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红莎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五行屁事?!---写给仁海小兄弟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3-10-12 21:58:36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12 21:52
中药根据药物的四气五味,继承前人的用药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去验证,继续走神农尝百草的道路。

这句话理一下就顺了:

继承前人的用药经验,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纳这些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去验证,继续走神农尝百草的道路。
132
发表于 2013-10-13 06:41:14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0-12 13:58
这句话理一下就顺了:

继承前人的用药经验,用药物的四气五味归纳这些经验,在临床实践中去验证,继续 ...

李老师不愧科班出身,感谢理顺斧正。我知道李老师想说的是,药物与药物之间主治功效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的有效成分不同。对于中药功效的确定,研究中药用神农尝百草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并行不悖。
133
发表于 2013-10-13 08:25:26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2 17:41
高论!那么五味是怎么来的呢?为什么不是六味七味呢?

红总版先生,传言您说五味之外,还有一个什么“淡”味,不知真假,请您澄清。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4:46:14 | 只看该作者
仁海中西医 发表于 2013-10-13 00:25
红总版先生,传言您说五味之外,还有一个什么“淡”味,不知真假,请您澄清。

自己去尝中药去!
135
发表于 2013-10-13 16:02:40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3 10:46
自己去尝中药去!

噢,尝到了

【性状】茯苓个: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H tt p :// baike.baidu. com/link?url=_ AEh8EtBHW8pqmjON5PxuQ75jxpgf7-3ggnj12PlBZc2W1Ez4_Y-CgtZOmMv4IqC 


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据说还有一个涩味、、、

为什么是五味呢?不是六味、七味呢?这是中国人受五行学说的影响太深的缘故,以致痴迷到削足适履的程度。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19:33:46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0-12 13:46
是吗?中药书籍是拿五味解释药物功效的?是的话,是书错了。不是的话,是你看错了。

由此看到了先生的治学风格!先生看来是很支持仁海的废除五行观点的,能不能来张专门的帖子,阐述一下你的观点?让更多的人看得到呢?
137
发表于 2013-10-13 20:05:34 | 只看该作者
红莎草 发表于 2013-10-13 11:33
由此看到了先生的治学风格!先生看来是很支持仁海的废除五行观点的,能不能来张专门的帖子,阐述一下你的 ...

李老师作为资深中医教师,对中医五行理论都持怀疑态度,教出来的学生还信中医吗?
138
发表于 2013-10-13 21:08:08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10-13 06:41
李老师不愧科班出身,感谢理顺斧正。我知道李老师想说的是,药物与药物之间主治功效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的 ...

……药物与药物之间主治功效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的有效成分不同。对于中药功效的确定,研究中药用神农尝百草和化学分析的方法并行不悖。
----------------------------------
药物功用的差别,自然是决定于各自的化学成分。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大约是上世纪开始的,二十年代就有了一定的成果,算起来最早的研究工作到现在差不多一百来年了。虽然有许多成果,但还远不足指导中药的临床应用。

咱们把话扯远点,多说几句,铁兄不知嫌烦不?

中药绝大部分是植物药,植物药里面的化学成分不知道有多少种,茶叶研究的多,大约有400多种。一个茶叶,研究了大约二三百年,现在可能还有不知道的东西。把茶叶当做一味中药看,中药有多少种,能研究多少种?
茶叶中国外国都有许多研究结构,这二百多年还没有研究完。

中药算上500种,500以外的先不要研究,要用化学方法研究其成分,研究到何年何月?
还有,一个中药有几个品种,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成分。
还有,一个中药有几种炮制,各种炮制对成分也有不同的影响。
最难办的是,中药大部分是复方使用,一个方子有好几种剂型。一个复方的化学成分研究(好像现在还没有开始)比单味药的研究复杂多少倍?
还有,许多中药成方在使用时要加减变化,有多少种变化?谁也说不清。

这个任务要多久时间能完成?没法估计。据说发现青蒿素用了二十来年的时间。要发现500种中药和中药复方(复方多少水也不知道)的化学成分,保守一点估计,怎么也得一万年吧?

还没完。假使一万年以后,500种中药和其复方的化学成分都搞明白了,那个成分是有效成分,这又得一轮研究,快一点,算上5000年。

我不知道一万五千年以后,地球是个什么样子,人类还需要不需要吃药,或者还有没有人类。
呵呵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1:20:4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0-13 13:08
……药物与药物之间主治功效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的有效成分不同。对于中药功效的确定,研究中药用神农尝百 ...

李教授很清醒,是啊,按照西医成份研究,弄清单一中药成分都成问题,复合制剂如煎煮汤剂呢?作为教授你也该知道,诸多药物在一起加热,其水溶物混合在一起,会不会发生化合络合反应?弄不清中药的化学成分我们是不是先废除中药,弄清以后再用呢?
140
发表于 2013-10-13 21:24:5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0-13 21:08
……药物与药物之间主治功效的差别,是因为各自的有效成分不同。对于中药功效的确定,研究中药用神农尝百 ...

138楼的内容,是开玩笑。是玩笑也是实话。一万五千年是我随口胡诌的。可是要靠化学方法研究中药成方病以之指导中药的应用,确实做不到。现在的成果是在一些中药里面,发现一部分有效成分,提取出来,制成一种新的西药,并不能代替原来的中药。这个情况大家都知道,不用多说了。黄连素、麻黄素等等都是。

化学的方法研究中药,指导中药使用,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事。那靠什么来指导?靠五行学说里的酸苦甘辛咸吗?中药使用了几千年(或许上万年),中国的先人(还有外国的先人)积累了多少经验,光本草学著作有多少,就靠“酸苦甘辛咸”来指导。岂不是太小瞧中药了?
说严重一点,是欺师灭祖。

那么。中药到底靠什么来指导使用,一句话,靠古人和今人的经验,靠病人身上试验。靠这些试验结果来指导。
西药设计了一系列试验方法,中药没有设计试验方法,直接做的是人体试验。但试验的例数、试验的时间、试验的病种,都远远超过任何一种西药。这些试验结果,被各种各样的书籍(不只是医书)保留下来,还有的保留在中国人的心里。这就是宝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5:07 , Processed in 0.0528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