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不留行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代医家关于营卫的认识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4:54:58 | 只看该作者
  《摄生总要》 [明] 洪基 著

八珍益母丸 

  治胎前产后诸虚百损,月事不调,子宫虚寒,久不受孕,此药行气养血,调经种子,妇人百病俱宜服。当归酒洗 川芎微炒 白芍药炒 怀熟地 人参 白术土炒 白茯苓 炙甘草 香附分四分,盐醋酒童便各,制听用 阿胶切碎,蛤粉炒珠 益母膏 上十味,分量随证加减,各制为末,入益母膏,加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空心白滚汤送下三钱。《易》曰:坤道成女。又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然则女道贵生育也。欲其生育,必使阴阳和,气血调,乃能有济,何也?盖气为卫属阳,血为营属阴。此人身之两仪,生化之原也。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引气生血,解郁散结;阿胶调经理血,治带止崩,益母膏者活血行气,有补阴之功,凡胎前产后有所恃者,气血也。胎前无滞,产后无虚,是其行中有补矣。命名益母者,所以利有子也。
112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03:53 | 只看该作者
《银海精微》二卷,未知何人氏所撰着。盖余生而目善病,昔直掖垣,余同寅友李冲涵公出以示余曰:庶几有当于目病方技乎?余检阅,见其图像立论及答问宗旨俱一一分晰明尽,若尝饮上池所视见者,取名银海本之道藏,其为方书,信乎精矣微矣。数年宦游所至,每携之笥中,兹承乏河朔,因檄所属付欹劂,盖不欲秘之自私也。虽然方亦未可尽拘泥也,脉证有阴阳、表里、虚实之异,斟酌损益存乎其人,不然拘泥古法而不通变,则是编也真古人糟粕耳!至易简妙方,则古宋阳里子所授,鲁东门伯所修,六物不竣外假,而自称绝技,又是书赐进士第中宪大夫河南等处提刑按察司副使奉敕兵巡河北道前吏科左给事中北海齐一经

痛极憎寒

  痛极憎寒图 问曰:人之患眼痛而憎寒者何也?答曰:此乃气衰血盛。经曰:血荣气卫。足厥阴主血,荣阴也,卫为阳,今气衰血旺,乃阳不胜阴,故痛极而恶寒也。宜服附子猪苓汤、白术汤主之。

  附子猪苓汤白芍药 甘草 羌活(各一两) 附子 猪苓 加黄芩 柴胡上每服五钱,水煎服之。

  白术汤白术 川芎 蔓荆子 没药 白蒺藜(去刺) 黄芩 防风 五味子 菊花 甘草上各等分,水煎服。

  问曰:人之患眼痛而体热者何也?答曰:卫属阳而发热,荣属阴而发寒,荣卫为阴阳之道也,在上属心肺,在下属肝肾,今乃气旺而血衰,是阳多阴少,故痛而体热,是热邪归于心也。宜服洗心散、解明散。

  洗心散大黄 赤芍药 荆芥 黄连 当归 连翘 薄荷 甘草解明散当归 赤芍药 黄芩 菊花 柴胡 地骨皮 车前子 桔梗 生地黄 栀子 连翘(各一两)

  上各等分,水煎服。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06:48 | 只看该作者
傅青主女科下卷 小产
  跌闪小产(五十二)
  妊妇有跌扑闪挫,遂致小产,血流紫块,昏晕欲绝者,人皆曰瘀血作祟也,谁知是血室损伤乎!夫血室与胞胎相连,如唇齿之相根据。胞胎有伤,则血室亦损,唇亡齿寒,理有必然也。然胞胎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浅;血室伤损而流血者,其伤深。伤之浅者,疼在腹;伤之深者,晕在心。同一跌扑损伤,而未小产与已小产,治各不同。未小产而胎不安者,宜顾其胎,而不可轻去其血;已小产而血大崩,宜散其瘀,而不可重伤其气。盖胎已堕血既脱,而血室空虚,惟气存耳。倘或再伤其气,安保无气脱之忧乎!经云:“血为营,气为卫”。使卫有不固,则营无根据而安矣。故必补气以生血,新血生而瘀血自散矣。方用理气散瘀汤。
  人参(一两) 黄芪(一两,生用) 当归(五钱,酒洗) 茯苓(三钱) 红花(一钱) 丹皮(三钱) 姜炭(五钱)水煎服。一剂而流血止,二剂而昏晕除,三剂而全安矣。此方用人参、黄 以补气,气旺则血可摄也。用当归、丹皮以生血,血生则瘀难留也。用红花、黑姜以活血,血活则晕可除也。用茯苓以利水,水利则血易归经也。
  眉批:胎未堕宜加杜仲(炒炭)一钱,续断(炒黑)一钱;若胎已堕服原方。血崩不止,加贯众炭三钱;若血闭心晕,加元胡炭一钱。
  歌括:闪跌小产血块流,昏晕欲绝命将休。血室损伤伤甚重,理气散瘀病可瘳。
  参芪补气气力足,归丹生血瘀难留。红姜活血除昏晕,茯苓利水血自收。
114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09:54 | 只看该作者
医方集解 理血之剂

  {人身之中,气为卫,血为营,经曰,营者水穀之精也,调和五脏,洒陈於六腑,乃能入於脉也,生化於脾总统於心藏,受於肝,宣布於肺,施泄於肾,溉灌一身,目得之而能视,耳得之而能听,手得之而能摄,掌得之而能握,足得之而能步,脏得之而能液,腑得之而能气,出入升降,濡润宜通,概不出此也,饮食日滋,故能阳生阴长,取汁变化而赤为血也,注之於脉,充则实,少则濇,生旺则诸经恃此长养,衰竭则百脉由此空虚,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血者难成而易亏,可不谨养乎,阴气一伤,诸变立至,妄行於上则吐衄,妄行於下则肠风,衰涸於内则虚劳,枯槁於外则消瘦,移热膀胱则溺血,阴虚阳搏则崩中,湿蒸热瘀则血痢,火极似水则色黑,热胜於阴,发为疮疡,湿滞於血,则为湿疹,凝濇於皮肤,则为冷痺,畜血在上则善忘,畜血在下则如狂,跌仆损伤则瘀恶内聚,此皆失於摄养变为诸病也。}

  四物汤〔养血〕  治一切血虚,及妇人经病。{月经先期为热,后期为寒为虚为郁为痰,朱丹溪曰,经水者,阴血也,阴必从阳,故其色红,上应於月,其行有常,故名月经,为气之配,因气而行成块者气之凝,将行而痛者气之滞,行后作痛者,气血俱虚也,色淡亦虚也,错经妄行者气之乱,紫者气之热,黑则热之甚也,今人见紫黑作痛成块,率指为风冷乘之,而用温热之剂,祸不旋踵矣,经曰,亢则害,承乃制,热甚则兼水化,所以热则紫,甚则黑也,若曰风冷必须外得,设或有之,十不一二也,玉机微义曰,寒则凝而不行,既行而紫黑,故知非寒也。}当归〔酒洗〕、生地黄〔三钱〕、芍药〔二钱〕、芎藭〔钱半〕、凡血证通宜四物汤
115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10: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9-1-13 07:17 编辑

太平圣惠方 > 卷第一 叙为医

[卷第一] 辨营卫经脉与漏刻相应度数法

  凡人营卫之气与经脉。漏刻相应。阴气为营。营者血也。行于经脉之中。阳气为卫。


  阳维为病苦寒热。阴维为病苦心痛。阳为卫。卫为气。气主肺。故寒热。阴为营。营为血。血主心。故心痛。
116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25:09 | 只看该作者
普济方 > 卷一百二十六 伤寒门 辨脉法第一

     阳为气。阴为血。阳脉浮者。卫气强也。阴脉弱者。荣血弱也。难经曰。气主呴之。血主濡之。血虚则不能濡润筋络。故筋急也。

  其脉沉者。荣气微也。

  内经云。脉者。血之府也。脉实则血实。脉虚则血虚。此其常也。脉沉者。知荣血内微也。

  其脉浮而汗出如流珠者。卫气衰也。

  针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毛。肥腠理。司开阖者也。脉浮汗出如流珠者。腠理不密。开阖不司。为卫气外衰也。浮主候卫。沉主候荣。以浮沉别荣卫之衰微。理固然矣。然而衰甚于微。所以于荣言微。而卫言衰者。以其汗出如流珠。为阳气外绝。所以卫病甚于荣也。

  荣气微者。加烧针。则血流不行。更发热而躁烦也。

  卫阳也。荣阴也。烧针益阳而损阴。荣气微者。谓阴虚也。内经曰。阴虚而内热方其内热。又加烧针以补阳。不惟两热相合。而荣血不行。必更外发热而内躁烦也。

117
 楼主| 发表于 2019-1-13 15:26:02 | 只看该作者
普济方卷一百二十六 伤寒门 平脉法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不行。涩者。荣气不逮。荣卫不能相将。三焦无所仰。身体痹不仁。荣气不足。则烦疼。口难言。卫气虚。则恶寒数欠。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

  人养三焦者。血也。护三焦者。气也。荣卫俱损。不能相将而行。三焦无所依仰。身体为之顽痹而不仁。内经曰。荣气虚。则不仁。针经曰。卫气不行。则为不仁。荣为血。血不足。则烦疼。荣属心。荣弱心虚。则口难言。卫为阳。阳微则恶寒。卫为气。气虚则数欠。三焦因荣卫不足。无所依仰。其气不能归其部。金匮要略曰。上焦竭。善噫。上焦受中焦气。中焦未和。不能消谷。故令噫耳。下焦竭。即遗溺失便。以上焦在膈上。物未化之分也。不归者。不至也。上焦之气不至其部。则物未能传化。故噫而酢吞。中焦在胃之中。主腐熟水谷。水谷化。则思食。中焦之食不归其部。则水谷不化。故云不能消谷引食。下焦在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溲。小便也。下焦不归其部。不能约制溲便。故遗溲。

  趺阳脉沉而数。沉为实。数消谷。紧者。病难治。

  沉为实者。沉主里也。数消谷者。数为热也。紧为肝脉。见于脾部。木来克土。为鬼贼相刑。故云难治。

  寸口脉微而涩。微者。卫气衰。涩者。荣气不足。卫气衰。面色黄。荣气不足。面色青。荣为根。卫为叶。荣卫俱微。则根叶枯槁。而寒栗。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卫为气。面色黄者。卫气衰也。荣为血。面色青者。荣血衰也。荣行脉中为根。卫行脉外为叶。荣为阴。卫为阳。荣为根。卫为叶。根叶俱微。则阴阳之气内衰。致生寒栗。而咳逆唾腥。吐涎沫也。

  趺阳脉浮而芤。浮者。卫气衰。芤者。荣气伤。其身体瘦。肌肉甲错。浮芤相搏。宗气衰微。四属断绝。

  经曰。卫气盛。名曰高。高者。暴狂而肥。荣气盛。名曰章。章者。暴泽而光。其身体瘦而不肥者。卫气衰也。肌肉甲错而不泽者。荣气伤也。宗气者。三焦归气也。四属者。皮、肉、脂、髓也。荣卫衰伤。则宗气亦微。四属失所滋养。致断绝矣。

  寸口脉微而缓。微者。卫气痚。痚则其肤空。缓者。胃气实。实则谷消而水化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水入于经。其血乃成。荣盛。则其肤必痚。三焦绝经。名曰血崩。

  卫为阳。微为亡阳。脉微者。卫气痚。卫温分肉。肥腠理。卫气既痚。皮肤不得温肥。则空虚也。经曰。缓者。胃气有余。有余为实。故云缓者胃气实。内经曰。食入于胃。淫精于脉。是谷入于胃。脉道乃行也。针经曰。饮而液渗于络。合和于血。是水入于经。其血乃成也。胃中谷消水化而为血气。令卫痚荣盛。是荣气强而卫气弱也。卫气弱者。外则不能固密皮肤。而气为之痚。内则不能卫护其血。而血为之崩。经。常也。三焦者。气之道路也。卫气痚。则气不循常度。三焦绝其常度也。

  趺阳脉微而紧。紧则为寒。微则为虚。微紧相搏。则为短气。

  中气虚且寒。气自短矣。

  少阴脉弱而涩。弱者微烦。涩者厥逆。

  烦者。热也。少阴脉弱者。阴虚也。阴虚。则发热。以阴部见阳脉。非大虚也。故生微烦。厥逆者。四肢冷也。经曰。阴阳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少阴脉涩者。阴气涩不能与阳相顺相接。故厥逆也。

  趺阳脉不出。脾不上下。身冷肤革□更。

  脾胃为荣卫之根。脾能上下。则水谷磨消。荣卫之气得以行。脾气虚衰不能上下。则荣卫之气不得通营于外。故趺阳脉不出。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革□更者。荣血不濡也。


118
发表于 2019-1-13 15:33:50 | 只看该作者
纯用四物则独阴不长,纯用四君子则孤阳不生,二方合用,则气血有调和之益,而阴阳无偏胜之虞矣。香附引气生血,解郁散结;??何也?
119
发表于 2019-1-13 15:38:55 | 只看该作者
烦有虚烦,有热烦,
120
 楼主| 发表于 2019-1-16 22:03:19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医学大辞典 营卫,以后辞海辞源皆宗此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6-26 10:16 , Processed in 0.052081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