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何必hebi 于 2021-5-15 15:46 编辑
氣為血之帥,這是中醫對[補血]的觀察,認為補血之前要先補氣,否則這血是補不上的,所以(補血湯)又稱六一散,其中黃耆是當歸的六倍以上,才能有效。中醫對【血】的認識,其範圍超過了生理學上所說的【血液】,沒有對錯,只是存在一些不同的說法而已。 中醫對氣、血的看法,比較多元,比較多功能,它包含了消化、吸收、循環、營養、代謝等等,所以中西醫的辯論,始終各說各話,沒有交集。如果我們用分析的角度來看,也沒有那麼大的歧異,甚至還會發現大家說的都是一樣。 現在我們只說血液的生成,其他的功能先不說,而且只先說【紅血球】的生成,其他血球也先不說,來探討有沒有不同? 首先,紅血球出生於紅骨髓,但這些都還不是正常的紅血球,他還需要成長和配備一些工具(裝備),才能出任務,而這些裝備叫抗貧血因子,它存在於食物和胃壁分泌的[內在因子],必須從消化道吸收,經血液運輸到肝臟處存,以備造血所需。這裡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主管消化吸收的[胃氣],存在著重要功能,沒有這一個【補氣】的作用,初紅血球得不到[抗貧血因子],初紅血無法長大變成正常紅血球,就會血虛(貧血),而紅血球的壽命只有120天,身體的脾臟會產生白血球來慢慢回收這些瀕臨死亡的紅血球,因此造成所謂【脾不統血】的另一個話題‧ 所以從紅血球的成長過程,我們的確發現【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的因緣關係,氣和血之間任何一個偏頗或不足,都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影響身體健康。 有關血液其他的生長、功能、死亡都會在【中醫科學館】中逐一展出,歡迎繼續參觀。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