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发言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五期——马文辉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09-2-1 17:41:26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3.3.2厥阴病是表部阴性病,由表寒证和表虚证构成
纲领证:手足逆冷,脉沉细,或四肢痹痛。治则:温通血脉。主方:当归桂枝汤(当归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细辛5克,通草10克,大枣10枚)。
厥阴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337条、第351条列出,主方为当归四逆汤,即桂枝汤去生姜加当归、细辛、通草而成。《伤寒论》第326素被称为厥阴病提纲。陆渊雷说:“假定本篇首条为仲景原文,为厥阴提纲,则厥阴无厥证,下文厥热诸条,虽若连类相及,实是望文生义耳。……不知是仲景原文,抑后人所补缀。《玉函》以不称厥阴诸条,别为一篇。”“蛔厥则是消化器之寄生虫病,脏厥是少阴病之剧者,二者迥殊,而经旨似皆以为厥阴、吾故少阴、太阴之外,更无厥阴也。”(《伤寒论评释》第16页)。陆氏关于厥阴之提纲提出辩驳是有道理的,但依据对立统一法则,不要厥阴病,只留下三阳二阴病,也不合适。另外,也有人把厥阴病列入里部。这样一来,里部就有阳明、太阴、厥阴三病,也有人把厥阴病列入半表半里部,这样半表半里部就有少阳、少阴、厥阴三病,而表部只有太阳一病,这种划法也不附合对立统一规律。
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原厥阴病提纲到底能否代表厥阴病。这一点,陆氏之辨明矣,说明它不够提纲的规格。从《伤寒论》第337条、第351条两条看,一讲厥证的病理病证,一讲厥证的方证。本方证为末梢循环障碍,血行不畅,不能荣于四末所致。病位表浅,属表部阴性病,故列为纲领证,使三部中各有阴阳对峙,符合了阴阳对立统一规律。
122
发表于 2009-2-1 17:41:4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3.3.3阳明病是里部的阳性病,由里实证和里热证构成。
纲领证:胃家实,大便难,发潮热,自汗出。治则:攻下泻热。主方:大黄芒硝汤(大黄15克,芒硝10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芍药20克)。
阳明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180条、179条、208条、209条、215条等列出。主方为大承气汤加芍药而成。芍药有缓急止痛、敛汗益阴之效。阳明病内热致实,有食、血、痰、水之别。单纯食结也由气、食、热三者相杂为患,在治疗上,必须在注意共性治疗的基础上,注重研究每一有形物质的个性,针锋相对,方能收到良好效果。泻痰用大陷胸汤等,泻水用十枣汤等,泻血用桃核承气汤、抵当汤等,泻食用大小承气汤等。
123
发表于 2009-2-1 17:42:05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3.3.4太阴病是里部的阴性病,由里寒证和里虚证构成。
纲领证:腹满、或吐或利,时腹自痛。治则:温里健中。主方:苍术干姜汤(苍术15克,干姜10克,茯苓15克,甘草10克)。
太阴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273条列出,主方为《金匮要略》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全方温里散寒,建中燥湿,使里部虚寒之证化解,消化吸收功能恢复。太阴之虚寒根据其部位高下不同所治也异。寒在食道者,方用旋复代赭汤;寒在胃脘的,方用吴茱萸汤;寒在小肠的方用理中汤;寒在升结肠的,方用五苓散;寒在降结肠的,方用桃花汤。
124
发表于 2009-2-1 17:42:24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3.3.5少阳病是半表半里部阳性病,由半表半里热证和实证构成。
纲领证:胸满热烦,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发热或往来寒热。治则:清热除满。主方:黄芩柴胡汤(黄芩30克,柴胡15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大枣10枚)
少阳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263、264条列出,主方为第172条之黄芩汤加柴胡而成,清热除满。
少阳篇在《伤寒论》中占的篇幅最少,实际发病最多,这就是后世为什么温病学派兴起的原因。实际上《伤寒论》中大量的治疗少阳病的方证分散在了其它各篇。可清之证皆属少阳。其所清之热不外两种类型:一为体温亢盛邪热,一为蕴积局部之火毒。清热莫过于白虎汤,泄火不外乎栀子豉汤,清热滋阴,予竹叶石膏汤,泄热育阴宜黄连阿胶汤。引火出表,用葛根芩连汤,引热出表用麻杏甘汤,引火出里用大黄黄连泻心汤,引热出里用调胃承气汤。热极转阴,用白虎加入参汤,火极转阴用附子泻心汤。温病学派诸法不出《伤寒论》火热之证治,《伤寒论》不治温病的观点不能成立。
125
发表于 2009-2-1 17:42:4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3.3.6少阴病是半表半里部阴性病,由半表半里虚证和寒证构成。
纲领证: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治则:强心壮阳。主方:附子人参汤(附子10克,人参10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麦冬15克)。
少阴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281、304、117条列出,主方为附子汤去白术、白芍、加五味子、麦冬而成。附子汤强心益阳,人参、麦冬、五味子合为生脉散,益气强心复脉,全方共奏强心壮阳、益气复脉之功,为少阴病主方。
少阳病为全身性虚寒证,和少阳病同位而异性。陆渊雷说:“少阴病者,乃全身机能衰退之病也”。主要在血液循环虚寒过甚,常可影响到心脏功能衰竭,并易致死亡。它是三阴病中最危重的阶段。《伤寒论》根据其兼证不同,创制了真武汤、茯芩四逆汤、四逆加入参汤、炙甘草汤来分别对待少阴病之四肢酸痛、小便不利、手足逆冷、脉结代等证。实际上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
126
发表于 2009-2-1 17:43:2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从《伤寒论》的原文入手,着重讨论了三个大问题,首先明确了《伤寒论》的辨证方法,是六病辨证,而不是六经辨证。以经解病完全是张冠李戴,其造成的恶果是深远的、严重的,必须肃清,否则将严重影响仲景学术思想的发扬广大和引起中医理论的极大混乱。其次讨论了六病证的基础是三部的划分。多年来中医界一直在研究《伤寒论》的“六经”其实质就是“三部”。三部是形成六病的物质基础,六病是三部发生病变后的证候分类方法。三部在辨证中的应用,是仲景的一大发明。它突破了《内经》中表里的概念,虽然后世医家也讲“半表半里”,但对六病在三部中的归属,由于受经络学说的影响,一直未能跳出所谓的阴阳表里关系,出现三阴三阳中阴阳配属的重大误解。本文根据对立统一规律和仲景的本意,重新划归了六病的阴阳配属和三部定位,必将推动《伤寒论》学术研究跃上一个新台阶,开创全新境界。最后阐述了《伤寒论》的辨证论治的框架即“三部六病”。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不仅适用《伤寒论》,更适用于所有疾病的辨证和分类。沈福道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丛书•中医与多学科》一书中说道:“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建立《内经》和《伤寒论》理论的三部六病说,其思想基础是根据一般系统论的原则,把整体划分为表、半表半里、里三个不同的空间,每一部以阴阳不同的病性,划分为六类证候集合群,但不越六病。据此便可创立与此相应的理法方药体系,解决目前的中医分科重复多样的问题,充分体现了系统的辨证论治原则,将有利于中医的整理和提高。”
127
发表于 2009-2-1 17:49: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这个贴子最后由gonmai在 2009/02/01 05:50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02/01 05:35pm 发表的内容:
试论《伤寒论》的三部定位

主题词:三部 定位
提要:《伤寒论》把人体分为表、里、半表半里三部。三部发生病变后出现的病证分别称为表证、里证、表里证。三部是人体三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结构和 ...
好!认识准确.有六位无六经.应不与经络相干.
支持"“六经说”完全是对《伤寒论》的歪曲,混淆了经络针灸和汤药治病两个根本不同的辨证论治体系。"认识定位.如果认识不这点则是在歪折腾!
128
发表于 2009-2-1 17:53:01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下面引用由mawenhui33662009/02/01 05:41pm 发表的内容:
3.3“六病”的提纲
   《易传•系辞》说:“一阴一阳之为道”,并说“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三部表、里、半表半里各有一阴一阳,三部则成三阴三阳。
《伤寒论》中,以三部六病为 ...
[[[太阳病主证根据《伤寒论》第1条、第7条、第63条列出,主方由葛根加麻杏甘石汤组成。一般认为太阳病的主方是桂枝汤、麻黄汤,这是不适宜的]]好论断。但请教一下。既然太阳病是表部阳性病,宜清热解表,而不能用热性方药,为什么要用麻黄?
129
发表于 2009-2-1 18:10:07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下面引用由哲学家2009/02/01 05:53pm 发表的内容:
]好论断。但请教一下。既然太阳病是表部阳性病,宜清热解表,而不能用热性方药,为什么要用麻黄?
仲景虽然也讲药物、药证,但重点讲方剂,方剂的性质是诸位药物的“系统质”,不能拿一味药物的性质来解释,发汗作用明显的中药中,麻黄力量最强,无药可代替,与石膏配伍后,其辛温之性变为辛凉之性了。
130
发表于 2009-2-1 18:14:43 | 只看该作者

第五期——马文辉

下面引用由xyx05352009/02/01 11:14am 发表的内容: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在那里?
中西医的区别在于两种学科哲学基础和方法论不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7-5 13:40 , Processed in 0.11480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