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361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20:52:50 | 只看该作者
今晚(11月10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5讲——《刺要论篇第五十》。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https://appfl6ujxwd9641.h5.xiaoe ... B&is_redirect=1

今日讲座内容
刺要论篇第五十
黄帝问曰:愿闻刺要?
岐伯对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
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是故刺毫毛腠理无伤皮,皮伤则内动肺,肺动则秋病温疟,泝泝然寒栗。
刺皮无伤肉,肉伤则内动脾,脾动则七十二日四季之月,病腹胀烦不嗜食。
刺肉无伤脉,脉伤则内动心,心动则夏病心痛。
刺脉无伤筋,筋伤则内动肝,肝动则春病热而筋弛。
刺筋无伤骨,骨伤则内动肾,肾动则冬病胀,腰痛。
刺骨无伤髓,髓伤则销铄胻酸,体解(亻亦)然不去矣。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黄帝问曰:愿闻刺浅深之分。岐伯对曰:刺骨者无伤筋,刺筋者勿伤肉,刺肉者无伤脉,刺脉者无伤皮,刺皮者无伤肉,刺肉者无伤筋,刺筋者无伤骨。
帝曰:余未知其所谓,愿闻其解。岐伯曰: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过筋中骨也。此之谓反也。
1362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0 21:14:5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1月1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良春大师的文章“ 小议中医学的‘三把宝剑’”和“给有志于学习中医的青年同志的一封信”。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主任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朱胜君主任讲座成功!她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老“给有志于学习中医的青年同志的一封信”的有关内容。
     朱老说,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与创新的两个方面。能继承者始能创新,否则便成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知创新者始善继承,否则便不免抱残守缺,墨守成规。中医学术也不例外,故历代卓有成就的医家,无一不是学术上的精研经典,勤求古训者,亦无一不是学术上的推演发扬,革新创造者。同时师传授业,也是技术提高的重要一环,不可忽视。
      中医学早已具备宏观平衡,模糊逻辑,亚宏观调节这个被当代奉为“三把剑”的方法,这说明中医药的学术原理很值得大家重视。
   朱老说,中医经典,特别是《内经》、《伤寒杂病论》两部书,尤为重要。因为其中涵有许多深奥的精义,要经过刻苦钻研,下一番苦功夫去“心悟”,才能有所得,因为智莫大于心悟也。梁漱溟先生说它是“人类未来文明的早熟品”。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院士也说:“21世纪医学的主宰者是中医中药。”邓铁涛教授说得更明确:“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文化的世纪,是中医腾飞的世纪”。中医经典里确实有许多内容是超时代的智慧结晶,直到现在我们明白了一些,但还有不少宝藏未被发掘,奥旨精义未被阐明。1958年我向江苏省卫生厅张克威厅长汇报工作时提到中医经典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举了一些例子加以引证,他听了以后说:“中医经典理论的内涵,可以用‘伟大的真理,科学的预见’来概括,应当努力学习、研究、不断发掘、弘扬。”但是近数十年来,中医药学术是有发展的一面,但对经典著作的学习、研究是很不够的,甚至是淡化了,认为是落后、陈腐的东西,不值一提了,所以不少中医院校,经典著作已成为选修课,怎不令人痛心长叹!

    感谢朱胜君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363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21:0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0年11月11日)的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铁涛传》的内容,题目是: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
邓铁涛先生不但重视对于中央领导提建议,而且在很多场合里,对于中医界内部存在的问题,也提出来许多别人不敢说的概念,比如“自我从属”、“泡沫中医”这样的词语,就很有让人触目惊心的感觉。这是基于什么现象而形成的观念呢?
在一个很长的时期里,可以说自从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反传统文化过了头。当然,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的功劳,以及新文化运动的主流都是好的。但是,否定中华民族具有优秀的文化,把传统的中医药看成落后、陈旧的知识,要加以取消,认为中国“事事不如人”,一种民族虚无主义的思潮,影响到了中医队伍之中的很多人。老师与学生之中,都有这种不良思想在禁锢着人们。邓铁涛先生认为,中医教育首先要着力给学子们铸造医魂,把热爱中华文化,热爱中医事业的热诚,传承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医学子。不铸造医魂,只传授些技术,最终只会导致这个没有灵魂的躯壳的自我消亡。因此,在邓铁涛先生从教的60多年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中医学子们思想的启迪。在一次硕士研究生班的讲座上,邓铁涛先生问在座的学生们:“你们读过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吗?”他们回答说“读过”。邓铁涛先生接着告诉他们:“你们是彷徨的中医;我是呐喊的中医,今天是呐喊的中医与彷徨的对话。”
只要面对现实,的确有不少进入中医行列的大学生、研究生,在思想上存在着困惑。面对西医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似乎远离了时代,依然停留在古代的形式里,进步缓慢,缺乏时代气息。
邓铁涛先生早就察觉了这个令人不安的现象。因此,无论是在学院内外讲学的时候,还是在编写向中青年中医们传授知识的著作里,他都热诚地呐喊着。借助“经验传薪”的《碥石集》的多篇序言,或者在报章刊物上的文章里,邓铁涛先生多次反复地指出:“一部分学者对中医药学的信心不足,一种信任危机在滋长蔓延,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潮。”邓铁涛先生极力呼唤中医药的在校学生与青年中医们:“中医之振兴,匹夫有责,责任重大而神圣。必须端正对中医的认识,坚定信心,要树立为振兴中医而拼搏的精神。”
由于邓铁涛先生在旧中国走过坎坷的道路,在新中国的长期教学与临床实践之中,发现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的产生,可能与错误的世界观连在一起,纠正起来阻力不小。
他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但真正认识中医药学的真价值,对世人来说,对医学界,甚至对一些中医来说,却不容易!20多年前在一次中医学术会议上,有位西学中专家说:“抗生素发明之后,中医治疗肺炎便落后了;速尿发明之后,中医治疗水肿便落后了”。前几年有青年中医写文章认为:“中医药变也得变,不变也得变”。往哪变呢,朝西医的方向变。还有资深的中医专家写调查文章,认为中医的临床优势病种越来越少了。如此之类的文章还不少,多立足于批判中医理论之错误或不足,或对某些理论抽象的肯定、具体的否定。这都反映一部分学者对中医药学的信心不足,一种信任危机在滋长蔓延,这是一种危险的思潮。
那么,对于中医信仰危机的人,看问题的主要依据是什么?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z
祝贺刘敬章主任在孟村回族中医院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邓铁涛传》关于邓老论述“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的有关内容。

邓老针对中医界存在的“自我从属,泡沫中医”,提出了写两个药方,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把脉中医现状,有四大弊病,积重难返,复兴中医任重道远。

理论不自信,
疗效不自强,
传承不自觉,
体系不自立。

仅仅只是“勉强并存,远非并重。距离人民需要,国家期望的目标,非常遥远。”

仍然是“废医存药”和“废医验药”的时代,是中医“末法时期”,复兴中医的时代,尚未正式开始。

病根没看清,没有共识,看不出未来的方向。大多数中医人不关心中医命运,只满足“衣食医”的水平,距离“传道医”非常遥远。

医随国运,复兴中医是必然的。这是因为西方医学“结构决定功能的构成论医学”,存在巨大弊端,看不到生命结构的“细胞核同质化”,以及结构不稳定的暂时性,“全身全部”靶点对抗的灾难性后果。
只看明物质之“有”,看不到天地万物有生于“无”。

东方医学“以无为本”,重视“有无相生”,研究明物质与暗物质,研究生成(包容构成),关系(包容结构),状态(包容形态),多元(包容单一),转化(包容对抗),稳态(包容极限),向内求(包容拯救),治疗手段崇尚自然“杂合以治”“心身同调”等优秀特质,需要“重新认识”,进行“中医先进性教育”,改变自己和社会的认识,才能拿到“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健康中国,造福世界,贡献力量。

只有认清形势和存在问题,有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各界给力,大众欢迎,才能逐渐走向复兴。否则,只是空谈而已。

感谢刘敬章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364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2 21:33:4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四小组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我国中西医结合先驱者李恩教授主编的《医学向何处去》
     本书主要从“医学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的规律”“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创建未来医学理论新体系”“沟通中西方文化创建人类新医学”6个部分阐述,引人思考医学发展方向。
    今晚(2020年11月12日)主要讲解的内容是“医学发展中提出的几个新型医学概念”。涉及“精准医学”“整合医学”“询证医学”“互补医学”等概念。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xhcq

        祝贺河北医大雷宝淳讲座成功!他与大家一起学习了李恩教授主编的《医学向何处去》,今天主要介绍了“医学发展中提出的几个新型医学概念”中,关于“精准医学”“整合医学”“询证医学”“互补医学”等概念。
        西方医学强势传入中国之后,与中医药并存在当代,但是,医随国运,中医药走过了衰落的百年坎坷,有人说是“乏人乏术”,我觉得这只是表面现象,是结果,而不是原因。
        中医药的百年磨难原因很多,有自身原因,也有很多社会问题。因素很多而复杂。但是,主要是“道的困惑”,“闻道”重于生命,是一个古老的传统。事业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理论自信,离不开学术引领。

中医药被淡化,甚至被摸黑和歪曲,才造成人才外流或有志人才“弃之不顾”而乏人,中医药临床阵地萎缩而乏术。

       所谓精准医疗,单纯从基因说事,没有精神参与,不说万物联系,所以,不可能精准。
其他的整合,转化医疗,也都是西医试图弥补自身缺陷的新词,如果继续“破碎化研究生命”,就不能摆脱慢病高发难治,费用高昂难付,化学制药滥用成灾的局面。
因此,离开借鉴中医药大智慧,世界卫生和健康事业就没有出路。
        如何借鉴中医药的大智慧,李恩教授有几十年的探索与思考,值得大家学习和参考,可以接着说,继续说,说得有道理,有可操作性,变成具体行动。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环接着一环做。”
       感谢雷宝淳的分享。

1365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4 16:26:4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世中联一技之长分会”《空中课堂》周五小组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李恩教授主编的《医学向何处去》
     本书主要从“医学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的规律”“中国传统医学”“现代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创建未来医学理论新体系”“沟通中西方文化创建人类新医学”6个部分阐述,引人思考医学发展方向。
    今晚(2020年11月13日)主要讲解“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和“《黄帝内经》在医学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两部分内容。
    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大家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yxhcq
        祝贺河北医大雷宝淳讲座成功!他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李恩教授主编的《医学向何处去》中,关于“医学的历史与现状”之“中医药学的传承和发展”和“《黄帝内经》在医学史中的作用和地位”两部分内容。

中医几千年,关键在于有传承。

中医的宗师扁鹊,学习了长桑君的“禁方书”,又有自己的临床验证,开创了医经学派研究之路。
《黄帝内经》就是“师徒问对”,把汉代之前的医学,进行了深刻反思,为后来医学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成为集大成的《元典》。
中医不学《黄帝内经》,就很难有所造诣,甚至没有中医思维,容易被西化和异化,变成四不像。
守正创新,离不开经典的传承。
    感谢雷宝淳的分享。

1366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1:00:15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0年11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中医大智慧》这本书的内容:
       第三十三节:皇甫谧说《黄帝内经》一分为二。
       《素问》《灵枢》是现存流传于世最早的中医典籍,人们一般认为,《素问》《灵枢》就是《汉书・艺文志》中提到的《黄帝内经》,成书于战国到两汉之间,非一人一时之作。弄清《素问》《灵枢》的著作年代,以及它们是否为《黄帝内经》的传世之书,对于评价其中的学术内容及其形成年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1248
        祝贺衡水市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讲述曹东义《中医大智慧》这本书关于《黄帝内经》的内容,认为弄清《素问》《灵枢》的著作年代,以及它们是否为《黄帝内经》的传世之书,对于评价其中的学术内容及其形成年代,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书籍制度”的惯例,黄帝时代没有文字,也不会有著作。当然,思想流传,学术启迪,可以从黄帝时代起始。
因此,《黄帝内经》的真正作者不详,肯定不是黄帝和岐伯。
司马迁说“扁鹊言医,为方者宗”,医学的宗师,他们的“”师徒问对“”的内容,有很多被后人改成了“岐黄问对”,原创于扁鹊的医学内容,改头换面,成了“岐黄之学”。
这样的变化,对于研究“先秦医学史”,产生了很多困难。
但是只要大家认真辨别,就可以还历史本来面目。

感谢王群才的讲述和分享!

1367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1:03:4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周日晚上(2020年11月15日)由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和大家一起学习《中医情绪心理学》的有关内容。
    敬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分享。http://www.ynjkcy.com/zyqxxlx
     祝贺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硕士导师王红霞主任讲座成功!她讲述 了《中医情绪心理学》关于情绪与行为的有关内容。
中医药关于形神一体,五神藏的论述尽管历史悠久,但是当中医遇上西医的时候,擅长研究人体结构的西医,对于精神情绪也希望有可以“表征”的东西,进行量化研究。

因此,建立动物模型,包括情绪的行为研究模式及情绪的外显行为(表情)等,都成为了“科研课题”,都有了“客观依据”。

我们很难相信,毛茸茸的动物,如何表现“七情”,也不知道怎样区分它们的情绪,以及还有不同的程度划分。

         感谢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让我们一起了解了一个新的领域。

1368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6 21:33:17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一晚上(2020年11月16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继续讲述曹东义教授编著的《国医大师·朱良春卷》第二部分内容“方药心得”中第一节内容用药心法。

朱老认为,中药的用量,主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症状、居住的地域、气候和选用的方剂、药物等进行考虑。由于使用目的的不同,用量也就有所不同。同一药物,因用量不同,就会出现不同的效果或产生新的功能,从而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值得我们注意。
朱老对于痹证有很深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说,“痹病”是风湿类疾病的总称,包括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骨质增生及坐骨神经痛等疾病。其共同特征均以关节疼痛、肿胀、拘挛僵直为主症。其病因、病机均以风、寒、湿、热之邪外袭,气、血、痰、瘀内阻,凝涩不通,气血壅滞,痰瘀交结,深入经隧骨骱,如油入麫 ,难以化解,以至病情反复缠绵,施治颇感棘手,绝非一般祛风、散寒、燥湿、清热、通络、止痛之品所能奏效。且久痛多虚,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必及肾,故在治疗上需于常规辨治基础上,参用益肾培本,涤痰化瘀,钻透剔邪之品,庶可奏效。

  届时我们共同学习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zlcqj
    祝贺石家庄福妙堂传统中医门诊部时小环主任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卷》“方药心得”中药的用量问题。
     中医界有个说法“不传之秘在药量”,用量多少自古有很大分歧。
朱老认为,中药用量的决定,是要从多方面来考虑,但要它发挥新的作用或起到特定的疗效时,就必须突破常用剂量,打破顾虑,才能达到目的;正如孙台石在《简明医彀》所说:“凡治法用药有奇险骇俗者,只要见得病真,便可施用,不必顾忌”。例如益母草用小量是活血调经,用大量就能利水消肿与平逆降压;夏枯草用小量仅有清肝火、散郁结之作用,但用大量则能治菌痢及调整肝功。因此,中药用量与作用的关系是非常密切重要的,是使用中药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为什么增大剂量能加强或产生新的作用呢?
朱老认为,其中的原因当然很多、很复杂。但总的一个方面,是否可以说是符合“量变质变”的法则呢?从这一法则的推演,可能会发现更多的药理机制,发挥药物的更大作用。不过,加大剂量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限度内确定,才能由合理的量的变化,引起良性的质的变化,否则缺少一定的条件,超过一定的限度,这种量变转化的质变,就会由好事变为坏事.产生不良的副作用或严重的后果。例如槟榔用75~90g是起驱虫作用的,但如再增大剂量,患者的机体适应能力,将不堪忍受,而出现休克或严重的后果等等。明·张景岳在其《全书》中曾说:“治病用药,本贵精专,尤宜勇敢;……但用一味为君,二三味为佐使,大剂进之,多多益善。夫用多之道何在?在乎必赖其力,而料无害者,即放胆用之”。是可以作为我们参考的。
  朱老说,增大剂量,不是盲目的、胡乱肯定的,而是根据古今文献资料线索的引申,或是民间实践经验的事实,通过临床实践、系统观察才提出的。例如用大量荠菜之治尿滞留,一方面民间流传有此经验,一方面现代药理分析,证实它有直接兴奋子宫、膀胱等平滑肌的作用,所以使用它治疗尿滞留是完全合理可靠的,便能推广应用。又如夏枯草之治肝炎的转氨酶升高,是从它善于清泄肝胆湿热、散郁结、补肝血之功能而推演,并经临床实践,才提出应用的。所以加大用量,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有线索依据,引伸演绎,经过实践观察,方始确定和推广的。戴复庵在《证治要诀》中提到:“药病须要适当,假使病大而汤小,则邪气少屈,而药力已乏,欲不复治,其可得乎?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竟不得灭,是谓不及。”就是这个意思。
  朱老认为,中药加重用量,产生新的功能,发挥它更大的作用,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但在具体应用时,还必须辨证论治,因证选方,随证加味,不能简单草率,以免偾事:例如用大量刘寄奴治丝虫病橡皮肿,具有捷效,但其专入血分,走散破血,凡气血较虚,或脾胃虚弱,易于泄泻者,即宜慎用。益母草之治肾炎水肿,亦宜随证加味,奏效始佳。这是使用中药的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将是最大的损失、原则性的错误。
  朱老说,增大药物用量,使之发挥更大作用,要有选择性、目的性的进行,不是所有药物加大了剂量,都会加强和产生新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因为增大剂量,可以加强药效,就忽视了小剂量的作用,形成滥用大剂量的偏向,既浪费药材,增加病员的负担,更对机体有损,这是必须防止的一个方面。因为疗效的高低与否,决定于药证是否切合,所谓“药贵中病”,合则奏效,小剂量亦能愈病。“轻可去实”,“四两拨千斤”,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戴复庵又说;“二者之论(指太过、不及),惟中而已;过与不及,皆为偏颇”,是辨证的持平之论,值得深思。


  感谢时小环主任的讲述和分享。

1369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0:53:37 | 只看该作者
今晚(11月17日周二)8点,《燕赵中医名家讲堂》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56讲——《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学习方法:关注《燕赵中医》公众号,点击:直播课堂进入。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原副院长,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
今日讲座内容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黄帝问曰:愿闻禁数?
岐伯对曰:脏有要害,不可不察。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
膈肓之上,中有父母,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
刺中心,一日死。其动为噫。刺中肝,五日死。其动为语。刺中肾,六日死。其动为嚏。刺中肺,三日死。其动为咳。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刺中胆,一日半死。其动为呕。
刺跗上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面中溜脉,不幸为盲。
刺头中脑户,入脑立死。
刺舌下中脉太过,血出不止为喑。
刺足下布络中脉,血不出为肿。
刺郗中大脉,令人仆脱色。
刺气街中脉,血不出,为肿鼠仆。
刺脊间中髓为伛。
刺乳上,中乳房,为肿根蚀。
刺缺盆中内陷气泄,令人喘咳逆。
刺手鱼腹内陷为肿。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大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
刺阴股中大脉,血出不止,死。
刺客主人内陷中脉,为内漏为聋。
刺膝膑出液为跛。
刺臂太阴脉,出血多,立死。
刺足少阴脉,重虚出血,为舌难以言。
刺膺中陷中,肺为喘逆仰息。
刺肘中内陷气归之,为之不屈伸。
刺阴股下三寸内陷,令人遗溺。
刺腋下胁间内陷,令人咳。
刺少腹中膀胱溺出,令人少腹满。
刺腨肠内陷,为肿。
刺眶上陷骨中脉,为漏为盲。
刺关节中液出,不得屈伸。

1370
 楼主| 发表于 2020-11-17 21:57:15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11月17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为大家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朱步先教授整理、朱良春大师评按的<问斋医案>之‘痰饮’‘癃闭’病案赏析和选按。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zlcqj

     祝贺河北省任丘市中医院张海涛讲座成功!他为大家讲述了《国医大师朱良春全集·医理感悟卷》对<问斋医案>之‘痰饮’‘癃闭’病案的分析与评论。

       《问斋医案》是蒋宝素(1795年-1873年)先生所著,蒋先生是江苏省丹徒人,与朱良春先生同里,是晚清著名中医学家,经史学者。家境清贫,年十四始学识字。继承父亲椿田之学,复师从同里名医王九峰,尽得其传。其父在苏北沙沟镇(今属兴化)、仙女镇(今江都市区)一带行医,声望卓著,位列“淮扬九仙”。其父著有《椿田医话》,蒋宝素著有《医略》(13卷)、《问斋医案》(5卷)。一、痰饮



    (一)剿抚互用  治有专方

痰饮乃人身水湿津液所化,以质之清稀者为饮,稠浊者为痰。饮停既久则生痰,故痰饮往往并称。考《内经》有饮积之说,无痰证之名。《素问·至真要大沦》云:“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又云:“太阴之复,……饮发于中”,专责脾之为病。诚以“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始能维持正常的水液代谢。脾病则升降失其常度,津液不归正化,聚为痰饮。痰生于脾,变幻多端,饮聚于胃,泛滥无常。蒋氏云;“前哲有言,痰为百病之母,奇病异疾,多属于痰。痰之变幻不测,胸喉气哽,浑如怪石交撑,口角流涎,竟似惊涛乱泻,时觉身中之气运,若荡舟于逆水,夜多妄梦,其极至迷。”“痰随气行,无处不到,入心则烦惑,莫能自主;入肝则恚怒,意不存人:入肺则悲哀不解;入脾则无故多思;入肾则恐惧,如人将捕。”“入于厥少二经,绕咽循喉,渍于咽喉之间,如梅核之状,咯不能出,咽不能下;流注阳明之络,则肩背牵疼。”种种症状,难以尽述。

对痰饮的治法,蒋氏汲取了前人有益的经验,矫其偏颇,指出:“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乡,方为治痰大法,若但攻痰,旋攻旋化,势必攻尽血液脂膏而后已。”这就不是见痰治痰,而是见病治源。

(二)随证化裁  通权达变

《金匮》分痰饮为四饮,即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又有留饮、伏饮之名。《医宗金鉴》指出:“四饮亦不外乎留饮、伏饮之里,但因其水流之处,特分之为四耳。”蒋氏治痰饮,知常达变,他深明仲景“温药和之”之义,熟谙汗、和、下诸法,对治痰饮之苓桂术甘汤,治支饮之葶苈大枣汤,治溢饮之大、小青龙汤,治悬饮之十枣汤,治留饮之甘遂半夏汤悉多采用,极尽化裁之妙,往往配合桃花丸而奏功。痰饮久踞,若见痰瘀互阻、痰火内结等证,则随证化裁,泛应曲当。如他治一例痰饮胃痛,“经闭半载,带下频仍,血色不华,饮食减少”,用丹溪白螺蛳丸加减,以白螺蛳壳配合五灵脂、当归、川芎、没药等化痰行瘀,就很有巧思。

(三)探本求源  重视脾肾

蒋氏云:“《内经》有饮症,无痰字,盖痰因病生,非病因痰致。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痰自清。若但从事于痰,任行攻击,恐违实实虚虚之旨。”痰饮是病理产物,见痰休治痰,治病必求其本。虽然肺之宣发肃降、脾之健运、肾之开合失职,均可导致痰饮之产生,然而人之气化,原一以贯之。先生精辟地指出:“五液皆属于肾,化生于胃,当以脾肾为生痰之源,肺胃乃贮痰之器。”他尤重肾气。肾处下焦,为真阴真阳之寓所,生生之本也,气化之动力,源于阴阳—气之消息,补肾以激发气化,既可排泄蓄积之水液,又可防饮症之复萌。桂附八味丸,最为赏用,推其起源,殆本仲景治“短气有微饮”用肾气丸之微旨,先生经验,应用此方,若桂无佳品,则温阳力弱,常须加用鹿茸之属,其效始宏;若阴液受戕而阳亦虚者,则舍桂、附之刚愎,加龟版、鹿角霜等血肉有情之品燮理阴阳;若肾阴虚者,则用六味丸。以脾虚为主者,常用六君子汤加理气化痰药。若脾肾两虚则当扶脾固肾,六味、六君合方作丸利,刚柔相济,不失为守常调治之良法。所以他说:“肾为先天,脾为后天,土为物母,水为物源,水土调平,脾肾强健,又何痰饮之有?”

调补脾肾是探本穷源之治,盖病为因,痰为果。但痰饮停聚,又可幻生诸病,所谓倒果为因,未尝不有先宜蠲饮化痰之例。识得标本缓急,临证庶不致手忙脚乱。

     另外,癃,指小便屡出而短少;秘,指小便涓滴而难行。临床常将小便不通统称癃秘。《素问·宣明五气论》云:“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然而膀胱仅藏溺也,其利与不利,又与肾气的运行、肝气的疏泄、肺气的通调、三焦的气化、督脉经气的灌注息息相关。故膀胱常为受病之所,而非生病之源。若肺热气壅,清肃不行,小便不利者,徒予分利无益,必须廓其上游,始克奏功。



    请大家关注收听张海涛的讲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06:48 , Processed in 0.05260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