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妙之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证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5-5-9 13:06:46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5-5-8 21:36
我认为,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它们的主要任务是治病,至于说“病很难定义,原因很多”则是另一回事。 ...

老实说,我对所谓中医的“科学性”问题,一直都不觉得有啥重要。首先应该说大家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需要厘清一下。所有有用的文字都是多义的,多义的意思是各种具体的义一般不可进行“等价交换”,否则就成了所谓“偷换概念”。从这个角度看,科学这个词或概念也是多义的,我认为至少可以从3个不同视角得出不同的具体内涵:一是作为一种精神,指的是包括理性质疑和寻根问底对事物之“所以然”的追求;二是作为一个过程,重点是它的行为规范而不是它在某个认识阶段上的具体结论;三是作为思辨劳动所产生的具体认知结果,重点则是经得起实践检验因而被广泛接受为正确。

譬如我们常说的实事求是,就是科学精神的体现,但不等于说某人(当然包括我自己)认为自己主观上是在实事的基础上求是,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科学”的。同理,所谓“科学不是正确的代名词”这类说法,只在前面所述的第一或第二义的前提下作为一种补充才有意义,因为上面所说的第三义,说的正正是“科学就是正确”。所以如果不讲视角(英文叫context),只是抽象讲词义,恐怕就像寓言中所说的几个盲人对大象形态的认知一样,只能是各执一词、没完没了。(由此或可推论,中医人要达到对科学有个共识,需得先认识到“科学是头大象”,或至少要把科学当成是头大象般看待才行。:)

回到中医的“科学性”问题,本质上是中医对传统理论的自我认识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定位问题。其实看看其他领域,譬如文化艺术历史经济法律诸多其他人为因素主导的知识领域,所谓“科学性”最多只是个口号,真有那么重要吗?又譬如互联网的HTTP协议,完完全全是人为的技术,根本不需要论证什么科学性。中医的知识源于经验,而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就是实用理性,所以中医应该定位于理性而不是科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理性是科学的基础,科学是理性的最高形式;但从理性到科学需要一定的条件,首要的就是技术要求和知识积累。传统中医绝对是中国人民族性格的最佳体现,但事实上是没有达到现代科学所要求的高度。别的不说,看看中医队伍里一大票人,用意识形态代替专业,连对中药做化学分析找出起作用的成分都反对,不要说科学精神了,直情连理性精神都没有。所以,我认为中医应定位于理性,能够做到与此名实相符就很不错了。

点评

请这位先生说说,相对论是怎么干出来的?板块学说是怎么刨根问底的?再论论爱因斯坦这句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怎样的行为规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21:40
对中药做化学分析找出起作用的成分都反对···中药的作用确实是应该有化学成分的因素 但现代化学分析的技术能力 还不足以完全认识中药起作用的化学成分 至于概念么 老子认为可知但很难知 跟笛卡尔的认识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13:18
102
发表于 2015-5-9 13:18:22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5-5-9 13:06
老实说,我对所谓中医的“科学性”问题,一直都不觉得有啥重要。首先应该说大家对科学这个词的理解需要厘 ...

对中药做化学分析找出起作用的成分都反对···中药的作用确实是应该有化学成分的因素   但现代化学分析的技术能力   还不足以完全认识中药起作用的化学成分   至于概念么  老子认为可知但很难知   跟笛卡尔的认识不同的吧  

点评

看不懂:不知先生所说和我帖子中的论点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我倒还有一句话想补充:说到最后,科学是干出来的,不是“论”出来的。中医界喜欢“论”中医的“科学性”,也算是个奇特现象。因为四周望望,被世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15:45
103
发表于 2015-5-9 15:45:08 | 只看该作者
无敌的烈士 发表于 2015-5-9 13:18
对中药做化学分析找出起作用的成分都反对···中药的作用确实是应该有化学成分的因素   但现代化学分析 ...

看不懂:不知先生所说和我帖子中的论点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我倒还有一句话想补充:说到最后,科学是干出来的,不是“论”出来的。中医界喜欢“论”中医的“科学性”,也算是个奇特现象。因为四周望望,被世人承认为科学的学科,无论是那一个,在专业圈子发表论文讲的都是有什么突破,即昨天大家都不了解或认识错误的,今天有了新的理论解释和验证。唯独中医界却不是这样。最好笑就是那帮倒骑驴及其帮闲,一方面好像古人已经发现万世不变的真理,没得到现代科学的认同就挖空心思另搞一套所谓“东方科学”,甚至有些搞笑专家信誓旦旦要给中医“穿上科学的外衣”,完全是好逸恶劳的山寨心态,现代中医应该与这些人划清界线。

点评

哦 看不懂不要紧 我水平不够自然就说不明白 华丽丽的无视就可以了 老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 说的话与中医经典有相似 言简意深 想懂多要靠悟 笛卡尔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说的话言不简而意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16:26
104
发表于 2015-5-9 16:26:45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5-5-9 15:45
看不懂:不知先生所说和我帖子中的论点有什么直接关系。

不过,我倒还有一句话想补充:说到最后,科学 ...

哦  看不懂不要紧   我水平不够自然就说不明白    华丽丽的无视就可以了

老子作为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   说的话与中医经典有相似   言简意深    想懂多要靠悟
笛卡尔作为现代科学的奠基人   说的话言不简而意也很深      看懂需要用数学才行

现代中医也好  传统中医也好   必须是中医才行   需要继承才能发展   
否则就会发展成“打鸡血中医”“扎神经中医”“温度控中医”····   
我记得萧铁先生也喜欢发展中医     愿意看到那样的中医前景嘛?

105
发表于 2015-5-9 18:20:06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5-5-9 02:51
简单地说,西医的病的不同阶段(病理状态)就是中医的证。同一个证可以出现在西医的不同病的不同阶段, ...

       “西医的病”和“病理状态”。
    为什么我特别强调“西医的病”与证之间的关系,正是为了与“中医的病”相区别。同一个病人,其体内的病理变化只可能是一种,但是中西医诊断出不同的疾病名称,例如:支饮,西医称谓心力衰竭;悬饮,西医称谓胸腔积液;肺痿,西医称谓间质性肺炎、肺萎缩;肺胀,西医称谓阻塞性肺病;肺痈,西医称谓肺脓肿;胸痹,西医称谓心绞痛等等。在中医的这些疾病中,也分为许多证,中医的病与证之间的关系,人们并不重视,而重视的是西医的病与证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的病证结合模式。
     病证结合模式是指:西医诊断出疾病,把这一个疾病的整体区分为几个证型,根据证型处方用药。其弊病是西医的疾病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而中医的证型不能够反映出这个连续的过程,证型与证型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而是几个孤立的证型
106
发表于 2015-5-9 18:42:25 | 只看该作者
        “病理状态”,是指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阶段(系统论称为状态),换言之,疾病过程(病理过程)包含着若干个病理状态,病理状态的运动就是病理过程。这样每一个疾病作为一个系统,建立起病理过程与病理状态的理论构架,系统论与疾病就融合了。这个理论构架适合于中西医两大理论体系。
107
发表于 2015-5-9 18:53:3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着重于辨证论治,证也是中医疾病过程中的不同质的阶段,也是病理状态。
108
发表于 2015-5-9 21:27:20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5-5-9 10:46
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 ...

举出《十问歌》,还是为了辨证与辨病关系这个主题,没有引起大家注意,再举一个例子:“桂枝下咽,阳盛立毙”,大家从医多少年,桂枝汤估计都开过,病人患病以后“立毙”的情形估计也都见过,有的朋友还处理过“立毙”的病人。


问题:哪位见过桂枝汤吃死人?


如果大家都没有见过,古人的这句话算不算胡说?

点评

现时代的,我们这几个人没见过,就能够证明古人胡说?!  发表于 2015-5-10 16:11
109
发表于 2015-5-9 21:31:53 | 只看该作者
温病不管卫气营血辨证还i是三焦辨证,都有发热恶寒病邪在表的表证,风温、秋燥、伏暑、暑温……,治法方药是不是一样?
110
发表于 2015-5-9 21:33:1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习惯上把慢性病称为“内伤杂病”,这个杂,是什么意思?

点评

中医这是怎么了,这个也需要讨论吗?杂病,就是多种多样的病,相对外感六淫样数要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5-9 21:4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 12:41 , Processed in 0.10932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