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期——马文辉

[复制链接]
151
发表于 2009-2-2 21:07:1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西医也是起源于经验医学,历经了古希腊医学发展,到中世纪没落,再到文艺复兴后飞速发展。但它的基本观念依然没有变,一直都是以古希腊时期的德谟克利特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原子或元素论思想为主导,它们的基本观念就是万物都由最基本的“原子”或“元素”构成。在研究认识万物时,首先都要把“物”解剖成各个部分,再从各个部分分析解剖,直到分离出“物”的最小单位“原子”或“元素”。他们认为将这个思维认识过程逆转便得到“物”的本质,这在认识思维上就成了“分析—还原”的还原论思想。然而这种类似机械式拆装的思维,或多或少的忽略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动态联系。
152
发表于 2009-2-2 21:07: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中医时刻注意到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因为中医主要运用的是阴阳五行方法论。很多人觉得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其实错了,阴阳五行作为一种哲学方法并非中医所独有。阴阳五行作为古代中国人独创的处理事情的哲学思维方法,它是古人发明的考虑问题的思维模式。阴阳模式就如同我们幼时常常把人分成好人与坏人两类,但仅仅把人分成好、坏两类明显是不行的,所以古人又天才般将好再分好、坏,然后再分…,一直分到能比较客观公正的去评价那人为止。这是从纵向看问题。从横向来看,考虑事情仅考虑阴阳或好坏两方面显然是不够的,所以古人又引入了五行,用五行代表一件事情的五个方面从而来简化一件事情之间复杂关系。当然五行思维又并不完全局限与五,可以是“四行”,也可以是“六行”,或“七行”等等,它其实是为将事务简化而建立的医学模型,其关键是如何选择合适的模型来处理不同的情况,中医里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二行”可以理解为阴阳,气血津液可以简化为“四行”等等。中医学普遍采用五行大概是因为“五”是个比较复杂而不过于复杂的理想模型吧。中医能够从经验中最终脱离出来就是借助了古人阴阳五行的哲学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方法。由于历史原因,现在就只有中医仍然还保留着这种哲学思维方式,并将其运用于实践。
153
发表于 2009-2-2 21:08:2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西医的研究对象是病理因子或病理产物,所以它选择了分析还原方法作为研究方法。还原方法是把自身的研究对象不断地“解剖分析”。然后把“解剖分析”的结果整和在一起,便能得到关于研究对象的所有知识。这种还原方法也是目前以物理学化学为主导的西方现代科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但人们从20世纪初以来逐渐认识到这种方法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因为人们在研究事物时发现:一个研究对象的整体往往是大于被解剖分析的各部分之和的。这使得以还原方法为主的现代科学不得不反思自己,并逐渐引入了系统思维方法。
154
发表于 2009-2-2 21:09: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往往共同决定了学科的分类,正是因为中医、西医有各自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才使得两者成为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尽管随着两者研究方法的相互借鉴,交叉领域逐渐增加,两者的研究对象都有试图扩大到“整体的人”的趋势。但在目前的阶段,把中、西医学完全融合成一门医学的条件还远远没有成熟,各种宣称“中西医结合学已经成功”的言论都是值得商榷的。
155
发表于 2009-2-2 21:41:2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下面引用由悉尼张有和2009/01/28 06:56p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学面临史上最大学术和生存危机,其根源在于:中医学在现代科技洪流中迷失了自我。
    连中医教授、专家、学术权威都不明白,中医学是一门什么样(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那么,你让社会大众、科学界和西医 ...
   先生的话发人深思,如雷贯耳啊!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中医大师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中医的路是什么,在哪里,其次才是中医的路应该怎样走下去。我们的很多中医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中医的路是什么,也不知道中医的路在哪里,这应该是中医界面临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黄帝内经》说的好啊:“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156
发表于 2009-2-3 12:26:5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
经络体系和方药体系不容混淆
主题词:针灸经络 方药辨证 理论体系
提要:全文通过对中医两大理论体系的分辨和澄清,理顺和解决了历史上许多悬而未决、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为中医未来的健康发展扫清了障碍。
祖国医药学的两大遗产:一为针,一为药。历代医家针药并举,身兼二能,使针药互为补充,成为有机一体。从临床来看待这一问题是十分有益的,但在理论上把二者混为一谈则造成了中医基础理论的极大混乱。

----------------------------------------------
    赞同先生将经络三阴三阳源于针灸实践,《伤寒论》三阴三阳源于方药实践的观点。

157
发表于 2009-2-3 13:02: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
一、两种学术体系源流考
上古医学演变的史料,文献可考的。第一、从伏羲制九针的传说到总结完成《黄帝针经》,发展为后来的《灵枢经》。第二、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到总结完成《神农本草经》,发展为后来的伊尹《汤液经法》。从史籍可推其传承者,华佗为针经一脉,仲景属汤液一支。到了两晋时代,皇甫谧总结了汉以前的针灸成就著成《针灸甲乙经》十二卷,王叔和整理编撰了仲景遗论《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上述两种学术流派的传承授受,周秦至两汉之际,尚有可推见者,魏晋以后,医家的传授世次虽然中断,但简编缀辑者大有人在,使针药得以延续和发展。至宋元以后,针药出现交错融合,理论体系混同为一,不同的学术流派涌现出来,中医药进入了战国时代。

----------------------------------------------------------------------

    以针灸实践为基础抽象概括出来的经络理论,以方药实践为基础的藏象、经络、病因、病机理论,的哲学思想是相同的,都是以“形神统一”为指导,并且在两千多年的实践认识的发展中对形的认识停留于宏观,主要用“神”(象、功能信息)宏观的形的本质,指导临床实践。

158
发表于 2009-2-3 13:18:1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
二、两种学术体系基本理论的渊源
中医理论是古代哲学与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产物。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杀死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当求其本”。中医学离开了阴阳学说,其理论就不复存在。
1、经络学说体系的形成。从《足臂十一脉灸经》到《内经》中的十二经脉,三阴三阳起到了促进、规范和完善的作用,这是医学在理论上的一次质的飞跃。自此,三阴三阳作为手足十二经脉的代名词广泛应用于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症候、诊断、治疗、养生等各个领域,这在当时医学界成为一种时尚和定理。然而,经络学说最具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还是针灸治疗体系。
2、汤方辨证体系的形成。从单味药到复方治病经历了一个漫长过程,并且没有成熟理论作指导,完全停留在经验医学阶段,相对于针灸治疗理论上显得就要落后许多。然而,面对大量的瘟疫流行,以经络学说指导的针灸又显得无能为力,《素问•热论》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药物治疗在不断的反复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造就了许多身怀绝技的经方大家,《汉书•艺文志》就记载有经方十一家。东汉末年,张仲景在广泛吸收前人经方经验的同时,经过自身的反复实践,把凌乱无章的方证归纳入一个崭新的辨证论治体系之中,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自此,方药治病从感性经验一跃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规范。
《伤寒论》虽然仍采用了三阴三阳的哲学思辨框架,但他完全从经络学说中摆脱出来。他以三部定位划分表证、里证、表里证,以六时辨病区分发热类型,以六证分型鉴别寒热虚实,以脉证单复来定论治方药。
-------------------------------------------------------

     哲学指导理论,理论指导临床实践,临床实践是哲学、理论高度的统一,这样的哲学才有生机,这样的理论才有生机,这样的实践才有生机。

     阴阳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是中医哲学思想是核心。而阴阳五行是建立在“神”(象、功能、信息)的基础上,离开“神”——象、功能信息,那里来的阴阳。

    形神统一,阴阳五行,是自然的本真,太极(形神统一)、阴阳、五行是自然的本真,阴阳、五行学说(人类认识的阴阳五行)是对客观世界本来面目的反映;生命中的阴阳五行是生命的本真,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是对生命运动中阴阳五行的反映。三阴三阳是对阴阳一分问三的概念。

159
发表于 2009-2-3 13:25:1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这个贴子最后由xyx0535在 2009/02/03 01:26pm 第 1 次编辑]

----------------------------------------------
三、三阴三阳在经络学说和汤方辨证中名同实异
手足十二经脉分别以三阴三阳来命名,它们是肺手太阴之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胃足阳明之脉、脾足太阴之脉、心手少阴之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肾足少阴之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三焦手少阳之脉、胆足少阴之脉、肝足厥阴之脉。
汤方辨证的三阴三阳是用来区分病时、病位、病性的。三阳主昼,三阴主夜;太阳、厥阴主表,阳明、太阴主里,少阳、少阴主半表半里;三阳主热实证,三阴主虚寒证。经络的三阴三阳和辨证的三阴三阳一个是为针灸治疗服务,一个是为汤方治疗服务,决不可因名称相似而混为一谈。

-----------------------------------------------------
    阴阳是一对哲学范畴,在不同 的事物中有不同的质和象。经络的三阴三阳和方药治疗的三阴三阳来源于不同的实践,其必然有着本质的区别,而其又是对同一个生命的揭示,其中亦必然有着必然的联系。
160
发表于 2009-2-3 13:43: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
四、后世医家均未突破《伤寒论》三阴三阳辨证体系
1、河间学派的代表人物刘完素、张从正、朱震亨分别从火热论、攻邪论、养阴论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三阳证的辨证论治内容,补充了太阳阳明合证的表里双解剂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一批有效方剂。
2、易水学派对三阴证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李杲发明的补中益气汤、调中益胃汤等对少阴太阴合证有很好的发挥。王好古对三阴证进行了总结和概括,第一个提出了当归四逆汤是厥阴证的主方。张介宾在六味丸、八味丸的基础上发明了左归、右归等方剂,丰富和发展了少阴少阳合证的治疗方法。
3、温病学派在温热论的基础上,通过明清两代许多医家努力,叶天士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少阳证营血分的论治,创立了如清瘟败毒饮、紫雪丹、牛黄安宫丸等一大批行之有效的方剂;薛生白提出了湿热论,发明了许多三阴三阳合证方,如太阳太阴合证的藿香正气散、少阳太阴合证的白虎加苍术汤等;吴鞠通修正和补充了温病后期阳证向阴证转化的治疗方法,如增液承气汤、大小定风珠等。
统观后世医家的发展,都是对《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发挥和提高。寒温之争不应该再持续下去了,只有把各家统一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全面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
---------------------------------------------------------------

    两千多年来,中医就是这样自由自在的发展着,由于历史和科学技术的限制,中医对自然万物和人体形的认识一直停留在宏观,自发的运用“神”(象、功能)揭示宏观结构(形) 的本真指导临床实践。丰富发展到现在,形成了今天的中医学。

    由于中医学迄今为止,亦没有从理论上阐明“形”和“神”的关系,中医哲学没有走出自发,没有走出朴素,只认识宏观的形(在宏观水平上中医的解剖知识和西医的解剖知识是相同的),不认识微观的形,把本来属于中医的微观的形——西医排斥在中医之外,形成了与西医的百年对立,脱离了自己的发展轨道,陷于萎缩和困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8 09:21 , Processed in 0.052079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