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马京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曹东义师徒每日一讲散记

[复制链接]
1081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21:19:08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0年3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常见中医心理疾病------心悸,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心理治疗、针灸治疗等部分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newsDetail?id=1039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讨论了谢谢常见中医心理疾病------心悸,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心理治疗、针灸治疗等部分内容。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为君主之官,气血充足,才能心神安定。
         气血不足,气血瘀滞,阴阳失和,肾水上犯,射肺凌心,外邪进犯等,都可以造成心悸不安。

          治疗方法,需要辨证论治,可以用中药治疗,也可以用艾灸,针刺,也可以用气功导引,健身锻炼,药食两用等方法治疗。
1082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21:21:18 | 只看该作者
@所有人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20年3月10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21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内经》的内容是《素问·脉要精微论(下)》: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大法。



  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其软而散者,当消环自己。



  肺脉搏坚而长,当病唾血;其软而散者,当病灌汗,至今不复散发也。



  肝脉搏坚而长,色不青,当病坠若搏,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其软而散色泽者,当病溢饮,溢饮者,渴暴多饮,而易入肌皮肠胃之外也。



  胃脉搏坚而长,其色赤,当病折髀,其耎而散者,当病食痹。



  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当病少气;其耎而散色不泽者,当病足骨(骨行)肿,若水状也。



  肾脉搏坚而长,其色黄而赤者,当病折腰;其软而散者,当病少血至今不复也。



  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牡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泄。



  帝曰:病成而变何谓?岐伯曰:风成为寒热,瘅成为消中,厥成为巅疾,久风为飧泄,脉风成为疠。病之变化,不可胜数。



  帝曰: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岐伯曰:此寒气之肿,八风之变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比四时之病,以其胜治之愈也。



  帝曰:有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问也,征其脉小色不夺者,新病也;征其脉不夺其色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夺者此久病也;征其脉与五色俱不夺者新病也。肝与肾脉并至,其色苍赤,当病毁伤不见血,已见血湿若中水也。



  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



  有脉俱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数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朐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数动一代者,病在阳之脉也。泄及便脓血。



  诸过者切之,涩者阳气有余也,滑者阴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阴阳有余则无汗而寒。



  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而身有痹也。
1083
 楼主| 发表于 2020-3-10 21:34:03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今天晚上(2020年3月10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朱胜君讲述《首届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的内容,题目是:《伤寒论•少阴篇》学习体会

        请大家关注收听朱胜君的讲述。http://www.ynjkcy.com/jfjxb

       祝贺朱胜君讲座成功!她讲述了《首届全国经方高级讲习班现场实录》的有关内容,题目是:《伤寒论•少阴篇》学习体会

       外感热病按照六经分经论治,这个思想来源于《素问·热论》,张仲景突破了热病只有热盛伤阴的历史局限,看到了热病后期可以转变到“三阴阶段的虚寒证”,这个由阳热实,变为里虚寒的过程,需要引起重视,否则,只是“恐灰中有火”,在休克前期不敢用温阳益气的方药,就会造成患者阴阳离绝的“死证”。

这样的历史教训很多。

少阴病虽然有“热化证”,但是,更危险的是阳气衰微的“寒化证”。

少阴篇最主要的方剂,是四逆汤,常用的药物是附子、干姜,但是,张仲景不是“火神”。

如果有人自封为“火神”,甚至立一个学派叫“火神派”,我们需要时刻警惕这样的人,不要遇见病人就放火,防火、灭火救人也是医生的职责。
1084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21: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三晚上(2020年3月11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一起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邓铁涛传》的第一集: 邓铁涛先生家在碉楼故乡

很多青年中医,以及中医爱好者,对于邓铁涛先生这样一位中医大家、国医大师的成长经历,充满好奇与向往。笔者希望通过介绍他的成长的过程,告诉各位读者邓铁涛先生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说起来,邓铁涛先生的成长经历,其实也没有那么多的神秘之处。邓铁涛先生出生在那个时代,与那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一样,经历了旧中国的苦难与辛酸,在步入新中国之后,才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九十多年之前的旧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民不聊生的时代。

邓铁涛先生1916年农历10月11日,出生在广东省开平县钱岗乡石蛟村,是当地一户很平常的人家。广东开平是一个很有名的侨乡,那里的碉楼已经成了世界文化遗产。尽管碉楼故乡是邓铁涛先生的家,但是他家住的不是碉楼,而是一所普通的青砖瓦顶的民居,地面没有砌砖石,是泥地的民居,很普通的一所民宅。

        2007年广东省开平市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全称叫“开平碉楼与村落”,碉楼与周围乡村田野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有着很突出的特色,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保护的不仅是碉楼,碉楼与附近的自然村落,组成了一种生态环境,居民们的农耕生活方式也是保护的重点。这种“活”文化的保护难度也不小,更需要相关部门包括世遗委员会的长期扶持、关注和研究。邓 铁涛先生1916年出生于广东开平,祖父卖药,父亲业医,他在抗战之前中医本科毕业,可谓三世医学。他避乱于香港,不忘国难,艰辛传承中医。建国前参加地下工作,土改中发挥中医作用。多半个世纪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满五洲。两度被评为广东名医,攻克世界医学难题肌无力。为保存国粹,发展中医,多次上书,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既出于责任,更是看到了医学的未来,必将是中医学术走向世界的光明前景。远望着,我们觉得他很崇高;走近些,感到他很亲切。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dttz

祝贺刘敬章讲述书稿《邓铁涛传》成功!

他和大家一起先学习了邓老的成长环境,那是一个中医在近代遭遇坎坷经历的时候。



他的祖父做中药生意,父亲是广州的一个名医,他本人几岁就离开开平老家,来到广州,见证了父亲治病救人的奇迹,并立志传承中医。



他祖父支持他,成为一个的传人。经过五年中医药学习,毕业的时候,遇到了政府部门取消中医的政策。



他因此不要毕业证,为自己改名邓铁涛(原名锡才),寓意“意志如钢铁,激情似波涛”,这竟然成了他终生立志的目标。

他是一个不同寻常的人。
1085
 楼主| 发表于 2020-3-12 21:5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四晚上(2020年3月12日)的一技之长空中课堂我们继续来学习,曹老师的著作《中医群英战SARS》的部分内容,今天的题目是:瘟神与人类的战争。我们所说的瘟神,是指那些能够使人类产生疾病的细菌、病毒,长期以来他们同人类作对,经常是人们大批大批的发热、病倒,不少人倒下之后再也没能站起来,其危害之大,给人们心灵的打击之强烈,远远超过豺狼虎豹,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它带给人们的恐怖甚至超过了残酷血腥的战争,因为它来去无踪无影,视之不见其形,听之 不闻其声,嗅之不觉其味,神秘莫测,变幻无常,威力无边,或消村灭寨或使“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它曾使罗马大帝国毁灭,印加帝国灭亡,在小小环球上一次次上演着“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 人间悲剧,瘟神这个使人一听就魂飞魄散的超级魔鬼在地球上曾经猖獗了多日。说起来瘟神比人类的历史要长久的多,如果地球的历史是24小时,人类整个的生命仅仅只有6.5秒,而细菌、病毒却已经有近20小时的历史了。SARS瘟神的卷土重来,给我们上了很深刻的一课:瘟神并没有走远!发明了鸡尾酒疗法,治疗艾滋病的美籍华人何大一教授说,禽流感病毒已经具备了攻击人类的毒力,禽流感一定会来,面对将来就要出现的新疫情,你们准备好了吗?2003年初春,神州大地呈现一一片安宁祥和的景象,许多青年中医传人也根本没有见过瘟疫流行,已经修炼了几千年的治疗瘟疫的“看家宝贝兵器”大多都成了摆设,不会用了或者至少不会得心应手的使用了,就在这时隐居多时的瘟神在苦苦修炼了多年之后,以10倍的魔力、百倍的疯狂偷偷的反扑上来,一场人类与瘟神的遭遇战就这样打响了。敬请期待刘敬章的分享和讲述。http://www.ynjkcy.com/zyqy
        祝贺刘敬章讲述《中医群英战SARS》成功!他和大家一起讨论了“瘟神与人类的战争”这部分内容。我们所说的瘟神,是指那些能够使人类产生疾病的细菌、病毒,长期以来它们的一部分同人类作对,引起疾病流行。
       世界上,病毒是最早居民之一,比人类的历史长久得多,它比细菌难对付,说它诡异多端毫不为过。
有些病毒不仅危害动植物,甚至也危害细菌,因为它们的结构与细菌不一样,它早期有个名称叫“噬菌体”,是细菌的天敌。
病毒进入细菌、细胞之前,首先需要粘附、抓牢这个活的细胞,然后脱掉外壳的蛋白外衣,只把DNA或者RNA的遗传密码送到细菌或者细胞里边去,被蒙蔽的细菌和细胞,就按照病毒DNA或者RNA的指示,利用活体细胞复制核酸、合成蛋白的能力,利用其储存的物质,大量产生第二代的有外壳和内芯的病毒。
事成之后,大量的“病毒二代”,通过“出芽”方式,或者破裂的方式,把它们释放到细胞之外,或者排放到细菌的环境之中,这些“病毒二代”继续寻找新的细菌或细胞,再去经过如此相同的过程,制造新的下一代病毒,从而有了“第三代病毒”、“第四代病毒”,子子孙孙不断复制。
祖孙几代病毒,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有所差别(变异)。病毒多了,就形成“病毒血症”,造成感染,引起炎症反应、组织损伤、白细胞过来包围,溶解致病的外来生物,或者清除被损伤的组织细胞残片,希望通过修复过程,恢复秩序,重回健康。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第一次进入细胞的外来病毒,是少量的病毒,也可以叫“第一代病毒”,或者叫“坏种病毒”,它很狡猾地蒙蔽了人或者其他动植物的“宿主”。此后,不断复制,到能引起人体发病的时候,病毒不是“第一代病毒”,而是“种子病毒”的子孙后代;
这些病毒的子孙后代,都是患者自己造出来的,不再是外来“输入”的病毒了。
也就是说,所有病毒性疾病,其中需要清除的病毒,都是自己制造的病毒,外来的病毒安家落后之后,制造(复制)了大量的后代。
抗病毒化学药物是双刃剑
病毒不是细菌,细菌不进入细胞,只在血液和体液里边繁殖,不需要借助“宿主”,因此,它相对很傻,没有“掩体”,比较容易杀灭。
因此,抗细菌的抗生素有很多种,仅头孢类的抗生素就有好几代。可是,抗病毒的药物很少,这是因为病毒在血液里,在体液里,在环境之中,都不能自我繁殖,它没有细胞器(没有加工厂),它们都是一个一个包装着生产图纸的“快递邮件”,让各个工厂接到邮件之后就安排生产大量的这种邮件,造成工厂瘫痪,社会停摆。
化学合成的抗病毒药,它们进不了细胞(工厂),只能在外边发信号,让各个车间停止生产,这些车间本来有的在生产(复制)病毒,有的在生产生活物资、生产资料、交通器材、灭火装置、通讯设备,有的在发电,有的在通暖等等,总之,大家正忙碌的时候,抗病毒化学药物来了命令:“停止生产!”“不许生产!”,一道命令下来,生活里边的衣食住行各种生产活动都被迫停下来了。
短时间停一下生产没关系,治感冒的抗病毒药,一般说它们的“时间窗”只在36小时到48小时,过了这个时候它们就管不了,也管不住了,因此,也就不用了。
但是,有些医生不了解病毒的生活习性,或者不知道抗病毒化学药品的作用原理,就大剂量、长时间、多品种联合使用,这一下子就麻烦大了。严重干扰了生命自身抗病能力的发挥,生活物资严重匮乏,甚至“弹尽粮绝”,这就造成了“多器官损伤”,或者严重加重了多器官损伤。
“爱兵如命,视民如伤”,战士暂时修整,民众休养生息,这样才能打赢外族入侵的战争,而不是勒令都不许动,完全停产、停工,抗病毒化学药的毒副作用,就是这样的不恰当,是“帮倒忙”,堡垒从内部被攻破了。
1086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21:13:5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中医同道,中医爱好者:

        大家好!本周五晚(2020年3月13日)由雷宝淳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的理论著作《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

     今天主要讲解“我对祖国医学的认识过程”和“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战略”两小节内容。

       医学的方向是中医现代化,而不存在什么途径,西医也要走到中医道路上来。

       对于中医现代化,我们不能搞加法不能把中医和西医加在一起,要把中医或者说医学现代化。我们要吸取中医好的东西,也要吸取现代科学好的东西。而这两个东西不是简单地合在一起就行的,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综合中医和现代科学技术,这个综合不是混合物,而是提高到更高的水平,哲学的名词叫“扬弃”。而这个更高水平的东西既非所谓现在的中医理论,也不是现代的所谓西医。我始终认为建立这样高水平的东西,叫人体科学,或者人体学,要建立这门东西看来很难呀,也许我是看不到了,是将来的事,者急也没有办法。



     让我们一起期待雷宝淳的分享,欢迎批评指正。http://www.ynjkcy.com/lrtkx



        祝贺雷宝淳讲述钱学森的理论著作《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成功!

     今天主要讲解“我对祖国医学的认识过程”和“关于中医现代化的战略”两小节的内容。

       钱学森先生研究系统科学,认为人体是复杂巨系统,中医的学术原理代表了未来医学发展的方向,西医也要走到这个方向上来。当时还没有“明物质与暗物质”的说法,他对特异功能为代表的现象进行研究,称之为“人体科学”。

我认为,这就是“西医中国化”的早期表述,中医依靠生成论(有无相生论),可以包容西医的构成论(明物质)。

在2020年新冠肺炎爆发的时候,虽然国家的卫生体制是“中西医并重”,救治方针是“中西医协作机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中医与西医理念、方式、方法的严重冲突。

早期,中医没有被重视,基本依靠西医,很多人在等待检测“确诊”的时候,和“没有抗病毒药”的时候,门诊拥堵,病房“一床难求”,医院成了“疫情放大器”,而不是灭火器;中医药排不上用场,早期不能发挥作用;后来的西药紧急临床试验,要求“排他性”对照,也影响很多病人不能尽早服用中药。

这样的局面,不仅耽搁病人的治疗,也影响“中西医并重”卫生方针的落实,以及“中西医协作”救治模式的执行,是必须解决的大事情。需要以“西医中国化”来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原封不动执行西方标准的“诊疗指南”,对于中医的知识基本“不予理睬”,或者以“听不懂”、“不科学”而加以排斥,更不能像有些“中医黑”那样故意抹黑中医药。

“中国化”与“化中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西医传到中国已经一百多年,逐渐成为卫生领域的“主角”,不应该像是西方派来的医生那样,把“诊疗指南”翻译成中文就可以了,应该像上世纪50年代政府要求的那样,广泛开展“西医学习中医”活动,对于中医药知识、理念、治疗方法及其优点,从尊重和理解开始,逐步走向有机配合、协作,而不能我行我素进行排斥。

医学首先是人学,然后才是技术手段;人不是机器,也不是机器人。

人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这是与生俱来不可选择的内容,也关系到人的健康维护、疾病治疗、康复过程的整个生命周期。

佛教的中国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逐渐改变了佛教很多内容,让佛教深刻地融入了中国人的生活,避免了与中华文化的冲突,实现了儒释道大融合的盛唐时代。

中医与西医协作和融合,首先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互相渗透与包容。

东西方医学的差别,是因为它们指导理论的差异,决定了其技术方法、临床经验的不同。在交流之中,通过互相争鸣、碰撞,有可能会逐渐融合。

西方医学以“构成论”为指导,认为“结构决定功能”,主要研究明物质;

东方医学以“生成论”为基础,认为“生命自然天成”,有无相生,世界不存在“真空”,所以既研究明物质,也研究暗物质。

生成的生命有结构,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中医学术能包容西医技术方法,尽管目前看来西医很强大,在世界范围内普及程度很高,但是,从学术原理看,中医未来必将成为世界医学的“显学”,西医必将用中医的理论改造自己的体系。
1087
 楼主| 发表于 2020-3-14 21:45:49 | 只看该作者
        本周六晚上(2020年3月14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这本书的内容:
        第五章医话随谈之第4节漫谈怎样防病保健、延缓衰老
    (一)精神愉快、青春长在,(二)运动可延年、要活就要动,(三)戒除烟酒、规律生活,(四)病从口入、慎食为要。
        敬请各位关注王群才中医师讲述具体内容!http://www.ynjkcy.com/gydszlc
        祝贺王群才中医师讲座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国医大师・朱良春》朱老谈怎样防病保健、延缓衰老的有关内容。主要有    (一)精神愉快、青春长在,(二)运动可延年、要活就要动,(三)戒除烟酒、规律生活,(四)病从口入、慎食为要。
        朱老说:
“有病方知健是仙,人生长寿健为先。”说明预防疾病,保健延年是很重要的。
人人都希望有个健壮的体质、旺盛的精力、乐观的情绪,为美好的明天去奋斗、拼搏,为人类做更多有益的贡献。从医学角度来说:首要的前提,是怎样去维护自身的健康,如何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根据生物学家的推测,正常人的寿命应为125—175岁,但是什么原因使大多数人都没有能达到这个目标呢?有关学者研究认为:健康和长寿有20%来源于遗传因素,25%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5%来自医疗条件,其余50%完全掌握在个人手中,这就是说人们自身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嗜好等,是决定一个人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因为当前世界上还没有长寿不老的灵丹、长生不死的妙药,那么怎样办呢?就请接受医学家提出的最简单的健康公式吧:“健康与情绪感情稳定性、运动锻炼和平衡合理的饮食成正比例,而与郁怒、懒惰、暴饮暴食、烟酒嗜好成反比例。”
朱良春先生在繁忙的工作之中,走完了99年的人生旅程,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养生经验。
朱老的“养生粥”一直喝了几十年,也是一个药食同源,养生成就健康的好方法。
他说,我为了解决工作紧张,身体疲劳的问题,就经常用生黄芪煎沸,去渣后加入薏苡仁、杞子、百合、绿豆等同煮,早晨或晚上食之,有益气健脾、解毒防病之功。

1088
 楼主| 发表于 2020-3-15 21:53:06 | 只看该作者
        今周日晚上(2020年3月15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她和大家一起继续讨论常见中医心理疾病------梅核气,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心理治疗、气功治疗、针灸治疗等部分内容与大家一起分享,详情,我们一起期待,王红霞主任的讲述与分享。http://www.ynjkcy.com/zyxlx
      祝贺王红霞主任讲述 《中医心理学》成功!她和大家一起了梅核气的有关内容,包括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心理治疗、气功治疗、针灸治疗等。
      梅核气属于中医病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西医学称为咽异感症,又常被诊为咽部神经官能症,或称咽癔症、癔球。该病多发于青中年人,以女性居多。
       中医主张“形神一体”,因此,所有的病,都与精神有关系。
        西医经常把没有具体病灶,或者用具体形态病灶解释不清楚的问题“统而言之”说它属于“精神”神经的问题。
指导理论不一样,治疗方法也有区别,互相借鉴,取长补短,才能更好地解决患者的病痛。
1089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19:59:40 | 只看该作者
        大家好,本周一(2020年3月16日)由马京雪和大家一起学习《辨证录·耳痛门》。

        本周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

        1,人有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者,身发寒热,耳内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此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

        2,人有耳中如针之触而生痛者,并无水生,止有声沸,皆云火邪作祟,不知乃肾水之耗也。

       3,人有耳痛之后,虽愈而耳鸣如故者,人以为风火犹在耳也,仍用祛风散火之药,而鸣且更甚,然以手按其耳,则其鸣少息,此乃阳虚而气闭也。

      4,人有双耳聋闭,雷霆喧呼之声终不相闻,而耳内不痛。此大病之后,或年老人有之,乃肾火内闭而气塞也。

      5,人有平居无事,忽然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之盛也,谁知是心火之亢极乎。

      6,人有不交感而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之则快甚,人以为肾火之盛,谁知是肾火之虚乎。

      7,妇人有因怒发热,经来之时,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乳房胀闷,寒热往来,小便不利,脐下满筑,此是肝气之逆,火盛血亏也。

     欢迎交流,感谢聆听。http://www.ynjkcy.com/bzl

        祝贺马京雪讲述《辨证录·耳痛门》成功!他很大家一起讨论了7个病例。

                1,人有双耳忽然肿痛,内流清水,久则变为脓血者,身发寒热,耳内如沸汤之响,或如蝉鸣,此少阳胆气不舒,而风邪乘之,火不得散,故生此病。

肾开窍于耳,泻肝救肾,补母泻子之法,

陈士铎说,方用润胆汤∶

白芍(一两) 当归(一两) 柴胡(一钱) 炒栀子(二钱) 玄参(一两)天花粉(三钱) 菖蒲(八分) 水煎服。一剂而痛轻,二剂而肿消,三剂而脓血止,四剂而寒热尽除,十剂而全痊也。

此症用止鸣丹亦效。

白芍(五钱) 柴胡(二钱) 炒栀子(三钱) 生地(三钱) 麦冬(三钱)菖蒲(五分) 茯苓(三钱) 半夏(五分) 水煎服。数剂即愈。



        2,人有耳中如针之触而生痛者,并无水生,止有声沸,皆云火邪作祟,不知乃肾水之耗也。

耳痛致聋,水亏火郁。陈士铎说,方用益水平火汤∶

熟地(一两) 生地(一两) 麦冬(一两) 玄参(一两) 菖蒲(一钱)水煎服。一剂而痛止,二剂而响息,三剂而全愈,而耳不再聋也。

此症亦可用息沸汤。

熟地(二两) 山茱萸(一两) 麦冬(五钱) 北五味(十粒) 菖蒲(一钱)远志(五分) 丹参(三钱)水煎服。十剂愈。



       3,人有耳痛之后,虽愈而耳鸣如故者,人以为风火犹在耳也,仍用祛风散火之药,而鸣且更甚,然以手按其耳,则其鸣少息,此乃阳虚而气闭也。

耳为清窍,头为诸阳之会,耳鸣不已,陈士铎说,法宜补阳气为主,而兼理其肝肾之虚,方用发阳通阴汤治之。

人参(二钱) 茯苓(三钱) 白术(二钱) 黄芪(三钱) 肉桂(五分)熟地(五钱) 当归(二钱) 白芍(三钱) 柴胡(一钱) 甘草(五分)白芥子(二钱) 荆芥(炒黑,一钱)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不必三剂也。

此症可用开闭丹∶

黄芪(一两) 当归(五钱) 肉桂 甘草(各五分) 菖蒲 远志 柴胡香附(各一钱) 天花粉(二钱) 水煎服。二剂愈。





      4,人有双耳聋闭,雷霆喧呼之声终不相闻,而耳内不痛。此大病之后,或年老人有之,乃肾火内闭而气塞也。

耳聋窍闭,陈士铎说,方用启窍汤∶

熟地(二两) 山茱萸(一两) 麦冬(一两) 远志(三钱) 五味子(二钱)石菖蒲(一钱) 炒枣仁(三钱) 茯神(三钱) 柏子仁(三钱) 水煎服。一连四服,而耳中必然作响,此欲开聋之兆也,再照前方服十剂。而外用∶

龙骨(一分) 雄鼠胆汁(一枚) 麝香(一厘) 冰片(三厘) 研绝细末为丸,分作三丸,绵裹塞之,不可取出,一昼夜即通矣,神效之极。

耳通后,仍用前汤再服,一月后用大剂六味丸,以为善后之计,否则恐不能久聪也。

此症用通耳汤亦妙。

熟地(三两) 麦冬(一两) 炒枣仁 茯神 玄参(各五钱) 菖蒲(一钱)柏子仁 炒黑荆芥(各三钱)水煎服。 十剂自通。



      5,人有平居无事,忽然耳闻风雨之声,或如鼓角之响,人以为肾火之盛也,谁知是心火之亢极乎。

耳鸣如鼓,肾水亏,心火旺。陈士铎说,方用两归汤∶

麦冬(一两) 黄连(二钱) 生枣仁(五钱) 熟地(一两) 丹参(三钱)茯神(三钱) 水煎服。二剂而鸣止,四剂不再发。

此症可用定喧汤。

玄参(三两) 生地(一两) 贝母(二钱) 水煎服。一剂即止鸣。



      6,人有不交感而两耳无恙,一交接妇女,耳中作痛,或痒发不已,或流臭水,以凉物投之则快甚,人以为肾火之盛,谁知是肾火之虚乎。

怪病生于耳,源于肾阴虚。陈士铎说,方用加减八味丸汤∶

熟地(一两) 山茱萸(五钱) 丹皮(五钱) 泽泻(二钱) 茯苓(三钱)山药(五钱) 麦冬(五钱) 北五味(一钱) 肉桂(二钱) 水煎服。一剂而痛轻,再剂而痛止,三剂痒亦止,四剂而水不出也,十剂全愈。

此症用补阴制火汤亦妙。

熟地(二两) 山茱萸 芡实(各一两) 肉桂(一钱) 水煎服。十剂全愈。



      7,妇人有因怒发热,经来之时,两耳出脓,两太阳作痛,乳房胀闷,寒热往来,小便不利,脐下满筑,此是肝气之逆,火盛血亏也。

     经期耳痛,血瘀有热。陈士铎说,方用加味逍遥散∶

白芍(一两) 柴胡(二钱) 当归(一两) 甘草(一钱) 陈皮(一钱)茯神(三钱) 白术(五钱) 炒栀子(一钱) 天花粉(二钱) 枳壳(五分)丹皮(三钱) 水煎服。二剂而诸症皆痊。

此症用莫愁汤亦神。

白芍 生地(各五钱) 当归(一两) 炒栀子 天花粉 香附(各二钱) 甘草 苍术(各一钱) 炒荆芥(三钱) 枳壳(五分)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
1090
 楼主| 发表于 2020-3-17 20:00:5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群友,各位同道:今晚,2020年3月17日(周二),我们继续有请中医名家曹东义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黄帝内经》第22讲。



曹东义,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第四、第五批师带徒指导老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朱良春,现任河北省中医药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世界中联一技之长分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张仲景学术思想研究会会长,出版著作41部,发表论文80多篇,文字累计500余万。http://www.yanzhaozhongyi.com/portal.php?mod=list&catid=4

各位新老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内经》的范围: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黄帝问曰:平人何如?



  岐伯对曰: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命日平人。平人者不病也。



  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



  人一呼脉一动,一吸脉一动,日少气。



  人一呼脉三动,一吸脉三动而躁,尺热曰病温,尺不热脉滑曰病风,脉涩曰痹。



  人一呼脉四动以上曰死,脉绝不至曰死,乍疏乍数曰死。



  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人无胃气曰逆,逆者死。



  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脏真散于肝,肝脏筋膜之气也。



  长夏胃微软弱曰平,弱多胃少曰脾病,但代无胃曰死,软弱有石曰冬病,弱甚曰今病。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夏胃微钩曰平,钩多胃少曰心病,但钩旡胃曰死,胃而有石曰冬病,石甚曰今病。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也。



  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



  冬胃微石曰平,石多胃少曰肾病,但石无胃曰死,石而有钩曰夏病,钩甚曰今病。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



  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



  盛喘数绝者,则在病中,结而横有积矣。绝不至曰死,乳之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



  欲知寸口太过与不及,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曰头痛;寸口脉中手长者,曰足胫痛;寸口脉中手促上击者,曰肩脊痛;寸口脉沉而坚者,曰病在中;寸口脉浮而盛者,曰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曰寒热及疝瘕少腹痛;寸口脉沉而横,曰胁下有积,腹中有横积痛:寸口脉沉而涩,曰寒热。



  脉盛滑坚者,曰病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在内。



  脉小弱以涩,谓之久病;脉滑浮而疾者,谓之新病。



  脉急者,曰疝瘕少腹痛。脉滑曰风,脉涩曰痹,缓而滑曰热中,盛而坚曰胀。



  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脉得四时之顺,曰病无他;脉反四时及不间脏曰难已。



  臂多青脉曰脱血,尺脉缓涩,谓之解(亻亦),安卧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脉尺粗常热者谓之热中。



  肝见庚辛死,心见壬癸死,脾见甲乙死,肺见丙丁死,肾见戊己死。是为真脏见,皆死。



  颈脉动喘疾咳曰水,目裹微肿如卧蚕起之状曰水。



  溺黄赤安卧者,黄疸。已食如饥者,胃疸。



  面肿曰风。足胫肿曰水。目黄者曰黄疸。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



  脉有逆从四时,未有脏形。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



  风热而脉静,泄而脱血脉实,病在中脉虚,病在外脉坚涩者,皆难治,命曰反四时也。



  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所谓无胃气者,但得真脏脉不得胃气也。所谓脉不得胃气者,肝不弦,肾不石也。



  太阳脉至,洪大以长;少阳脉至,乍数乍疏,乍短乍长;阳明脉至,浮大而短。



  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曰心死。



  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曰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曰肺病。死肺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曰肺死。



  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曰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曰肝死。



  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曰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病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曰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曰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曰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曰肾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21:28 , Processed in 0.056229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