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脾与西医spleen翻译错位的发生及其演变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9-12-31 14:06:53 | 只看该作者
中医药研究应过绕生理,研究中医药治疗症状治病原理,药理
112
发表于 2019-12-31 15:3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2-31 15:38 编辑

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虚症状,研究中医药治疗脾虚症状治病原理,药理不是中医脾生理
113
发表于 2019-12-31 15: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dffaaoo 于 2019-12-31 15:56 编辑

研究中医药脾虚症状的原因,研究中药治疗脾虚症状药理
114
发表于 2020-1-1 01:01:10 | 只看该作者
赞赞赞!这样好的文章,不赞是不行滴。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20-1-5 05:43
115
发表于 2020-1-2 06:09:3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的脾包含了脾脏和胰脏两个器官。因此无论使用脾脏还是胰脏来命名都不完整。脾包括两个脏器的特点是由于经脉的内脏感传所导致的状态。因为左侧的脾经通脾脏,右侧的脾经通胰脏。脾字的右侧部分卑字体现了脾脏和胰脏两个特点。卑字的本义是指手持团扇。扇面是脾脏,扇柄是胰脏,手是十二指肠。
116
发表于 2020-1-2 18:47:38 | 只看该作者
应改题目讨论说明中医药的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反应是什么。
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反应与何种人体生理系统变化有关。中药治愈治疗的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药理结合点是什么。
当然中药治脾药治的是何种生理系统症状病,脾气虚,脾阴虚,脾阳虚,脾热中医的脾就是何种生理系统
这其实很简单,根本不用引经据典,古今中外的费力论来论去,浪费时间。
这类讨论最后就是什么精先天是受精,补气就是加强免疫。
将中医药与人类现在医药科学说成完全相同的。
等于什么也没研究,什么都没说清楚。
中医药研究专业非专业基本都是做这类无用贡献。
中医药研究毫无价值,等于0研究.
117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4:27: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20-1-4 06:28 编辑

1.2.5 《人身图说》和《钦定格体全录》对pancreas的涉及


值得注意的是,《人身图说》[9-10]关于“网油”的记载与pancreas非常相似:


又有网油,其体如质具之体,其分量随人大小,广狭如肠域。有大有小,形如蛛网。有二,一上一下,兼以血脉、二络、油与细皮成。于胃下分与脾至肠,折叠于肚内,柔软浮薄,在大小肠之间而缔结于腰。上有细白膜,在脾上分,与胃下加至颈肠之分而止。额勒那云:网油上分与胃相并,其体更厚,下分稍薄,与颈肠连,并其分之管路相往来,其筋亦然。”(图7)


此处的“腰”指的是肾脏,所谓“质具之体”,根据上下文,指的是阴茎,它与pancreas狭长的形态是很相似的。《人身图说》“论大小肠”还提到:“十二肠上分与胃下口相合,十二肠下口与洁肠合,并左右之脂与网油之膜相合也”[9-10],提出网油包绕十二指肠左右,对照现代解剖,包绕十二指肠左右的是胰头部,再加上其行于胃下,连接脾与肠等,这应该是指pancreas,


不过所谓“有大有小,形如蛛网,有二,一上一下”的记载又和大网膜以及小网膜相类似,“与胃下加至颈肠之分而止”也符合大网膜从胃大弯起始到横结肠的分布,综合分析,最大的可能是,《人身图说》虽然描述了pancreas,但是仍然没有把pancreas与腹膜的其它部分分开,而是错误的把它当成了腹膜的一部分。在当时西医理论体系中pancreas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器官,之所以没有能够和中医的脾对应起来也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使然。


值得注意的是,约成书于1708年满文写成的《钦定格体全录》,书中所附脾脏图却明显是指pancreas了,可惜成书后秘藏宫廷,仅满足了皇帝个人对人体知识的需求,并未在社会上流传[4,7]。(图8)

118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4:30:23 | 只看该作者
图7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19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4:32:31 | 只看该作者
图8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20
 楼主| 发表于 2020-1-4 14:3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20-1-4 06:38 编辑

1.3 日本解剖学译著对脾和胰的翻译

雍正之后,由于禁教的原因,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一度中断。而在日本,却出现了一个翻译介绍西方解剖学的高潮。1774年,日本第一部汉译解剖学著作《解体新书》出版,其后不久又相继有《重订解体新书》(1804)、《医范提纲》(1805)刊行,被称为日本解剖学史的三大名著,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7]。《解体新书》第22篇中“大机里尔”,指的就是pancreas[7,19]。《医范提纲》自创了一个“腺”字取代“机里尔”,而pancreas则以另一个自创的“脺”字指代。


在《医范提纲》中,脾(spleen)和“脺”(pancreas)都被当做消化器官并列:


三腔提纲篇第三,下腔藏胃、肠、肠间膜、乳糜脉、乳糜囊、乳糜管、脾、门脉、肝、胆、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睾丸、输精管、精囊、腹膜、网膜、子宫、卵巢等,以消化水谷、上输乳糜、转导溲屎、化成孕胎。


胃容受水谷,而糜烂、而输之肠。肠承胃所输饮食,和以胆脺二液,调熟化酿,以造乳糜,输之乳糜脉,糟粕则导去为屎。乳糜者,水谷之精液,而为血之原,白色如乳汁。乳糜脉微细,白脉偏起于小肠,吸收乳糜,会同于肠间膜中之腺。肠间膜在肠间,厚而复,全径差圆,中央当脐上,延袤展围,连缀诸肠而维持系约之,复间及乳糜脉之所道,而会于腺,复起于腺,而辐凑于乳糜囊也。乳糜囊即乳糜脉凑合为一小囊状者,在肠间膜中央之后侧,左肾之右,汇聚乳糜轮之乳糜管。乳糜管即乳糜囊之上端,渐长为管,沿脊骨之左侧而上行,连于左锁骨下静脉者。脾在胃之左侧,受血于动血脉,而分泌焉,稀水则水脉输之乳糜管、乳糜囊,脺等,稠血则输之门脉。门脉细血脉起于胃肠、胆、脾、脺、网膜、而辐凑于肠间脐上部,合为一干入于肝,复支蔓其中者,此荟萃腹内诸器之血,酿熟之,输于肝,为胆液之原。但悬肝之中垂,肝之下,形如囊,上口渐长为一管,谓之胆管,胆之职,受胆液于肝,蓄藏酿熟而输之胆管,与肝管所输之液相混注于总管。胆液者,黄而稠,悍而苦,以克杀饮食。但出于胆者气味烈,出于肝者质较稀,故其力自有强弱,二液从饮食之多少,互相调和,以适其用。脺受血于动血脉,分泌支,以造脺液,形如牛舌,横居胃下,里有一管,谓之脺管,其端与总管合,输液于肠,脺液者,酸烈清稀,与胆液合,以酿化饮食。[7]

这段话反映了当时西医对消化生理的认识进展。

从上文可以看出,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西医对pancreas的外分泌消化作用已经有所认识,四体液说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不过,spleen仍然被列入消化器官之中,spleen主管消化的误导并没有得到更改,所以日本的译著仍接受了脾与spleen的对应,并自创了个新字“脺”代指pancrea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10:56 , Processed in 0.13610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