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杨金峰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的脏腑和西医的脏腑有什么不同??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3-11-1 13:18:50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 10:23
有了结构与功能不对称的概念,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脾主运化中的脾与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的确是一个东西 ...

很好!
102
发表于 2013-11-1 15:21:46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3-11-1 03:26
从表面上看,中西医理论是不同的。但是,如果弄清了中医理论所阐述的人体内在联系,并且弄通了西医 ...

      请把简介、前言或者重要章节发到论坛来,让我们学习学习。谢谢。
103
发表于 2013-11-1 16:22:23 | 只看该作者
      结构与功能不对称的深入探讨。
    人体任何功能的实现都是全身所有结构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结果,肺的主要功能是呼吸,但是呼吸功能的实现只有肺并不能完成,需要许多其他器官的协助;除了肺之外肠道、皮肤、皮下组织都能够进行气体交换;肺除了气体交换功能之外还具有内分泌功能,调节血液循环功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节情绪等等功能。传统的肺是呼吸器官,他的功能就是呼吸这种一对一的观点发生了动摇。
    由此,对于中医经络的功能要求寻求一个器官、一种组织、一种物质去完成它的机械唯物论思路是不正确的,经络功能的实现需要多个组织、多种机制、在不同的层面共同完成,但是,经络功能的完成必定有其物质基础,而且这种物质基础在娘肚子里已经形成了。至于十四经脉线,那是人类头脑中的主观产物,是把针灸治疗疾病的经验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归类于阴阳五行理论而产生的,如同古代真实存在的丝绸之路与我们现在画在地图上的丝绸之路一样,古代真实存在的客观世界(丝绸之路)比现在地图上的丝绸之路要复杂的多、模糊得多,甚至于我们没有办法真正认识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原貌。
104
发表于 2013-11-1 21:02:52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1 10:23
有了结构与功能不对称的概念,我们就比较容易理解脾主运化中的脾与西医解剖学中的脾脏的确是一个东西 ...

中医把物质代谢功能统统归属于中医的脾(即西医解剖学的脾脏)。无论这个结论现在看起来多么不可思议,甚至于荒谬,但是,这是历史事实,是不可能改变的了,如果你要使用中药方治疗疾病,你就不得不按照脾主运化的理论行事,……………………


博士说这话的时候,心里还是拘执着解剖学脾脏的念头。假如您把脾主运化的“脾”字,换成个其他字,比如,换成“土”字,再试着重新表述一次。


实际上,《内经》讲到脾的时候,就已经脱离了脾脏。这时候就完全可以用一个其他词汇代替脾字。到《类经》,明确提出脾主运化,脾,其实就成了运化的代称。
105
发表于 2013-11-2 00:3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lyyjj 于 2013-11-2 00:48 编辑
llyyjj 发表于 2013-10-31 00:36
在受纳内容里,胃为什么会受纳,中医几乎不讲。为什么不好好受纳,讲的却特别详细,而且有相应有效的治法 ...

接着说胃。
胃能受纳,一眼可以看到。胃能腐熟,主要是从胃不能腐熟的各种病变中观察、总结出来的。
中医讲胃气主降。这个词不知道出自何处,这个观点却在《内经》里就有多处论及。“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胃满则肠虚,肠满则胃虚,更虚更满,故气得上下”。这样的描述,依靠当时的简单解剖和生活的观察都可以认识到。食物从口进去到大肠排出,肯定早就观察到了,解剖又发现了从口到肛门的一系列器官,还发现了这一系列中间的关键地方,即“七冲门”。在这个阶段,这些器官和生理活动的命名、描述和现代解剖学、生理学是一致的。
后来,当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时候,解剖就不能给中医提供帮助了。


食物如何化生为气血?
腐熟不能正常进行甚至完全不能腐熟是什么原因?
水谷同一途径摄入,排出途径却不同是什么原因?
排便正常但水液排出异常,或者二者同时异常是什么原因?

………………
水谷进入,不可能老在胃里搁着。水谷要变化成营养全身的气血,还有大部分要变化成糟粕病排出。这就出来个“运化”的理论。
生理现象和临床病象不能靠解剖所见来解释,自然只能根据临床治验来推测这些病象的原因。临床上经常见到腐熟和“运”与“化”不能正常进行的病变,除了解剖看到的整个消化管道,肯定还有器官在决定运化活动。


这是哪个器官呢?古人是没办法知道的。现代生理学研究,发现不是一个器官,是个复杂的系统,费老大劲了。现在还有许多说不清楚的地方,古代中医聪明,他没有现代科研的条件,他也不用太笨的方法,他给这一系列运化活动,指定一个器官来负责,就是脾脏了。
发现了运化这个生理,就指定一个器官来负责。其他四脏也是一样,各自负责一系列生理活动。综合起来,形成藏像学说。


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脾脏?我也猜不出,大家有兴趣可以聊聊
不过,这个原因找不出来也没关系,因为,中医关心的是运化,治疗的也是运化,脾主还是谁主,都无所谓。在这个阶段上,藏像学说就开始脱离解剖了。




106
发表于 2013-11-2 08:24:35 | 只看该作者
llyyjj 发表于 2013-11-1 16:30
接着说胃。
胃能受纳,一眼可以看到。胃能腐熟,主要是从胃不能腐熟的各种病变中观察、总结出来的。
中 ...

   “ 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脾脏?我也猜不出,大家有兴趣可以聊聊。”
   回复:
   中医理论的形成是经过千百年的经验积累,反复推理,反复验证而形成的。五脏是五个实质性脏器,心肝肺肾与西医的解剖生理学还有关系,而脾主运化与西医的脾脏风马牛不相及,中医为什么把运化功能归类于脾呢?
     这还要从食物的消化说起。食物从口腔进入人体,在消化道内消化,大便从肛门排出体外,这个过程胃大小肠就完成了,那些精微物质哪里去了,最后变成了什么?是怎么变化的?什么脏器来完成这个任务?而脾与胃距离最近,心肝脾肺肾之中只有脾没有任务,于是把运化功能归类于脾。这是经过千百年反复推敲而得出来的。
     藏象经络的各种功能的归类、取象比类都是经过千百年反复推敲得出来的,不是随心所欲、哪个人心血来潮编造出来的。

点评

而脾与胃距离最近,心肝脾肺肾之中只有脾没有任务,于是把运化功能归类于脾。这是经过千百年反复推敲而得出来的。 ------------------------- 我也是这么猜想,看大家和咱俩想的是不是一样。 藏象经络的各种功能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 10:39
脾是臟 脾在嬰兒胚胎中形成順序在前 心肝腎脾肺 它有許多功用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 09:42
107
发表于 2013-11-2 08:3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3-11-2 00:39 编辑

   
        以下为《中西医融合观续》中的部分内容,仅供参考。

         1.西医的物质代谢过程与中医脾主运化的融合  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
水与食物这是中西医的共同参照物,粪、尿、汗也是二者的共同参照物。由水、食物转变为粪、尿、汗的客观过程只有一个,对于这个客观过程的认识中、西医形成了不同的两个理论体系。中医称之为:脾主运化;西医称之为:物质代谢。
中医:《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主运化,运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化精微,从饮食中吸收营养物质,使其输布于五脏六腑各器官组织。二是运化水湿,在肺、肾、三焦、膀胱等脏腑的配合下,维持水液代谢的平衡。如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湿,则可发生大便溏泄,身重肤肿等症。《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1)运化食物:食物经胃的受纳腐熟,被初步消化后,变为食糜,下送于小肠作进一步消化。食物的消化虽在胃和小肠中进行,但必须经脾气的推动、激发作用,食物才能被消化。由胃传入小肠的食糜,经脾气的作用进一步消化后,则分为清浊两部分。其精微部分,经脾气的激发作用由小肠吸收,再由脾气的转输作用输送到其他四脏,分别化为精、气、血、津液,内养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皮毛筋肉。即《素问•玉机真藏论》所谓“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因此,脾气的运化功能健全,则能为化生精、气、血等提供充足的养料,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以及筋肉皮毛等组织就能得到充足的营养而发挥正常的生理活动。
        (2)运化水液:肺为水之上源,肾为水之下源,而脾居中焦,为水液升降输布的枢纽。凡水液的上腾下达,均赖于脾气的枢转。脾气散精,将水精和部分谷精一同上输于肺,其中清纯部分经肺的宣发作用,输布于皮毛、肌腠和头面诸窍而润泽之;浓厚部分在肺的肃降作用下,下行濡润五脏六腑。输送到皮肤肌腠的津液被利用后可化汗排出体外。输送到脏腑的水精,被脏腑利用后化为浊液归肾或膀胱,经肾气的蒸化作用,浊中之清上升,经脾气之转输上达于肺,再次参与水液代谢;浊中之浊变为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脾气在水液的升降布散运动中发挥着枢转作用,使之上行下达,畅通无阻,从而维持了水液代谢的平衡。若脾气运化水液的功能失常,必然导致水液在体内停聚而产生水湿痰饮等病理产物,甚至导致水肿,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临床治疗此类病证,一般采用健脾燥湿和健脾利水之法。
运化食物和运化水液,是脾主运化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脾气不但将饮食物化为水谷精微,为精、气、血、津液的化生提供充足的原料,而且能将水谷精微吸收并转输至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使其发挥正常功能,并能充养先天之精,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故称为“后天之本”。
           西医:物质代谢的定义是:水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吸收、运转、分解等与生理有关的化学过程称为物质代谢。物质代谢可分为三个阶段:①消化吸收。食物的营养成分,除水、无机盐、维生素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可被机体直接吸收之外,多糖、蛋白质、脂类及核酸等都须经消化,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才能被吸收到体内。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酶的催化进行水解叫做消化;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产物、水、维生素和无机盐,经肠粘膜细胞进入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的过程叫做吸收。②中间代谢。食物经消化吸收后,由血液及淋巴液运送到各组织中参加代谢,在许多相互配合的各种酶类催化下,进行分解和合成,进行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3排泄。物质经过中间代谢过程产生多种终产物,这些终产物再经肾、肠、肝及肺、皮肤等器官随尿、粪便、胆汁、汗及呼气等排出体外。
       结论: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脾主运化-物质代谢象态包括两类物质、三个阶段。两类物质是:水液-水电解质;食-营养物质(脂肪、蛋白质、糖等)。营养物质经过消化之后分解成比较简单的水溶性物质诸如: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等,被吸收到血液循环系统中,这些物质中医称之为:精微,所以,精微与血液中的葡萄糖、脂肪酸、氨基酸等等是一个象态。三个阶段是: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与排泄。

点评

结论:脾主运化与物质代谢是一个象态。 我比较支持这个结论。因为,运化的功能是有几个器官共同完成的,所以,中医对脾的认识和对脾的功能描述,基本是错误的,所以,中医的脏腑,如果想和事实的、解刨的脏腑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 14:20
这一段,是罗列中西医各自的论述。关于脾的实质意义,还不如115楼说的直接。  发表于 2013-11-2 10:43
108
发表于 2013-11-2 09:42:08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2 00:24
“ 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脾脏?我也猜不出,大家有兴趣可以聊聊。”
   回复:
   中医理论的形成 ...

脾是臟
脾在嬰兒胚胎中形成順序在前
心肝腎脾肺
它有許多功用的

点评

都重要,咱们一个一个慢慢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2 10:44
109
发表于 2013-11-2 10:39:23 | 只看该作者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3-11-2 08:24
“ 那么,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脾脏?我也猜不出,大家有兴趣可以聊聊。”
   回复:
   中医理论的形成 ...

而脾与胃距离最近,心肝脾肺肾之中只有脾没有任务,于是把运化功能归类于脾。这是经过千百年反复推敲而得出来的。
-------------------------

我也是这么猜想,看大家和咱俩想的是不是一样。 藏象经络的各种功能的归类、取象比类都是经过千百年反复推敲得出来的,正是,论坛有个好处,可以反复讨论。把中医涉及脾主运化的内容都讲出来,看能不能经得起推敲。

110
发表于 2013-11-2 10:40:39 | 只看该作者
董建军 发表于 2013-11-2 07:32
你已经说了,脾不动。

我说不动,是说没有位置移动,你说动,就说说怎么动。

点评

请你看看人体的运动帖子  发表于 2013-11-2 11: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18:39 , Processed in 0.05646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