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37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1:55:46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11月1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的的第六版《方剂学》的安神剂。安神剂指的是以滋养心神、金石贝类重镇药为主组成的具有安神作用的一类方剂。安神剂主要治疗因气血不足、痰热内扰等引起的心神不安,虚烦失眠,心悸怔忡,健忘,或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证。根据作用不同,安神剂可分为滋养安神剂、祛痰安神剂、重镇安神剂。重镇安神剂中多为金石类药物 ,质重碍胃,故脾胃虚弱者宜慎用,而且有的药,有一定毒性,只宜暂服,不可久用。使用安神剂服药期间忌服茶叶、咖啡等兴奋性饮料,饮食宜清淡。安神剂分为镇心安神剂和养血安神剂二类。养血安神剂:本品适于虚症,症见心悸,怔忡,健忘,失眠等,多因忧思过度,耗伤心血,以致心神失养;肝阴不足,虚火内生。宜滋养安神。以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等为主组成的制剂,配以生地,知母,麦冬等滋阴养血药。代表的中成药有酸枣安神颗粒,养血安神丸,脑乐静(甘麦大枣汤),罗布麻茶等罗布麻茶等。镇心安神剂:本品适于实症,症见心神不宁,惊悸不眠,烦躁易怒,以及惊痫,癫狂等,多因外受惊恐或肝郁化火,内扰心神。宜用重镇安神,多以朱砂,磁石,龙骨,珍珠母,琥珀为主组成的制剂。如有阴血亏损,配以生志,熟地,当归等滋阴养血药;若伴心火偏旺,配黄连以泻心火。代表方药有朱砂安神丸,磁朱丸,琥珀多寐丸等。敬请王秀民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先生主编《方剂学》安神剂的有关内容。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神安定,需要“水火相济,心肾相交,这样才能安然入睡。当然,脾虚血不养心,肝火扰动,痰湿内阻,都可以心神不宁。安神剂的使用,需要辨证论治,才能很好地针对心神不安,虚烦失眠,心悸怔忡,健忘,或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证。
       感谢王秀民讲述和分享!

137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0 11:57:1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1月19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药物归经学说的概述、历史渊源,和易水学派对归经学说的贡献等内容。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syj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的有关内容。

张元素发明的归经报使说,开拓了经典药学和前代主流本草未能较多触及的领域。数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临床实践,受到了历代医家的重视,并不断地得到补充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医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之一。元代医家李东垣、王好古承袭其说,对归经的内容逐渐充实而各有发挥。孪氏的《脾胃论》中不少章节,即根据脏腑的不同病证,依药物的不同属性、归经等,阐述了用药之法,如“血气虚弱而目睛痛者,皆加当归身”,当归入厥阴肝经,益气血而实其外窍也。“头痛者,加川芎;苦头痛,加细辛,此少阴头痛也。”细辛内联少阴,外达太阳,少阴经血虚感寒,循太阳经气上攻于头,故头痛甚苦,所以加细辛引经止痛。其所创制的甘温除热之剂补中益气汤,由人参、黄芪、白术、甘草、当归、橘皮、柴胡、升麻等组成,立法之由,乃“饮食劳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故“心火乘脾、须炙甘草之甘以薄火热,而补脾胃中元气;……白术苦甘温,除胃中热,利腰脐间血。胃中清气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引之,引黄芪、甘草甘温之气味上升,能补气之散解,而实其表也;……二味苦平,味之薄者,阴中之阳,引清气上升也”。阴慮火旺者,“少加黄柏以救肾水,能泻阴中之伏火;如烦犹不止,少加生地黄补肾水,水旺而心火自降”。(《内外伤辨惑论》)东垣的这一立法,反映了脾胃虚弱,营气不升,谷气下流的病理改变,谷气下流,则下焦阴火被扰,反上乘阳位,自害脾胃,故尔,李氏既注重了以甘温之益气健脾,又为加强主治的作用,使药力易达病所,而加入引经之品升麻、柴胡等,来提高全方效力的主攻方向。救肾水泻阴火用黄柏,补肾水降心火用生地,虽同为治肾之药,然黄柏主入肾经泻肾火,生地主入肾而兼入心,滋肾阴而降心火,主治不同,故用法有异。这种依病之所在而遣药组方,实为元素之学的继承和补充。赵州学士王好古,也归纳和总结了脏腑的主治药物,但与元素之论颇多相似,实为一家之言明清时代,诸医家对归经的研究风气更为盛行。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序例中,采录了元素《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以及李东垣、王好古的归经用药法,并加以增订使之系统化,不仅归纳了十二经各有引经药,而且各脏腑在气在血,为火为热、亦各有相应药物,如引入手少阴心经用黄连,引入足少阴肾经用肉桂、知母,引入手太阴肺经用桔梗、葱白…… 等;再如补心气用茯神,补心血用生地,补脾气用人参,补脾血用白芍,补肺气用黄芪,补肺血用阿胶,补肾气用杜仲,补肾血用熟地,补肝气用川芎,补肝血用当归等,使药物的主治范围更加明确,而有助于指导临床用药。清代,对归经的内容研究较多,如清人姚澜的《本草分经》和严西宁等的《得配本草》,不但专列了前人没有涉及的奇经八脉药类,而且还分别考订了奇经八脉的药物,发展了归经的性味类别。归经理论原以单味药物为主体,至明末清初渐渐产生了方剂归经的整体认识。此论在《傅青主女科》中有所阐述。《医方集解》则全面提出了方剂归经的见解,在全书除急救方外的 376 方中 97.9%的方剂,有归属某经(或脏腑)的叙述。方剂归经不是组方各药归经的简单组合,而是各种药性的综合分析。清代药性理论是承袭前述综合药性的发展,同时又接受张介宾药阵的思想,以归经为纲,综合性味功能等,对药物的治疗作用以猛将、次将和温凉补泻等综合概括,这一理论先后见于《医医偶录》、《笔花医镜》、《药性摘要》等。总之,清代对归经的研究确实不少,其进行综合研究而提及归经者,还有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张璐的《本经逢源》等;重点研究中药归经的有贾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归》等。凡此,都是在元素归经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前所论,张元素在祖国医学学术上的种种创建,为“易水学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元素之学,就没有脏腑辨证的系统理论,也就没有药性、归经理论的逐步完善;脾胃、肾命等诸学说也不可能深入发展,所谓的“补土派”、“温补派”也不可能形成。故此,可以认为,张氏的学术成就在中医学的发展史上是占有重要地位的。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137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09:28:56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五晚上(2020年11月20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的第十一讲:扁鹊与众弟子一起抢救,各显其能。扁鹊一边给虢国的国君解释病情,一边教育随行的徒弟。他说,虢太子还没有真正的死亡,这是尸厥病。五脏气机逆乱都有发生厥证的可能,不是哪一个脏腑所独有,它可以影响全身的血脉,使阴阳失调,气血不能顺接,因而出现四肢冰冷、意识丧失,像尸体一样躺在那里,所以叫做尸厥。 病人处于一种昏迷状态,这种情况即使发生在现在,也是十分危重的病情,在春秋时期,医疗技术低下,救治条件落后,那就是更加危险。扁鹊带领子同、子明、子游、子仪、子越五位弟子,一起来到了太子的病榻旁边,经过简单的诊查,立即取出治病的工具,大家一起忙了起来,是一个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治疗过程:扁鹊师徒采取的救治方案是综合治疗,而且是先外治救急,后服汤药善后。外治的方法呢很多,这是中医急救的特色。中医急救的综合疗法,是根源于其独特的阴阳表里、脏腑经络理论、通气血、调阴阳、和脏腑。只有这样的理论支撑,才能有这样的治疗方法。《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中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 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假如没有这样的理论作为依据,这些针刺、艾灸、砭刺、按摩、热熨等治疗就会成为乱治,还不如巫术,因为巫术有的时候能起到安慰的作用,而乱治会严重干扰人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也就是百姓所说的“庸医杀人不用刀”。中医讲求整体观,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本身也是一个整体,精神与肉体也是一个整体,表里如一,内外相关。中医的内病外治,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经过了反复验证,其中深刻的道理也是中医与西医明显不同的地方。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bqwh
       祝贺孟村回族自治县中医院刘敬章主任讲座成功!他讲述了《扁鹊文化与原创国医》扁鹊师徒一起救治虢太子尸厥的有关内容。
       虢太子危重的尸厥病情经过扁鹊师徒救治,得到了康复,扁鹊师徒准备告辞远行,太子留恋不舍,称其为恩人、再生父母,一定要跟随扁鹊学医治病。
众人挽留,依依不舍,都称扁鹊能“生死人”,也就是能够让死去的人活过来。“起死回生”的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
扁鹊面对众人的赞誉,坦荡而真诚地说:“我秦越人不能让死人复生!只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虢太子本来就是能够恢复的病例,我不过尽了一个医生应当尽的责任,让他重新站起来而已!话说回来,如果再耽搁得久一些,病情再加重一些,就将‘不可救药’,我也就无能为力了。有病还是要早些治疗,才能抓住时机,取得良好的效果啊!”
扁鹊的这些话,也是他多年行医治病的经验之谈,他一定见过很多类似的病人,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教训,是有感而发的。他通过望诊,断定桓侯生死的故事,就富含着这样的道理。
         根据地方志,以及现实的民间传说:河北省内丘县有且停寺遗址、神头扁鹊庙、虢太子岩、虢太子采药处、虢太子忧心处等,一直口碑相传。
如何解释这些历史遗迹、民间传说?我们只能根据历史做出猜想和推测,这是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任务。

感谢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

137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2 09:3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0年11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大智慧》这本书的内容:

       第三十四节:孙思邈重视伤寒学术传承。

        孙思邈在中国医学史上,有着非常显著的地位,《新唐书》和《旧唐书》中都有《孙思邈传》。《孙思邈传》称他生活于周至唐高宗年间,“年百余岁”。他能“通百家说,善言老子庄周。”孙思邈是一个学问非常渊博的医学家。

         他所著的《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在唐代就引起了广泛的重视,王焘《外台秘要》之中就引用了大量的《千金方》的方剂。《千金方》是孙思邈的早期作品,《千金翼方》为其晚年所作。

       曹东义教授认为孙思邈在写作《千金方》时,应当已经见到了仲景的《伤寒论》。有以下几点理由:

       首先是《备急千金方》的序言中,引用了仲景《伤寒杂病论》序言的内容。

    其次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指出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等诸部经方。在这里指出张仲景,应当是仲景《伤寒论》。因为大力提倡“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的孙思邈,绝对不会在自己还没有见到仲景《伤寒论》时就去号召别人学习"张仲景”。

        第三《千金方》中确实引用了不少仲景《伤寒论》的方剂。

        第四《千金方》以两卷的篇幅论述伤寒病的证治,占其全书1/15的内容。从孙思邈《千金方》论述伤寒病症的特点来看,也是注重于伤寒病的治疗方法,和王叔和《脉经》相似。

      另外孙思邈《千金方》还保留了一些仲景著作的佚文。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ydzh

       祝贺衡水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中医大智慧》之“孙思邈重视伤寒学术传承”。

        孙思邈的《千金方》确实是一部集大成的医学著作,广征博引,有论有方,保留了大量唐代以前的医学精华,也收集了许多唐代之前的外感热病学说的珍贵资料。比如《千金方》引述了华佗、王叔和、陈延之《小品方》、张苗等关于伤寒的学说,不仅被《外台秘要》等医籍反复引用,而且当华佗、王叔和的有关著作、陈延之《小品方》失传之后,《千金方》中的引文仍为我们保留了极为珍贵的早期文献,使我们还能借此了解到伤寒学说在晋唐时期的情况。

《千金方》是孙思邈的早期作品,《千金翼方》为其晚年所作。由于《千金方》中有“江南诸师秘仲景方不传”的记述,再加上书中引用仲景《伤寒论》的原文比较少,因此有人提出孙思邈在写作《千金方》时,还没有见到仲景《伤寒论》,而在晚年著作《千金翼方》时才看到了仲景的著作,所以在《千金翼方》中几乎照抄了《伤寒论》的全文。

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之中是这样分篇的:“太阳病用桂枝汤法第一(57证方5首),太阳病用麻黄汤法第二(16证方4首),太阳病用青龙汤法第三(4证方2首),太阳病用柴胡汤法第四(15证方7首),太阳病用承气汤法第五(9证方4首),太阳病用陷胸汤法第六(31证方16首),太阳病杂疗法第七(21证方13首),阳明病状第八(75证方11首),少阳病状第九(9证),太阴病状第十(8证方2首),少阴病状第十一(45证方16首),厥阴病状第十二(56证方7首),伤寒宜忌第十三(15证),发汗吐下后病状第十四(30证方15首),霍乱病状第十五(10证方3首),阴易病已后劳复第十六(7证方4首、附方6首)。”

孙思邈“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与后世“以方类证”有所不同。孙思邈虽然“方证同条”,以方统证,但是在方之上还冠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等六经病名,即以六经统方,再以方统证。而后世只有以方统证,并不细分其所属之经。因为在六经所统病证的划分上,历代医家的意见并不相同,尤其是在“六经提纲证”提出之后,其与孙思邈的划分显然不同。孙思邈将柴胡汤、承气汤、陷胸汤与麻黄汤、桂枝汤、青龙汤一起,划入太阳病之中,显然不是十分妥当。因为孙思邈这样划分的结果,使“少阳病”有证无方,“阳明病”之白虎汤、承气汤也尽入于“太阳病”之中。后世于此不能无说。



      

        感谢王群才的讲座与分享。
137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27:4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周日晚上(2020年11月22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有曹传龙继续讲《温病学》。他将讲讲温病的病因及其相关内容http://www.ynjkcy.com/wbx
          祝贺安徽中医曹传龙讲座成功!他讲了《温病学》关于温病的病因及其相关的内容。
      人们发热之时,往往可以追溯到近期感受寒邪的情况,而且在发热的初期常可见到“恶寒”的表现,很容易认识到发热的诱因是伤于寒。对于那些既不是处于寒冷季节、又没有恶寒症状的发热病人,古人也推测是与伤寒有关,只是把伤于寒的时间大大地向前推移到冬季,称其为“伏气伤寒”,或叫温病、暑病。故《伤寒例》云:冬季“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暑病者,热极重于温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非时行之气也。” 此足以说明寒邪致病的严重性和广泛性。
秋冬季节,寒凉之气当令,人们触冒寒凉之气,产生以发热为主证的热病是很常见的,也容易被人们理解。但是在春夏季节,温热之气适合万物生长,这种“生而无杀”的主气怎么能使人患热病呢?冬季有非时之暖,使人毛孔开泄,易于伤风受寒,此理人们易于接受;而冬天的温气直接使人致病,也难于让人理解。因此冬温、春温,气候异常,其始动因素虽然是温热,而真正给人体造成伤害的直接因素还是风寒。不然,很难解释外感热病初期,为什么会有恶寒症状。
《素问》认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说明古代的温病都局限于春季,而不是散见于四季。仲景《伤寒论》说温病的症状主要是“发热而渴,不恶寒”,《伤寒例》云:“从立春节后,其中无暴大寒,又不冰雪,而有人壮热为病者,此属春时阳气发于(外),冬时伏寒,变为温病。”可见此时的温病属于里热外发型的热病,初期没有表证,因此治疗上也就不会使用麻黄汤、桂枝汤来发汗解表。因为仲景以前温病属于广义伤寒,仅发于春季,属于伏气的里热外发,与一般的广义伤寒由表起病不同,治疗也会有很大的区别,故立伤寒与温病两个不同的病名。
南宋郭雍《伤寒补亡论》既继承了《伤寒例》的“伏寒温病”说,又将春时新感风寒温气和春季的时行疫气引起的病证命名为温病,从而将温病分为三种不同病因,突破了传统的“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伏气温病”学说,与清代温病学观点一致。因此,也可以说郭雍发展了温病学说。他在《仲景伤寒补亡论》中说:“医家论温病多误者,盖以温病为别一种。不思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及春有非常之气中人为疫者,亦谓之温。三者之温自有不同也。”他认为春时自感风寒温气的新感温病,病情最轻。时行疫气之温病稍重于新感温病。伏气温病比冬时伤寒和夏时热病为轻。但郭氏所谓新感温病,有恶寒发热表证,与冬季伤寒病证无别。这种新感温病与伤寒的区别,仅仅是发病季节不同,而非发病证候不同。
郭氏新感温病有恶寒表证的观点,与后世温病学的温病证候是一致的。他说:“假令春时有触冒,自感风寒而病,发热恶寒、头痛、身体痛者,既非伤寒,又非疫气,不因春时温气而名温病,当何名也?如夏月之疾,由冬感者为热病,不由冬感者为暑、为暍,春时亦如此也。” 郭氏将伤寒病局限于冬季,而春时感受风寒,其病证与冬时无异却名温病,这种只重视发病季节的区别,而不是从临床证候的不同来划分伤寒与温病的观点,为寒温关系的复杂化留下了伏笔。后人将暑期的外感病,分为阴暑和阳暑,也是仅仅根据季节主气命名疾病形成的混乱情况。
明清温热病学家对辛凉解表方药更加重视,王安道在《医经溯洄集》中有感于用辛温解表法普治一切外感病易生弊端,愤而提出仲景方不可以治温病的观点。其后陶华《伤寒六书》也采前贤有关论述,认为不能用温热药治疗温病、暑病,倡用辛凉解表。吴又可《瘟疫论》说:“伤寒感冒,均系风寒,不无轻重之殊。究竟感冒居多,伤寒稀有。况瘟疫与伤寒,感受有霄壤之隔。今鹿马攸分,益见伤寒世所绝少。”
仲景《伤寒论》所论述的伤寒病,真象吴又可所说的那样越来越少了吗?笔者认为其实不然。《温病条辨》云:“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吴鞠通所说的这九种温病,几乎囊括了仲景时代的所有外感热病。所不同的是:仲景《伤寒例》用广义伤寒来概括这九种温热病,而吴鞠通则用广义温病来概括。叶天士在《温热论》和《三时伏气外感篇》中,将春温、风温、暑温、湿温、秋燥等四时温热病,都归为广义温病之中,反映了叶天士的广义温病思想。吴鞠通云:“此九条(温病),见于王叔和《伤寒例》中居多,叔和又牵引《难经》之文以神其说。按时(代)推病,实有是证,叔和治病时,亦实遇是证。但叔和不能别立治法,而叙于《伤寒例》中,实属蒙混,以《伤寒论》为外感之妙法,遂将一切外感,悉收入《伤寒例》中,而悉以治伤寒之法治之。” 吴鞠通承认仲景时代也有他说的几种温病,其区别只是他用温病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仲景、叔和却是用伤寒的方法进行治疗的。他的这一观点,与叶天士《温热论》所说如出一辙。
温热病因学说,使以发热为主的外感温热病,从病因到病症都统一于温热性质之上,比较好地解决了外感热病初期的辛凉解表的问题。
感谢曹传龙的讲述和分享。
137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一晚上(2020年11月23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第一节用药心法中的部分内容。

       朱老认为中医治疗疾病,方法众多,来于实践,行之有效,所以色彩纷呈。
       鼻药疗法,就是用药物鼻置或嗅入鼻腔而达到治愈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它不仅能治愈局部病变,如鼻渊、鼻内瘜肉等疾患,而且能治疗多种周身性或远离脏器的疾病,这是祖国医学范畴内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由于它在临床上屡奏殊功,有深入钻研与阐发的价值。
       以及虫类药物的发展简史。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卷》关于用药心法中的部分内容。
朱老认为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来于实践的有效探索,所以很丰富。
人类对虫类药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岁月,其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朱老擅长使用虫类药,他的用药经验刊登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影响遍及海内。下面是朱老的经验介绍:
    朱老说,远在4000多年前,甲骨文中就记载了蛇、麝、犀牛等40余种药用动物;3000多年前,开始了对蜂蜜和蚕的利用;而珍珠、牡蛎的养殖,最早也见于我国,距今约2000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谋求生存而与自然斗争,曾经“饮血茹毛”,“山居则食鸟兽”,“近水则食鱼鳖螺蛤”(《古史考》),在此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治疗作用的虫类,逐步认识了虫类药物,奠定了虫类药学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例如,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虽是古代地理著作,但其中记载药物达146种,动物药占83种,如“河罗之鱼,食之已痛”、“青耕之鸟,可以御疫”。《诗经》是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也记载了珍贵的古代史料,其中述及动物160种,部分具有医疗作用。此外,《大戴礼记》乃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提到“禽为羽虫,兽为毛虫,龟为甲虫,鱼为鳞虫,人为倮虫”。说明古代把“虫”字作为动物的总称,所以虫类药即为动物药的同义词。
    1973年底在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一批公元前三世纪(春秋战国时期)著成的简帛医书,其中一部没有书名的方书,整理小组根据原目录共五十二个以病名为中心的小标题,定名为《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医方专著,反映了西汉以前药物学的发展。该书记载的242种药物中有草、谷、菜、木、果等植物药,也有兽、禽、鱼、虫等动物药,还有雄黄、水银等矿物药。其中动物药54种,很多药物的功效和适应症都与后世医药文献和临床实践相吻合,书中还记载了有关药物的采集、收藏方法等。《五十二病方》是最早记载虫类药的著作。
    成书于秦汉时期(或谓战国时期)的《神农本草经》,是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言性味,述主治,钩玄索隐,要言不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在67种动物药中,如全蝎、水蛭、僵蚕、蝼蛄、蚯蚓、蜜蜂(包括蜂子、蜂蜡、蜂蜜、蜂毒、蜂房)、斑蝥、鼠妇、龟甲、鳖甲、蛇蜕、犀角、牡蛎等,迄今仍在广泛应用。书中对每一味药的产地、性质、采集时间、入药部位和主治病症都有详细记载。在论述药物功效方面,精辟可信,例如斑蝥能治“恶疮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癥瘕积聚,无子,利水道”,对各种药物相互配合应用,以及简单制剂等都作了概述。说明这一时期对虫类药已相当重视,在使用上已经取得了宝贵经验。
    到了东汉,张仲景更具体地将虫类药运用于内科、妇科疾病的治疗,在《伤寒论杂病论》中,使用各种药物93种以上,而动物药就有12味,如水蛭、虻虫、蜣螂、鼠妇、蟅虫、蜂房、龙骨、牡蛎、阿胶、白蜜等,创立了以虫类药为主的抵当汤(丸)、大黄蟅虫丸、下瘀血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阿胶汤、炙甘草汤等著名方剂,辨证精审,组方严谨,药简效宏,垂法万世,一直沿用至今。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37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31:51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1月24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痢疾’‘三消’病案赏析和选按。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痢疾’‘三消’病案赏析和选按的有关内容。
      朱老说,痢疾一证,多发于夏秋之交,乃暑湿、食毒郁蒸阳明,挟糟粕积滞,进入大小肠,倾刮脂液,化脓血下注所致。蒋氏认为:痢疾“盖痈疖、流注、疮疡之类,即《内经》肠澼之证也”。他用《内经》、《难经》有关条文来论证这—观点,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脉数动—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此“脓血二字,明与痈疡相似”。《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在泉,火淫所胜,注下赤白。”此所言“风湿相火,伤于阴络,血液化为赤白,即痈疽化脓之意”。《难经》:“溲而便脓血”,系“以痢之赤白名脓血,即是痈疡之类”。在《医略》中,蒋氏还考证了张仲景、巢元方、孙思邈、刘河间、朱丹溪、张景岳、吴又可诸贤对痢疾的论治,认为诸家“论痢疾证治之理正与痈疡机宜暗合,但未有直言痈疖、流注、疮疡之属,生于膜原,连络肠胃之间,脓血内溃,渗入肠中,漂澼而下,为痢之赤白者”。蒋氏特表而出之。今知痢疾脓血便的产生,是由于细菌毒素作用于结肠粘膜,使结肠粘膜发生过敏性炎症,病原菌及其它肠道菌在此基础上产生破坏作用,扩大局部病变,使肠粘膜产生糜烂和溃疡,分泌大量脓性物质以及由于肠粘膜血管扩张使血液渗出,混合而成脓血便。痢疾杆菌主要侵犯结肠,愈近肛门端,病变愈严重。由此可知蒋氏所持痢疾为广肠生痈、溃疡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
基于这些认识,蒋氏认为:“治痢之法,当参入治痈之义”。因之约治痢三法:一曰攻发,“如有表,败毒散、小柴胡汤;无表,芍药汤、承气汤皆攻发之剂也”。二曰托补,“气虚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血虚四物汤、六味地黄汤等皆托补之剂也”。三曰收涩,“滑泄、休息,桃花汤、养脏汤、椿根皮、罂粟壳、乌梅、诃子等皆收涩之剂也。”
案中所提的“身热、脉浮大、噤口不能食”之忌,前二者可从缺少胃气来认识。但蒋氏因主痢疾与痈疡相通之说,便认为:“痢之所忌,身热、脉大、噤口不食,亦痈疡之所忌也;痈疡所忌脓色清稀,尘腐如屋漏水,亦痢疾之所忌也。”所以他见到此证“腹痛,里急后重,赤多白少,其色鲜明浓厚,能食,身凉,脉小”,便断然曰:“无足虑也。”盖亦犹痈疡之顺证也。香连顺气汤出自《椿田医话》,该书亦为蒋氏所整理,分载于《医略》各门。此方从洁古芍药汤化裁,为痢疾初起之要方。方从调气、活血、解毒、排脓着手,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而大黄之通利解毒,尤为要药。
     朱老说,蒋氏治痢,上穷《内》、《难》之奥旨,下采诸家之精华,搜罗有效验方,又集父、师之经验,立法用药自成体系,持痢疾与痈疡相通之说,确是难能可贵。所用赤松丸、苦参丸等方,对肠粘膜糜烂与溃疡的治疗有很大的针对性,可见蒋氏既重观辨证,也不忽视辨病;既注意调整机体阴阳的平衡,也未放松局部病灶的变化。蒋氏的这种卓识远见,值得吾辈深入学习。
     三消一证,在《内经》总称“消瘅”,乃内热消中而肌肤消瘦之疾也。以渴饮无度为上消,多食易饥为中消,烦渴引饮、便溺不摄或小便如脂为下消。蒋氏对三消病因的认识,本经旨而穷究其源。如云:“经以消渴乃膏粱之疾,形逸心劳,君火暴甚,肥甘助热,肾水重伤,内水不足,欲得外水相救,故消渴引饮,如溪涧涸于炎晖,釜水耗于烈火。古人尝推肥甘、石药、酒、盐为消渴之主要病因,盖此类多服、久服,无不助热生火,燔灼真阴。”细味蒋氏此论,其引而不发之旨,重责脾、肾二脏而已。盖饮食之不当,必致伤脾,脾伤则津液无以敷布,脏腑百骸失于濡润,燥热之气充斥三焦,于是索水自救,而旋饮旋消矣。至于妄自作劳,真阴日损,水不济火,心阳独亢,虽饮水自救,无奈脾不散精,肾气不摄,故饮多不解渴,溲频而水液尽从下趋也。夫脾为后天津液之源,肾为先天真阴之本,制亢阳而濡脏腑者,真阴也;布精微而统水液者,脾肾二脏也,能知濡脾滋肾,则治三消近乎道矣。

    感谢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主任的讲述与分享。

137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17:36:39 | 只看该作者
     今晚(11月24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7讲——《刺志论篇第五十三针解篇第五十四》。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黄帝问曰:愿闻虚实之要?岐伯对曰:气实形实,气虚形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谷盛气盛,谷虚气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脉实血实,脉虚血虚,此其常也,反此者病。
帝曰:如何而反?岐伯曰:气虚身热,此谓反也。谷入多而气少,此谓反也。谷不入而气多,此谓反也。脉盛血少,此谓反也。脉少血多,此谓反也。
气盛身寒,得之伤寒,气虚身热,得之伤暑。
谷入多而气少者,得之有所脱血,湿居下也。
谷入少而气多者,邪在胃及与肺也。
脉小血多者,饮中热也;脉大血少者,脉有风气,水浆不入,此之谓也。
夫实者,气入也;虚者,气出也。气实者,热也;气虚者,寒也。
入实者,左手开针空也;入虚者,左手闭针空也。
针解篇第五十四
黄帝问曰:愿闻九针之解,虚实之道。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菀陈则除之者,出恶血也。
邪胜则虚之者,出针勿按。
徐而疾则实者,徐出针而疾按之;疾而徐则虚者,疾出针而徐按之。
言实与虚者,寒温气多少也。
若无若有者,疾不可知也。
察后与先者,知病先后也。
为虚与实者,工勿失其法。若得若失者,离其法也。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者,为其各有所宜也。
补泻之时者,与气开阖相合也。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者,针穷其所当补泻也。
刺实须其虚者留针,阴气隆至,乃去针也;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
经气已至,慎守勿失者,勿变更也。
深浅在志者,知病之内外也。
远近如一者,深浅其候等也。
如临深渊者,不敢堕也。
手如握虎者,欲其壮也。
神无营于众物者,静志观病人,无左右视也。
义无邪下者,欲端以正也。
必正其神者,欲瞻病人目,制其神,令气易行也。
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所谓跗之者,举膝分易见也。巨虚者,蹻足胻独陷者。下廉者陷下者也。
帝曰:余闻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愿闻其方,令可传于后世以为常也。岐伯曰: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
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
故一针皮、二针肉、三针脉、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人心意应八风;人气应天;人发齿耳目五声,应五音六律;人阴阳脉血气应地。
137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5 22:08:52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三(2020年11月2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秀民和大家一起学习邓铁涛邓老作为顾问委员编纂的第六版《方剂学》的理气剂。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脾、肾的升降出入,治制于肺,升发疏泄条达于肝,运行周身,使五脏六腑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气的病变主要分为虚实两类,一是气虚,一是气滞、气逆。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根据治疗作用和主治病证的不同,理气剂可分为疏肝理气剂、疏肝理脾剂、疏肝和胃剂、理脾和胃剂、调和胃肠剂5类。广泛用治七情郁结,寒暖不适,或瘀血、痰湿阻滞,影响到肝失疏泄所致的胸胁胀痛,烦躁易怒,月经不调,疝气作痛,睾丸肿痛,耳闭耳胀;肝气横逆既可犯脾,以致肝脾失调,胁肋脘腹疼痛,倦怠食少,大便溏泻;肝气横逆又可犯胃,导致肝胃不和,胸胁脘腹攻冲作痛,饮食无味,呕吐吞酸;饮食不节,思虑过度还可戕伤脾胃,以致脾胃失和,脘腹胀痛,呕吐呃逆,饮食减少,大便泄泻;邪犯胃肠,以致胃肠不和,失降失调,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证。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主治气滞或气逆病症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统称为理气剂。理气剂主要归于中医八法中的“消法”。分行气剂、降气剂等。理气剂,以辛温香窜的理气药为主要组成,具有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用以治理气证的一类方剂。主要治疗肝胆、脾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胀满,嗳气吞酸,恶心食少,大便失常,或疝气痛,月经不调、痛经,以及胃气上逆、呕吐、呃逆;肺气上逆,咳喘等证。根据作用不同,理气剂可分为补气剂、行气剂、降气剂。以理气药为主组成的方剂的统称。有调理气分,疏畅气机,消除气滞、气逆等作用。用治气滞、气逆诸证。敬请期待王秀民的讲述和分享!http://www.ynjkcy.com/zyfjx
   祝贺石家庄市中医院王秀民主任讲座成功!她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先生主编《方剂学》关于理气剂的有关内容。
      气是中医学独特的学术概念,很多用西方思维认识生命的人,理解不了“气是什么”,有人说,一提到气,我就一肚子气。
     从源头上说,气在混沌未分,没有天地阴阳的时候就存在了,这就是“元气”,也是“无极”,逐渐有了“太极”,有了太极就逐渐有了阴阳,就有了天地,然后就有了万物。有了万物之后,“气”没有消失,除了看不见的东西可以叫“气”之外,气又特指看不见的功能、动力,因此,“气分化了”,成了与有形物质相对的“无形”的总称。
      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过程之中,气仍然具有“精微物质”和脏腑功能的双重身份。其在升降出入之中的地位很突出,使五脏六腑得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
      因此说, 《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  气的病变主要分为气虚,气滞、气逆的不同情况。气虚当补,气滞当通,气逆当降,都需应用理气剂治疗。
      感谢王秀民的讲述和分享!

138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26 21:2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11月26日)晚上"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继续由李源中医师和大家一起学习《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明清时期医家对归经学说的认识、归经学说的临床应用、归经学说的现代研究等内容。具体内容请听陆续讲述。。。

敬请期待李源中医师的讲述,欢迎各位同道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syj
     祝贺李源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易水学派研究》之“归经学说探讨”的有关内容。
         药物和方剂的归经学说,是古人的理想,也是古老的“靶点”“精准治疗”的先声。
当然,需要首先了解什么是“经络”,以及经络的病证,否则,归经学说就没有依据了。
经络不是独立于西医解剖之外的具体组织结构,而是为中医学术理论和谐自洽而建立的模型。
经络不是主体,是脏腑的外派机构,负责运行气血、沟通内外表里上下,传递信息,让人的整体性发挥很好的作用。
只有活人有经络,也只有活人喝了中药才能“归经”。
      感谢李源中医师的讲述和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06:28 , Processed in 0.09212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