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阜新汪海升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18:38:4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5:皮质激素导致脓胸
1974年春天,我处理过8例小儿脓胸,至今难忘。
那时麻疹还隔数年大流行一次,那年正值麻疹大流行。8例脓胸患者都是麻疹合并肺炎引起的,而且都使用过皮质激素。
由于普遍接种,目前麻疹接近消灭。偶尔见到,也很轻。那时的麻疹则病情严重。一般要高烧7~10天,大约1/3的患儿合并肺炎。抗菌素发明之前,麻疹的死亡率常常高达25%,多数死于肺炎(当年王清任观看内脏,就是当地麻疹患儿大量死亡)。一旦合并肺炎,发烧会持续更久。患儿长期发烧,进食水很少,必然迅速虚弱。抗菌素广泛使用之后,肺炎大多可以迅速控制,死亡率下降至3%以下(目前可控制在0.2%以下)。然而,1970年代,激素使用逐渐增多。那时主要使用氢化可的松(酒精溶剂,必需静脉给药)和强地松(口服)。如上文所说,激素可以迅速退热,病家和部分医生往往因此认为病情大好而停止用药。于是暂时掩盖的感染暗中扩散,病情必然反复,而且很难控制。脓胸就是这样引起的。
这8例脓胸都抢救过来了,也给我很深的印象。那时不是大剂量使用激素,还出现如此严重的后果。大剂量或超大剂量使用的后果可想而知。
按:脓胸的治疗要点是:1.多次抽取脓液的同时胸腔内注射抗生素;2.全身使用抗生素——青、链霉素即可;3.恰当的支持疗法;4.营养很差时给全血;5.呼吸困难严重时给氧;6.中药给以平补气血之剂。
犬子那年2岁多,也患了麻疹。起初我坚持不用抗菌素,更不用激素。发烧一周后,疹子出齐、热退。2日后,再次发烧咳嗽,合并肺炎。起初我还是坚持没有用抗菌素。后来表里大热,舌红苔少,用犀角地黄汤后热退,但不尽。终于还是加用青霉素才迅速退尽,不再反复。看来还是中西医结合更好。
至此,又想到母亲多次讲过三哥死于麻疹。
三哥大约死于1940年,死时3、4岁。那年也是麻疹流行。当时贫苦人家是不可能请医生看病的。但母亲知道,只要孩子能喝水,一般不会死。三个孩子同时患麻疹,她老人家几乎昼夜不休息,随时让孩子喝温开水。本来,三哥的病情也大好了,开始下床活动。这时爷爷偏要给三哥剃头。剃头之后,三哥再没有起床。他一直拿着母亲给的三个铜板在被窝里玩,直到高热昏迷而死。麻疹在冬春流行,天气寒冷。旧时没有任何取暖条件,热病初愈是不能剃头的。爷爷是个明白人,不知道为什么犯了那样的错误。事过多年,母亲不再很悲痛,但是多次讲这个故事,总是旧痛难忘,对爷爷也有些不满。
抗菌素对麻疹本身无效。但是,1970年代,抗菌素供应已经比较充足,别的医生早已常规使用抗菌素预防麻疹合并肺炎。作为医生,我不会找不到青、链霉素。只是,我还是认为母亲的经验自中西医看都有道理。犬子患麻疹之初,一直能够进食水,没有性命之虞,不给他用抗菌素。后来终于用了3天,但相信比早用好。使用抗菌素“预防”感染,不是明智之举。
至于使用激素,我至今非常谨慎。
92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0:41:2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6:滥用激素导致消化道出血和幽门梗阻
赵某,男,62岁,威县马塘寨村人,1994年2月15日初诊。
患者无胃病史,近来因为感冒发烧,西医治疗一周,致上腹胀满大量呕吐。查患者一般情况可,脉沉、舌淡,上腹饱满,明显振水声。血压160/100mmHg。详细询问得知,西医治疗口服药和输液中都用过较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又,患者清楚地记得,1993年11月8日曾经大量便血一次,也是在治疗感冒发烧之后,而且便血前有上腹胀满、烧心。
故基本上可以断定,这两次都是滥用激素诱发的上消化道溃疡并且出现合并症。患者没有高血压史,目前血压高至少和滥用激素有关。
处理:
①禁食水
②支持输液
③口服甲氰咪胍、盖胃平
④中药煎剂处方如下:
党参15g、黄芪15g、桂枝20g、白芍15g、香附10g、吴茱萸4g、茯苓10g、半夏10g、厚朴5g、云木香5g、甘草5g、生姜15g。常规水煎日一付。
这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加的是补气、温胃、理气药。
2月16日:家属来诉,未再大呕吐,亦未便血或黑便。继续处理如上。
2月17日:患者就诊,自称大好,可以进食,面色转红。血压130/90mmHg。取中药3付善后。
这样的经验很多,下面再举一例。
93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1:40:13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7:滥用激素导致幽门梗阻
本村村民赵某,2004年83岁。他鳏居近30年,仍然可以自己照顾承包土地,按说身体相当好。只是,他从年轻时就有典型的消化性溃疡。近5年中两次出现幽门梗阻,都是滥用激素引起。第一次是2000年感冒后扎针吃药都用不算很大量的激素所致。那次,禁食水、胃肠减压、输液(无人给他煎中药,故很难让他服中药煎剂)十多天才缓解。所以,他注意感冒时尽量不用药,用药也找我用中成药。可是,2003年秋天,再次出现幽门梗阻。这次是好心的朋友送给他两种药片,治疗他的肩膀痛所致。这两种药片是消炎痛和地塞米松。服用的当天就引起上腹不适,4天后即上腹胀满、大量呕吐,不能进食。结果,再次禁食、输液,总算挽回了。
患者高年鳏居,还能自力更生,说明他的胃病不很重,身体底子相当好。但我相信,两次幽门梗阻得不到及时而恰当的处理都会致命。
所以,给有胃病的患者使用皮质激素,要更加小心(消炎痛也忌用)。
94
 楼主| 发表于 2009-6-13 22:27:08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8:滥用激素病情危重且复杂
姜某,女,53岁,威县东郭庄人,2005年1月25日初诊。
10天前感冒起病,并无发烧。先在本村扎针用青霉素等,病情加重。主要是自觉多饥、失眠、心慌、乏力、气短、全身虚肿。又到某诊所输液用清开灵、双黄连等2天,上述症状更加严重,几乎不能下床。继续服该诊所开的西药3天,病情不见改善,又出现手指尖发麻,几乎不支,前来求治。
患者面色紫红,明显虚肿。静坐时微喘,语声低微。脉象弦细,舌红苔少。血压110/80mmHg。
病情至此,不能说已经很危重,却已经很复杂难治。如果继续上述误治,数日后即有性命之虞。
患者的全部症状都是典型的地塞米松副作用。我已经记不清碰到多少这样的情况了。
患者的丈夫同时感冒,同时扎针,也出现了失眠、多饥、心慌。但他的身体很强壮,过了几天渐渐好了。
总之,虽然患者不知道除青霉素、清开灵、双黄连外,其余用的什么药,但即便我不知道他医凡感冒就大量用激素,也可以肯定这是滥用激素的结果。
显然,患者开始根本不需要使用激素,也根本不需要使用青霉素。任何教科书上都没有说过感冒之初应该使用这两种药,但是,这种毫无理论根据的滥用风气竟然愈演愈烈。
先说一下滥用地塞米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
失眠、多饥是神经功能紊乱和糖代谢紊乱的结果。
水肿是钠水潴留的结果。
乏力是低血钾的表现。
心慌气短是钠水潴留和低血钾,导致心脏收缩无力并血容量增加的结果。
面色发红是肾阳之气外越的表现、舌红苔少是肾阴虚的表现。
大剂量使用激素退热,最初表现为阳虚的居多。较长时期使用,多数会出现阳气外越,即西医说的克兴氏综合征表现之一。
患者没有慢性气管炎病史,感冒之初咳嗽也不重,现在的气短主要是激素的副作用所致。
患者同时有水肿、心慌气短和舌红苔少(阴虚的指征)和阳气外越,中医治疗有些困难,因为不宜完全使用温阳利水法,既温阳又滋阴需要照顾周到。
处方如下:
山萸肉15g、五味子15g、麦冬15g、茯苓15g、熟地15g、生山药15g、党参10g、黄芪10g、白芍15g、丹皮8g、桂枝15g、陈皮10g、川朴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口服金匱肾气丸、补中益气丸各9克日3次。
安定片0.5mg睡前服。
1月30日二诊:自述服上方1付即无濒危感。目前面色紫红、全身虚肿、心慌、气短、乏力、不眠、多饥、手麻等症状均好转,唯自觉右眉棱骨痛。脉象、舌象大体正常,右眼眶明显压痛。看来目前主要是额窦炎。考虑到滥用激素导致的紊乱不会完全恢复,继续使用上方。同时使用负压滴鼻的方法将氯霉素滴入额窦,具体操作从略。
2月4日:介绍他人就诊。来人说姜某头痛痊愈,此前诸证悉退。
   
95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8:37:07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9:滥用激素发烧迁延不愈
姜某,男,24岁,威县王家陵人,2004年9月11日初诊。
35天前因为受凉发烧,输液一周,同时用青霉素、安灭菌、清开灵、病毒唑、地塞米松等。但至今热退不尽。体温在37.5℃左右,自觉头沉、背酸,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其余无大不适。脉大而弦,舌红苔白厚。血压正常。
西医辨病:滥用激素后遗症
中医辨证:表未解兼内热
治疗:
柴胡5g、连翘8g、葛根10g、菊花10g、白芍15g、生石膏粉1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疗效:服上方5剂,诸证悉退。
这是比较典型的清表里热的方子。只说明一下为什么生石膏用如此小量。
目前虽然还常见生石膏块,但也常见机器加工的极细粉。这种细粉的清热作用大约是人工捣碎石膏块的10倍。所以,不能再像张锡纯先生那样经常用一两甚或半斤以上。同样,目前的龙骨、牡蛎也常常加工为极细粉,用量可以减至旧时的1/5~1/10。不过,龙骨、牡蛎用旧时的分量问题不大。生石膏细粉,则要慎重。原则上是,只要见一次大便不实,即需减量或停用。这也是锡纯先生经常告诫的。
若再问为什么。道理很简单。凡石质药物——比如一块赭石,不粉碎很难煎出有效成分。粉碎越细,用量越小。
96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19:44:3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0:滥用激素致长期低热
患者李秀萍某,女,21岁,威县油坊村人,1994年8月6日初诊。
低热伴前头痛一年,经中西医多次治疗不效。体温偶尔可至37.5℃,一般不超过37.3℃。终日头痛不止,此外无特殊不适。身体消瘦,面色晄白,食欲稍差,睡眠偶尔不好。二便、月经大体正常。脉细弱而数,舌淡胖,苔白稍厚。血压100/80mmHg,体温36.9℃。
不详细询问病史,也可以疏方。但是,近年来我每年大约治疗上百例这样的长期低热,有的反复低热2年以上,绝大部分是滥用激素引起的。问之,果然是发病前不久曾经因感冒发烧输液数日,几次大汗后遗留此证。
西医辨病:滥用激素致体温调节紊乱
中医辨证:过汗伤阳、伤气,清阳不升,气虚头痛
处方:
党参15g、黄芪15g、五味子15g、桂枝15g、柴胡5g、升麻5g、当归10g、白术10g、桔梗10g、川芎10g、甘草5g、生姜20g
.。常规水煎日一付。
补中益气丸9克日3次。
服上方5日后,头痛减轻,血压110/80mmHg,体温未再超过37℃。又2日后,脉象正常,头痛大减,血压110/75mmHg,续服3日痊愈。
按:滥用激素导致长期低热是很常见的一种不良后果。不及时恰当处理,常常迁延数月,有的会数年。这种低热一般不超过37.5℃,有的甚至在正常范围。这是由于有的人基础体温低,接近37℃的体温对他来说就算高了。体温略高,患者却很难受。头痛、头晕、乏力、全身酸痛冷热感等,就像总在感冒。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从西医药理角度看,这是因为滥用皮质激素导致的调节紊乱,形成病态的调节周期。体温调节紊乱只是神经—体液调节紊乱的一个方面,只不过是体温容易测出来而已。
从中医角度看,这是典型的阴阳平衡紊乱。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皮质激素严重干扰阴阳平衡。最多见的是导致肾阳虚,也可以导致肾阴虚。更准确一点说,这是肾气阴阳失衡在体温上的表现。
所以,治疗上既要补肾阳,也要滋肾阴,既要补气,也要补血,既要解表,也要和里。总的来说要偏重补益,给体内阴阳平衡增加物质基础。除非有明显的内热,开始照用桂枝汤也是正确的,因为这是滋阴和阳、补中固表第一法。
这种低热,虽然不是危重情况,却不是很容易治。下面再附一例。
97
 楼主| 发表于 2009-6-14 20:24:5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1:滥用激素致长期低热
李某,女,40岁,威县东郭庄人,1996年7月12日初诊。
自春节开始头痛、头晕、乏力、低热不退至今。体温最高只有37.5℃。曾在县医院诊为鼻窦炎,但是,中西医治疗不效。最初服止痛片有暂效,不久亦无效。自称病初全身虚胖,至今仍明显发胖。此次病前不好出汗,近数月容易着凉,且全身憋胀出汗。饮食、二便、睡眠可。脉象沉细而弦,舌暗红苔略厚。血压100/80mmHg,T36.8℃。
仔细询问病史,原来春节前夕患者曾经感冒发烧输液数日。当时即出现全身虚肿。勉强过完春节,头痛等症状即明显。所以,可以肯定,身体发胖和各种不适都是激素的副作用所致。
目前患者的脉象、舌象和血压都提示虽有内热但正气不足。
处理如下:
桂枝15g、白芍15g、菊花10g、川芎10g、柴胡10葛根15党参10黄芪15丹皮10当归10茯苓15五味子15。常规水煎日一付。
补中益气丸9克日2次
龙胆泻肝丸3克日2次
7月14日再诊:自觉好转,体温36.9℃,脉舌象均好转。血压110/80mmHg,处理同前。
7月16日三诊:自觉继续好转,脉舌象接近正常。血压110/70mmHg。仍偶有不适。改方如下:
柴胡10g、黄芩10g、半夏8g、党参10g、白芍15g、桂枝15g、葛根20g、连翘15g、丹皮6g、茯苓10g、竹茹12g、陈皮10g、川朴5g。常规水煎日一付。
藿香正气水10ml日2次。
7月22日4诊:近日体温最高37.1℃,无明显不适。继续服上方4日善后。
此案虚实寒热夹杂,故治疗温请补泻兼施。好在患者食欲、睡眠均好,否则很难处理。
98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7:08:30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2:滥用激素致奔豚证
   
李某,女,40岁,威县吴王目村人,2004年8月21日初诊。
近半年常犯上腹部抽泣样动悸,近十多天来发作频繁。卧位时尤多犯,并有乏力、多困。近日头疼,此外无大不适。发作似与劳累、气恼有关。曾经针刺,无明显疗效。又曾多次服用中西药物,无效。其人瘦弱,神志清楚,面色黧黑,脉象滑弱,尺脉不可及,舌象大致正常,血压110/70mmHg。
根据上述脉证,已经可以疏方。但是,这样奇怪的主诉似乎不能满足于劳累、气恼所致的神经官能症来解释。于是进一步询问病史。
原来,患者于春节后不久曾因发烧输液多日。首次动悸就发生在输液中。当时还发现血压略高。此后每次感冒服药后,血压就略高。患者又补充说,常感心悸。
看来,此病首先应该怀疑滥用激素所致,因为见发烧就大量使用激素已经是“常规”。患者的主要表现很接近于仲景所说的“奔豚”证。此证主要因为过汗所致,而滥用激素常常导致过汗。再联系每次感冒服药后就有轻度血压升高,更应该怀疑滥用激素所致,因为时下凡感冒就给激素很流行。总之,滥用激素可以解释所有症状。
乏力、多困、头疼是脾虚的表现。滥用激素之前患者可能有脾虚,但是,滥用激素会使之加重。心悸是近半年才有的。这是脾虚变为心脾两虚。
西医辨病:滥用皮质激素致神经官能症
中医辨证:心脾两虚奔豚证
处方:
柴胡5g、当归10g、白芍15g、白术10g、茯苓15g、甘草5g、薄荷3g、川芎6g、桂枝15g、陈皮10g、半夏6g、党参10g、黄芪10g、龙骨粉10g。常规水煎日一付。
逍遥丸6g日2次;补中益气丸9g日2次;人参归脾丸9g日2次。
疗效:服上方之后再未发生动悸。五日后再诊,乏力、多困也明显好转。唯略有头疼。继续服上方五日,诸证悉退。
按:处方的煎剂和成药用意相同,似乎可以不用舒肝法,因为疗效满意,终于未改。
99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8:16:29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3:产褥热滥用激素病危
张某,女,30岁,威县宋庄人,1994年8月1日请出诊。
第四胎产后17天,高烧7天,仍有白色恶露。曾大量使用抗菌素、激素并服中药不效。发烧38℃~39℃,昼夜不停。原有恶心食少,昨天腹泻数次,今晨稀便一次。患者心慌、头晕、难眠、恶心、烦躁。体型略丰,面部虚肿,口唇紫暗,脉滑数无根,心率144次/分,齐,舌紫红,苔黑。无乳一天。自称发烧后未出大汗。血压100/80mmHg。
西医辨病:产褥热、感染性休克早期、窦性心动过速、滥用激素副作用
中医辨证:产后温病、气津两伤欲上脱
显然病情危重。
嘱渐减激素,每天给液体10%的葡萄糖1500~2000ml,给钾4g,维生素C5g,生理盐水500ml。中药下方一剂。
党参20g、麦冬15g、山萸肉20g、五味子15g、连翘15g、二花15g、丹皮15g、黄连5g、知母5g、生石膏30g、陈皮10g、甘草5g。
水煎两次剩一大碗,每服一大口,见大便稀即减慢服。
8月2日:家属来诉,证大减,已出汗,体温降至37℃,不再烦躁,亦未大便。
8月3日:家属来诉,体温未再超过37.5℃,血压110/85mmHg,心率90次/分,病人无不适,仍未大便。嘱停用激素。煎剂加阿胶15。
自8月4日停用抗菌素。中药逐渐减去生石膏,共服中药10付痊愈。
按:产褥热很少见了,这是新法接生和抗菌素的功劳。新法接生和抗菌素普遍使用之前,产褥热居产妇四大死亡原因之首(其余是大出血、子痫和破伤风)。该患者发生产褥热,大概因为多产,不敢去医院生产。病这么重,还是不去住院治疗,原因略同。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9-6-15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转帖]医学中西结合录 第四章 感染性疾病

案14:滥用激素加重高血压
刚某,女,51岁,威县东街人,1997年3月27日初诊。
2月余前,感冒用药后终日头晕、严重乏力至今不愈。此外尚感心下满闷,夜间多梦。体型中等,精神可,脉象沉弦有力,舌稍胖有裂纹。血压200/100mmHg。
患者此前不知道有高血压,前医也没有给她测过血压。我知道患者有明显的高血压家族史——其成人血亲曾经就诊的几乎都有高血压——故可以断定患者不是最近才患的此病。但时下治疗感冒流行滥用激素,必然加重高血压。
处理如下:
复方降压片1片日3次
心痛定10mg日3次
脉通丸1丸日3次
朱砂安神丸9克日2次
川芎12g、怀牛膝15g、茯苓15g、木香5g、黄芪15g、五味子15g、白芍15g、当归12g、菊花15g、丹参10g、丹皮10g、川朴5g、甘草5g。常规水煎日一付。
4月4日再诊:诸证略减,脉象见缓和,血压180/100mmHg,守上方。
4月9日3诊:又有感冒。血压200/100mmHg,脉舌象如前。复方降压片改为2片日2次。
4月17日4诊:血压160/90mmHg,诸证悉减。瞩继续服上方五天,而后坚持服用降压西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4-27 00:32 , Processed in 0.05482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