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匿名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5-5-31 20:49:07 | 只看该作者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这个贴子最后由伤寒论叶天士在 2005/05/31 08:54pm 第 1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30 11:25pm 发表的内容:
哈哈……又一个“周伯通”!
附子理中+五苓散+砂仁、姜黄
3副下来患者早已经轻松了很多了(哈哈……10余年顽疾,多处诊治无效,能有如此效果病人还是很满意的……:)
我看过的一个病人,脉证差不多,单用附子理中丸。我说的是第一个病证。
102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1:16:27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伤寒论叶天士2005/05/31 08:49pm 发表的内容:
我看过的一个病人,脉证差不多,单用附子理中丸。我说的是第一个病证。
当时我也想这样用
但我在应用时——附子理中去了人参(苔中份厚、略燥),用五苓助其化水,砂仁和胃(兼有化湿浊之意),用姜黄助升清阳,助化浊阴。
目前患者——双寸脉显,只有双尺略觉浮弦,下肢浮肿消失,眩晕近数天来尚未发作(来治疗的时候是每天发作数次),余症状均有较明显的减轻。昨天患者去华西附院做动态心电图去了(在来我这里前,他去看过华西的神经内科专家及心内科专家,动态心电图已经交费)
103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0:24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31 07:06pm 发表的内容:
一女性患者65岁,因咳嗽经月不愈,至余处就诊
症状:咳嗽、痰少,头昏、失眠,胃脘灼热,腰痛、双下肢沉重、浮肿,五心烦热,欲就凉处。
舌  :淡、滑,苔薄;
脉  :双寸关不及,右尺脉浮濡、左尺脉弱。
下面引用由草泽医2005/05/31 07:31pm 发表的内容:
猪苓汤证
下面引用由散邪于外2005/05/31 07:43pm 发表的内容:
又不全是“猪苓汤证”
(319)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223)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猪苓汤方:
  猪苓去皮 茯苓 泽泻 阿胶 滑石碎,各一两,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七合,日三服。
猪苓汤所主是——热与水结
104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2:13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转贴:
《伤寒论》调整津液分布七法

www.shouxi.net  鄢洪玲 2004-8-8 16:21:51 湖北中医杂志 2000年第2期第22卷 学术探讨


  《伤寒论》素有三百九十七法之说,可见仲景所创治法殊多。其中,有关治疗津液分布异常病证(如项背强痛、口渴饮停、大小便异常)的方法,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现浅述如下。

105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2:51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1 升阳布津

  津液的输布,与人体气机的疏畅,特别是阳气的畅达密切相关。若外邪侵袭,阳气郁闭,津液不上达者,可见发热恶风,项背强痛。须用升阳布津之法,鼓舞清阳之气上行,使津液上达,而诸症可愈。方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等。14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本证乃太阳中风兼邪客太阳经输,经气受阻,津液不能上达,经脉失养,故见项背强几几,以桂枝汤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加葛根鼓舞胃气,升津舒经,诸证可愈。张洁古谓:“葛根升阳生津”,柯琴谓:“加葛根者,和太阳之津,升阳明之液”是也。又31条云:“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与14条虽有表虚、表实之异,而津液不升则同,故皆用葛根。
106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3:26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2 通阳化气布津

  气化受阻,津布失常,多见口渴饮停之证。当治以通阳化气布津法,以通行阳气,恢复膀胱气化功能,津液蒸腾,口渴停饮可愈。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246条:“渴者,宜五苓散”。上二证之口渴,并非津液受伤所致,而是膀胱气化受阻,水饮停蓄,津液不能上达口舌。五苓散苓桂为伍,通阳以化膀胱之气,气化得行,水不停蓄,津液自可升腾布达而口渴除矣。
107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3:57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3 温阳化气布津

  温复肾气,振奋元阳,以治疗火衰水凝、津失布达之渴利证者,称为温阳化气布津法。282条云:“少阴病……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饮水自救;若小便利,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本证之自利、口渴、小便利色白等,为病及少阴,肾阳衰微,“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津液失蒸化,分布不周所致。本条虽无方治,但结合少阴篇分析,不难理解。若证情尚缓者,可用真武汤温肾壮阳;若证情较急,并见手足逆冷,脉微欲绝等厥脱之象者,当用四逆汤之类回阳救逆。肾阳恢复,火腾水升,津液上承,自无口渴之患;火能生土,气化复常,固摄有权,则自利、小便利色白等证可愈。这与通阳化气布津法所治之证,阴阳互异,虚实有别。此则正虚阳衰,肾之气化功能不振,彼则邪阻阳郁,膀胱之气化功能有碍;一在水脏,一在水腑,即所谓“实则太阳,虚则少阴”也。
108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5:10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4 益气健脾布津

  益气健脾,恢复脾气健运之德,用以治疗脾失健运,不得散津,致津液分布异常而大便硬、小便自利者,称为益气健脾布津法。285条理中汤方后注“若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179条云:“……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主之。”前者因脾虚太甚,清阳不升,不得为胃行其津液以上承,故渴欲得水。加重白术用量,助脾健运,脾气能升,津液布扬,口舌得润则不渴。后者因湿邪伤脾,脾不得为胃行其津液以润肠则大便硬,用白术健脾运湿而布津,不需生津而肠自润。
109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5:58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5 和解利枢布津

  少阳属胆,内主三焦,位居半表半里,为一身之枢机,具有输转气液,通调水道的功能。若邪入少阳,致枢机不利,津液分布异常者,可见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等证,需用和解利枢布津法。223条:“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呕”而“舌上白苔”,柯琴谓:“上焦治节不行,水津不能四布”而“痰饮溢于上焦”;“不大便”,程郊清谓:“津液不得下滋胃府”。因为邪客少阳,枢机不利,三焦阻隔,津液不得正常分布,“痰饮溢于上焦”与“津液不得下滋胃府”并见,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疏利枢机,由于“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故“身?然汗出而解”。
110
匿名  发表于 2005-5-31 22:46:40

看一下真才实学了!

6 泻肝宣肺布津

  肝木太旺,反侮肺金,致肺之宣降失司,津液分布异常者,宜用泻肝宣肺布津法。112条云:“伤寒发热,啬啬恶寒,大渴欲饮水,其腹必满,自汗出,小便利,其病欲解,此肝乘肺也,名曰横,刺期门。”肝气乘肺,肺气不宣,津不上达,故无汗而大渴欲饮水;肺气不降,通调失职,津液留于腹中,故腹满而小便不利。刺肝之募穴期门以泻肝邪,复肺气,宣降得行,津液分布正常,故见自汗出,小便利而病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6 19:45 , Processed in 0.047105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