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千秋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漫谈中医之精---与llyyjj 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4-11-13 14:43:23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 发表于 2014-11-13 11:43
大家还可以顺便看看精和”腰子“有关系没有,最后的结论应该是,”腰子“在中医理论里,没事可干。

NO ...

李先生,您的帖子里讲的这一整套的理论,好像都和一氧化氮有关系。您应该先把一氧化氮讲清楚,大家才好理解这些理论。
据我所知,这空气中正常情况下就不应该有一氧化氮,这是怎么一回事?
132
发表于 2014-11-13 15:00:27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1-13 14:43
李先生,您的帖子里讲的这一整套的理论,好像都和一氧化氮有关系。您应该先把一氧化氮讲清楚,大家才好理 ...

一氧化氮与氧气的自然循环与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改变对生命活动影响
                内蒙鄂尔多斯市卫校附属东康中医医院李开弟
    摘要《目的》: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其他气体暂时不提。而空气流动放电-打雷,就是大量一氧化氮合成出现,所以一氧化氮季节性增多与减少,并广泛存在在水与动植物之中,并一氧化氮分子量是30 ,而氧气的分子量是32。一氧化氮与氧气的化学结构与分子量在化学科学中已经被明确,在物理学中,一氧化氮与氧气都能溶解于水中也是被确定的,并一氧化氮溶解水的活性更强,一氧化氮比氧气有更能容于油脂的特性,而氧气是不能溶解于油脂中的。而溶解度不同并分子量不同的物质,在浓度不同时,会有不同溶解度出现,这就是小分子NO增加,就是大分子O2被置换而NO溶解度增加O2溶解度减少出现,而NO浓度减少就是O2溶解度增加而NO溶解度减少出现。这就是被水分包围的组织细胞变冷变热的基础。也是植物释放NO或植物释放NO吸附剂而增加O2溶解冷热药出现。而组织液中的温度会有不同的蒸发与被热驱离小分子NO出现,这就是溶解于水中一氧化氮在热液中首先被热驱离或蒸发而溶解度减少与水中大分子O2存留并溶解度增加出现。并小分子NO不能进入变热组织出现。所以由75%水分组织成的植物或人体,组织细胞事实上是被水分-组织液所包围的,所以氧气与一氧化氮除各自的浓度不同会影响各自的溶解度外,温度高低对小分之物质的多蒸发与驱离与多溶解,就成了影响这二种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的又一问题。在低温情况下,小分子NO在水中或空气中是有一种比大分子O2更大的溶解性,并能达到最大的溶解度的完成。而高温下,溶解于水或空气中小分子量一氧化氮会被蒸发与驱离,就是一氧化氮被热驱离浓度减少而氧气溶解度增加出现。这就是热天低处NO减少而O2溶解度增加更热出现,而高处NO增加O2溶解度减低的自然现象出现,而冬天,低地处NO增加而O2溶解度减低,高地处一氧化氮减少氧气溶解度增加,这就是夏季高处凉爽低地处更热,而冬天低地处更冷而高地处会暖和感出现。这也就是植物与人,除受冷热直接影响外,一氧化氮与氧气的不同溶解度变化所引发的。就是动植物内部组织液中也会有冷热的NO与O2的溶解度改变产生巨大影响出现。《方法》:用植物有向阳性,向日葵有向阳性,动物与人也有向阳取暖的特性。解释由一氧化氮不同温度下比氧气有更快的被蒸发驱离而氧气溶解度增加。而温度变低,一氧化氮会比氧气更能溶解水中的物理学现象,所以温度变化,热会有一氧化氮被热蒸发与驱离与被冷却后增加NO溶解度而O2溶解度减低物理学现象!这又助长了动植物不同温度下的更加强烈变化出现!从向日葵随日光移动向阳,并傍晚向西的向日葵能自动转向东方,实现第二天早晨的再次向阳性出现!树木植树时不能错转方向,如果发生,就是树木阴面转向热阳面高炎症与皮暴烈收缩死亡的必然出现!用这些变化剧烈的活动,暗含一氧化氮比氧气对温度有更多变化而不同活动出现,这就是各种不同的动植物冷热变化更剧烈出现!《结果》:一氧化氮分子量比氧气小,能有更好的溶解水的能力,但一氧化氮更容易被热驱离蒸发而氧气大分子存留并溶解度增加,这种物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变化,解释了许多动植物的生理问题!《结论》:大道至简,温度控制一切!
    空气中有78%的氮气,有21%的氧气,有0.3%的二氧化碳。空气流动会放电-打雷会产生大量一氧化氮(NO),所以NO会与雷雨一样季节性增加或减少出现。所以会有古《黄帝内经》内“天不足西北,地不足东南”一说出现。这就是西北少雨与少NO,而东南多雨与多NO出现。并会随季节温度与季风改变出现更加明显改变。南方大海洋多雷暴多合成NO,所以雨与NO较多,但夏季高温会蒸发或驱离小分子NO与水汽到高空并随季风到达西北,这就是西北会夏季多雨与NO补充出现。而秋冬季西南风出现,西北NO与水分减少,而东南水分与NO并不会减少。所以会有古《黄帝内经》这样观察天地的记述。而地不足东南是指东南多雨多NO,土地被冲涮而多石头或没有西北暴晒使石头变土,所以西北多土而东南少土出现。
    所以空气中水分与雷雨东南多而西北少,并会有季节性增加与减少的规律。人与植物,也会被水分与NO所左右。这就是南来的春风能吹绿植物,而北来的秋分能吹枯植物出现,也是中医所讲的秋燥出现-空气中少了NO而O2增多,所以人与植物产热增加而变燥出现。也是农谚,夏旱旱不死,秋旱一旱就死的原因-就是夏天植物干旱,有空气中南来的NO补充,对抗O2进入植物,所以就是再旱也不至于死亡出现,但秋天风向转变,北风中少NO而多O2,所以植物高摄氧产热会致死出现。这也是北方植物天冷而有霜才会冻死,而同样冷冻没有霜是不会发生植物死亡出现-所谓霜冻出现,就是有霜-从高空降下水分溶解多量NO降落植物枝叶,阻止空气中O2进入植物枝叶,植物枝叶变冷而O2 溶解度更低,冷而舒张储能储水增强,从果实中获能存储枝叶之中,这就是有霜而枝叶高储能,第二天阳光照射后,必然的高产热炎症死亡出现,而没有NO水雾阻止而O2进入多,枝叶会摄氧产热并热收缩外排能量水分,所以植物同样受冻枝叶第二天会以低储能面对高热阳光,所以不会有“冻死”出现。这就是NO多而被“冻死”出现。
    人与植物75%是由水分所组织,细胞实际是被水分所包围的,所以所有细胞摄氧摄一氧化氮,必须首先溶解于水中才可。一氧化氮可随空气进入肺脏,肺脏摄入一氧化氮被送入全身,进行补充一氧化氮而O2溶解度减低。这就是阴雨天人会变冷出现。
    而一氧化氮也会随水与冷性多一氧化氮复合物食物进入胃肠,胃肠组织多摄一氧化氮而氧气溶解度减低变冷,冷而胃肠接触一氧化氮组织细胞舒张储能储水自保,这就是胃肠更冷出现,冷而NO富集而O2溶解度更低,这就是胃肠局部组织冷舒张而高储能储水出现,这如同向日葵阴面冷并且不合成能量,阴面舒张增殖富能富水出现,但向日葵阳面热并且合成能量但总收缩乏能乏水出现,这就是热收缩外排能量水分与小分子NO到阴面或冷处,这就是向日葵阴面冷NO富集而O2溶解度更低更冷舒张储能储水增殖出现。所以向日葵阳面乏能乏水收缩而阴面富能富水增殖舒张出现。胃肠摄入NO或冷药苦药的NO复合物,就是胃肠高NO而低O2溶解度出现。这就是胃肠吃冷药苦药而胃肠高储能并高NO富集舒张出现,高储能高NO富集,会有NO富集而舒张胃肠供血动脉作用出现,这就是胃肠最后的高储能高供血的必然出现,这就是胃肠组织摄冷药苦药一氧化氮后高储能后剧烈产热收缩高温出现。
   此时人若年轻,肝脏温度不高或肝脏降温能力好,肝脏没有热收缩而阻止回流,会有胃肠收缩而回流高温液体与能量与NO出现。但肝脏出现年老而温度增高,就是肝脏热收缩而胃肠回流受阻而胃肠收缩吐泻外排热量与水分与NO出现!胃肠变热NO会被驱离或蒸发进入胃肠周围脂肪网被存储出现,这就是胃肠系膜与大网膜在胃肠变热吐泻时,会吸收NO并舒张变冷自己覆盖在高热胃肠肠管降温出现!
所以肥胖人腹腔内脂肪网多并大网膜大,所以能吸收NO舒张能对肠道进行降温,所以肥胖人少有腹泻出现。而瘦人腹腔内少有脂肪与大网膜小,所以胃肠温度容易增高而热收缩吐泻出现!
    从解剖学证实,肝脏是接受胃肠高能量高温血液,也接受脾脏低温低能量血液组成门静脉进入肝脏,肝脏接受这些冷热血液在肝小叶进行冷热调节。并肝脏有自己独立的供血动脉供应血液。所以胃肠持续冷食物供应肝脏,肝脏低温高储能后在人愤怒,交感神经兴奋,肝脏供血动脉外脂肪囊血管收缩,脂肪囊组织细胞冷而舒张储能储水自保,这就是脂肪囊更冷,冷而热处NO被驱离或蒸发富集脂肪囊而脂肪囊O2溶解度减低,肝脏供血动脉外脂肪囊更冷出现。冷而舒张肝脏供血动脉高供血出现。这就会是肝脏持续高温并热收缩而阻止胃肠脾脏血液进入肝脏出现,这就是腹腔干动脉继续给脾脏胃肠供血而脾脏充血增大并胃肠血液抑制,高储能高产热吐泻出现,也会有肝脏持续热收缩主流回流受阻而胃食管侧枝静脉回流增加出现,这就会有吐泻而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出现。
    所以中医此时给针灸热灸胃脘穴造成肝脏供血动脉外脂肪囊加热,NO被驱离或蒸发,O2溶解度增加,这就会使脂肪囊变热并而热收缩供血动脉,肝脏变冷,冷而NO富集肝脏而O2溶解度减低,这就是肝脏变冷舒张,胃肠脾脏门静脉血液经过舒张肝脏进入下腔静脉出现,这就会减低胃食管侧枝回流而出血停止出现!也是肝脏变冷而舒张储能储水增加,回流下腔静脉回心血流变冷并血糖减低出现,这就是心肺血管舒张而增加外循环外供血出现,外周四肢躯干脑组织供血增温,高产热并外排冷富集NO而O2溶解度增加,就是四肢躯干脑组织内NO外排而产热增加变热出现。结束肝脏变热收缩阻止血液外供而变冷四肢,并肝脏变热NO外排,四肢躯干脑组织变冷NO富集更冷出现。同时病人清醒后,在给胃肠热药补药口服,使NO吸附剂进入胃肠,吸附胃肠组织内NO而使O2溶解度继续增加,胃肠产热而热驱离或蒸发NO进入肝脏降温出现,同时热药补药-NO吸附剂进入肝脏,就会有释放NO而使肝脏O2溶解度更低出现,这就是疏肝理气药-补药热药降低肝脏温度而冷舒张肝脏增加胃肠脾脏回流血液进入心肺血管出现,这些携带NO的吸附剂继续在心肺血管内释放NO,就会阻止O2进入动脉舒张心肺血管出现。这些NO吸附剂继续进入变冷四肢躯干与脑组织,继续吸附组织液中NO而增加O2溶解,就是四肢躯干脑组织变热,热外排NO与能量水分而循环增强并NO回流内脏,富集变冷肝脏出现!肝脏变冷而舒张回流增加出现!
    这就是人动怒而胃肠出血的治愈出现!也是NO与O2在这种疾病时病理转换与正确治疗下正确分布出现!
而西医学的反自然静脉输液,会使腹腔干动脉继续增加供液,所以脾脏与胃肠继续充盈,胃食道静脉侧枝回流压力继续增加而出血不止出现。而疾病态后期,迷走神经兴奋,心包主动脉四肢躯干脑供血动脉外脂肪囊血管开放,静脉反自然输液会增加脂肪囊充血,脂肪囊变热,这就会有心包主动脉四肢躯干动脉脑动脉脂肪囊NO被热驱离或蒸发而O2溶解度增加,这就是高供血脂肪囊更热,并热收缩这些动脉,这就是四肢躯干脑组织变冷,冷而肝脏内NO被热驱离或蒸发而O2溶解度增加,肝脏内NO进入变冷四肢躯干脑组织与睾丸组织,这就必然是肝脏高温而四肢躯干脑组织睾丸组织持续高NO而O2溶解度减低,储能储水增强变冷并水肿出现!也是胃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因肝脏高温而热收缩,主流回流渠道受阻而胃食道静脉继续充盈而反复出血出现!直至死亡!
    而西医学在胃肠出血时,反自然收缩切除脾脏,并阻断胃食道回流静脉,治疗胃肠出血,显然是有错误的医学。反自然静脉输液与中医神医治疗疾病,会有天壤之别的差距出现!
    温度控制一切!西医学反自然输液与反自然手术治疗胃肠出血,应该停止了!
133
发表于 2014-11-13 15:18:44 | 只看该作者
LIKAIDI 发表于 2014-11-13 15:00
一氧化氮与氧气的自然循环与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改变对生命活动影响
                内蒙鄂尔多斯市卫校附 ...

李先生,您是一位中医医师,如果想用现代科学的方法研究中医,这也是一个途径。期待您研究出成果。但这篇文章里讲到的有关一氧化氮性质以及一氧化氮在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不见于化学及生理学等相关学科里。

一氧化氮在空气中的来源、存在是化学里有定论的事,这一套理论首先要推翻化学里的定论,后面的论述才有依据。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所有的这一整套理论基础就没有了,更不要说和中医理论有什么联系了。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16:17:49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12 22:50
转载。因为打字、抄书太麻烦,网络下载、粘贴方便,错别字在所难免,请谅解。

“肾精不足编辑
      肾精不足为肾精亏虚,发育生殖等功能减退所致的病症。多由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房事过度,大病久病伤肾等引起。
       临床表现
      儿童发育迟缓,囟门退闭,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骨骼痿软,动作迟钝;男子精少不育,女子经少经闭,性功能减退;成人早衰,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呆钝,健忘,舌瘦,脉细无力。”


以上所述,确实是属于肾精不足,或肾精亏虚。但是“儿童发育迟缓,囟门退闭,身材矮小,智力低下,骨骼痿软,动作迟钝;”与“成人早衰,脱发齿松,耳鸣耳聋,腰膝酸软,精神呆钝,健忘,舌瘦,脉细无力。” 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等而视之!幼儿和老年人都没有牙,就像初春和秋后的树木都可以没有叶子一样,看似一样,实际不一样。幼儿没牙,是肾气未充;老人没牙,是肾气已衰。
135
发表于 2014-11-13 16:32:0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4-11-13 03:04
肾精不足为肾精亏虚,发育生殖等功能减退所致的病症。多由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房事 ...

       1    精的字义:是指最好、最少、最原始的意思。又称:精微。与粗、浊、坏、肮脏等相对立。
       
      2     精的功能:怎么摸得着精的?是从一些生理异常,疾病表现中摸出,少了一种好东西“1,不长个子。2,智力低下 3,骨头没劲。4,生殖功能受影响,5,严重的虚损(阳虚、血虚、气虚等等重者)。
     把这些精不足的病认识了,再反推过来,精的功能就是咱们常说的那些内容。生殖、生髓、养骨、补脑、生血、纳气等等。
       3    内经对于精的表达
          《黄帝内经灵枢本神第八》:        
    岐伯答曰: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灵枢。决气》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经脉》亦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经脉别论》云∶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 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腑,腑精神明 ,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 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 ,揆度以为常也。

      把这三方面结合起来,认识“精”
      后天之精,基本没有争论,不说了。
      先天之精,与肾关系密切。肾主要有两大功能:主水,主精。主水不说了。主精,即肾为先天之本,基本上就是先天之精。
1        先天之精要完成繁育后代、生髓、养骨、补脑、生血、纳气等等。
2        “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尽管把这两句话拉扯在一起,有点勉强,但是说明精与神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
3        先天之精生成脏腑、经络、脑髓、骨、……。
4        肾藏精,实际上藏的是精气,而不是单一的精。精与气是很难分家的。
所以,单单先天之精,是一个内容十分庞大的概念;单单完成繁育后代这个功能,中医界的后来人,就有许多补充。
      

136
发表于 2014-11-13 17:08:31 | 只看该作者
        不要把“先天之精”仅仅理解为“繁育后代”这一个功能。更不能单单理解为“什么物质”,在细胞上下功夫。
137
发表于 2014-11-13 17:48:21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4-11-13 17:13
精的字义:是指最好、最少、最原始的意思。又称:精微。与粗、浊、坏、肮脏等相对立。
这是从哪来的? ...

哈哈哈!
138
发表于 2014-11-13 19:57:05 | 只看该作者
千秋雪 发表于 2014-11-13 16:17
“肾精不足编辑
      肾精不足为肾精亏虚,发育生殖等功能减退所致的病症。多由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 ...

幼儿没牙,是肾气未充;老人没牙,是肾气已衰。
--------------------------------------------------
“肾气”未充和“肾气”已衰,在病史、预后上不一样,但在病机上应该是一样的。治疗方法也一样,只是结果大不一样。
139
发表于 2014-11-13 20:02:25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4-11-13 16:32
1    精的字义:是指最好、最少、最原始的意思。又称:精微。与粗、浊、坏、肮脏等相对立。
       
  ...

博士先生,我有个建议:

《内经》只有个精字,先天之精、后天之精、元精、生殖之精、脏腑之精等等,都是后来的,元精还不是中医首先用的词汇。我们讨论中医的精,要么把这些后来的词汇先放下,只说精。要么把这些词汇先给个明确的定义,即作为《内经》里”精“的某一部分。这样就不乱了。您觉得如何?
140
发表于 2014-11-13 20:3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京陈斌 于 2014-11-13 12:35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4-11-13 03:04
肾精不足为肾精亏虚,发育生殖等功能减退所致的病症。多由先天发育不良,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失宜,房事 ...


古代中医看不见精,但“摸得着”精。摸得着,就是从人的生理表现、病理变化中推论出有一个“好东西”在起作用。这个东西就教精,不能叫粗,以前我和博士聊过。

怎么摸得着精的?是从一些生理异常,疾病表现中摸出,少了一种好东西“

1,不长个子。2,智力低下 3,骨头没劲。4,生殖功能受影响,5,严重的虚损(阳虚、血虚、气虚等等重者)。

把这些精不足的病认识了,再反推过来,精的功能就是咱们常说的那些内容。生殖、生髓、养骨、补脑、生血、纳气等等。

一一李先生讲的很好。

从临床症状出发,是可以沟通中西医理论的。

上述病症系肾精不足之表现,在西医体系中,我们可以用排除法,来大致确定病变的部位在哪里?

A 呼吸系统

B 消化系统

C 泌尿系统

D 血液系统

E 循环系统

F 神经系统。

G 免疫系统

H 内分泌系统

I 运动系统

J 细胞或受精卵病变

答案出来了,先天之精的本质也就不远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52 , Processed in 0.35299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