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周现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拯救中医学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04:06 | 只看该作者
         《老子·第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个“道法自然”是道承运事物。比较《老子》和现行《易传》就会发现要求人的道物在效法天地“道物”,二者是相同的。但二者之间又有所向的同中有异,说明“易传”被后人有强奸之迹。《老子》在把握自然‘无为而无不为’的天地“道物”与人为的超然假意的人道,肯定了前者、但否定了后者;正是在这一点上,现行《易传》的部份內容有异于《归藏》和《老子》,不否认有超然假意的人为制作的“虚无飘渺”之道,把人为制作的“人道”混同于天地“道物”中的内容。在《老子·七十九章》“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已经非常的明白不过了。

            母系宝贵道统的传承到老子前后是从强到弱的逐步衰落。而父系道术的传承到了孔子之后是由弱到强,加上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已经到了父系文化所能到达的最高峰。母系道统也就隐归山林后日渐演化为执迷道术。至于老子的《道德经》是后人所篡之书名,在此仅以《黄帝经》、《易经》、《内经》、《老子》、《庄子》、《论语》的优选内容互为鉴读。推行自然生态过程中的“有”与“无”协同互补的统一。

13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05:26 | 只看该作者

         “交易”之道就蕴含于《易经》系统的卦象、爻象和爻辞之中,《易传》中多处描述了《易》之道物的这种特殊关系:《系辞传》说:“夫《易》何为者也”?在《易经》把这种何为者转向一种对“盈亏”的关怀,使得“盈亏”于规律之中深深地契入在“先后关怀、忧乐关怀、存亡关怀”之中,令我们看到《易经》“盈亏有道”中的自然规律既是一种“生存本因”,又是一种“利义体因”,关键是自发性的自然自我正负交易作用的自动控制;在与《老子》盈亏路径的比较中,更令我们看到《易经》“盈亏有道”的自然性“中态”的“既无太过、又无不及”的制则生化的理念哲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保盈亏于“中态公约度”的规律之中,于“常态社会”可议为:“生活本身既不是过祸,也不是极福;既不是过善,也不是极恶。它是祸福与善恶的守中容器,就看人们把其与自己变成什么”。是传统盈亏论的基本格调与路向,是揭示天地人道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法则,是“效天地之纪”而发的“公约度”与“原动力”。所以,《易经》观乎天文还是为了人文。《健卦·文言》【周易改为乾卦】说:《上九》“亢忧有悔”【周易改龙】,是由阴阳六爻【维度功构而成的网络规范效应场——秩序】在时空位移中的展开而显现,其基本精神无非于此。从而,《老子》规划出的“守中”路向是“以退为进”、“物壮则返”、“福祸所倚”等的往复循环的标量中态秩序;《易经》设《序卦传》故由此义。“易以道阴阳”、“形与神俱”是道物协同论,不是割裂了自然和社会整体的唯物论与唯道论,请予以严格区别,是《黄帝内经》和《易经》的“交易”观念,使医道之学走上辨证辨病论治道路的根本原因,其它门道已名存实亡,易医之道形神不离,尙在艰难的践行中。可是:“在昔黄帝之御极也,以理身绪余治天下,坐于明堂之上,临观八极,考建五常,乃与岐伯上穷天纪,下极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更相问难,负阴而抱阳,垂法以福万世。于是雷公之伦,授业传之,而內经作矣。...... 太仆王冰笃好之,得先师所藏之卷,大为次注,犹是三皇遗文,烂然可观”(5)。可见,复兴黄帝哲医大道文化就是振兴中国文化的关健作为。

       而《老子》是以《金人铭》和《黄帝经》为版本的基础上,把“道德”当作哲学的至高范式,用“道与物互补”的方法阐述自然万物和社会人类“相互作用”【交易】机制的说理工具,简言称为阴阳六爻维度功构而成的网络规范效应场、执中守度的“道与物协调”的重要思想,人们把其当成唯物论或唯道论,是在把“黄老”整体思想分裂性的严重歪曲。这在《黄帝经》中再也明白不过的立论:“亘先之初,道同大【太】虚,虚同为一,亘一而止。茫茫昧昧,未有明晦。神微周盈,精静必熙。故未有以,万物莫以”。其实这是《黄帝经》主要思想底蕴性的重大意义所在,也是《老子》显而易见的思想。如此,《黄帝经》中“道与物”协同承制的思想,在人们生活中引起重视是很自然的事。而《黄帝经》和《老子》中的思想之所以能对宋代理学有所渗透,这与先秦以前的“道物论”背景有关。《老子》在明代没有受到像唐宋时期那样的尊崇,但明太祖朱元璋却为《老子》亲自作了注,这是中国历史上又一本《御注道德经》。


         “大道”的一切显示都产生于河图洛书“阴阳象数义理”差异【正负】“中态位移”、屈伸往来的“相互作用”【交易】,是现代自然生态中“无矛盾性”的系统科学所揭示出的“同化异构”或“同构异化”体制,同最近提出的“自相似论”和“生物全息论”是相吻合的,并从这样的体系中找到人们不易显见的常在要素:如阴阳、有无、正负、虚实、盈亏、涨落、屈伸、往来、刚柔、善恶、祸福、体用、彼此、上下、左右、前后、宏观与微观、意识与物质、过程状态与功构实体,功形于上与功形于下、道物等的偶联、协同、互补、和谐、承制关系,其关系的根本实在落脚点是“道物的相互协同、互补交易承制作用”,这些都是“唯物论”无法完整揭示而出的课题,也是“唯道论”难以理解的症结所在。所以,“道物论”能为你燃起卓越生命的明灯;架起走向成功的金桥;挖掘出比财富更珍贵的精神生命力之源;愿与你一道开拓短暂而卓越的生命。弘扬《黄帝经》、《易经》和《老子》的道物学,这是炎黄子孙面向未来中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所应负有的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13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14:12 | 只看该作者
         因此,对“黄、老”的优选整体思想的“道物”是可以用言语来表述的,但是,“大道”既可指定于个例事物、又不可固定于那个具体事物的那个“道”;也是说可以在具体的事物之中或也可在具体事物之外而变动不居。要常从“无”【见微】的过程中去观察领悟“大道”的奥妙;要常从“有”【见显】中去观察体会“道物”的端倪,“无”是时空的功信过程流性虚态;“有”是事物的有形实体,简言之为“无”是“道” 、“有”是“物”的共同体生态圈。是真正的智慧理性、逻辑的一种体验方式,只有通过得到“道物”的方法,才能认知到“道物”协同互补、和谐承制关系。而儒家在两千多年来独尊孔夫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这句话的封闭而固步自封,虽然庄子言过:“六合之内、视而存论而不议;六合之外、视而不见而不论”,这就存在人为无法为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不问为什么的“似是而非”的恍惚混沌,致使部份国人自为满足、不求上进。本书“为是”不但要论,并且还要尝试性的“论而议之辨”的为什么?谨慎言之为拾遗补缺、扶真抑伪。故此,重点运用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椭圆形轨道等予以探微,这些都是“道物一体”性的协同、互补、承制的相互生化作用的自我调控,这是《老子》和《庄子》其实说了而又未明说的“道物协同”,而黄帝在《黄帝经》中早已言过:“故无有形,大同有名。天弗能覆,地弗能载”。由于《黄帝经》被封过久或在后被人篡改颇多,为此,只有把其从《黄帝內经》中找出来:道物协同【形与神俱】(6)——“法于自然,和于术数”。说明黄帝《素问》也是以“易”相关的本体论,同时也是系统整体——就是整个自然的概念。依此,重建本体,才合本然。
13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17:24 | 只看该作者
         “道物”,即理之谓也。曰:「有」。“有心悖理谓之恶,无心失理谓之过”【周敦颐在(通书)爱敬第十五】,亦有所改进于先人之道物,以幸学者。以“易”相关的阴阳五行说,这些观念为“易象数理”学家们所吸收,用来解释《易经》阴阳交易过程的变化法则。《易传》的作者们就是以阴阳交易与变易的观念来解释《易经》的原理,《庄子·天下》篇概括为“易以道阴阳”。所以,京氏易学以阴阳五行观念解《易》,特别是以阴阳二气的交易象数义理法则解释《易经》的基本原理,对后来易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可以说《易经》讲的卦爻交易与变易,是阳正阴负在多维网络立体时空层次的事物互易【正易负、负易正】“有无”过程的作用,也即是天地阴阳造化万物的过程,才予显见自然原理的简易与永恒的不易。

        如此,“哲学是以逻辑学同时又关联到了辨证法二者协同互补上对自然和社会课题的说理”,我们都可以纳入广义上的“道物辨证辨病法”思想之中,以“理”构成谋事成功的先决性前提为条件,是名之“道与物”的关联作功。如是,这就产生了相互统一的“规范效应场作用”,是“事物相互正负交易生化作用的控制中心”,为中国上下五千年文化长河滔滔不息的历史源头,作为一般系统性的“自然生态哲学”的基础非常的可靠。在“道和物”于一元化的状态中,表达复合体可被理解为多种有机生成部分【宏观与微观、正阳与负阴等】的关联。只有在“事物相互作用”的作功过程状态中才能得到显见。同样,宏观与微观之间、正阳与负阴之间、结构和功能之间、形态与生理之间的“偶联协同”是基于有机体的“活态”,可以把生物的自我调控现象,看作是通过对有机体“中态有序”维持的“公约度量”,从而获得个体独立性自约自稳与周围环境连续性适应变化“换能”与“互通有无”的强力保证。表现型是通过隐在基因所携带的密码为主轴的“相互作用”以及其自身所因缘遇到的相关条件,从基因型基础上机缘整合建立起来的。拉兹洛就说:“生物系统中的等级组织……例如,如果社会学家声称他们的模型具有相互依赖和自我维持的特性,那么他们必定意味着模型解释的人类关系网络显示了这些特性”。所以,老子和孔子均尊《易》,都以《易》的理念为根本基础,反映出道儒“中继人”对“道物学”的接受。《老子》六十四章:“辅万物之自然”、“歙”和“张”、“弱”和“强”、“柔”与“刚”、“废”和“兴”、“取”和“与”等既是偶联的,又是统一的。即《老子》所言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钥匙,就是事物“有无交易功信与物质‘往复循环’的枢机”,也就是“道物相互正负交易生化作用的控制中心”【杠杆】。近几十年来,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中国古老优选的传统文化;不断召开有关《易经》【但没有涉及《归藏经》,而是神道设教的《周易》】和《老子》等传统文化的国际学术会议,中国的先哲所著的《黄帝经》、《易经》与《老子》也成为世界上哲学家们研究的热点。


        归根结底,功形于上与功形于下、主观与客观、有与无、心与物、阴与阳、正能态与负能态、正离子与负离子等都统一为“道物论”的“相互作用的杠杆机制”上来,是无须人为地明确剥离的彼此,成为沟通古今中西文化的桥梁。庄周十分明确地认识到空间与时间的无限【自由】与自限【有封】性,“道”的永恒性。《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偶联”,是“锅补与补锅”性的择优供需应位,即为宇宙本原“有”【正阳“+1n”】和“无”【负阴“-1n”】的互补互通过程于0位常数左右上下“升降出入”的中态【-1n—0—+1n】标量规范稳态有序公约度阈值的象数;0道上下左右的驰缓出入升降中态【-1n—0—+1n】标量公约度阈值的象数,是正阳负阴“和谐互补、偶联承制”不显性的稳态有序的自然生态常数,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而为和”的原理,所以自然生态过程无累、无始无终,通过无功耗的“空穴內容”的多维网络正负循环交易转运的“相互作用”自功杠杆机制形成的程序系统,变废为宝的自功涨落循环利用,其养寿不寢无限。生物个体主动功耗自累老化,其寿有限。

135
发表于 2020-3-11 10:2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智海 于 2020-3-11 10:22 编辑
周现强 发表于 2020-3-11 07:57
道的无极,经历多年的演化生成了物。是《黄帝外经》讲到的:“至道无形【无极】而有形,无形藏于 ...

无极能生太极不假。但不是你解释的无极与太极没有区别了。毕竟,无极是没有阴阳的东西,而太极是有阴阳的

点评

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1 10:48
13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2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11 10:31 编辑

         所以“哲学的真义”就是“外察内审性践行”的象数义理方法学结论,“哲学的意义”也许不是体现在“过余思辩”或“可控条件”为前提上的人为立论,更主要的是体现在“道物论”的“协同互补、和谐承制、关联一体”的“有机复合体”上,道物辨证辨病是辨识自然社会和人体常态与失态的实用方法。用人为分割为一分为二【如阴阳默契性的正负回馈】或一分为多【如五行默契正负反馈或九九得八十一数理】的太极时空过程维系方式,是事物的太极阴阳时空间距维系过程差异“自由”交易度量标准,边界之维【界限】为择优避劣逾越“限度”与“自约”的规范秩序,如是,太极时空过程间距维系之內容可“自由”;太极时空过程间距维系的屏障【如细胞膜、制度和法律等】为“自约”,是防御外环境对内环境干扰的屏障,用以维持内环境的“中态守度”秩序和环境內外的功信与物质的择优避劣性的互补交易,这不是西方人所含糊不清的纯“自由”,即为“亢则害、承乃制”性的防突变【病】机制。如是,黄帝和老子对于“道物”具有系统的科学性,并没有加以虚枉的“神”说。于此,“理”就成了我们谋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而又名之曰“道与物”。同时也是当代一个农村大队支书所言的:“其实呵,世界是东西的,东西是动弹【运动】的,动弹是合数【规律】的……”。还有童言无忌:只要是人“好”了,世界也“就好”了。这是因为自然和人己经升级进化到了更为高明的“大道”的人工智能程序系统思想。

        据上,有人说把握事物的原理是:“去其两端、执守其中”;我则曰:“执其两端、允守其中”的系统性。“知常曰明、不知常曰劣”【正确与错误互鉴】才能把住系统整体;否则都是偏向。因为“天大、地大、人亦大”的全民筑基原理,才能如鱼得水,亦是大本,把握个例偏度论点的谨是专家,而不是哲学真义上的公正思想,虽然有人提出了“世界大同”的理念,其辩证内涵与形式逻辑把正常自然上“择优避劣”性的“协同互补法则概念”的“正作用与合作用”,倒置为失态性的“对立矛盾斗争与阴阳平衡”的病态行为的“负作用与平作用”,是人为绝对性的对“道与物”的剥离法,脫失了“中态公约守度”的思想,是难以达到互补协调统一的标的,而不是高明的“大道”的人工智能全息程序系统。


        上论,能够得出:国人请相信自己,找准自己,认知自己,学会保护自己的前提下再关爱他己,不能正视自己的国家先秦以前思想底蕴的人,才是糊涂【混盹】己。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斗争、颠覆、解构、革命、批判,终归不等于和代替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巨大落差,人民的血汗积累都被这些过程毁于一旦!只有面向未来的建设和创造,才能树立“以民为本”的自信心,“解民忧、増民利、促民生”才为务民之的,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自己的算盘怎能让人家替着拨动呢?这就忘掉了自信,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之间同步了,也不必是“摸着石头过河”,其实国人是有智的,是被斗争、颠覆、解构、革命、批判等精神毒剂麻醉到了极限,令可否认理性,也要保住一己名利,根本不愿把老祖宗的“中和之本、共生久安”为核心的人文思想,同现代新物理学和系统性自然生态“无矛盾理论”展开同构,反而用不为主流而当着主流的舆论工具进一步地掩幽了起来,被短期的公私局部利益所驱动,这就大有文章可作了。国人的有智在那里呢?被所谓的全面性“对立矛盾斗争与阴阳平衡”等“原理”埋没了。可是大部份国人到死也不知,用“唯物论”得到的谨是尸体,因其是把事物进行死后解剖分化所得;用“唯道论”仅能得到的是游魂,因其是把事物从意识上太理想化了。这就是存在问题所致的症结:有形的劫难在于时间的结构;无形的劫难在于心灵的桎梏。害成于微,而救之予著,故为无功之治;积微成损、积损成衰,知名位之伤德,故忽而不营;识厚味之害性,故弃而弗顾。天下有似是而非者,实为见微知著——道与物的互补承制。只有用“道物”互补承制论的标量规范中态公约度【-1n—0—+1n】的有序调控,才能合理地解决“择优避劣”的课题。

137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32: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11 10:36 编辑

        过往所谓的“牛羊至善”与“对立矛盾斗争”的剥离自然生态太极之全息图景的辩证逻辑形式,分别都是诱导“善附自萎”或是“相互内耗”的国运衰弱,是拖垮你的诱饵,可是许多国人不觉,不知黄帝等先秦其前祖宗的“天下为公、民本国家”的优选思想是偶联、协同、互补、和谐、承制的大同原理,完全同“对立矛盾斗争”形式逻辑的格格不入,老祖宗的优选思想,只能同目前最先进的自然生态量子系统性“无矛盾理论”完整地有机综合同构相一致,在宏观上比其还要超前,补充微观上的验证就更加完美了。

        这是今天与未来中国走什么发展道路的大课题,也是炎黄子孙的共同的不可回避的道义。书者在于启知,让迷途人从睡梦中猛醒!在分辨比较的过程中验证知真,不要被某些精神毒剂麻醉到底。歌德说得好:“思想家最精美的成就是理解所能理解的东西,同时默默地尊重不能理解的东西”,这是分别用“唯物”或“唯道”等论暂且无法理解的思维整合,但用“道物互补论”在宏微兼能的思维、所函括的是自然生态理念“易知至简”的大道。这就是:不追求幸福,幸福就来了,不惧怕风险,风险就走了。


        思想是被现实的困境与企求所逼迫出来的,是人们生活需要的渴求,所依指导行动而创造,但不是面壁虚构的浮想联翩。必须与活生生的现实对话,并作用于现实的过程中,影响和改变现实。为此,人类社会只有还要进步,就需要“自然正确公共的思想”的共识,而不是“唯我独尊”的个人意志。人类靠着自然正确公共的思想,穿过一道道生活的波折与迷雾从历史走到今天。太阳和雨露天天都有,云遮雾障仅为短期行为。但今天的波折与迷雾,只有靠文化复兴之道产生系统科学的“自然正确公共的思想”予以廓清。因为一切真正有价值的思想,都来源于对现存思想指导世界的怀疑,其实质既是肯定性的批判、又是否定而肯定性的创造。所以思想永远是一种“践行觉知”的自然与社会理性。


        从上可知,文字与语言是人们用于“以文化人”的沟通工具和载体,当这些沟通工具和载体在本体上脱离了本然机制之后,就不能准真的指导人类社会沿着自然轨道向前发生与发展。何况,中华文化出现过了两次重大断流,这些断流文化深深地扎根于中华大地肥沃的土壤之中,演化着对立矛盾斗争的历史“周期律”的反复,已经把肥沃的文化土壤异化成“板结”或是“贫瘠与沙漠化”的土地——绝大部份的人们成为偏执的顽固思想意识,紧迫需要我们的勤劳耕耘,只有“松土与植皮”才能涵水保肥、滋养万物。

138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3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11 10:46 编辑

        可见,思想是现实的渴望与行动的指南。其不谨是充实精神的奢侈品,而且是创造生活品位的必需,是多方位的境界与趋势量度,其定位度量目标有多高与多广,能够达到目的的概率就有多大。所以思想必须同现实的生活接轨,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生活日益全球化浪潮的今天与未来,世界在谋求利益共享与大同,“和谐互补、协同共建、兼容共利”目标大于小异性的分歧,本土文明珍贵的呻吟不已的文化复兴趋势在所必然!信奉本土整体文化思想并不是狂妄自大和自以为是,而是因为这些思想在现实中得到一次又一次的验证与吻合,是自然、社会和人类的“择优避劣”,示予“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的明论。是乎!整合系统科学予以继承、充实、修正、巩固与创新老祖宗的“自然正确公共的优选思想”,实现超现代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乎唯物论的“对立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逻辑主锋已经不合时宜【因其把常态自然和社会人体的协同互补原理形式逻辑置换为失态】了;当然也不是唯道论、唯儒论、唯佛论、唯神论、唯上帝论的善性附庸能够圆满地主宰世界,也不是这些论继续把古代国人太极全息图景的系统思想进一步地遮蔽而埋没,而是《道物辨证辨病法》的认知方法论的尝试性扬发和行动。

       在编辑这本书时,得到了所有朋友的告诫与共勉,以独立承担风险的尝试性在网上的交流,也获得了大部分网友共同目标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热诚的谢意。本书虽然能唤起思想更富于血肉性的生命感,触及到现实世界的脉动与灵魂,当一些人被低层次的极端思想的顽劣而封闭时显然不得其解,这说明其所掌握的思想知识面太窄,很有必要作出全方位的修正。当“物以道予通为易为用”的过程促使你得到“省悟”时,这本书就达到了指路明灯的作用。于此,作者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这样在思考和行动中,涉足有了方位,行为把握有度、更为准确和明智,让“自然正确公共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生根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1、朱元升:南宋桂阳军平阳(今湖南桂阳)人,字日华,号水詹。登右科,官至建宁松溪政和县巡检。其著作有:《三易备遗》十卷,初稿成于咸淳六年(1270),后由其子朱仁立定稿。咸淳八年(1272)由两浙提刑家铉翁表进之于朝。朱氏的易学思想主要见《三易备遗》。“《连山》作于伏羲,用于夏;《归藏》作于黄帝,用于商;《周易》作于文王,用于周(《自序》)”。《连山易》作于伏羲,即伏羲易,也被子称为先天学。《归藏易》为黄帝所作,又称“黄帝易”,此易是中天学也。《周易》作于文王,以乾为首,称为后天之学。虽然易有三,并为不同时代所用,但从内容言之,“实相贯通”,先天易是本,中天易、后天易皆源于先天易。先天易由八卦按照加一倍法演为六十四卦;中天易以天干十地支十二本配以成六四,配之六十四卦,其理相合,他指出:“夫《归藏》虽自黄帝而作,实循伏羲之卦序。案《汉书.律历志》曰:‘伏羲画八卦,由数起,至黄帝而大备’。是知伏羲易与黄帝易一以贯之而已。“(卷五)文王易是在改造了伏羲易的基础上而成的。他说:“周文王通其变而演其义,取六十四卦而约为三十六卦是为《周易》”。(同上)在此他强调《周易》与伏羲易相连贯,显然与朱熹观点(关于伏羲易、文王易各成体系)截然不同。他说:“后世之学者不察夫子之辞,是以昧伏羲文王制作,谓伏羲易自伏羲易,文王易自文王易,甚失”。(卷八)即是其证。
  
       2、《文渊阁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五,“圣人作法通乎后世以为防,苟其德未足以臻乎不言之信,则援神明以佐其不逮,以杜天下诞诈之风,此亦圣人神道设教之所不废也”。


       3、《易传·说卦传》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4、资信中心网(news.mso.com.cn):认为茅于轼是知名经济学家,他经常发表一些观点引起热议。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离不开人际交往。自己再有能力,而没有把能力、知识、技术、创意交换出去,还是创造不了财富。交换的本质,就是交易。人与人之间互换有无,互换物质、精神的有无与所需,这个过程就是交易。


       5、重广补注《黄帝內经》素问序,高保衡、林亿,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1月版。


       6、《黄帝內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13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1 10:48: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周现强 于 2020-3-11 10:54 编辑
高智海 发表于 2020-3-11 10:20
无极能生太极不假。但不是你解释的无极与太极没有区别了。毕竟,无极是没有阴阳的东西,而太极是有阴阳的

请仔细韵神,己经是:无极演化生成太极之后,在当下的太极包晗了无极,既无极和太极都生活在了太极的一体之中。用道物协同承制于一体的关联方法予以明确了。

点评

无极生太极之后,无极就不存在了。是因为太极中处处有阴阳,不可能再有无极(无阴阳)。您能不能自圆其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1 15:04
140
发表于 2020-3-11 10:51:56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道物论”能为你燃起卓越生命的明灯;架起走向成功的金桥;挖掘出比财富更珍贵的精神生命力之源;愿与你一道开拓短暂而卓越的生命。弘扬《黄帝经》、《易经》和《老子》的道物学,这是炎黄子孙面向未来中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所应负有的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
======================================
        “道物论”是你自己创造的,反唯物论、反辩证法的学说、假设、臆想。言论自由,尽管发表,也要允许别人批评。在中国,可能不会引起波浪。

点评

请去读懂《黄帝内经》中言的:“道器同体、形与神俱”后,才能得出非常明确的结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3-11 10:5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9:28 , Processed in 0.0551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