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六晚上(2020年2月8日),“一技之长空中课堂”由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这本书的内容: 第四章薪火相传:第十六节内科急症应用六神丸的探讨、第十七节浊瘀痹(痛风)辨证一得、第十八节应用培补肾阳法治疗慢性杂病之用药组成、证侯分析、病例疗效验证。 祝贺王群才讲述《国医大师・朱良春》成功!他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朱老的学术成就。 下面是朱良春先生治瘟疫的有关经验片段: 1940年6月,南通开始流行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头痛如劈,高热身痛,皮疹隐隐,很是痛苦。患者经过治疗,一般在一周左右退热,而朱良春这里一般都不超过三天就已经好了,而且花费不多。原因何在呢? 朱良春在求学的时候,很注意外感热病知识的学习,因为当时传染病很猖獗,发病率高,来势又凶猛,不会看传染病,就难以在临床上立脚。他受老师的影响,既继承张仲景《伤寒论》的思想,也对明清温病学家的学说有所借鉴,推崇通腑清下的理论,这一思想长久地指导着他的临床实践。 他还善于吸收当代中医学者的经验,既继承了章次公先生治疗外感热病的学术经验,又博采众方,取其所长。比如,章次公先生善于使用“灵丑散”治疗肠伤寒,凡是有里证的患者,他都使用由五灵脂和黑白丑组成的散剂,撤其里热。 朱良春在上海实习的时候,还认识了一位对他影响很大的一位“特殊中医”,也就是曾国藩的外孙聂云台先生。 他把自己总结的药方抄在本子上,传授给了朱良春,因此而能“道行天下”,济民疾苦。章次公先生看后,认为很好,他说:“将来你们自己行医的时候,配制成现成的药物,一定能够提高疗效。” 朱良春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之中,发现这两个方子的确有很好的疗效,聂云台先生的经验,经过他的推广应用,发挥了巨大的治疗作用。 聂氏表里和解丹,主要是针对传染病初期的发热、恶寒,头身疼痛,舌苔厚重的患者。它主要化裁于杨栗山的《伤寒瘟疫条辨》的升降散,由生大黄135克,炙僵蚕45克,蝉蜕、甘草各30克,皂角、广姜黄、乌梅炭各15克,滑石180克组成,研成极细末,再以鲜藿香汁、鲜薄荷汁各30克,鲜萝卜汁240克,泛成水丸。每次成人服用4至6克,小儿酌减,一般一次服药后,就能泻下大便一次,体温就可以减退,第二天再服一次,病情轻者可能就会痊愈。 如果病情没有痊愈,病程在三日以上,里热较重,可以给患者服用另一种药物:温病三黄丸。它主要由滑石600克,生大黄90克,蝉蜕15克三味研细粉,另用苦参150克,葛根、黄芩各90克,天花粉、茵陈、青蒿各60克,黄连、甘草、白蔻仁各30克,蝉蜕、姜黄、川郁金、苍术各15克,煎取浓汁,再以鲜菏叶、鲜藿香各150克,鲜苏叶180克,鲜茅根240克,生萝卜子60克,以上5味研磨,加上药汤、绞汁2次,并加鲜萝卜汁90克,将药汤汁拌入3味药末泛丸,湿重6克,每服2丸,每日一次。 配合以上成药时,如无鲜药,可以用半量的干药代替,研细,用药汤放凉泡透榨汁,榨后须加凉开水再榨一次,以免药汤损失。 朱良春先生运用表里和解丹、温病三黄丸,治疗轻证患者,重证者再加上辨证处方,救治了大批患者,疗效显著,影响深远。患者日渐增多,每天上午二三十号,下午还要出诊。在登革热流行的时候,朱良春委托顺寿堂国药店的老药工孙鹤筹加工成水丸,10克一包,每一位患者来就诊时,就免费赠送给患者两包药,患者拿回去就服,既简便,又快捷,因此救治了大批患者。 2003年非典流行的时候,朱良春先生也做出了很多贡献。 广东省中医院林琳和杨志敏接受香港医管局的邀请,在香港救治病人的过程中,也不断与国内的老专家请教治疗方法,邓铁涛教授在她们出行之前就表示一定做她们的坚强后盾。前方战况时刻牵动着后方老专家们的心。邓老就几次主动打电话询问她们的情况,她们也时常求教。杨志敏的电话费主要花在求师问药上,而不是与家人的联系方面。 2003年5月22日,林琳打电话给朱良春先生的女儿朱婉华主任询问病情,有一个非典合并肺纤维化的患者,一开始是肺脾两虚,湿浊内阻的症状,舌质淡,全身无力,脉滑。经过治疗之后,出现阴虚症状,口干舌质转红,请教怎样分析病机和用药。朱婉华立即向朱老汇报了有关情况,朱老根据病人的病情,拟订了益气养阴,解毒化瘀的处方:北沙参30克、麦冬15克、生黄芪30-45克、生白术15克、金荞麦30克、鱼腥草30克、穿山龙30克、杏仁15克、薏苡仁30克、广地龙15克、地鳖虫15克、桃仁红花各10克、紫丹参15克、甘草6克。5月29日林琳回电话说,用药后效果很好,病人体力恢复很快,肺部阴影吸收也很明显 由邓铁涛、任继学、路志正、朱良春等我国著名老中医发起,中华中医药学会、南通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广东省中医院、南通市良春中医药临床研究所、南通市中医院承办的“2005中国首届著名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6月28日在江苏省南通市举行。此次学术盛会汇集了全国三十余位名中医及其数百名弟子,以期“承接岐黄薪火,传承中医衣钵”。 朱良春先生亲自校雠的会议文集《名师与高徒》,在会前由中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它丰富的内容,精美的印刷,吴冠中先生题写的书名,都很难得,成了首次会议凝结的一个硕果。“名师高徒聚首南通,传承中医为我中华”的会议主旨,为中医学术传承盛会开了一个好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