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却波渔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复制链接]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8-7-2 11:19:35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4.12全国爱鼻日 慎挖鼻孔 巧擤鼻涕
日期:2008-04-11 作者: 来源:新闻午报
  鼻子是重要的呼吸器官,研究证实,人们之所以易患感冒,与鼻腔温度下降有关;不少人还有与过敏性鼻炎“长期交锋”的痛苦经历,足见鼻子的重要和娇嫩。鼻子也有自己的“小气候”,通常鼻腔内应保持温暖湿润,湿度不应低于60%。在“4·12”爱鼻日即将到来之际,专家提醒,要纠正用手挖鼻孔、拔鼻毛等不良习惯,加强鼻的保健。
  □本报记者|徐俊芳|文|陈程程|摄
  鼻出血,多因挖鼻孔天气燥热
  上周末,爸爸妈妈带小明去公园里玩了一天,谁知道回到家刚洗完澡,小明就开始流鼻血。这下可把大人们急坏了,慌忙把他送到医院。谁知到医院一看,出鼻血的孩子还不少,据说一到春天或者季节交替的时候,出鼻血的人就会比较多。爸爸妈妈纳闷了,这鼻出血到底是什么引起的,严不严重呢?
  中医《内经》指出: “春善病鼽衄。”即指春天阳气上升,鼻出血的发病率较高。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很多,由鼻腔局部病变引起者占多数,由全身疾病引起者亦不少见。具体来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鼻出血主要由两大原因引起,一是人为挖鼻孔引起;二是鼻黏膜干燥,血管破裂引起。鼻腔粘膜本身血管分布就丰富,特别在鼻中隔的前下方血管分布更为丰富,交织成网状,离粘膜表面很浅,离外鼻孔很近,因此很易遭受外界的刺激或损伤而出血。如用手指挖鼻孔,就可以伤及这个部位。外界空气燥热,也可以把这个部位吹干,使得粘膜干燥,血管容易破裂而出血。中医认为,鼻出血主要是由于(肺、胃、肝)火热偏盛,迫血妄行,血溢清道而出血。治疗应以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为主要原则。
  不过,同是鼻出血,既可能是许多疾病的一种症状,也可能是一种疾病。因为鼻出血的症状有轻有重,所以不可忽视。一般局部原因(如创伤、鼻腔病变)引起的鼻出血常表现为一侧鼻出血,而全身性原因(全身疾病)引起的鼻出血多表现为双侧同时出血或交替出血,同时鼻出血也可能是高血压危象病人所表现的一个症状。
  提醒:紧急止鼻血,头不要后仰
  民间止鼻血,总会要求出鼻血的人头要往后仰,实际上,这是不对的。紧急止血的时候,人最好能够坐直,一般头不能后仰,也不要低头,而应让血液顺利地从鼻腔流出。有条件的还可以用冰袋敷鼻梁及前额,这样可以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而止血。同时,把双侧鼻翼捏向鼻中隔,一般压迫3至5分钟,出血就会停止。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一般左鼻孔出血上举右臂,右鼻孔出血上举左臂,两鼻孔出血上举双臂,这对止血有奇效。要求举臂时身体立直,举起的臂与地面垂直,与身体平行。
  鼻发炎,注意与感冒有所区别
  对于在外企工作的Amy来说,春季是她一年中最难熬的季节,原因就在于过敏性鼻炎。严重时,一整天可以打上百个喷嚏。最尴尬的就是开会见客户时流清鼻涕,继而不得不临时退出去擤鼻涕。
  目前全球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高达10%—14%,也就是说全球有将近6亿人正在饱受鼻炎的“骚扰”;其中66%的哮喘患者是过敏性鼻炎的受害者。春意盎然的4月,空气当中弥漫着芬芳,不过隐藏的“敏感分子”在威胁着鼻子。以过敏性鼻炎为主的鼻病进入高发期。
  同样是打喷嚏、流鼻涕、鼻塞,致使不少人误以为感冒,于是服用感冒药。问题是,感冒药也奏效。因为大多数的感冒药都含有缓解流涕、打喷嚏的成分,但对治疗鼻炎来说,大多数人过了数天又会反复出现鼻塞、流鼻涕等症状。临床上很多病人都发展成慢性鼻炎了才去鼻科就医。不仅治愈困难,所花费的精力和金钱也比感冒多得多。下面四种典型症状能够正确区分感冒与过敏性鼻炎。
  1、打喷嚏。感冒会打喷嚏,但次数不多;而过敏性鼻炎的症状之一就是连续打喷嚏。
  2、流清鼻涕。流清鼻涕一般出现在感冒初期,量不会很多。而过敏性鼻炎伴随着打喷嚏还会有大量鼻涕。
  3、鼻痒。感冒时主要表现为鼻塞。过敏性鼻炎鼻腔与咽喉部位会非常痒,忍不住要不停用手揉搓鼻部。还可能伴有眼、耳、咽喉等多处发痒,出现嗅觉减退。
  4、全身症状。感冒同时有全身症状,如全身无力、肌肉酸痛等。而过敏性鼻炎无全身症状。
  提醒:鼻炎患者慎擤鼻涕
  擤鼻涕是鼻炎患者最频繁的举动,但擤鼻涕却会使鼻膜黏液充满鼻窦,使得鼻窦变成病菌滋生的温床。擤鼻涕的正确方法是:堵住一侧鼻孔,擤另外一侧,并交替进行。擤鼻涕后的卫生纸马上用马桶冲走或扔到密闭垃圾桶内。此外,鼻炎患者吞咽鼻涕容易刺激咽喉和肠胃。鼻涕中含有尘土、细菌等微小的有害物质和过敏原,咽下时会对咽喉部黏膜造成刺激,引起咳嗽,长期如此会引发慢性咽喉炎,吞咽到胃肠中的细菌和病毒也会对胃肠黏膜产生刺激,引起疾病。
  链接
  鼻子的日常保健法
  清洗法 
  方法一:在洗脸台前,头朝下,以双手捧水至一个鼻孔处,将水由鼻孔吸入,部分水会由后鼻孔进入口腔,可以由嘴巴吐出。
  方法二:至医疗器材行购买洗鼻器,自行按说明使用。市面上常见两种洗鼻器,压球型与茶壶型,患者可依喜好自行选择。   
  按摩法
  按摩时首先做通畅鼻道的训练。深深地吸一口气,用大拇指和食指提捏住鼻腔,逐渐用力向外出气,待感到气达内耳后,放开手指,共做三次即可。再做相反的呼吸训练,先将体内残气呼净,再用手指捏住鼻腔,不呼不吸,再将手指突然松开,深深地吸一口气,反复做三次。
102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5:35:03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59】

。。。俞在颈项。。。。。俞在胸胁。。。。。俞在肩背。。。。。
俞在脊。
  周学海:俞,应也。非俞穴。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8-7-4 18:03:15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60】

仲夏善病胸胁
  仲夏,原指夏季的第二个月,农历的五月。此统指夏季言。
  善病胸胁:王冰云:心之脉结胸胁也。
  《经》前文云:“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应)在胸胁”,因此言“善病胸胁”。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4日 06:13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60】网络资料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
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生
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疾病,如“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
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不
同这一特点。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4日 06:17pm 时添加 -=-=-=-=-
天气对生理的影响
血色素 夏季低,冬季高。
白细胞 冬季高,12月份最高。
血小板 3-4月份高,8月份低。
凝血酶元 成人在冬,春低,在气团活动及气压变化时可波动。
纤维蛋白元 冬季低于夏季,冷空气后可降低。
血清蛋白 总蛋白自冬至夏会减少,白蛋白夏天高,冬天低,r球蛋白冬季高,夏季低。
血容量 冷气团,冷风后降低,受热后增加。
二氧化碳结合力 12月份最高,6月份最低。
血磷 2月份最低,夏秋最高。
血钙 2-3最低,8月份最高。
血镁 2月最低,12月最高。
血碘 冬季最低,夏季最高。
毛细管抵抗力 冷风后增强,暖锋后降低。
组织穿透力 冷风后减少,暖锋后增强。
104
 楼主| 发表于 2008-7-5 19:23:0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61]

长夏善病洞泄寒中;
郭霭春:善,有';多’的意思。寒中,指里寒证。
《汇粹》:中央为土,病在脾,脾主运化,故长夏多洞泄寒中。
张隐庵:夏时阳气在外,里气虚寒。长夏者湿土主气,风入于经俞,即内薄而为洞泄,风木乘虚而胜土也。脾为阴中之至阴,不能化热而为寒中也。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7日 05:11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61] 资料

网络文摘(奉化市老干局)
夏季气候特点与人体反映
夏季是天阳下济,地热上蒸,万物生长,繁荣秀丽的季节。夏热夏长,盛夏暑气当令,长夏湿气当令,暑邪湿邪容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黄帝内经》所指出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因此,宜进清淡平和、甘凉生津、清热利湿的食物,以达到祛暑、祛湿、养心、健脾、开胃的目的。
1、夏季的划分。我国民间习惯把阴历四、五、六月划分为夏季;也有人习惯把公历6、7、8月划分为夏季。在气象学上所指的夏季,是将连续5日平均气温高于22℃的季节定为夏天;在天文学上所指的夏天,是把从“夏至”之日起,到“秋风”前一日止定为夏季;我国古代所指的夏天,是从“立夏”之日起,到“立秋”前一天止定为夏季。
2、夏热夏长。夏热夏长为夏季的气候特点。在《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里说“四时万物者阴阳之根本”。所谓四时阴阳,就是指一年四季温热凉寒的变化。而温热凉寒的变化是由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因为从夏至之日起,已进入夏季,这一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日照地面时间最长,是阳气最旺盛的时期,从这一日起,北半球开始进入炎热的夏季,万物开始生长发育。整个夏季是阳盛阴弱、阳消阴长的过程。
《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意思是说,夏天的3个月,阳气已盛,天阳下济,地热上蒸,天地阴阳之气上下交合,万物蕃茂,天地间各种植物大都开花结果,自然界到处都呈现出茂盛华秀的景象。这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时期,阳气外发,伏阴于内,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饱满,情绪向外,使“人与天地相应”。在炎热的夏季要保护体内的阳气,防暑邪、湿邪侵袭,这是“春夏养阳”的原则。如果没有适应炎热而潮湿的夏季气候能力,就要伤害体内之阳气,从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3、盛夏的主气——暑与湿。暑为盛夏的主气。人们把气温高于30℃极热天气为暑天,一年四季惟有夏季才有暑天。祖国医学认为,暑为阳邪,易耗气伤津。因为暑邪侵入人体后,则人体腠里大开,而大量出汗,使人体内的水和盐大量排出,导致体液急剧减少,表现为口干舌燥,口渴思饮,小便赤黄,大便秘结。当体内的水分和盐份得不到及时补充时,水盐代谢必将发生障碍,这就严重地耗了体内之元气,常常出现一些面色苍白、昏迷不醒等症状。因此,在盛夏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暑。在防暑时,不要只图一时的凉快,而冷饮无度或露宿树下,这样会使人体中气内虚,暑邪和风邪则乘虚而入,导致发病。《摄生消息论》里指出,“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养老寿亲书》里亦指出:“夏月天暑地热,若檐下过道,穿隙破窗,皆不可乘凉,以防贼风中人。”这些防暑取凉的宝贵经验,是符合夏季养生精神的。在防暑时,还要注意预防“冷气病”和发生。“冷气病”的症状是:轻者头痛、腰痛、关节痛、面部神经痛,易患感冒或肠胃病等;重者易患心血管病或皮肤病。预防“冷气病”发生的办法:冷气室温度不应低于25℃,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5℃为宜,冷气室要经常通风。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以及关节炎的人,不宜在冷气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湿也是盛夏的主气。盛夏时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南方,气候闷热,阴雨连绵,空气中湿度很大。潮湿的空气对人体是有害无利的。当温度低时,潮湿加强了对热的传导作用,使人体热量很快地散失,人更容易受寒冷的侵袭;当温度高时,由于相对湿度很大,人体汗液不易排出,出汗后又不易被蒸发,使人常常感到烦躁不安,食欲不振,极易发生胃肠炎、痢疾等疾病。一般说来,对人体比较适宜的相对湿度为:当温度为15—20℃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45—55%;当温度为25℃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30%;当温度高于25℃时,适宜的相对湿度为20%。
《黄帝内经》所指出的“仲夏善病胸肋,长夏善病洞泄寒中”。三伏时节,天气闷热,阴雨不断,空气中湿度较重,人体出汗较多,这就增加了脾胃的负担,而脾性喜燥而恶湿,一旦脾阳为湿邪所遏,超出了脾胃的适应能力,就会产生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脘腹胀满四肢不温等寒中洞泄一类的脾病了。所以长夏饮食宜清淡、少油腻,以温食为主,少吃多餐,时时进之,并且要适当吃些辣椒,帮助消化,增加食欲,经抵抗湿邪的侵袭。
《黄帝内经》中指出:“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就是说湿邪伤人往往从人体下部开始。这是因为地之湿气上蒸往往形成湿邪,故湿邪伤人也多从人体下部开始。如湿性脚气、下肢溃疡、妇女带下等都是人体下部的疾病。所以,在长夏时节,居室和办公室一定要通风,防潮、隔热,以减少湿邪对人体的侵袭。
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易伤人体阳气,尤其易伤脾胃之阳气。因为脾主长夏,也就是说脾的活动功能与长夏有一定关系。而湿为长夏的主气,所以湿邪最容易侵犯脾胃,导致脾胃消化、吸收功能低下。湿邪重浊粘滞,容易阻隔气机,一般病情较长,缠绵难愈。如湿热带下之分泌物和以及皮肤病变之渗出物,多为秽浊不洁之物;又如风湿脾症,时好时坏,经常反复;湿邪易伤人体肌肉筋骨,如风湿关节炎等症,均为难愈之病。因此,长夏应做好防湿工作。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7:59:49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

秋善病风疟
  风疟:《黄帝内经词典》:病名。疟疾病的一种,多有夏秋之季贪凉受风,又感疟邪所致。症见先寒后热,寒少热多,头痛烦躁等。《素问。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形弱而气烁,穴俞以闭,发为风疟”。《素问。金匮真言》:“秋善---”。(王冰:以凉折暑,乃为是病)《素问。刺疟篇》:“风疟,疟发而汗出恶风,刺三阳经背俞之血者”。
《医宗金鉴》:
寒疟风疟
先寒后热身无汗,此为寒疟不须评,先热后寒身有汗,此为风疟须详明,寒宜麻黄羌活剂,风惟桂枝羌活从。
[注]
此疟疾初起,发散之法也,先寒后热者,因先伤于寒后伤于风,寒多热少身无汗者,谓之寒疟,以麻黄羌活汤主之,先热后寒者,因先伤于风,后伤于寒,热多寒少,身有汗者,谓之风疟,以桂枝羌活汤主之。
(麻黄羌活汤)麻黄羌活防风甘草生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麻黄羌活汤医疟,身体无汗寒热璔,麻黄羌活防风草,引姜煎服体安宁。
(桂枝羌活汤)羌活防风桂枝甘草生引用生姜水煎服。
(方歌)
桂枝羌活汤,治疟岂寻常,羌活生甘草,防风桂枝良。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6日 06:01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资料

疟疾,病名。简称为疟,出《素问·疟论》。以间歇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的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内经》又名痎疟,《金匮要略》名为疟病,《太平 圣惠方》始有“疟疾”之名。发病多因风寒暑湿之邪客于营卫所致。多发于夏秋季节及山林多蚊地带。根据体质强弱、所感病邪流行特点及证候的不同分类。按临床证候分类有风疟、暑疟、湿疟、痰疟、食疟、寒疟、温疟、风热疟等。按发病时间分类,有间日疟、三日疟、正疟、子母疟、夜疟、鬼疟、暴疟、游疟、老疟、久疟、阴疟、阳疟等。按诱发因素及流行特点分类,有劳疟、虚疟、瘴疟、疫疟等。按脏腑、经络分类,有五脏疟、三阳经疟、三阴经疟等。除辨证用药外,可加用常山、草果、蜀漆、青蒿等,并可用针刺及穴位敷贴等。详见疟疾各条。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6日 06:03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资料

疟疾
时间:2008-1-19
  典型症状
  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疟疾仍然是当今人类的最大杀手之一。“疟疾”一词在拉丁语中的含义是“坏的空气”,甚至古罗马人就意识到应避开某些沼泽地区的瘴气。但是,疟疾并不是由带病菌的空气、而是由不流动的水中所繁殖的蚊子造成的,正如罗纳德·罗斯在1892年怀疑的那样。
在疟疾患者休内发现了一种大小如红细胞的寄生虫。它是如何侵入人体的?罗斯设法 追踪这种寄生虫的生活史。它先存在于蚊子的胃内。在那儿繁殖后,这的幼虫侵入蚊子的唾液腺内。当蚊子叮人时,唾液中的寄生虫随之进入人体的血液中。几周之后,被感染的人就会出现疟疾特有的发热和寒战而病倒。这种发热呈一过性,并且反复发作。
  罗斯的研究并没有治愈疟疾。一旦找到疟疾的病因,人们就能够设法消灭在沼泽里繁殖的蚊子。
  只有雌性蚊子才叮人吸血,用来使这的卵健全成长。所以,只有雌性蚊子才会传播疟疾。
  疟疾现在几乎已经在城市和城镇内绝迹的,但仍然流行于许多农村地区,特别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东南亚地区的农村。
  奎宁是最古老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作为唯一有效的药物,它一直使用了300年。预防仍然是对付疟疾最好武器。如今在疟疾流行的地区旅游,当有蚊子出没时,人们应该服用抗疟药,并使驱蚊剂来避免蚊子的叮咬。 
  疟疾(malaria)又名打摆子,是由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污染病。临床上以周期性定时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出汗退热,以及贫血和脾大为特点。因原虫株、感染程度、免疫状况和机体反应性等差异,临床症状和发作规律表现不一。
  疟疾是一很古老的疾病,远在公元2000年前《黄帝内经·素问》中即有《疟论篇》和《刺论篇》等专篇论述疟疾的病因、症状和疗法,并从发作规律上分为“日作”、“间日作”与“三日作”。然而,直到1880年法国人Laveran在疟疾病人血清中发现疟原虫;1897年英国人Ross发现蚊虫与传播疟疾的关系,它的真正病因才弄清楚。
  疟疾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处于高度和中度流行,每年发病人数为1.5亿,死于疟疾者愈200万人。我国解放前疟疾连年流行,尤其南方,由于流行猖獗,病死率很高。解放后,全国建立了疟疾防治机构,广泛开展了疟疾的防治和科研工作,疟疾的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106
 楼主| 发表于 2008-7-6 18:05:27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62】资料

青蒿素的故事:在70年代的越南抗美斗争中,越南军民感染疟疾,无特效药可治,请求中国政府支持,希望找到治疟疾的新药。当时在中央统一部署下,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几千种中药,发现青蒿治疟效果最好,并从70年代后期开始研究青蒿中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但在出土的西汉马王堆墓(公元前206~公元后23年)中的丝片里已有记载:“青蒿治疟”;葛洪《肘后备急方》(公元281~340年)也有记载:“青蒿截疟”;李时珍在《本草纲目》(公元1596年)中已清楚地说明了青蒿治疟的配方。我们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筛选很多年得出的结果,其实是祖先早已告诉了我们的东西。想到这些我就有一种难以名状、震撼心灵的感触,就对我们的先人肃然起敬。现代人从青蒿里分离出了有效成分青蒿素,青蒿素是不稳定的物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1973年完成了对其结构的测定,上海药物所将其结构改造后合成了蒿甲醚,更为稳定。目前,我国与瑞士诺华公司合作在云南收集青蒿,提取青蒿素,在北京合成蒿甲醚后做成抗疟药。蒿甲醚对恶性疟疾的疗效超过98%,估计年销售额会超过5亿美元。诺华公司已代我们在几十个国家申请了专利,并由该公司向世界各地销售。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只能赚取其中很少的一部分,我希望上述情况今后不再发生。
青蒿素治疟的机理已比较清楚了,疟原虫能穿透血红细胞的细胞壁,而青蒿素亦能进入红细胞,并破坏疟原虫的DNA,杀死疟原虫。青蒿素不仅可以治疟,而且还可用于治疗肿瘤等细胞毒性的疾病,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
《中药的可知性与新视角 》作者:惠永正(国家科学技术部)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8-7-7 17:09:24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63】

冬善病痹厥
  吴崑:痹厥不通。此所谓痹,寒痹也;此所谓厥,寒厥也。
  郭霭春:痹厥:偏义复词,此指厥说。冬气病在腰股四肢,所以容易发生痹证。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07日 05:10pm 时添加 -=-=-=-=-
素灵词汇日知录【63】资料

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气候剧变,超过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
或者机体的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对自然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时,就会发生疾病。
在四时气候变化中,每一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因此,除了一般疾病外,常常可以发生
一些季节性的多发病,或时令性的疾病,如“春善病鼻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
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素问·金匮真言论》)。指出了季节不同,发病也常不
同这一特点。此外,某些慢性宿疾,往往在气候剧变或季节交换的时候发作或增剧,如痹证、
108
 楼主| 发表于 2008-7-8 17:17:21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

帝曰:五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病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各有收受:校:收,朝本作“攸”。(郭校)
  郭霭春:收应作“攸”。“攸”有“所”义。“受”作“用”解。见《吕氏春秋》高注。“攸受”即是“所用”的意思。
  《汇粹》:收受,这里有通应的意思。张介宾云:“收受者,言同气相求,各有所归也。”
   南京本亦采介宾说。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8:20:07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续

东方。。。。
郭霭春:“东”在五行为木,在藏象为肝,在九窍为目。“其发为惊骇”疑为衍文。岁星,即木星。臭臊:“臭”作“气”字解。见《易。系辞上传》虞注。“臊”,腥羶之气。
其味酸:《汇粹》:《尚书。洪范》云:“木曰曲直,曲直作酸,”故酸为木之味。马莳注:“肝性柔而能曲直,故其类为草木。”类,同类,类比。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8年07月10日 06:32pm 时添加 -=-=-=-=-
《尚书正义》传“木实之性”○正义曰:木生子实,其味多酸,五果之味虽殊,其为酸一也,是木实之性然也。《月令·春》云“其味酸,其臭膻”是也。
110
 楼主| 发表于 2008-7-10 18:20:59 | 只看该作者

素灵词汇日知录【渔翁习经连载】

素灵词汇日知录 【64】续

其属鸡,其谷麦。。。。。
张介宾:《易》曰:巽为鸡,东方木畜也。麦成最蚤,故应东方春气。
其音角,其数八。。。。。
五音分属五行,《阴阳应象大论》论详。下及。
“其数八”,以及后面将要出现的 “其数七、五、九、六”古谓之“成数”。
《易》系辞郑传曰:“天一生水于北,地二生火于南,天三生木于东,地四生金于西,天五生土于中。阳无耦,阴无配,未得相成。地六成水于北,于天一并(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七成火于南,与地二并(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八成木于东,与天三并(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九成金于西,与地四并(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地十成土于中,与天五并(天五生土,地十成之)也。”
张志聪注:“土居五位之中,故独主于生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23:33 , Processed in 0.058667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