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营卫物流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8-12-15 18:4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2-15 10:47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2-15 10:24
这要展开论述太多了。建议先生先去读读《内经》关于营卫的论述再来参加讨论。不然很难跟你说清楚啊。

  先生解读的内经,我们都清楚了。
请罗列一下相关的"临床诸多现象",及相关的"临床症状"。谢谢。

142
发表于 2018-12-15 18:47:00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2-15 10:24
这要展开论述太多了。建议先生先去读读《内经》关于营卫的论述再来参加讨论。不然很难跟你说清楚啊。

罗列一下相关的"临床诸多现象"及相关的"临床症状"很困难吗?简单罗列几点即可。
143
发表于 2018-12-15 18:47:44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2-15 10:31
两个东西,别人都以为一样,你能看出其中的差别,这是比较;

两个东西,别人都以为不同,你能看出其中的 ...

物质具有波粒二象性,波与粒子可以比较吗?人体是物质,人体也具有波粒二象性,中医研究的是波(生命运动),西医研究的是物质结构,波离不开物质显示,就是波得用物质表达,所以大多数人看经典文字表达的是物质,是曲解中医理论的根源。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5 18:48: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5 12:43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15 10:45
先生解读的内经,我们都清楚了。
请罗列一下相关的"临床诸多现象",及相关的"临床症状"。谢谢。[/back ...


简单的说一个,例如“痈”,皮肤和皮下脓肿,这个中西医歧义比较少的一个病。

《内经》分析它的原因:认为: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肿。寒气化为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大不止,胜则肉腐,肉腐则为

古人在这儿探讨了热的机理、脓的机理,等等,把它们归结到人体防卫系统运作的不同状态上;当然,《内经》以卫气为解释的症状还有很多,古人也是通过这些临床表象的变化来把握人体防卫系统的不同反应状态的。



145
发表于 2018-12-15 19:08: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18 02:40 编辑

卫气虽行于脉外,但仍然依傍着脉道而运行。其运行与昼夜变化及寤寐有关。白昼人寤,则行于阳;黑夜人寐,则行于阴。行于阳是行于体表手足三阳经脉,行于阴是行于内在五脏。
146
发表于 2018-12-15 22:0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8-12-18 02:43 编辑

卫气行于阴,是从足少阴经注于肾,而后至心、肺、肝、脾,复还于肾
147
发表于 2018-12-15 22:1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8-12-16 10:15 编辑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古人在这儿探讨了热的机理、脓的机理,等等,把它们归结到人体防卫系统运作的不同状态上……

一一看到的是脓肿如何形成的病理发展过程,没有看到"人体防卫系统运作的不同状态"。

人体防卫系统运作有哪些不同的具体状态?可以罗列出来大家讨论学习吗?

148
发表于 2018-12-16 06:57:51 | 只看该作者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2-15 10:48
简单的说一个,例如“痈”,皮肤和皮下脓肿,这个中西医歧义比较少的一个病。

《内经》分 ...

简单的说一个,例如“痈”,皮肤和皮下脓肿,这个中西医歧义比较少的一个病。
《内经》分析它的原因:认为: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
对于“痈”这种病,西医认为是局部感染了细菌,引起发炎,导致局部红肿热疼,肌肤高起成包块,如未能及时予以消炎,久而久之则皮肉血脉腐烂化脓。中医没有细菌的概念,认为是风寒湿热等邪气堵塞经络,以致营卫失和,热伤气,火伤形,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治疗时,西医消炎为主,中医祛火解毒为主。如此而已。
149
发表于 2018-12-16 07:0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8-12-15 23:02 编辑
王不留行 发表于 2018-12-15 10:48
简单的说一个,例如“痈”,皮肤和皮下脓肿,这个中西医歧义比较少的一个病。

《内经》分 ...

   《内经》分析它的原因:认为: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腐肉,肉腐则为脓。

      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
        仔细阅读以上两段话,矛盾重重,不能互通。内经中 说的是寒邪、寒气,没有提及营。下一段话说的是营卫,没有提及寒。两段话说的不是一回事。
150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6 12:0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8-12-16 09:32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8-12-15 23:00
《内经》分析它的原因:认为: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 ...

了解古人的语言习惯就不会有这个困惑了。这种语言特点类似于互文,上下文相互解释,相互补充,来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过现代讲的互文就是单句或对偶句之间,很少有间隔很远的,《内经》则把它应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可以间隔很远,却又含义相互补充,相互对应、相互渗透,所以要整理《内经》对某种事物或者某个概念的认识,常常要把各章节和它有关的字句都找出来,重新组合,相互补充,才能达到对它的完整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11 09:26 , Processed in 0.178348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