对于自己家里的这些珍宝却看不上眼,“弃之如敝屣,”这实在是很可惜的。如果中医灭亡的话,那就不仅是中医的损失,它更是人类的损失,这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的消失。

     下载之后,再认真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08:11 , Processed in 0.16832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