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gl01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现代化是个伪命题?

[复制链接]
141
发表于 2014-3-23 12:11:44 | 只看该作者
何九公 发表于 2014-3-23 03:31
陈先生正解,中西医完全可以说到一块。

我有同感
142
发表于 2014-3-23 12:15:54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3-22 14:36
临床上很多证属血虚的病人,西医血象检查正常的很多!

杏先生,我与陈先生都认为中医的血液就是西医的血液,你同意吗?

点评

西医讲“血液”!  发表于 2014-3-23 15:02
143
发表于 2014-3-23 14:33:02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3-23 11:00
您确定血虚证的诊断是正确无误的?您确定相应的检查是完全正常的(一般的血常规检查并不能反映红细胞与血 ...

诊断为血虚证,用养血药后取得预期疗效就可以确定诊断是正确的!至于后面西医的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有何意义?
144
发表于 2014-3-23 14:43:20 | 只看该作者
南京陈斌 发表于 2014-3-23 11:01
这里似乎是在定义“营气”,而不是在定义“清气”。

气之清者为营,结合“清气下陷,则生飧泄”的病机,清气为何物还有何疑义?  
145
发表于 2014-3-23 17:01:54 | 只看该作者
杏园春 发表于 2014-3-23 06:33
诊断为血虚证,用养血药后取得预期疗效就可以确定诊断是正确的!至于后面西医的内容对中医的诊断、治疗有 ...

小杏回答问题不清楚啊!
146
发表于 2014-3-23 22:05:18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2-15 11:22
中医现代化,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许多人就是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把中国的医坛搞的纷纷乱不宁。可是, ...

老师说的对,  中医是应该反思 , 应该发展,  应该与时俱进,  但不是按照西医来革命  现代化不是西医化
147
发表于 2014-3-23 22:06:51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2-15 11:45
养殖业可以现代化,禽流感来了,发现一个鸡患流感,方圆5公里成千上万的活鸡全部杀光!这是现代化。 ...

医学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人,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高等动物,目前西医的诊疗不是也不应该是医学现代化
148
发表于 2014-3-24 06:14:34 | 只看该作者
花儿倦了88 发表于 2014-3-23 14:05
老师说的对,  中医是应该反思 , 应该发展,  应该与时俱进,  但不是按照西医来革命  现代化不是西医化

谢谢回复。您说的很好。
149
发表于 2014-3-24 07:33:01 | 只看该作者
刘亦之 发表于 2014-3-23 00:46
以西医直接解释中医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错误!许多医疗事故就是这样不知不觉之中发生的!这就是中医现代化 ...

      中西医融合指的是建立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一个包容中、西医理论的体系;是一个对中、西医理论均有取舍的体系;建立一个新的中西医共同的参考系。最终是以临床能不能使用、在临床上不出现相互矛盾而且具有必然性的理论为衡量标准。其基本路径与方法如下:
基本概念的融合:
     (1)具有相同内涵与外延的概念,或者中西医已经通用的概念,诸如:疼痛、头痛、红肿热痛、黄疸、腹痛、脓血便、小便少、大便干燥、口渴、关节肿痛、卒中等等。
      (2)内涵外延基本相同的概念,经过表述的简单改变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水气病与水肿、血与血液、神昏与昏迷、痉挛与惊厥、消渴与糖尿病、风湿病与痹证等等。
      (3)内涵与外延有交叉、重叠,但是差别比较大的概念,这是大量存在的,需要论证并且需要取舍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痰与炎症、饮与水电解质紊乱、血瘀与血栓形成、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等等,这些概念的中西医融合是难点与关键。
       (4)不能够融合的概念,诸如细胞、细胞核、电解质各种粒子、炎症介质、凝血过程等等,在中医理论体系中没有办法找到相应的概念与之对应。这些概念只有在中西医融合之后,自然进入新的理论体系中。例如脾阳虚(苓桂术甘汤)-低血钠低容量证态中,低血钠就是脾阳虚的象,或者变量,或者诊断依据之一。低血钠在中医理论中没有与之可融合的概念,不能够在中医的理论框架内流易,但是,他们是证态的变量之一,可以是某几个证态的变量,即可以在证态理论体系内流易。
      理论构架的融合:主要是中医病机与西医病理学的融合与取舍。这是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融合的关键。什么是理论构架?理论构架就是类与类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系统论中就是状态与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医理论中就是证与证之间的关系,在西医理论中就是病理状态与病理状态之间的关系,在中西医融合理论中就是证态与证态之间的关系。在系统论中状态的运动就是过程,或者说系统的过程就是状态的运动,在医学领域里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的运动,或者说病理过程就是病理状态按照逻辑关系进行的运动。中医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传变就是理论构架,是中医外感热病的病机主线。
       以气血津液与内环境的融合为例,需要进行以下问题的论证:
(1)中西医基础理论的融合,即中医的气血津液与西医内环境的内容、生理理论能够融合。
(2)气血津液失衡的病理病机、病理产物与西医内环境失衡的病理学、病理产物能够融合。
(3)气血津液失衡发生的所有证能够在内环境失衡中找到相应的病理状态,而且能够证明相应的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同的。
      怎么样证明相应的证与病理状态是等同的?
(1)具有相同的症状与体征。
(2)在疾病过程中具有相同的时空位置。
(3)具有相同的鉴别诊断与鉴别要点。
(4)根据中医方证相统一的原则,方剂的药理研究或者临床实践证明能够治疗相应的西医病理状态。
       可以看出这是疾病诊断的一个完整过程,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诊断疾病的逻辑思维方法是统一的,即:①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病史)以及现在病人所处的疾病阶段;②临床表现症状与体征,一组相对固定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症状与体征中医称为证,西医称为病理状态;③鉴别诊断,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否定、排除所有类似的疾病及疾病本身的其他阶段。完成以上过程,得出同一个初步诊断。这是中西医的共同点(共同参考系),不同的是西医具有各种化验以及实验室检查,中医则以舌象与脉象作为参考,这些均为辅助诊断,在中西医融合过程中,我们暂时舍弃中、西医的不同点,这是因为中医所描述的证都是临床上十分严重而且具有典型、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古代与现代不同,因为社会生产力低下、交通不便、营养状况差、抵抗力低下、医疗水平低,医生看到的病人大多都是严重而典型的病人。西医在20世纪50 年代以前,基本上也是以物理诊断为依据,特别是在中国解放初期和解放前,西医除了听诊器、体温计、简单的化验室之外与中医并没有什么区别。这个时段的中西医水平、理论是中西医融合的基本出发点,具有比较多的共同性。之后的西医大发展只是更加精细而已(这些精细的检查对于不典型、轻型病人具有诊断意义,对于典型病人的诊断意义不大),并没有改变西医的基本理论以及疾病分类,即西医的基本概念、理论构架没有发生根本变化,这也是实现中西医融合的道理之一。④治疗效果检验、修正初步诊断,即使用中药方剂治疗相应病理状态检验证与病理状态的统一性。所以证态的论证过程就是一个疾病诊断过程的重复,对于严重而典型病例,如果西医依靠物理诊断作为主要诊断手段是科学的,那么,我们按照这个科学方法论证中医的证也是科学的,其结果是正确的、可信的。
      最终达到能够运用气血津液的理论解释心源性、肝性、肾性水肿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理以及解释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与治疗原则等等;能够运用炎症、血栓形成理论解释痰饮与血瘀,而且相互不矛盾。
建立一个新的参考系,即新的理论体系,即气血津液-内环境象态体系;痰-炎症证态以及血瘀-血栓形成、出血证态等等构成的证态体系。从象态到证态,成为实现中西概念相互流易的中介。
150
发表于 2014-3-24 10:25:46 | 只看该作者
       从逻辑学角度来看,作为基本的思维形式的概念可以分为实体概念和属性概念,前者指称的对象是具体的客观事物,后者指称的对象是抽象的客观事物的性质及关系,实体概念又称具体概念,属性概念又称抽象概念。
   具体概念一般是不下定义的概念。如下几句话:“一年有四季,春天暖,夏天热,秋天凉,冬天冷。”这里“暖、热、凉、冷”所涉及的概念是具体概念,不能通过下定义,只能从具体实际例子中学。这种从具体例子概括习得概念的方式称为概念形成。

   抽象,顾名思义,就是抽掉了具体形象的东西。 抽象的概念是由具体概念依其“共性”而产生的,把具体概念的诸多个性排出,集中描述其共性,就会产生一个抽象性的概念。
      具体概念:诸如:疼痛、头痛、红肿热痛、黄疸、腹痛、脓血便、小便少、大便干燥、口渴、关节肿痛、健忘、喜忘、惊厥、痉挛、血、血液、神昏、昏迷等等,这些概念都是具体的、直观的不需要定义的。
      抽象概念:诸如:阴阳、虚实、阳明腑实证、肠梗阻、气血津液、内环境、痰证、炎症、水电解质紊乱、血瘀、脾主运化、物质代谢等等,这些概念都是非常抽象而且非常复杂的概念。
      具体概念,即不需要定义的概念,中西医只是名称的不同,即同一个事物有不同的名称,例如:自主神经与植物神经就是一个事物,这不是相互解释,而是不同的称谓、不同的名称而已。只要进行一下语言的转换就可以了。
      阳明腑实证与肠梗阻、热实结胸与急性腹膜炎、血虚与贫血之间的关系需要严格的论证,因为二者都是复杂的抽象概念,在临床上具有多大的重叠和共性、还有哪些差异必须进行严格的区别,证态的建立正是“严格的论证”过程。
      热实结胸-急性腹膜炎证态是经过严格论证的,大陷胸汤只适用于急性腹膜炎的早期急性浆液性渗出期。得出这样的结论正是中西医融合建立的证态理论体系的功能。
     中西医融合不是“直解”而是经过严格论证的融合,我没有运用急性腹膜炎的病理生理、病理解剖、基因表达等等去解释热实结胸证,而只是严格的证明了二者在临床上是统一的,诊断与治疗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01:41 , Processed in 0.049538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