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学发展战略研究

[复制链接]
14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9 06:05:15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20-11-8 02:18
中医发展的目标:中西医融合,建立一个涵盖中西医、大一统的理论,使之取长补短的新理论体系。
——— ...

   谢谢先生惠顾。
14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1 17:4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1-30 23:59 编辑

        《史记·礼书》:“循法守正者见侮於世,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
        历史上,得大名者必有奇祸,此非虚言!
        司马腐刑之耻,韩信胯下之辱,孙膑膑刑之痛,文姬匈奴之苦。
       守正者,愿意吗?
       奢溢僭差者谓之显荣。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尊荣显贵啊!
14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11:0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20-11-14 03:10 编辑

       中国古代哲学,不能简单地按照唯物、唯心,划线站队,机械唯物论首先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辩证唯物论是由马克思创立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在文艺复兴之前,那个时候没有明确的分为唯心、唯物等。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老子道家、孔子儒家、阴阳五行等是世界古代哲学的顶峰,传到欧洲之后,才产生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之后才有了唯物辩证法。
144
发表于 2020-11-17 09:54: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20-11-17 09:56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欢迎先生的第二步著作!  发表于 2020-11-9 06:04
——————————————————————————————————
      很高兴地第一次看到李同宪教授观迎我的第二步著作。与此同时,也很高兴看到李先生原来一直坚持的“中西医不可通约”论,已转入“中西医相通论”的轨道上。李先生终于与我站到一起,来面对中西医研究了。一个人的学术观点,哪怕有一点转变,也是不容易的。祝贺您。
      根据李先生所说“欢迎先生的第二步著作”,我猜测李先生一定读过拙著《现代科学破解元气阴阳千古之谜》一书了。有时间,请谈一下对于拙著的认识。期待!
      
145
发表于 2020-11-17 09:5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20-11-17 18:25 编辑

拙著《中西医统一学》理论共有四部书稿,其余三部有待修改完成。
14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15:48:54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都在为沟通中西医、发展中医而努力,走的路不一样,方向不一样,目的一样。在相互切磋、相互争论中,共同前进。
         先生和仁海先生等一样,与中医教材派的思路是一样的,他们比起你们来走的更远!他们现在拿着中医的话语权,是一股非常大的势力。
14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07:12:38 | 只看该作者
        世卫组织将在印度成立全球传统医学中心!有感。
      新华社新德里11月13日电(记者胡晓明)据印度媒体报道,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13日说,世卫组织决定在印度成立一个全球传统医学中心,以加强传统医学的研究、培训和推广等。

       中医理论发展的滞后成为中医发展的瓶颈,根本原因是:中医基础理论西方科学化!从明朝万历年间中西医汇通开始,中医理论的发展途径发生了分歧:一方面按照中医的思路、固有规律发展,例如:温病学;另外一条途径是向西方医学、西方科学靠拢,开始西化。解放后的中西医结合同样是两条路线:一方面按照中医固有规律发展,完善了中医基础理论例如:以阴阳五行为纲建立了系统的脏象经络学说、系统的辨证论治理论以及治法方剂理论等;另外一方面就是:以西方科学方法、动物实验等研究、破解中医理论,例如:证本质研究、经络本质研究、五脏功能代替五行研究等等,无不以失败告终。这些研究是必要的,是中医发展必须要走的弯路,必须付出的代价,失败是成功之母,但是必须要承认失败找出原因,寻求正确的道路!从科学的桎梏中走出来,冲破科学壁垒、打破科学迷信,才能够守正创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唯一正确路线。
     中医理论发展滞后,世界卫生组织选择印度发展传统医学为中心,也就顺理成章了!我们需要勇气承认失败,寻求正确道路,把中医理论发展成为世界最先进的医学理论,涵盖西方医学、各国传统医学的世界统一的医学理论。
      按照中医理论发展的需要接受西方科学的思路,运用到建立中医的系统理论中去,与机械的、教条的按照西方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是两条不同的路线。
    中医理论是以阴阳五行(哲学基础)为纲,贯穿脏象经络基础医学理论、辨证论治(诊断治疗全过程)以及治法方剂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建立这个理论体系的方法是取象比类,必须把西方科学实验方法纳入取象比类的方法之中,构建起完整系统的融合研究方法,才能够构建新的统一的世界新医学。
14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7 18:29:2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我看了几本中医基础理论教材,诚如上述,把中医的心西化为:脑主神明,心气推动血液循环。把气一元论作为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把气定义为:构成世界本源的极细微物质,把中医的哲学基础西化为西方的机械唯物论。这些西化理论大约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而且是打擦边球、含含糊糊、渐进式的修正中医经典理论。一开始说:精气学说对于中医理论有影响,进一步说:精气学说被元气取代,再说中医理论的基础是元气学说,最后说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是:《气一元论》,并且把气定义为:构成世界本源的极细微物质,完成了中医理论修正为机械唯物论的和平演变。40年的潜移默化,洗脑,积重难返啊。
        如同台独分子修改历史教科书一样,经过20多年的台独教育,蔡英文躺倒都能选上总统。教材具有法定效力,考试、毕业、就业、晋升、晋级……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不西化也由不得你!

点评

《中医基础理论》实际上一点西化都没有,你的西化,都是中医理论的内容,只是因为你不知道,就误以为西化了。哪有那么容易西化?中医界至今还没有出现这样的人才。  发表于 2021-4-4 17:21
14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9 08:14:50 | 只看该作者
               医学研究的对象
1  矛盾论中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疾病与健康这一对特殊矛盾。疾病与健康构成医学区别于他学科的特殊的本质,疾病与健康是其他所有学科都不具备的特殊矛盾,由此区别于其他所有学科。
2   疾病与健康的关系
矛盾论中说:“在研究矛盾特殊性的问题中,如果不研究过程中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以及矛盾之主要的方面和非主要的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
矛盾论中说:矛盾着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在疾病与健康这个矛盾中,疾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疾病决定了医学的性质,
健康,是由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是不是健康、健康的标准、健康人的各种正常生理指标等等,都是或者说大多是通过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规律、正确都是从错误中反推出来的。中医经典理论的原貌是从中西医结合编写的中医基础教材的错误中反推出来的。失败是成功之母,从现象到本质,从错误到正确,都是反推出来的。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心主神明……都是从长期临床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的,都是从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疾病与健康这一对矛盾中,疾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阳),健康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阴)。
医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疾病而不是健康,更不是人,生物属性、心理属性等等。只研究人生的疾病。或者说发生在人身上的疾病,落脚点是疾病。
人体是一个自稳态系统,稳态失衡就是疾病,稳态守衡就是健康。疾病与健康是相对而言的,健康状态是由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人们首先认识到疾病,反推出什么是健康状态。自稳态是指人体通过机体内的各种反馈机制,维持人体整体处于相等稳定的状态。
只有当疾病发生的时候,我们才能够认识到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功能是什么。人类从哺乳动物进化到人类的时候,猿人并不能自觉地认识到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只有当失去一条腿的时候才知道腿的功能是跑步与走路;只有当眼睛有病看不到世界的时候才知道眼睛的功能是看东西;只有当死亡的时候,发现心脏不跳动,才知道心脏与死亡相关;当血压升高的病人出现头昏、头痛、失眠、视力减退的时候,才给没有这些症状的人(正常人)测量血压,计算出一个平均正常值作为健康人的标准;各种化验指标的正常值都是这样通过病人反推出来的,先有病人的异常表现反推出正常值(健康的标准)。切除脾脏引起凶险的感染以及恶性肿瘤患病率升高,反推出脾脏具有免疫功能;切除了犬的胰腺发现血糖升高,反推出胰腺分泌胰岛素等等。生气以后,或者愤怒时肝区疼痛,食欲下降反推出肝气郁结;使用青蒿能够治疗疟疾,反推出青蒿中含有能够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等等。
没有生病的时候,人们不会去测量体温,只有当发热、全身不适、不能正常生活的时候测量体温,为了判断正常与异常,才去测定许多正常人的体温,计算出平均正常值作为健康人的标准……。所以,正常健康的标准都是由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这是临床实践情况,而讲理论的时候,先讲正常值,后讲疾病时的异常值,以至于使得人们以为先有健康标准正常值,后有疾病的异常值。
病机十九条,语出《素问》。前人把疾病某些类同的症候,归纳於某一病因或某一脏的范围内,作为辨证求因依据,列为十九条,其中属于六淫的十三条,属于五脏的五条。可以看出,审证求因,反推出病机,都是由临床表现反推出病因与病机。西医的尸体解剖,实验室里,用显微镜以及各种实验检查寻找病因、病理机制也是在病人的尸体中进行的。
肝气郁结、肝主疏泄,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肾为命门之火,温病学说……都是在原有理论不能适应许多新的治疗方法、方剂出现,在治疗效果肯定的临床实践基础上,反推出来的脏腑正常机能。参考《融合观》237页,142页,155页,169页(藏象学说与脏腑辨证的历史演变)。
肝主疏泄,是由肝气郁结反推出来的。《融合观》155页。
黄帝内经》中已记载了情志致病的相关内容。如“木郁”最早见于《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用以描述肝郁的病理状态,并提出“木郁达之”的治则。《内经》中论述到肝与情志的关系,如《灵枢本神》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内经》还论述了情志对气机的影响,如《素问•举痛论篇》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将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明确定为“七情“,指出“内所因惟属七情交错.爱恶相甚为病.能推而明之。”
     七情也是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中医学以五脏为中心,把七情归纳为喜、怒、忧(悲)、思、恐(惊)为五志,并分属于五脏。五脏藏有五神.即肝“在志为怒”藏魂,心“在志为喜”藏神,脾“在志为思”藏意.肺“在志为忧”藏魄,肾“在志为恐”藏志。以七情、五志、五神与五脏相配应,用来说明人的情志活动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以“心神”来概括和总统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可见人的七情活动是对客观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应.而脏腑功能活动的表现又要依赖五脏精气化为物质基础。故而陈无择论述七情病机.说:“喜伤心,其气散”;“怒伤肝,其气击”;“忧伤肺.其气聚”;“思伤脾,其气结”;“悲伤心胞.其气急”;“恐伤肾,其气怯”;“惊伤胆,其气乱”。尤其是中老年人,因“肾气虚衰”,身体逐渐衰老,五脏精气俱损,易形成“五志薄弱”,容易患有七情所致的各种疾病。、
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又称其为刘河间。大约生活在北宋末年至金朝建立初期,即宋徽宗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至金章宗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之间,是金元时期的著名医家,为后世所称金元四大家中的第一位医家。他据《素问》病机19条,阐明六气过甚皆能化火的理论。
刘完素研究情志致病可以化热,而提出的“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观点,他认为“五脏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若五志过度则劳,劳则伤本脏,凡五志所伤皆热也。”情志活动过度,躁扰阳气,化生火热,而致中风偏枯、惊惑、悲笑、谵妄、癫狂等。反之,火热亢极,又可扰乱神明,出现神志异常。但刘氏又认为五志化火生热的关键是心,若心火暴可致中风偏枯、谵语、狂、癫、悲痛苦恼,其因是由肾水虚衰,不能制火,致心火易亢,治宜清心火,益肾水。刘完素五志过极化火”的观点,也为肝郁化火奠定了基础。
到金元时期,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张元素(1131~1234年)在《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自己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了以脏腑寒热虚实以言病机的学说,将脏腑的辨证和治疗各成系统,较前又有提高,使脏腑辨证说由此而渐被众多医家所重视,脏腑病机理论也被不少医家所研究。张元素在其著作《珍珠囊•去脏腑之火》中首次提到“肝火”两字,其曰“白芍泻肝火”;
元代朱震亨,字彦修(1281──1358年)在《格致余论•阳有余阴不足论》中,首次正面概况了肝的功能,提出“肝司疏泄”(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可见,肝主疏泄是在肝气郁结,肝火之后,提出来的。
脾胃学说的历史沿革《融合观》142~144页:《内经》提出:“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以胃气为本”是基本脾胃理论,至张仲景《伤寒论》形成其雏形,再到李东垣脾胃论形成较完整的体系,直到明清,薛己(1487~1559)首创脾统血,李中梓提出“脾为后天之本,明 张介宾提出来“化”的概念,清代叶天士创胃阴学说,说:“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完成了“脾主运化”的学说,叶氏胃阴学说的创立,使脾胃理论在阴阳、气血、升降、温燥、刚柔方面更趋完善,形成了完整地脾胃理论体系,从而给后世治疗脾胃病开辟了更宽广的道路。
      所以,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这些正常的机能都是通过疾病状态反推出来的!
3  临床医学与其他医学之间的关系
“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医学是一个复杂的事物,是一个巨系统,包含着许多子系统(矛盾)其中临床医学是主要矛盾(子系统),临床医学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临床医学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子系统)的存在和发展。
医学分类
基础医学包括: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等,是为临床医学服务的。不是医学的主体或者说不具备医学的特殊矛盾。
临床医学包括:1临床诊断学;2临床治疗学。
医学的分支(或者演化出):法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康复医学、军事医学、航天医学、体育医学等。在这些医学的子系统中,临床医学是主要矛盾。
预防医学(治未病、养生等)是一个医学的分支,不是医学的主体,是预防疾病的一门学问。是把疾病的相关知识用于疾病的预防,而疾病预防的实施主要是大家的事情家的事,医学管不了。原子弹引起的放射性疾病其治疗是医学的事,预防原子弹爆炸是大家的事情家的事。新冠病毒引起的疾病,其诊断治疗是医学的事,控制他的传播是大家的事情家的事。小康社会离不开健康生活,那是中国共产党的事,共产党研究人的健康,医学望尘莫及,管不了。航天医学是航天系统工程中的一部分,医学只是处于次要地位,是稳态失衡的航天员维持稳态平衡,只是医学的一个分支。余类推。
结论:
医学研究的对象是疾病与健康这一对特殊矛盾,在这一对特殊矛盾中,疾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即疾病决定了医学的性质或者说医学的本质;在医学这一个大系统(许多矛盾)中,临床医学这个子系统(矛盾)是主要矛盾,临床医学决定了、带动着其他分支医学的发展。

150
 楼主| 发表于 2020-12-1 07:58:16 | 只看该作者
        西医中国化与中医西化是同时进行的,自然而然发生的,在实际生活中、医疗实践中实现中西医概念的融合汇通,在新冠感染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新冠感染的轻型、肺炎的前驱期与中医的卫表证是一致的;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期、胃肠道感染期与邪热壅肺(麻杏石甘汤)、邪伏膜原证(达原饮)是一致的;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型与营血分证(清营汤、犀角地黄汤、大承气汤)一致。
       把病毒性肺炎典型期翻译为:邪热壅肺证;新冠病毒感染胃肠型的典型期翻译为:邪伏膜原证;新冠病毒感染的危重型翻译为:营血分证,通过这次疫情的考验,不会错吧!
       推而广之,把急性腹膜炎翻译为:热实结胸证;肠梗阻翻译为:阳明腑实证;实证翻译为:器质性病变;虚证翻译为:功能性病变;心力衰竭急性肺水肿翻译为:肾阳虚水寒射肺证;奔豚气翻译为:反流性食管炎;邪哭翻译为:精神分裂症;……170个证态及其演变,中西医病证的相互翻译,可能不完善,主流方向不会错。

点评

你一边中医西化,还一边批判中医西化。自相矛盾,不可取。  发表于 2021-4-9 19:4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11:53 , Processed in 0.0590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