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阜新汪海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0:39:0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滥用抗生素和清解法热病迁延不愈
  
  张某,威县张禾寨人,1997年12月请出诊。
  患者80岁,有不太严重的老慢支。一个月前,因感冒发烧,老慢支加重。先是请本家的村医治疗。治疗10多天,病情加重。于是让同样是村医(不是本村)的女婿来治。治了10多天,还是越治越重。病情垂危,已经预备后事,请我看一看以免后悔。女婿正在病家,我详细问了一下所用药物。大约凡是县里能够买到的抗生素和其它抗菌药都用了,青霉素类更是用的超大剂量——每天10g以上。清开灵、双黄连也多次大用——比说明书规定大一倍。同时还用地塞米松每天40mg左右。
  患者的情况是:卧床不起20多天,近两天一阵阵昏迷,完全不能进食,每天低热,咳吐大量稀白痰,全身虚肿,腹部胀满。脉象细弱,舌质淡胖、苔白厚水滑。其它就是典型的老慢支和肺心病体征。
  我嘱咐继续输液,不要再用抗生素和清开灵、双黄连等,皮质激素在4日内逐渐停用。还嘱咐以后像这种情况尽量不用激素,抗生素也不必用这么多。
  中药处方如下:
  陈皮15g、茯苓15g、半夏10g、桂枝20g、干姜8g、党参10g、五味子15g、附子10g、甘草5g、生姜20g、川朴5g。常规水煎日1剂。
  送我回家的路上,恰好有一家中药店,于是,让病家取药3剂回去以便尽快煎服。
  3日后没有消息,我以为病人已故。
  岂知,1998年2月,患者的儿子又来请。他说:去年患者服药一剂就可以进食,服完三剂基本恢复,所以没有再来请。这次病情与去年相同,已经治了10多天,还是越治越重,务请再次临诊。
  到了病家一问,前医的治疗还是从前那一套。患者的表现也略同上一次。
  开的方子自然还是略同上方。结果还是一周内痊愈。
  2000年9月21日,再次出现上述情况,处理如前。
  2001年4月26日,再请出诊。这次感冒才4天,但已经用了大剂量抗生素、清开灵和皮质激素3天。患者脉象洪滑,舌干而瘦,咳嗽痰少,神志不清。这次的中药处方如下:
  党参10g、白术10g、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五味子10g、桂枝20g、白芍12g、川朴6g、甘草7g、连翘12g、葛根10g、三仙各10g、川芎6g、生姜20g。常规水煎即服。
  服上方3剂,病情大好。但是,后来略有反复。断续治疗至5月8日方告痊愈。后来患者曾出现“轰热”,这也是激素的副作用所致。中药煎剂无大改动,加用金匱肾气丸和补中益气丸。
  2001年初冬,我回省城赶写《中西医结合二十讲》。大约腊月中旬,患者的儿子打电话说,他父亲的老毛病又犯了,已经请村医和妹丈治疗一个月,越治越重,问我如何处理。我告诉他可以去请我的门人,终于未能挽回。
11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9 21:21:3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2:滥用抗生素和清解法热病迁延不愈
  
2004年11月29日,张明亮——即上案的儿子——又来请。这次是她的母亲病重。老太太81岁,也有不很严重的老慢支。大约2周前感冒起病,口服西药2天无效,注射西药2天又无效,即开始输液,共输了10天,病情益加严重。由于明亮还记着我的嘱咐,提醒医生不要轻易使用皮质激素,这次输液只在开始用了2天。用量不详。但是,氨苄青霉素、菌必治、清开灵等一直大量使用。由于患者出现明显心动过速和频发早跳,前医不敢再治。
  其实,老太太的情况比当年她的老伴儿要好。她还可以平卧,只是稍一动就气短。还可以进食,也没有昏迷。脉象细数,频见结代,舌淡苔少。血压120/60mmHg。双肺可闻呼气末粗湿罗音。桶状胸比较典型,但无明显颈静脉怒张。无明显水肿,虚汗不断,夜间需服安定才能入睡。前几天大便不通,服缓泻药后,大体正常。
  西医辨病:老慢支、肺心病、心衰
  中医辨证:老年外感痰喘,伤寒表虚证
  处方如下:
  
  中药煎剂:桂枝加附子汤、二陈汤合剂加味。陈皮10g、茯苓10g、半夏8g、五味子10g、桂枝20g、附子8g、白芍10g、干姜5g、川朴5g、甘草5g、生姜20g。常规水煎即服。
地高辛半片(0.125mg)日2次;金匱肾气丸9g日3次;补中益气丸9g日3次。
  12月5日:明亮来取药,说病情大好。患者可以自由翻身起坐,进食较前多。出汗停止。睡眠改善。脉象仍见结代。地高辛改为每天半片。其余同上方5日量以巩固疗效。
11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3:13:56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5:该用抗生素不用
赵某,女,50岁,威县管安陵村人,2005年11月19日初诊。
25天前忙于摘棉花时,左腋下疼痛并冷热发烧。服药、扎针热退后又劳动2日加重。输液用青霉素1天,即改用菌必治、环丙沙星。这时他医怀疑乳癌。径去省四院(肿瘤医院)诊治。排除乳癌后,继续输液至今。患者仍自觉疼痛,并惶恐、纳差。二便可,口干。起初体温曾达40℃,最近37.5℃左右。一般情况可。脉象略见洪数。舌红,苔黄白厚腻。左腋窝正中可及边沿不清的包块,有轻压痛,无波动感。
处理如下:柴胡6g、黄芩15g、连翘15g、当归8g、芎8g、红花5g、陈皮10g、生石膏5g、怀牛膝10g、丹皮8g、知母8g、三仙各10g、生甘草5g。
增效联磺片2片日2次。
腋窝湿热敷。每天至少4次,每次30分钟以上。
静脉点滴青霉素0.8克日1次
按:此案是典型的腋下淋巴结炎,因为手臂创口感染所致。不是复杂情况。这时,除使用抗生素外,患者必须休息。炎性包块伴发烧数日,却怀疑乳癌,毫无道理。就诊时患者仍然惶恐。为了让发炎的淋巴结尽快消散,上方中抗菌药用量偏大。
11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17:39: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腹股沟淋巴结炎(已经收入传心录)
邻村某女,25岁,2007年11月20日初诊。
约10天前,发现右腹股沟部疼痛性肿块并有恶寒,已经他医输液9天,肿块变小,仍感疼痛。一般情况好。右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且有压痛。脉舌象无大异常。处理如下:
连翘20g、  牛篣子10g、  菊花10g、  红花6g、  怀牛膝15g、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10g、  乳香4g、  没药4g、  陈皮15g、  茯苓10g、  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11月27日再诊:已无任何不适,局部仍可触及较大、较硬的淋巴结。继续服上方5日停药。
按:最常见的淋巴结炎就像本案这样出现在腹股沟。这种淋巴结炎绝大多数是患肢有破伤或其他感染。一般很容易找到最初的感染处,但此案没有找到明显的感染处——天气已冷,没有让患者脱裤子。淋巴结炎是因为细菌随着淋巴回流感染了淋巴结——淋巴结的责任是防止细菌等感染进入血液。故同样的情况还常见于腋窝。也可见于肘窝内侧,但那里的淋巴结较小,有时难发现。颌下和颈部淋巴结炎,多见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因为这时多注意全身反应,往往忽略颈部的淋巴结肿大。此种感染可以很严重——严重颌下脓肿在旧时是可以致命的,猩红热尤其容易继发此证。
西医治此类感染就是使用抗菌素——最多用青霉素类,大多效果很好。
中医治此证,最高的境界也是求消散于未成脓疡。所用药物的功效大多与抗菌素相同,如连翘、二花、公英、黄连、黄芩、黄柏、鼠粘子(即牛蒡子)、桔梗等。但又不完全一样——一般还要用两味活血理气药,如川芎、白芷、香附、陈皮等。假如感染形势严峻——大红、大肿、大痛、大热,就要改为集中清热解毒,常常还要用一两次大黄攻下。已经成脓,就有外治法。从来不作外科的人,读古书对这一部分很难读懂,必须有人带教学。中医治脓疡,最具特色的治法是托里排脓法或内托法——补益气血。不经常处理疮疡的人,也不大会真懂其道理因而不大会用。
由于抗菌素的普遍使用以及群众生活水平和卫生知识大大提高,目前很少见严重疮疡。
此案的西医处理没有错误,但我相信一开始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更好。
115
 楼主| 发表于 2009-6-20 20:32:5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6:老抗生素疗效仍然可靠——我的切身经验
  
  自1970年正式做医生以来,我工作过的单位有:县以下医疗单位、县医院、地区医院和省级医疗单位。自己因病用过各种比较老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地霉素、四环素、洁霉素、庆大霉素、新霉素、红霉素等。由于工作关系,更是经常接触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的抗菌药。按照很多同行的逻辑,老抗生素在我身上效果不会好。如果我患了感染性疾病,应该使用最新一代的抗生素或抗菌药,而且应该使用大剂量或超大剂量。其实,完全不是这样。
目前最常见的细菌性感染,是感冒或流感后继发化脓性感染。
  出现了这种情况,青霉素至今对我和我的至亲疗效很好。
  目前最老的青霉素是青霉素G钠。它和20多年前最常用的青霉素G钾分子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后者是钾盐,肌肉注射时很疼,至少理论上不宜于静脉注射。由于青霉素钠盐可以静脉滴注,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就是从青霉素钠盐普遍使用之后开始的。我从来没有给自己和至亲使用过超大剂量的青霉素,尽管和20多年前相比,用量也比较大了。
  比如,我也有轻度的老慢支,却不很在意。熬夜写东西时,抽烟比较多。于是,冬天流感局部小流行时,总要感冒两次。不过,感冒之初从来不用抗菌药,而是在咳嗽、发烧2日还不好才使用。一般是自己给自己肌肉注射青霉素钠160万单位,日2次。有时再口服增效联磺2片日2次。一般用一次就病情缓解,故没有连续用过4天以上。
  再如,犬子的犬子2001年出生。他早产1个月,出生时体重只有2200克,体质不算好。对他我也从来不积极或大量使用抗生素。近2年,他也发生过比较重的感冒后呼吸道化脓性感染3、4次,我的处理原则都是至少高热两天之后才用抗生素——也是青霉素钠盐。用量和用法是:80万单位肌肉注射日2次,一般不超过4天。总是疗效满意。因此,嘱咐他的父母,我不在石家庄时,孩子发热之初不要使用任何抗生素。中等热以上2日不退再使用。就用青霉素钠80万单位,肌肉注射日2次。然而,他们还是有时不听话。2005年冬天,孩子感冒发烧竟然输液八九天,青霉素用量很大,还用了菌必治、清开灵等。结果,咳嗽、低热迁延不愈两个月,体重下降近2kg斤,我回石后给他服用中药并注意保养1个月才好。
  总之,青霉素钠在我本人和至亲身上的疗效足以证明,它至今疗效很好。我相信,其它青霉素类新药,都不如它。对化脓性球菌感染,头孢菌素也不比它效果好。
又须知道,当感染性疾病以正气不足为主要矛盾时,抗生素和其他抗菌药都效果不好。
  比如,由于赶写本书过于劳累,2007年2、3月我的身体不大好。一次感冒之后,咳嗽、痰多、低热10多天不好。为了体验一下大剂量的抗生素效果如何,我也给自己用了一次大剂量:静脉滴注头孢菌素1g、青霉素钠800万单位。然而,效果不明显,还是改服中药才逐渐好转。
116
发表于 2009-6-20 21:26:2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医学贵在结合,中西互补共进!
11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0:12: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7:小病大用抗菌药而无效
吕某,女,50岁,威县城内干部,2007年11月8日初诊。
约40天前,右足有轻微的脚气感染,在棉花地里走了一趟似乎加重——有不严重的疼痛,小腿上有两处小红肿,于是立即去县医院就诊。那里给她输液每天使用青霉素80万单位×12支、甲硝唑1g(两瓶),连续10天,似乎略好。停药2日后病情反复,于是又在某诊所输液使用先锋霉素V每日1g连续8天,但病情不见进退。停药一周病情似乎略重,于是又去邢台市人民医院就诊。那里让她再单独使用青霉素,但每天改为两次,每次0.8g。如此使用10天之后,再改为每天一次0.8g。同时,让她每天用抗菌药水洗脚3次,每次用庆大霉素10支,甲硝唑5支。如果见好,改为输液每天一次,每次青霉素0.8g。10天后果然见好——但不是大好。于是改为每天一次。如此输液5天,又有反复,医院的医生又让她外用大量达克宁软膏(多抹软膏,而后用塑料纸包住脚),如此两天,更加严重。于是就诊。
患者一般情况尚可,饮食、二便、睡眠、精神、体力均可。脉象略见洪滑有力,舌红苔黄略厚。问患者何时有高血压,说已经约10年并有冠状动脉供血不全。此外无重病史。查右足背近足趾处有不很严重的红肿热痛和簇状小疱疹,自觉局部小痒痛。血压150/100mmHg。
处理如下:
1.停用此前一切中西药物。
2.口服中药煎剂如下:
连翘20g、黄芩10g、黄柏15g、栀子6g、丹皮10g、菊花15g、茵陈10g、牛子10g、生地15g、白芍15g、怀牛膝15g、生石膏粉10g、生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剂。
3.口服成药龙胆泻肝丸6g日2次。
4.外洗煎剂。
生大黄30黄芩20黄柏20。加水半洗脸盆,开一两沸之后凉温洗患足,日2~3次。
洪钧按:如上处理,自中医看也有些小题大做了。鉴于此前西医治疗用药量如此之大,时间如此之长而不好,暂如此。当然,就脉证而言,如上中医处理,也没有错误。且看效果如何!
又,30年前患者的母亲病危,经我抢救迅速转危为安。她近日打听到我在家故积极求治,言谈之间仍然感激不尽而且很信任,故我用药不必顾忌。她的高血压也是单靠诊脉即断定。按说降压西药最好继续服用,但我相信上述中医处理能够同时控制血压。家属说前医曾经怀疑丹毒(这大概是为什么用如此大量抗菌药),但目前没有任何丹毒表现。
上方是一派苦寒。我很少用这样的方子。
11月13日再诊:诸证悉减。肿胀消退过半,疼痒基本消失。泡疹完全消退。自我感觉很好。脉象柔和略沉,不再见洪而有力,舌可。血压120/80mmHg。患者又称,此前大便常不通畅。服药后大便日一次,不稀且通畅。再次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先后使用抗菌药38天,从来没有大好。又,患者此前服用的降压西药是:心痛定片10mg、卡托普利1片、尼群地平1片,各日3次,尼夫达1片日2次。自昨天始,由于自觉舒适(患者对血压高很敏感)停用了心痛定。处理如前。
11月20日三诊:诸症悉退。脉象略见沉弱。血压100/70mmHg。
洪钧按:上方不是攻下剂,但多数人服用后会有轻度稀便。看来患者此前多内热,如此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能清除内热,可见此类西药不能完全代替苦寒清热的中药。目前,他的血压完全正常且欲偏低,也是加用上方的结果。
118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13:12:3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8.滥用抗菌药伤胃阳
冉某,男,26岁,威县油坊村人,2007年12月11日初诊。
双外耳道肿疼,耳鸣20天,服西药10多天,肿疼、耳鸣不好而上腹胀满、烧心、不欲食。面色略见(白光)白,一般情况可。脉象大体正常,舌质淡苔白略厚。
处理如下:
生姜30g、陈皮20g、半夏8g、茯苓10g、香附8g、川芎10g、党参10g、桂枝20g、附子10g、苍术6g、生三仙各10g、甘草4g。常规水煎日1剂。
香砂养胃丸6g日2次。
2008年1月2日再诊:服上方2日,双外耳道疼痛和腹部不适即完全缓解。仍有耳鸣。守前方。
按:面白之人,大多阳虚,一般不宜苦寒。患者去看的西医最喜欢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好其他抗菌药等,而且一般同时给两种以上,未免伤胃阳。假如本来胃不好,早已呕吐并完全不能进食了。
又患者说双耳肿疼,我仔细看(戴上额带镜)无明显红肿,故此一开始就不是湿热,用抗菌药——略同苦寒清热,是错误的。上方引火下行之意。
119
 楼主| 发表于 2009-6-21 21:05:1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第六节  病毒性肝炎
案1:乙肝大三阳完全转阴案           6:乙肝转阴
案2:急性乙肝痊愈并部分转阴案       7:轻症乙肝
案3:乙肝大三阳部分转阴案           8:丙型病毒性肝炎
案4:乙肝小三阳转阴案               9:乙肝低热
案5:乙肝小三阳部分转阴
12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2 10:54:44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概说】
病毒性肝炎——特别是最常见的乙型肝炎(下称乙肝),成为我国当代医界和社会沸沸扬扬又有些令人感到困惑的问题。
一般认为现状如下:
全世界乙肝病毒携带者约3.5亿,我国约占1/3。即约10%的国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约等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我国每年新发病毒性肝炎200万例,其中20~25%为乙肝。乙肝发病后,大部分痊愈,约10%的病人转为慢性肝炎,并与肝硬化、肝癌密切相关。全国慢性肝炎患者约有1000万。随着乙肝疫苗的接种,儿童中HBsAg携带率下降到2%以下。
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没有临床症状,往往在健康体检中被发现。他们是HBV(乙肝病毒)的宿主,对HBV传播起着巨大的作用。HBV主要以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人群的密切接触也是重要的传播途径。
然而,一般又认为,我国人群乙肝感染率高达60%。于是,国人无人能够避免接触HBV。不过,按上述统计数字推算,即便反复接触,只有1/10的可能性成为HBsAg携带者。这些人发生急慢性乙肝的可能性又只有大约1/30。每年全国因急性乙肝死亡者不会超过2000人。加之,乙肝不会像1988年上海甲肝那样暴发流行——短时间内30多万人发病,故乙肝不是多么严重的问题。
如果再联想人类文明史已有数千年,20年前还没有肝炎免疫预防手段,乙肝却不是越来越多,就更不必对它感到恐惧。
况且,公认急性病毒性肝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患者可以不药而愈。于是,对乙肝更不必如临大敌。
之所以要有足够的重视,是因为病毒携带者基数大。
最好的办法是推广乙肝疫苗预防注射,逐渐减少病毒携带者。
可是,医界似乎又不是这样看问题。
比如,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而检验出“大三阳”——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肝病毒e抗原(HBeAg)和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阳性,医家就认为等于患了乙肝。甚至,只有“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 阳性)或一阳、二阳,也认为很危险,必须设法“转阴”。
于是,近年来,“医生”们对乙肝最热衷、最常做干预就是“乙肝转阴”。
据我的经验,急性乙肝(慢性见“肝脏病”)确实不难治,也不算常见。让“乙肝转阴”则相当困难,而要求“转阴”者是那么多。大多数HBsAg携带者没有任何自觉症状,于是在中医无证可辨。他们要求服中药,只能参考西医理论用药。
其实,西医干预对乙肝转阴,效果照样不满意。
即便如此,有些西医同行还是有偏见。
服中药之后,“转阴”了。他们说是自动转阴的,因为有的人没有任何干预也会“转阴”。可是,用西医办法干预(拉米定夫、干扰素等)一年左右,患者花费两三万,其中有的“转阴”了,却认为是西药干预的结果。
我怎样以中药为主治急性乙肝或让乙肝转阴呢?
就是加强机体免疫力。
发明乙肝病原学诊断手段以前,无自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不会被视为病人。其中必然有不少人会自动“转阴”(一般认为一年内可达30%)。急性乙肝大多经过休息、营养即可痊愈。
没有药物干预的痊愈或转阴,只能是机体的免疫机能起的作用。于是,中医药防治乙肝,应该重在加强机体免疫力。据我所知,补益气血药大都可以提高免疫力。加之,拙见以为“肝从脾治”。于是,基本方法就是补气血、健脾胃。其余加减,以疏肝理气为主。因为即便毫无症状,一旦检验阳性,人们立即忧心忡忡,于是,常见肝郁气滞。
只是,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特别是年轻人,忌讳别人知道。好转之后,往往没有反馈。有的患者治疗结果如何,不得而知。故近年虽然接诊过上百个乙肝病毒携带者,效果比较好、记录比较全的只有不足10案。
总之,在我看来,乙肝虽有待进一步认识,却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近年国人为此付出的代价,有些小题大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01:00 , Processed in 0.05607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