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netcore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和各位教授商量: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4-9-10 16:55:52 | 只看该作者

必须的。
92
发表于 2014-9-11 07:26:09 | 只看该作者
阴阳五行作为历史上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三根支柱中之二根(另外一根是天人)本身当然有很多有趣的谜团。譬如五行,现在说最早在文献上见到的是尚书《洪范》,但它讲的是商末周初之时的事。而五行以五材作符号,其中的金明显是后出,且甲骨文里没有这个字(甲骨文里也没有阴阳)。所以,如果洪范记的没错,那五行(作为治国“秘术”)只能出现在商后期。但在金出现以前,其他四材都是战争的工具,而且按进化的规律来说似应是火一水一石(土)一木,即是克序,所以有人怀疑五行之起源可能与原始社会部落间之战争有关。

另外,之前说过,阴阳是由卜巫演化而来,卜在商代用骨,后来转为用蓍草,符号则从无规律的骨的裂痕经由“数字卦”(上世纪末的考古发现)最后演变成易卦。所谓“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其中之祀在祭祖之余,便是进行各种占卜。由此观之,阴阳五行之起源和发展,似暗合“祀一占卜一阴阳”与“戎一军事一五行”两条主线。

话又说回来,讲这些完全是本着实事的精神,即承认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思维的根基,在传统中医的形成和发展中起过必不可少的作用。但是,我们生活在现代社会,用的是电脑/计算机不是算盘,阴阳五行对中医发展所扮演的角色已经完结,因此,把中医的根基从传统的阴阳五行模式移植到现代的逻辑推理实验验证模式中来,这就是现代中医的历史使命。

93
发表于 2014-9-11 09:42: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l0101 于 2014-9-11 09:56 编辑
萧铁 发表于 2014-9-11 07:26
阴阳五行作为历史上中华传统思维模式的三根支柱中之二根(另外一根是天人)本身当然有很多有趣的谜团。譬如 ...

萧先生也在研究中医现代化,所以多说几句,仅供参考:

阴阳五行与中医理论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同时,没有阴阳五行也不可能产生中医理论,不管阴阳五行产生于什么年代、不管后人们对阴阳五行有多少疑惑,都改变不了这个历史和这个事实。中医现代化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个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同时,任何形式的中医现代化都必须是在中医经典基础上的现代化,而绝不能是推倒重来的现代化,那样的现代化必然会导致中医西化,必定是不会成功的,也是所有希望中医现代化的人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在处理阴阳五行的问题上就存在两种态度、两种观点,进而形成了中医现代化的两条道路:废除或者改造阴阳五行,看似非常容易,其实非常困难;或者保留和继承阴阳五行,看似非常困难,其实非常容易。想当初计算机的汉字输入也存在两种态度、两种观点,进而也形成了计算机的汉字输入的两条道路:改造汉字成拼音文字,看似非常容易,其实非常困难;或者保留汉字,看似非常困难,其实非常容易。历史的车轮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十多年了,各种知识各种文化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快速增长,社会的进步无时无刻不在荡涤着曾经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我们中华民族是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民族,中医至少也有两千多年的传承历史,老祖先留下来的文明成果数不胜数,这是多么大的一笔财富,能够把它完整地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是我们当代中国人的历史责任。现在计算机的汉字输入难题已经被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了,这是一件何等伟大又何等骄傲的事情啊,中医现代化或许可以引以为鉴。

以上是我的一点点想法,也是我的思路,说出来与先生共勉,欢迎批评。

点评

用汉字输入法来“喻象”中医现代化的路径是有益的,因为大家对输入法都有基本了解,就“实事”这点来说应该能够很容易达成共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汉字输入法基本上有三大类:  o 手写 一 约可比喻传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9-11 10:32
94
发表于 2014-9-11 10:32:47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4-9-11 09:42
萧先生也在研究中医现代化,所以多说几句,仅供参考:

阴阳五行与中医理论的关系是历史形成的,同时, ...

用汉字输入法来“喻象”中医现代化的路径是有益的,因为大家对输入法都有基本了解,就“实事”这点来说应该能够很容易达成共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现在汉字输入法基本上有三大类:
 o 手写 一 约可比喻传统
 o 拼音 一 约可比喻所谓“西化”
 o 笔划 一 约可比喻“中西结合”
上面三种中,拼音和笔划都用原来是外文的键盘,只有手写以手写板或触屏为媒介,然后中间有个软件将输入辨认成文字。从结果看,三种输入法都有效,都有人用,但“传统”的手写似乎用的人最少,以至于现在有人担心未来小孩都不会用笔写字了。


中医现代化基本上也是上面这三种路径,由汉字生成的最终结果看,三条路径都有效,所以不知先生何以断言拼音或笔划的路径就不会成功?

不过,其实也不要紧,正是所谓“同志登山,各自努力”吧。
95
发表于 2014-9-11 11:19:46 | 只看该作者
萧铁 发表于 2014-9-11 10:32
用汉字输入法来“喻象”中医现代化的路径是有益的,因为大家对输入法都有基本了解,就“实事”这点来说应 ...

96
发表于 2014-9-11 11:2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4-9-11 11:29 编辑

        我的观点是,无论怎样变,中医阴阳的概念是不能变的。因为寒热、虚实、湿燥等概念概括不了阴阳在人体内的内涵。特别是,阴阳在现代医学中有物质基础。丢掉也是不科学的。

      对于五行来说,就比阴阳的实用价值少多了。首先,中医理论本身对于五行生克关系就没有搞明白,几乎所有的中医书都含糊其词,说不明白,糊涂庙糊涂神。

      但眼下,还不要急于说废除,需要先弄彻底明白了再说。在没有更好的理论代替它之前,也是废除不了的。除非形成了一套更加简便、也更加有效的辨证方法,后学中医者愿意用简便方法,这时,就是不提废除五行,也会自然淘汰。
97
发表于 2014-9-11 11:51:56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中医的传承来说,当代中医人的任务不外两条:一是怎么样很好地继承下来,二是怎么样很好地传承下去。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新技术革命来势迅猛,摧枯拉朽般地荡涤着人类历史上留下来的各种文明文化,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文化自然是在所难免,因此,中国的五千年文明文化的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像阴阳五行这么重要的东西,理论的和技术的,在当代中医人的传承中稀里糊涂地就给走样了、传丢了,那当代中医人就会成为中医的历史罪人;传真、传本、传好了,那当代中医人就会成为中医的历史功臣。

点评

说得好!支持  发表于 2014-9-11 11:59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98
发表于 2014-9-11 12:14: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9
发表于 2014-9-11 12:19:40 | 只看该作者
         习主席在北京师范大学的讲话耐人寻味。原文没有见到,报纸上的传闻倒是有。我的印象最深的是:老师要以品德教育为主,而且要以身作则;把古代经典诗词从小学课本里删除是去中国化。不一定准确,大意如此。这可能关乎到今后教育的方向,也可能关乎到中医教育的方向。
     30 多年来,经典被篡改成为时髦,马克思主义哲学被篡改为没有阶级性;阴阳五行学说被肢解为阴阳、五行,五行学说是错误的;易经被说成算卦、算命;中医的“心”篡改为心系、心系统、心脏;经络篡改为两个循环系统;……不一而足。以西医为金标准解释、评判中医理论的正确与错误,已经征服了许多人!现代许多批评中医的人根本就没有把中医理论学进去,连《伤寒论》看都没看过,就去评价《伤寒论》而且博得满堂彩!拿物理学流体力学的标准去衡量、评价中医的气血!去中国化到了何种程度?!
        无论批评还是继承、发展,首先要把中医学进去,否则一事无成。
100
发表于 2014-9-11 12:32: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17 12:47 , Processed in 0.05557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