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仁海一方输定了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5-10-27 00:25:0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7 00:17
呵呵,真逗。
太阳、少阳……数数目的时候是1、2、3……挨住数,太阳病最先发,就排在前面了。
您说张 ...

既然你们能解释伤寒论,凭什么让我“那您要问张仲景啊”。

点评

伤寒论里的,您问我答,答不上来,是我学习不好,怪我。我以后继续努力。 伤寒论以外的,要问就得问张仲景。 六经,恐怕就的问张仲景。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9:32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是否可以翻译成“辨壹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况且目录本身就有“第一……第五”等,二者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你感觉是张仲景的原意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0:30
142
发表于 2015-10-27 00:30:47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0-27 00:25
既然你们能解释伤寒论,凭什么让我“那您要问张仲景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是否可以翻译成“辨壹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况且目录本身就有“第一……第五”等,二者联系起来比较一下,你感觉是张仲景的原意吗?

点评

对于你在165楼说“您也不嫌绕口”,是不是绕口,则另当别论。现在是请你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请直面回答。等仁海确认后,我们再在辩论场讨论“经”等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9:34
您也不嫌绕口。  发表于 2015-10-27 09:27
143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6:00:28 | 只看该作者
             目录里讲的某某病脉证并治,明明就是六个啊,我数了几遍是六个,您不信您数,您老要数成五个、七个算我输。

点评

162楼给您说了啊,您又来了,睡一觉忘了?前面数了六个,后面的我认为应该归到这六个里面,您同意不?您不同意,听您的,您数的几个就几个,把“六病”改成七八九十病,这行了吧? 数完了病,咱们再数经,您说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9:26
14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6:13: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10-26 22:19 编辑

       《伤寒论》全文目录
1.卷第一 辨脉法                            8.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15.卷第七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2.卷第一 平脉法                            9.卷第五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16.卷第七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3.卷第二 伤寒例                           10.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17.卷第八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4.卷第二 辨痓、湿、暍脉证          11.卷第六 辨少阴病脉证并             18.卷第八 辨可吐
5.卷第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2.卷第六 辨厥阴病脉证并             19.卷第九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
6.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13.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20.卷第九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
7.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14.卷第七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
        请李老师再数数!是不是六病?!
        认输不认输?!是男人说个痛快话!
        不要诡辩了!

145
发表于 2015-10-27 08:40:24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5-10-26 22:58
因为没有经字,就不承认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是经,你的六病的病位置在那?太阳阳明少阳少阴厥阴太阴 ...

看到董先生引经据典,且结合本职业务进行有理有据地发言,非常欣喜和感佩。这才应该是董先生的真实水平吧?真不愧是董大师啊!加油!赞一个!

点评

共同努力  发表于 2015-10-27 09:25
146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8:52:24 | 只看该作者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由此三条可以看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是《内经素问.热论》中的三阳经与三阴经,按照时间顺序相传。太阳病中的“太阳”,本身就已经具有“经”的含义,余类推。霍乱、阴阳易属于伤寒热病,由于他们的发病规律很特殊,不是按照六经传变的规律发展变化的,因此,划归于六经之外,不能够按照六经辨证进行治疗。
147
发表于 2015-10-27 09:26: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5-10-27 09:30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10-27 06:00
目录里讲的某某病脉证并治,明明就是六个啊,我数了几遍是六个,您不信您数,您老要数成五个 ...

162楼给您说了啊,您又来了,睡一觉忘了?前面数了六个,后面的我认为应该归到这六个里面,您同意不?您不同意,听您的,您数的几个就几个,把“六病”改成七八九十病,这行了吧?您就要我认输,也行啊,我数数目的时候数少了几个(到底几个,我现在也不清楚),我数数,数的少了几个,数输了。博士先生数赢了。不过我不知道您老到底数的几个?后面说吧。

数完了病,咱们再数经,您说目录上有六经,您也数出六个来,数不够的话,给您打五折,数三个也行啊。


点评

再看看170楼!  发表于 2015-10-27 09:37
回去看看167楼!别挺着啦!越抹越黑1  发表于 2015-10-27 09:36
148
发表于 2015-10-27 09:32:55 | 只看该作者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0-27 00:25
既然你们能解释伤寒论,凭什么让我“那您要问张仲景啊”。

伤寒论里的,您问我答,答不上来,是我学习不好,怪我。我以后继续努力。
伤寒论以外的,要问就得问张仲景。
六经,恐怕就的问张仲景。

点评

诡辩家!  发表于 2015-10-27 09:38
至于是不是“六经”,不用问张仲景来直面回答,因为张仲景已经在正文中有明确的回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9:38
149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7 09:33:1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10-27 01:26
162楼给您说了啊,您又来了,睡一觉忘了?前面数了六个,后面的我认为应该归到这六个里面,您同意不?您 ...

      诡辩了!
    先生会不会数数,还要教你吗!
    你懂不懂霍乱病、阴阳易为什么不能列入“六经辨证“?!还要给你普及吗?!

点评

如果“六经辨证“是您杜撰的,您是原创啊,当然您要归并谁就是谁,您不归并谁都由着您。如果不是您杜撰的六经,咱们找找六经是谁提出来的,才好探讨六经的本义。这是正经探索,您愿意的话咱们共同努力这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27 09:37
150
发表于 2015-10-27 09:3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鹏举 于 2015-10-27 09:36 编辑
杨鹏举 发表于 2015-10-27 00:30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是否可以翻译成“辨壹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况且目录本身就有“第一……第 ...


对于你在165楼说“您也不嫌绕口”,是不是绕口,则另当别论。现在是请你回答我提出的问题,请直面回答。等仁海确认后,我们再在辩论场讨论“经”等问题。
  如果你感觉错了,咱们就结束这个辩题。免得耽误广大网友的宝贵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8 02:44 , Processed in 0.14820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