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仁海中西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应该脱离五行学说

[复制链接]
15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12:27:41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先生的发言: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79&extra=page%3D1&_dsign=0f57b9a0
  五行配五方荒唐吗?在中原似乎讲的过去,可到了澳大利亚呢?火红的太阳不再是挂在南方的天空,而是高高的挂在北面的天上,南风吹来的不是温暖的春风,而是凛冽刺骨的寒风。而北风吹来的却是春雨。这五行配五方确实不是真理,只能是局部真理,五行配五方废除应该!
  五行配四季合适吗?别说到赤道,就是到中国的海南,四季如春,这五行怎么个配法?还在四季中弄出个长夏,有长夏有没有长冬?牵强附会,的确荒唐,废除有理!
  诊脉配五行说的过去吗?双侧都有寸关尺,六个部位五个配上五行,那一个怎么办?说诊脉可以诊出快慢浮沉,这说的过去,可凭着人的一个手指头,能摸出几十种不同的脉象,这人手不成了微波感应器了?哄小孩呢?这么荒唐的事情也有人信?
152
发表于 2013-10-11 13:30:33 | 只看该作者
打一巴掌揉三揉,老于这回收获不小啊!
153
发表于 2013-10-11 18:52:19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11 04:27
红莎草先生的发言: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9279&extra=page%3D1&_dsign=0f ...

你回避了我下面的问题,应该加上一句:------这是五行吗?断章取义不好
15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1 21:47:50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1 14:52
你回避了我下面的问题,应该加上一句:------这是五行吗?断章取义不好

哈哈,这就叫趋利避害、、、
155
发表于 2013-10-11 22:12:06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11 13:47
哈哈,这就叫趋利避害、、、

那篇再写给你的,还等着你去点评呢,不要回避啊。
15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3:10:50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1 18:12
那篇再写给你的,还等着你去点评呢,不要回避啊。

先集中优势兵力,论证五行学说存在于中医理论中的根据能否成立,以从根本上废除五行学说。
  先打要害,后擒散兵游勇。
——这是我们的战略方针。
15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13:14:02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1 18:12
那篇再写给你的,还等着你去点评呢,不要回避啊。

规划与目标:  
  我们的工兵部队,已在中医学中的五行学说这座大山下关键部位,安装了足够当量的炸药,并且做了数以千万计的比较适宜的测试。请首长放心,为了保险起见,放进去的炸药量完全可以摧毁两座这样的巨大山体。
  然后将大石块破碎成小石子,同时,还备有足够量的碎石机,将小石子变成细小颗粒。

  最后将这些细小颗粒与板结的土壤混合,使中国医药学在继续“保肥”、“保水”的前提下,更增加了透气、松软与“渗湿消肿”的功能。
158
发表于 2013-10-13 17:40:21 | 只看该作者
  新来此论坛,本来想目睹一下论坛高水平的理论,没想到论坛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中医最基本问题上争争吵吵,感觉大杀风景,中医真是要亡了吗?
请问一下任海中西医;   
左手寸: 南方火(心);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 北方水(肾),右手尺:北方水(肾)
B、 再看地球南半球寸口脉脏腑分配:
  左手寸:南方水(肾);右手寸:西方金(肺)
  左手关:东方木(肝);右手关:中央土(脾)
  左手尺:北方火(心);右手尺:北方火(心)
(亦可有其它脏腑分配法)
你肯定是搞临床的,你认为这是受五行影响下的“中医脉诊分布图”(当然这是你一家的理解,除了你以外中国无第二),在你看来这是“巨大的谬误”,那么要问你,既然传统的受五行影响的脉象分布图是错误的,你在临床应用中西医治病过程中,肯定也要给病人的病情辨证施治,你是通过脉诊获得病人的信息吗?传统的脉诊分布图是错误的,你肯定不使用传统脉法。你一定有自己的脉诊图,有自己的切脉五脏六腑分布图,能否你可伶一下中医的芸芸学子,无私的把自己用于临床诊断的脉诊图公布出来,奉献出来,让天下人象迎接一轮红日一样,都来分享你的“发明创造“,此件事关乎中医发展,若能修改中医千古之错,善莫大焉! 传统是错的,你是对的,能否把“对的”公之于天下!抑或之你看病根本不摸脉,不查舌,看着西医化验单开方子,是吗?敬请明示!或者这就是你的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然否?
15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7:49:07 | 只看该作者
qiuzhen 发表于 2013-10-13 13:40
新来此论坛,本来想目睹一下论坛高水平的理论,没想到论坛在这些毫无意义的中医最基本问题上争争吵吵,感 ...

你认为寸口“中医脉诊分布图”不是受五行影响而人为制造出来的?
1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7:54: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3-10-13 13:55 编辑

评脉是如何用来诊断疾病的
青岛  仁海中西医  于殿生


评脉也是科学,既不能过于迷信,又不能不相信。她是根据不同的脉象来推断病情的,可以了解身体是否倾向于健康,摸清疾病的部位、性质和进退等等情况。大体说来,又分正常脉象和不正常脉象,所谓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正常脉象,也就无所谓反常脉象。正常脉象即是指:在平静状态下,脉搏不大不小、不上不下、不快不慢、往来和缓而有力。另外,又有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的不同,如春弦(柔中略带刚劲)、夏洪(浮大有力)、秋毛(浮而弱)、冬实(沉而有力)。地有南北,南方地处炎热,外周血管扩张,故脉管大而浮,北方寒冷,外周血管收缩,故脉搏沉而细。人有胖瘦,体胖者,体内容积密度大,血管受压迫,故脉管细;体瘦者,体内容积密度相对减小,血管相对松弛,故脉浮大。

      那么,什么样的是病脉呢?除了上述的正常脉象之外,均是反常脉象,也就是病脉。之所以称正常脉象,是因为她是在阴阳平衡状态下所表现出的脉象;之所以称反常脉象,是因为她是阴阳不平衡状态下而表现出来的脉象。可以认为,反常脉象,轻者可称不正常脉象,重者就是病脉,因为这也符合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需要经过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的规律。根据上述原理可以得出结论:中医疾病的概念,就是阴阳不平衡。也可以认为,一般地说,当人体保持阴阳的相对平衡,身体就不会发生病变;反之,当人体打破了这种动态平衡,疾病也就随之发生了。这就是古人所说的“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神乃绝”的道理。其中说的就是,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阴阳分离,生命就会终结;介乎平衡与分离两者之间,就是病态。

        那么,具体地病脉又是如何表现的呢?就从这正常脉象“不上不下、不快不慢、不大不小、往来和缓而有力”为参照。任事物的适度,就应该是“无太过不及”,通俗地说,就是既不要超出、也不要达不到这个适宜的范围。

        现在先根据“不上不下”来分析:

        脉的搏动以倾向于内外而分为浮沉。轻按于肌肉之上脉搏清析、重按于肌肉之下即变得小或无力、甚至触不到,这就是浮脉;反之,就是沉脉。出现浮脉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外感时,病人调动有生力量到边防前线抵御外侮,故脉浮;身体因病虚弱,阴虚不能敛阳,阳气外浮,故脉浮;沉脉,则是气血虚少、或肥胖压迫脉管、或水湿停留、精神萎糜等导致脉管变细。

        根据“不快不慢”来分析:

        正常脉象是正常人的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四至五次,低于这个范围就是脉搏慢,也就是心率慢,经常四次叫缓脉,三次就叫迟脉。迟脉,一般指热量不够,或是因为体内缺乏动力如阳气虚(即有凉),无力剌激心脏的正常搏动,或由于一些病因导致心脏的搏动功能受到抑制,这时往往伴有畏寒,肢冷,口淡不渴或腹泻等症。反之,一呼一吸,脉管搏动六次,就叫数脉。或因为体内热量过剩、或外有病邪、或阴虚已极阳气相对偏盛时,均可引起心率和脉搏的加快。并伴有阳盛的口渴、头痛、牙痛、便秘、溲黄、脉数而有力等证,或伴有阴虚的口干而不欲饮、目涩、耳鸣、五心烦热、便秘、脉数而无力等证。

       根据“不大不小”来比较:

        脉搏过大,分两种情况:大而有力为实证,或身体强壮、营养过剩,致使体内壅塞不能;或体质强壮而与病邪剧烈抗争,因而出现脉搏亢进的情况,可伴有头痛、胸腹胀满、便秘等证。大而无力为虚证,为外强中干之象,大多为身体虚衰,阴虚无以敛阳,而出现的阳气浮越的情况,可伴有面红如醉、头晕目眩、口干不渴、心慌气短、等证。脉搏过小也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气血不足以充盈脉管而致,一种由于病因造成脉管受压迫而成,前者多为虚证,后者则多为实证。

       根据“往来和缓而有力”来对比:

      “往来”是指脉搏的前后时间,“和缓有力”是指脉搏柔和、不急不躁而又不虚弱。也就是脉搏节律一致、柔和而不软弱、有力而无倔犟之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30 18:35 , Processed in 0.05944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