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王锡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擂台赛:“中医的脏腑是功能性脏腑,同时也是中医解剖脏腑”但存在着张冠李戴的错误

[复制链接]
111
发表于 2017-9-7 18:44: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9-7 10:53 编辑

内经与生理学的历史渊源(全文)

原创人:张诚敬

  关键词:内经  生理学  历史渊源
  综观内经中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发现内经对人体构造的认识与现代生理学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提示内经医学同现代医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在此将提出系列证据来证明两者之间历史渊源的存在。
  1.证据一: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讲的五藏“肝心脾肺肾”与生理学认识的五脏“肝心脾肺肾”,其名称和涵义同生理学所称的五脏是一致的。
  2.证据二: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所讲的六府“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内经中是将三焦作为一府才称六府,三焦就是生理学所称的体腔;与生理学认识的“胆、胃、大肠、小肠、体腔、膀胱”是一致的。
  3.证据三:内经在五藏别论中所讲的奇恒之府“脑髓骨脉胆女子胞”,与生理学的认识“脑、脊髓、骨、血管、胆、子宫”其名称和涵义亦本一致的。
  4.证据四: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中的四支,生理学称为“四肢”,其名称和涵义也是一致的。
  5.证据五:内经在风论篇中“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其热也则消肌肉,……。”,内经中讲的皮肤和肌肉与生理学认识的皮肤和肌肉也是一致的。
  6.证据六:内经阴阳应象中“九窍不利”和生气通天论中的“九窍不通”中的九窍是人体与外界信息和物质交流的通道,与生理学所认识的“眼(二)、耳(二)、口、鼻、舌和肛门、尿道”共为九窍亦是一致的。
  7.以上提出的六项证据白纸黑字地记载在于内经中,证明内经时代就清楚了解人体的构造;除此之外,内经对盲的认识也是相当的清楚,而且将肓所患疾病称为伏梁,对其症状进行的描述同现代对“阑尾炎”的认识也基本一致;内经在奇病论中对伏梁病的表述“人有身体髀(皮)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肓之原在齐下”对位置的认识是正确的,“环齐而痛”与现代医学认识的“阑尾炎”典型症状“脐周疼痛”是一致的,表明内经对某些疾病的认识也具有解剖学依据来判断的,虽然当时是属于无法医治的绝症,但据笔者所知,“阑尾炎”在五十年代之前除一些大城市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都还是不治之症。此外,内经还对疟疾、伤寒、回归热等感染性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8.讨论认识:前述提出的六条证据证明内经医学与生理学具有不可分割的历史渊源。
  9.讨论内经医学与生理学历史渊源的意义:内经时代对人体构造的认识是历史的客观存在,生理学对人体构造的认识是现实的客观存在,两者对人体构造的认识基本一致,是内经医学同现代医学认识疾病共同的人体生理构造基础,也是跨越历史时空探索内经医学原理的生理学通道。
  述评:内经对人体的认识与生理学的认识基本一致,不管是否愿意承认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找到了内经时代与现代生理学对人体认识一致的依据,表明内经医学理论是依据对人体结构的认识形成的,用客观证据否定了长期以来认为“中医药理论没有实体依据”的观点,是证明内经医学理论的形成具有人体生理学依据不可否定的证据。
  为支持王先生的擂词,特将本文作为支持的证据以回复帖子再此抛砖引玉,昐朋友们不吝赐教!!!




点评

中医藏象是幅射场论、中医脏腑经络是伩息场论、经典内经讲的都是玄光色音味脏的虚物质,根本不是实物质的解剖论。张冠李带的錯误是王教授本人!内经根本就沒有錯!是人类顶峰的玄光高科技的伩息场论!!!  发表于 2017-9-8 18:34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12
发表于 2017-9-7 19:01: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张诚敬 于 2017-9-7 11:03 编辑

  刚才发的回复中:内经对盲的认识也是相当的清楚,而且将肓所患疾病称为伏梁,对其症状进行的描述同现代对“阑尾炎”的认识也基本一致;内经在奇病论中对伏梁病的表述“人有身体髀(皮)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肓之原在齐下”对位置的认识是正确的,“环齐而痛”与现代医学认识的“阑尾炎”典型症状“脐周疼痛”是一致的,表明内经对某些疾病的认识也具有解剖学依据来判断的,虽然当时是属于无法医治的绝症,但据笔者所知,“阑尾炎”在五十年代之前除一些大城市之外的绝大多数地区都还是不治之症。此外,内经还对疟疾、伤寒、回归热等感染性疾病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
  请朋友们思考:如果内经中认识的盲不是实体结构,为什么会感到“人有身体髀(皮)股(骨行)皆肿,环齐而痛,是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伏梁。此风根也,其气溢于大肠,而著于肓,肓之原在齐下,故环齐而痛也。不可动之,动之为水溺濇之病也。”??????????
  如不承认内经认识的盲是实体结构?虚无的盲如何能感到环齐而痛也呢?????

点评

张先生说的对!“盲”就是西医的盲肠。西医的盲肠,是从中医的盲肠翻译过去的。  发表于 2017-9-19 18:25
中医藏象是幅射场论、中医脏腑经络是伩息场论、经典内经讲的都是玄光色音味脏的虚物质,根本不是实物质的解剖论。张冠李带的錯误是王教授本人!内经根本就沒有錯!是人类顶峰的玄光高科技的伩息场论!!!  发表于 2017-9-8 18:34
113
 楼主| 发表于 2017-9-7 19:0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9-7 19:09 编辑
张诚敬 发表于 2017-9-7 18:44
内经与生理学的历史渊源(全文)
原创人:张诚敬
  关键词:内经  生理学  历史渊源

      张先生第三次发贴子支持我的立擂词,足见张先生对于学术问题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精神。赞!
      特别感谢张先生从《内经》中举出6条有关人体解剖的客观事实。
      正如张先生所说,这些客观证据足以否定中医界长期以误以为“中医药理论没有解剖实体依据”的错误观点。
     这些解剖事实,足以证明中医脏腑就是人体真实的解剖实体,中医的藏象功能就是这些实体的功能。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完全是因为古人应用“司外揣内”方法造成的“张冠李戴”错误。

点评

“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19 09:22
王教授从三唯解剖空间,错误观看与错误解释,中医四唯玄光色伩息场论,的中医藏象幅射场论、中医脏腑经络虚物质特性。明明是自己立场有错误,反而将脏腑经络的虚物质特性,非要唯心主观強行,张冠李戴的错误解释为解   发表于 2017-9-9 09:29
114
发表于 2017-9-8 18:28: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5
发表于 2017-9-9 09:28: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6
发表于 2017-9-9 10:40: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7
发表于 2017-9-19 09:22:18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7 19:02
张先生第三次发贴子支持我的立擂词,足见张先生对于学术问题的一丝不苟的科学求实精神。赞!
     ...

“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
118
 楼主| 发表于 2017-9-19 18:30:00 | 只看该作者
柴胡汤 发表于 2017-9-19 09:22
“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

“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
——————————————————
       柴胡先生终于在这一点上,与拙见一致了。     名不符实,用我的话说,就是“张冠李戴”。

点评

王先生误解我用引文句之意了!我的观点是:“脾主运化”是正确的,只是今医多存在片面理解。李老师的发言分析得很好,但是未提“脾统血主肉”这个重要功能,所以未明主运化之理,在“谁主运化”这一问题上钻到牛角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9-20 09:05
119
发表于 2017-9-19 23:14:3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我在陈斌先生帖子中的一条回复:

脾脏是解剖器官,到了脏腑学说里,脾主运化,实际是讲运化这个功能的,和脾脏这个器官没有什么关系了。脏腑学说的五脏,是五个功能系统,这是您前边一直强调的观点。我这几条,从中医脏腑学说形成过程来看,五脏确实就是五个功能系统,和原来的解剖器官失去了直接联系。
认识了五个解剖器官,又认识了五个生理功能系统,把五个功能系统,人为地分配给五个器官。这个情况,可以称作“张冠李戴”。脾是李,。运化(现代的消化、吸收等等功能)是冠,管运化的一系列脏器或系统(现代指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等)是张。


中医脏腑学说,把现代生理学的许多器官和系统(张)的功能(冠)主观上分配给五脏(李),这是张冠李戴。


您和王教授前面几个帖里有些争议,我总觉得是各自表述不太清楚形成的,并不是认识上有根本区别。



点评

脾主运化,实际是讲运化这个功能的,李教授你除了会想象,还有就是胡编乱造  发表于 2017-9-20 08:55
120
发表于 2017-9-20 09:05:20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7-9-19 18:30
“至于脾主运化名不符实”?!
——————————————————
       柴胡先生终于在这一点上 ...

王先生误解我用引文句之意了!我的观点是:“脾主运化”是正确的,只是今医多存在片面理解。李老师的发言分析得很好,但是未提“脾统血主肉”这个重要功能,所以未明主运化之理,在“谁主运化”这一问题上钻到牛角尖里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8:00 , Processed in 0.05967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