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铁骨铮铮2002 于 2013-10-28 13:09 编辑
过程、生长过程、解剖形态、损伤、折断、切除、连接、异位或占位等。在诊疗实践中,根本没有“经络”本身的疾病,而是把疾病过程中的各种症状或证候分别归属各“经”。并且,主要是用经络学说的理论阐释生理病理,指导临床各科开创诊疗方法,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不是诊治“经络”本身的疾病。这也是证据。
面对越来越多的文献积累和临床实际情况,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迟早会有研究思路的调整。只要把研究思路回归到《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打开突破口,迟早会把经络学说的真面目挖掘出来。
半个多世纪以来,受西医影响,国内外的研究机构,不断用高科技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甚至,对“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已从器官、组织深入到细胞乃至亚细胞水平。其结果,既没找到“经”或“络”,也没找到“经络”本身的任何物质基础。其原因,都是因为“经络”在“气脉”的基础上已有了哲学内涵。“经络”最初虽和“气脉”建了在一起,长度和循行路线相同,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经”和“气脉”的关系已不明显,且“经”和“气脉”都是无形的。所以,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若不调整思路,继续用西医的手段在人体上找“经络”,是不可能找到的。
【8】原卫生部长崔月犁主编的《中医沉思录》说:“已知的解剖形态中没有经络的独特结构,那么,它是不是一种未知的解剖结构。迄今为止,在已知解剖结构之外寻找经络的独特解剖结构的各种探索,都取得了‘零’的结果。事实已经显示,经络的结构也不可能是未知的解剖结构。”还说:“国内外为寻找经络的独特结构付出的各种努力,没有取得任何结果。整个医学对人体的解剖学、组织学研究已经相当发达,以此为基础对经络的解剖形态研究,迄今为止,均未取得任何成果。虽然不能说对人体的解剖形态研究已到尽头,但是,经络系统这样庞大,功能如此基本,既有宏观内容,又有微观内容,如果有其独立的解剖结构的话,是不可能不被发现的。”又说:“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一直寄希望于在神经血管之外,能找到经络独特的形态学基础,结果一无所获”。“要想发现特殊的经络形态结构,迄今均告失败”。“事实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经络既不是已知的解剖结构,也不是未的解剖结构,经络是超解剖学的。”《中医沉思录》这些话,非常客观的总结了以前对“经络”的研究。其中,所谓“‘零’的结果”和“均告失败”,并不是彻底否定以前对“经络”的研究,而是从学术角度,根据以前的研究,提出“经络”是超解剖学的。这种观点,已经有了调整思路的导向。久而久之,对“经络”的研究不断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迟早会认识到“经络”是超解剖学的。“经络”最初和“气脉”建在一起,以“气脉”为主要基础,“经络”已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显然是超解剖学的。但是,认识归认识,必须有充分的证据,才能证实这一点。《内经》和《难经》的原始记载,就是证据。古典文献的相关记载,可为佐证。
【9】《内经》现存30多万字,其中,“经脉”出现85次,“经络”出现57次。经隧出现12次。在“经脉”和“经络”的出处,一是指血脉,即血管;二是专指经络,十二经和奇经八脉及其分支。除此之外,没别的含意。但是,“经络”不是“血管”,而是可以把“血管”分别归属各“经”。在古代,归经的血脉,有时称经脉。这是“经络”和“血脉”容易相混的原因。对此,《内经》有解释,不是不可以区别开。并且,经络学说的五十多个基本概念,都可根据《内经》解释清楚。所以,从基本概念入手对“经络”进行研究,《内经》也能提供证据。
【10】总之,对“经络”的考证和研究,不是没证据,不是没突破口,而是没有充分发挥经典文献对中医科学研究的指导作用。这是中医学近代以来最残重的教训。
九,《内经》是怎样告诫后人的
【1】《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研究,不可不知“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如《灵枢•经脉篇》说:“雷公曰: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曰: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在这段经文中,雷公是说想立刻知道“经脉”是怎样产生的。即“愿卒闻经脉之始生”“黄帝回答说,“经脉”是用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的,不可不知。即“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由黄帝的回答可以看出,“经脉之始生”和经脉的作用有一定关系,并告诫说:不可不知。因此,考证“经络”的起源,先弄清“经络”的作用,先知道“经络”是干什么用的,可以少走弯路或不走弯路。这其中的道理,很简单,不用解释。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走了不少弯路,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导作用。
【2】《内经》告诫后人,对“经络”的理解,若“内外相失”,必然会有“疑殆”。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如《素问•徵四失论》说:“夫经脉十二者,络脉三百六十五,此皆人所明知,工之所循用也。所以不十全者,精神不专,志意不理,外内相失,故时疑殆。”所谓“此皆人所明知”,说明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所谓“不十全”,是对“经络”的了解不全面。所谓“精神不专、志意不理”,是思路不对,条理不清。所谓“内外”,是《内经》常用的对应词。在不同出处有不同含义。在这段经文中,“内”是指“气脉”和人的脏腑组织器官等。理由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东西属于“内”的范畴,“气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是客观存在的,故属“内”。“外”指“经络”。理由是:“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故属外。所谓“内外相失”,是分不清内外,混淆了经络与人脉和脏腑组织器官。所谓“疑殆”,是疑惑不解的意思。
把这经文译成通俗语言,总的意思是说:古代医家知道“经络”是什么,医生经常用“经络”,但是,对“经络”了解不全面的人,思路不对,条理不清,分不清内外,就会疑惑不解。因此,可对“经络”的研究,必须分清内外。否则,就会疑惑不解。理由是:经络最初虽以“气脉”为主要基础,虽和“气脉”建在了一起,长度和阴阳属性都相同,但是,“气脉”是人体内客观存在的,“经络”是古代医家创建的。并且,“经络”的循行路线曾多次充实、修改和调整,早已有了很大区别。若分不清内外,必然疑惑。
遗憾的是,对“经络”的研究已经犯了“内外相失”的错误,已经出现了“疑惑不解”的后果,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3】《内经》告诫后人,若“不知根结”,就会“阴阳大失”。如《灵枢•根结篇》说:“奇邪离经,不可胜数,不知根结,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阖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这段经文,不用详解就能看出,“根”和“结”是非常重要的概念。若不知“根结”,则后患无穷。比如,“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和“阴阳大失”,都是“不知根结”而导致的后患。这是因为,“根”和“结”是“经络”的起源,“根”和“结”之间是十二最早的直行主干,经络系统的复杂体系,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调整、逐渐完善而成的。所以,若不知“根结”,弄不清“经络”从无到有的过程,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是怎么联系的,就不知道“脏腑”和“经络”的关系。其后果,相当于门户的“枢纽”折败,必然影响开合出入。所谓“阴阳大失”,是丧失了阴阳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遗憾的是,经络学说的现代理论,普遍忽视了“根结”的重要性。对“经络”的研究,很少有人从“根”和“结”入手取得重大突破,没能体现出经典文献的指导作用。
【4】总之,中医学的经典文献仍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内经》和《难经》,还有很多精髓没挖掘出来,没能充分发挥对中医学的指导作用。比如,以《内经》和《难经》等经典性文献为依据,可以把“经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形成复杂体系、乃至初步形成系统理论的过程挖掘出来,在此基础上,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都能解释清楚。 第二部分,经络学说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一,脉和经 (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