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河间金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经典理论探讨:中风病风中哪里?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7-11-3 23:59:34 | 只看该作者
前面几位争论一个问题:
中风后的偏瘫,肢体颓废不用,因为没有风动的症状,能不能当中风看待?
前面有提到,不同意把后遗症的偏瘫按中风对待。


我的看法是:


中风,从张仲景以后,现代西医医学,一直是作为一个病名看待的。病名,就要包括这个疾病的整个过程。西医一般把中风分为急性期、痉挛期、恢复期、后遗症期,还有分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好像分法不断更新,现在也不知道最新的统一分法是什么。
不管用哪个分法,各期都是中风病的病程中的病变,都在中医治中风的范围里,只是主症不同、分期不同,采用的方药自然不同,中医辨证施治就是这样。
就是说,治中风,强调在中风病的范围和过程内辨证论治。
中风症状有昏迷、痉挛抽搐、半身不遂……治法有息风、平肝、潜阳、化瘀、通络,补气血……,各种主症各种治法,都要在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认识和应用。


再打个比方,中风的偏瘫,辨证论治,有可能要平肝潜阳,或者补气通络,或者化痰息风等等。到了后遗症期,主要有活血、通络、补益等等,但还要顾及原来的主要病机,随时用前面急性期的那些治法。如果是一个头外伤偏瘫的病人,这位病人没有中风病人的那些基础病机,他的治疗就简单了,就不需要按中风的原则方法处治。

点评

你说的对,头外伤偏瘫,痿证等,似乎是中风闭证, 但这些病是不能按中风处理的。 其实重点在讨论的是中风的这个风邪,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发表于 2017-11-4 05:33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42
发表于 2017-11-4 10:43:26 | 只看该作者
李同宪 发表于 2017-11-3 23:34
你以什么为标准,证明中医不知道原理。
以阴阳五行为标准,西医就不知道原理。西医连疾病的定义的不知道 ...

阴阳五行是哲理,并不能完全代替医理,医理需要具体化、个性化。

点评

肾阳虚、肾阴虚……脏腑辨证,不是阴阳五行的具体化、理论化。  发表于 2017-11-4 16:17
143
发表于 2017-11-4 11:05:01 | 只看该作者
河间金栋 发表于 2017-10-26 22:47
下面例举二家对“中风病”的权威说法:

1、目前中医权威机构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 ...

中风,中的就是脑血管啊,这个不用探讨了,很明白嘛。
至于是什么风?就是血栓嘛,也很明白。
中医人对于临床已经很清楚很明白的问题就不用故意往糊涂汤里面钻了....
其实金兄是开明的中医大家,对此心知肚明,只是用这种方式启迪后学罢了
144
发表于 2017-11-4 11:3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1-4 03:32 编辑

一般来讲,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
从西医角度,常见有以下几种:
缺血性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
脑栓塞
出血性
高血压性脑出血,脑
血管畸形或动脉瘤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的分类:
中风
(缺血性)
中风
(出血性)
145
发表于 2017-11-4 11:3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1-4 03:35 编辑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4 03:30
一般来讲,中风属于急性脑血管疾病,
从西医角度,常见有以下几种:
缺血性

从中医角度,常见有以下几类:
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瘀阻脑失濡养
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
横窜经络蒙蔽清窍血不循脑脉溢于脉外
综观本病,由于患者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素虚或痰浊、瘀血内生,加之劳倦内伤、忧思恼怒、饮酒饱食、用力过度、气候骤变等诱因,而致瘀血阻滞、痰热内蕴,或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脉外,
146
发表于 2017-11-4 11:56:20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7-11-4 03:31
从中医角度,常见有以下几类:
年老体衰积劳内伤情志过极饮食不节劳欲过度
阴阳失调气血逆乱脑脉瘀阻脑 ...

其病位在脑,与心、肾、肝、脾密切相关。

其病机有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此六端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病性多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


在本为肝肾阴虚,气血衰少,在标为风火相煽,痰湿壅盛,瘀血阻滞,气血逆乱。而其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之神明失用。
147
发表于 2017-11-4 12:04: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千秋雪 于 2017-11-4 04:05 编辑

中风病,有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就是指脑中风,其实还有很多种:


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厉风

以春甲乙伤于风者为肝风

以夏丙丁伤于风者为心风

以季夏戊己伤于邪者为脾风

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

以冬壬癸中于邪者为肾风

风中五脏六腑之俞,亦名脏腑之风,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

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

风入目系,则为目风,眼寒

饮酒中风,则为漏风

入房汗出中风,则为内风

新沐中风,则为首风

久风入中,则为肠风,飧泄

外在腠理,则为泄风

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病也。

帝曰∶五脏风之形状不同者何?愿闻其诊,及其病能。

岐伯曰∶

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瘥,暮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

心风之状,多汗恶风,焦绝善怒哧,赤色,病甚则言不可快,诊在口,其色赤。

肝风之状,多汗恶风,善悲,色微苍,嗌干善怒,时憎女子,诊在目下,其色青。

脾风之状,多汗恶风,身体倦惰,四肢不欲动,色薄微黄,不嗜食,诊在鼻上,其色黄。

肾风之状,多汗恶风,面然浮肿,脊痛不能正立,其色炲,隐曲不利,诊在肌上,其色黑。

胃风之状,颈多汗,恶风,饮食不下,鬲塞不通,腹善满,失衣则胀,食寒则泄,诊形瘦而腹大。

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至其风日,则病少愈。

漏风之状,或多汗,常不可单衣,食则汗出,甚则身汗,喘息恶风,衣常濡,口干善渴,不能劳事。

泄风之状,多汗,汗出泄衣上,口干善渴,不能劳事,身体尽痛则寒。


148
发表于 2017-11-4 13:49: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49
发表于 2017-11-4 13:57: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0
发表于 2017-11-4 16:24:57 | 只看该作者
   按照中医理论,中风的病位在心,心主神明,其次在肝,肝主筋。经典中医理论,中风与中枢神经系统无关。

点评

中枢神经的概念,在张仲景中风病论述一千多年后才出现,经典中医理论怎么能有中枢神经概念的内容呢? 你要能够说明中医治中风的方法内容,与中枢神经系统无关,你这句话才有意义,要是不能说明,你这句话就是废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1-4 21:5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7 09:28 , Processed in 0.06567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