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yszyz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复制链接]
91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1 14:32:55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第二十七回合 烧火神尼活人大变棚子 嘉陵电驴呼吁保护猫熊
话说,太白侠化这个,化那个为剑地翩翩起舞华山之巅,忽闻山坡下一片喧闹,原来是“赏善罚恶天使”把自身武功悉数传给武林后,武功尽废,有人趁机剿杀,有人奋力保护,两派斗得不亦乐乎。有人说,赏善罚恶天使,并非一使,也非二使,实乃一团使,不是20使,就是100使。之所以查不出泼数,是因为烧火神尼李可儿使用烧火神功之活人大变魔术,将那个仙逝的搞呼啦圈运动的健身教练变成了“棚子”,掩人耳目。随即善用嘉陵电驴腿的毛嘉陵毛大侠,亦使出神尥魔术功,把若干使儿们活人大变成棚子里的物件,什么杆子呀、柱子呀、凳子呀、炉子呀、银子呀、橙子呀不一而足,故有诸子百家之称由来。
正所谓君子动口不动手,华山论剑只论不剑,一派支起大喇叭,一派摆上了扩音器,架势更像公判大会。太白侠脱剑膝前横,觑眼观风景。只闻那大喇叭中传出嘉陵电驴腿的声音:中医大师,可以说是比同是国宝的大熊猫还要稀少,按理他们也应当成为“濒临保护对象”了。
太白侠释:熊猫本应叫做猫熊,因为,这种远生代活化石,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猫科,从中国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原始大熊猫化石表明,它与熊科的关系更接近,按分属命名理应叫做猫熊。
扩音器播出何首乌何长老的声音:一些名老中医口喊着要为中医争取权利,但这是一种对少数人的特权。这些名老中医为的是什么?为的就是进一步垄断学术!
大喇叭中传出嘉陵电驴腿的声音:从1990年国家首次选拔具有较高学术和临床水平的老中医药专家带徒以来,至今已进行了3批,每批500余人,由于其中有不少专家连续带徒,因而有重复计算,所以总数不会超过一千五、六百人。巧合的是这个数与全国现有的大熊猫数1600余只基本上相当,但需要指出的是,大熊猫这个数就是实打实的具有这么多数量的大熊猫。
扩音器播出何首乌何长老的声音:如果继续让少数所谓的名老中医来领导学术,来评判真伪,中医真的就走向绝路了。每个人在各中医药大学都教育了万千弟子,结果全国据说只有“200”中医了。这些人误人无数,所谓学问摆不上大雅之堂。却还在要求秘密传授几个弟子,来弘扬中医。
南风南大侠:那些纯中医们,继续在否定当代的中医教学模式,总说“五十年以下没有一个真正的中医。现在真正的中医不到二十人”的话,无非是想继续保持他们的垄断中医优势。
我认为,现在,真正的中医优势人员并不是他们,全省的中医,不要象三个代表一样,全被他们代表了。
王世保王大掌门补充道:黄鼠狼养鸡,越养越稀。
医道藏真提供证据:纯中医的特权够多了。有个纯中医,他的儿子早就是中医副高职称,而文凭只是中医学院的徒弟班。纯中医已经死了两年了,他的儿子开着小车,是纯中医的科研经费买的,并且还办了出国手续,还在继续花着他的科研经费。
扩音器播出何首乌何长老的声音: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这些名老中医国家已经给了他们充分的机会,让人们教育出无数学生。然而,这些按照他们传授方法行医的医生分割他们的市场的时候,有高喊出“全国只有不到200名中医。”难道你们教育出的学生,都被你们教错了吗?如果当初不是这些名老中医的技术问题,而是他们缺少教书育人的精神,那么再让这些道德有问题的人来弘扬中医可行吗?
醒醐灌顶提出质疑:最近十年:
1.中医有什么新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2.中医有什么新的检测仪器?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3.中医有什么新的药物?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4.中医有什么新的方剂?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5.中医有什么新的试验?_____________________没有.
6.中医有什么新的挑战和挫折?________________没有.
聂文涛聂大侠补充道:现代中医教学模式也是这些名老中医搞的。所以现在都否定了似乎不妥。
西湖散人火眼金睛识破棚子乃是魔变之物《李先生的造神运动》:任何一位钟情于岐黄事业并做出贡献的医家都值得我们尊重,但千万不要把他们造成神仙一般的人物。
何长老寽着散人的目光发出飞镖:任何一个学科都需要有百家争鸣的环境才可能发展。“彭子”之类名老中医胡说八道的时代应该结束了。
嘉陵电驴腿不知向着谁说话了:而这些被官方确定或者说是任命的具有“合法性”的师带徒老中医药专家就有不少水分了,并非都是真正的纯正的中医师。以前的中医师不管是草根出身还是御医,都是从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真刀真枪”打拼出来的,没有真功夫就站不住脚,绝对没有论资排辈和靠关系弄个什么国家级、省市级的头衔之说。
太白侠心里暗自琢磨,那中医要怎样发展?
王大掌门提出纲领:要振兴中医必须要振兴民间中医,而要振兴民间中医就必须解放民间中医,消除那些套在民间中医脖子上的制度枷锁。
南大侠给出方案:中医真正复兴的标志是:全省各地随处可见的中医诊所,里面一个中医带上两个徒弟的中医坐诊药铺模式,这个中医传统行医模式,不能违背。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92
发表于 2007-10-21 15:54:30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7/10/21 02:32pm 发表的内容:
有些时日没有见到朋友了。
有空就上来乐和乐和,露一小脸给朋友们捧捧场.
93
发表于 2007-10-21 16:41:52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有点意思
94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4:21:08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下面引用由sunqinglian2007/10/21 03:54pm 发表的内容:
有空就上来乐和乐和,露一小脸给朋友们捧捧场.
网上网下两张狂,别寂寞了网上,朋友。
95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4:21:56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下面引用由钟水清2007/10/21 04:41pm 发表的内容:
有点意思
只要有点意思,咱就接着侃。
96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14:22:14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第二十八回合 独尊儒术不知丘也 不偏不倚更非医学
话说,当今武林人士开口儒医,闭口中庸,说中医乃不偏不倚的医学,似乎真懂什么儒,什么医似的。这等言论太多,就挑几个有代表性的见识见识,分别是教授、学者、博士、“民间中医”:
刘力红《思考中医·阳明病时相》:大家知道,中庸是孔门中的一个很高的境界。中医者,非中国医学之谓也,乃“中庸”医学之谓也。什么是中庸呢?程子释云:“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子释云:“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
鞠曦《中医哲学和中医学及中国生命科学》:天地对应和于中而成天地之势;阴阳对应和于中而有用中之理;人知此理和于中者而有其“中行”之位;万物对应于阴阳并和于天地之中而有万物之理;人知此理和于中行者而有其“正中”之育。所以,“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是人和于形而中以达对应和中之道所言者也。
付义、姜良铎、 陈冰《中医的“中庸”之治》:中庸是科学的哲学思想,不偏不倚,中正平衡是其精义。
网名“中西医谁科学”《从今年的诺贝尔医学奖看我的医学科学离诺贝尔医学奖有多远》:现代科学的医药学或中医药学应是遵循人体生理功能规律的不偏不倚[调节机体的各种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中庸之医药学。
那么,太白侠就用剑拨拉拨拉这个“不偏不倚”,看看是不是个不倒翁?
一、中医“中”的由来
在西医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对医学的称谓只有“医”。在中西汇通时期,才有了“中医”一词,中,乃是对“西”比较而言的。所以,刘力红的“中医者,非中国医学之谓也,乃‘中庸’医学之谓也。”不过是牵强附会罢了。
二、医学不可能不偏不倚
阴平阳秘《素问·生气通天论》是医学目的;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是医学手段。前者是不偏不倚,后者是以偏纠偏。医学首先是一门实用技术,医学原理是阐述利用怎样的技术来达到生理和谐目的的,所以,医学的本质只能是手段的应用,故,以偏纠偏才是医学的实质。
即便是生理,也不是不偏不倚。作为个体而言是一个封闭系统,阴阳只能是整体平衡,局部不平衡;作为种族而言是一个开放系统,阴阳只能是局部平衡,整体不平衡。真实含义蕴含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之中,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三、《中庸》是伦理学而非医学
《中庸》原载于《小戴礼记》,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传说子思所作。其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显然,它是讨论伦理教育理论的论著,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中庸也讲天人合一,与道家与医学的人法自然天人合一不同的是,它讲的是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天道就是诚,人道就是追求诚。这就是原天以启人,尽人以合天。也就是要求人道与天道相吻合。《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四、中庸并非不偏不倚
尽管,中医自然与人文属性没有截然的分界,中庸也可以从伦理学上升至哲学高度来指导医学,中庸也不是讲什么不偏不倚。
中,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说文》:中,和也。《仪礼·大射仪》中离维纲。中,也可作中等解。《战国策·齐策》:受中赏。
庸,会意。小篆字形,从庚,从用。庚,表示更换。用,表示使用、采用。本义,用或需要,先做某事,然后更换做别的事。《说文》:庸,用也。《诗·王风·兔爰》:我生之初,尚无庸。庸,亦可解作平常。《尔雅》:庸,常也。《韩非子》: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那么,中庸是什么意思呢?只能是“适当”,就是“恰到好处”地对某个事物运作(伦理学本意是为人处世)。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面对谦谦君子举起屠刀,那是强盗;面对倭寇的屠戮冲冠而起,这才是中庸,适当的时候作出适当的表现。
五、独尊儒术不知丘也
程朱之流号称大儒,实是不知丘也。除了继承酸儒善微言大义,把个不可分割解读的中庸,阐发得玄之又玄,不曾对儒学有任何贡献。就拿《论语·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来说,解释成“习是修故之称也。言人不学则已,既学必因仍而修习,日夜无替也”。不知哪位在复习中得到过乐趣,复习到底有什么乐趣可言?
其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了知识,时常能应用到实践中解决问题,不是快乐的事么?习(習),会意。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说文》習,数飞也。《礼记·月令》鹰乃学习。分明讲的是反复练习、反复实践,解决问题。
太白侠语,任何一门科学,它的理论都要最终变成实用技术,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作用并得以验证。中医作为一门学问也不会例外,不管是科学、哲学,还是其它什么学,不能应用到临床的理论不可能是中医理论。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97
发表于 2007-10-22 14:37:31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下面引用由yszyzy2007/10/22 02:21pm 发表的内容:
网上网下两张狂,别寂寞了网上,朋友。
不会滴,有朋友们在,是要经常来玩滴.
98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3:34:31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下面引用由sunqinglian2007/10/22 02:37pm 发表的内容:
不会滴,有朋友们在,是要经常来玩滴.
常回来看看,回来看看……
99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13:34:47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第二十九回合 刘渡舟知肝传脾抓主证 刘力红稀里糊涂结石案
话说,各路英豪,华山论剑。华山余脉,有个山丘,名叫“中医名家网”。背心前后挂着两个象棋子的刘力红刘博士,在山丘上摆了个场子,教练撑杆跳绝技。使出仲圣之猪苓汤一招,被人误解成猴子偷桃。徒儿们岂能容得家丑外扬,不依不饶非要与人斗上一斗,有胶片为证:
http://www.zhongyimingjia.com/dispbbs.asp?boardID=41&ID=11229
王中土
&#35;1   <<思考中医>>中的一则医案
读过 <<思考中医>> 的朋友是否记得,该书中有一医案讲得是猪苓汤治肾结石,其实该医案是最早出现在刘度舟先生的<<伤寒论十三讲>>上,刘力红是否真的治好过这样一个病号值得怀疑.刘度舟老先生泉下有知定会寒心,广大读者定会对其失望.
向往
&#35;2 尚未拜读刘老师的<<思考中医>>,看了卢老师的<<扶阳讲记>>很好,只是尚未验证.
孙同元
&#35;3   不要耽误时机,小病不看变大病
刘老师的思考中医是一本特好的书。我是学中药的。我看了对自己的思路可以说是茅塞顿开。自己身体不好和家庭孩子身体不好,我基本就按刘老师的观点处理疾病。效果不错。对&#35;1台的话,我有点好笑。学习有两种,一种是死搬教条,一种是掌握要领,学以致用。死搬教条又有两种情况。一种一切以教条为准,来不得半点出入。我们叫它教条主义。还有一种是小不出便,责怪马桶。&#35;1台的先生是不是可能有这个疾病?如果的确如此,那可以请刘老师看看。千万不要耽误时机,小病不看变大病。
火狐  
&#35;4   7
你就是這樣來博取人家得目光得嘛?招數真落後哦……
勸你被當司馬南之輩!!!
杨茗渭
类别:
&#35;5 中国有一个成语叫信受奉行,就是说你要想学一门学问,你就要首先相信这门学问,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学好,我想说的一句话是,如果你觉得你的学问很高的话,你就不要来这个网上学习了,也不要去买那些老中医写的书了,你来这里一是丢人现眼,二是防碍我们学习中医。我认为你这样的人不是和哪个过不去,是你和你自己过意不去,就好比是搞电脑病毒的人一样,就是自己对这个社会不满意才做这些事的,这样的人应该去看一下心理医生。
罗启盛
&#35;6  刘力红老师的人品没有一个正常人会怀疑,某人就难说了
植济良
&#35;7 就知道起哄,小心眼,不务正业!有精力就好好为中医的复兴发展奋斗,被捣乱!
邹美玉
&#35;8 不论是黑猫、白猫,能捉老鼠的就是好猫!
不论是刘度舟的药方、还是刘力红的药方,能治好病的就是好药方
陈先明
&#35;9
记得<思考中医>讲过,现代社会科学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中医也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在此`别胡乱批评人家的论作``要是有本事自己也著作一本也跟人家比一比就知道。在此空说是没有用的呀!的确``中医是需要高素质的人才``我自己不算人才``还是改行了`不过也是算是医生吧`是机械医生``中医就留给你们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了``上面那医案无论是真是假``不过``人家也看过呀 `评论者没有看过就不要乱说```
kwsf
&#35;10
同意6楼的说法。
其实我们要学的就是方法,就算是借用刘渡舟的病案,也只能说明刘力红看书之用心,借用得恰到好处。
黎小裕2
&#35;11 树大招风啊,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句话一点都没错
王中土
&#35;12   害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作中医应当实事求实。刘力红当为此事作一说明。
wshwen917
&#35;13 有些人不是看到并学习别人的亮点却去找别人的值得怀疑之处,人无完人啊!学习别人的优点为自己所用自己就进步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不去学???
蔡耿江
&#35;14   要学以致用
是呀,要学以致用,不要老是抓人家弱点来发挥自己,这样不是学医者的心态.又何必如此呢?
孙志强
&#35;15 就算是刘老师借用刘渡洲先生的病案加以发挥又有什么错误呢?你又何必太在意呢?  

太白侠语,中医瞧病,本来就是辨证施治,无固定方药,用什么治好肾结石都不足为奇。再者说了,当今武林教头们总是这样给徒儿们留作业:用这个证或这个方编个医案。当今医案本无参考价值,谁临床也不会傻到依据当代医案,生搬硬套。
太白侠,有几个《思考中医·抓主证,识病机》中的问题,很想让刘博士启蒙一下,不知王重阳的大弟子肯赏脸乎?
1、能否烦请刘博士,再写医案的时候,不采用蒙太奇手法,只写开头与结尾?
这肾积水是肾结石引起的么,结石有多大,利尿可以排下,那西医利尿剂岂不更好使;有没有考虑,结石可能嵌顿,刘博士懂得多少流体力学的知识?
中医治疗结石不仅在溶、在排,更在不复发,科学有一个特点,就是可以从不同角度解释与验证,刘博士可否用中医病理、流体力学、脏器动力学或内证实验解释一下猪苓汤治疗肾结石的机理?
2、:抓主证是刘渡舟教授提出来的。刘老是伤寒界的权威,人称北刘南陈,这个“北刘”就指的刘渡舟,“南陈”则指我的导师陈亦人教授。
?仲圣的“证”是个什么概念,仲圣又怎么分出的主、次,权威可否给出一个权威的解释?
3、:太阳病不管你是什么原因引起,脉都应该浮。可是这位病人的脉却很沉,表证而现沉脉,这就是反常,这就是一个关键点,这个就是主证。
?哦,主证就是提纲其中的一部分呀,那么六个方变化岂不治疗百病,仲圣是这样加减的么?
?脉浮,就是表,表就是太阳,那么,脉微而沉的抵当汤证,仲圣为什么把它放在了太阳篇,是不是仲圣没有刘博士懂伤寒?(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鞕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4、:大家应该处处注意养成上工的习惯,处处注意避免下工的行为。不要这个肿瘤病来了,你就满脑子想的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这些抗癌药,我想这个不是中医,充其量是半吊子中医。既然是中医,你就要有中医的思路,你就要临证察机。
?刘博士能否解释一下仲圣是怎样“临证察机”的,这病机是什么概念?
5、:感冒发烧在伤寒来说,应该属于太阳病。
:如果自己感冒了,你要辨一辨,看到底是太阳还是少阳还是太少两感。
?刘博士能否给出自己的两句话,自洽的逻辑来?
6、《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宋本《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
宋本《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
?刘博士能否解释一下,阳明证与少阴证为什么用了同一个方,哪个是主证,这蕴含着怎样的病机?
7、既然,刘博士称刘老为权威,熟读刘老著作,能否再解释一下,下面这个问题?
:柴胡解毒汤(刘渡舟)〔按语〕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总以病邪为主,正邪斗争激烈,故应以祛邪为主。须指出的是,这里的邪与普通的邪完全不同,系指“毒邪”、“疫气”,所以治疗的关键是解毒。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解毒勿伤脾胃,邪衰之后当顾正气。切忌一味祛邪,忽视后天,损伤正气。
?冠心病是不是“见心之病,知心传肺,当先实肺”,就得用什么杏仁、紫苑、百部、川贝枇杷膏了?
?见脾之病,知脾传啥,当先实啥;见肺之病,知肺传啥,当先实啥;见肾之病,知肾传啥,当先实啥,是不是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理论模型,是刘博士还是刘老万千弟子拿出来让武林人士提高提高?
100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4 12:41:09 | 只看该作者

七君子与十大粉丝 启迪中医懵童系列之一

第三十回合 吴雄志牛刀解剖中医科学 直勾摆狂妄诠释九阴真经

话说,华山论剑,山寨栅栏上贴了幅广告,号称直勾摆乃至高武功,只有它才能诠释九阴真经。有广告牌为证:
《解剖中医——寻找文明的足迹》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4883&show=0
贴广告的不是别人,正是胸无雄心壮志江湖人称树袋考拉的吴雄志吴西医博士。吴博士学了带护具比赛的那种西洋拳法,并号称与自幼掌握的武功有机结合,真正破解了九阴真经。不过,太白侠按着广告公布的地址,找寻到了吴氏拳馆,翻了翻吴氏武功秘籍。哦,不过是60分的当今普及性读物《武学基础理论》的水平。因为,全篇幼稚,调教起来也太费功夫,不妨就把最最基础的武功基本概念的作业,给直勾摆学徒批阅一下。
http://ilwxz.blog.163.com/blog/static/29026811200742671539928/
《解剖中医-第四章(8) 辨证论治悖论》
辨证论治是中医区别于西医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中医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证的外在表现是一些相互关联的症侯群,而证的内在特征是这些相互关联的症侯群反应了疾病的基本病机。中医的证具有两个显著特点:(1)证的外在表现是一些相互关联的症侯群(相当于西医所谓的症状群);(2)证的内在特征是这些相互关联的症侯群反应了疾病的基本病机(相当于西医所谓的导致疾病发生的基本病理生理改变)。
辨证论治使得中医具有显著的灵活性、个体性与整体性。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体现在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动态的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对慢性肝癌的治疗,《金匮要略》认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临床应用该原理疏肝健脾治疗慢性肝炎与肝癌均有一定疗效。至于六经辨证与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更是强调了疾病的传变与转化(疾病的动态变化)。辨证论治的个体性体现在对同一疾病,由于不同的个体分属于不同的证型而采取不同的治疗,这就使得中医出现了同病异治的情况。辨证论治的整体性体现在同一患者可以诊断为不同的病,但通常在同一时间下只能诊断为个一证,这就使得中医出现了异病同治的情况。
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所谓的辨证论治悖论,即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本质和灵魂,但它同时严重障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
① 辨证论治使得中医总能使用常见的十余种或者说数十种证去处理临床各种疾病,从而使中医学具有了“不变应万变”的特征。“不变应万变”虽然是中医学的重要优点,但它也给中医学带来了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中医学很难深究疾病的机理,一个集中的体现就是中医的理论体系具有高度的稳定性,通常数百年才能有所突破,换个角度看,这由何尝不是一种研究的惰性呢?
② 与西医不同,虽然中医也有对 “病”的诊断,但中医对病的诊断往往是对患者某一症状的诊断(尤其是导致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相当于西医所谓的患者的主述),即便是以症状为病名,中医对病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也仅仅停留通过病机的分析出合理的辨证分型。不少著名中医学者认为中医不能唯辨证论治独尊,而应是辨病、辨证、辨症论治三位一体。当病不同而证同时,例如痔疮与肠癌均以便血为主要症状,肺癌与上呼吸道感染都出现咳嗽等,单纯依靠辨证论治并不适宜。再如某些针对疾病的单、验、秘方(所谓一病一方)难以纳入辨证论治的范畴,如马钱子治疗重症肌无力,苦参治疗心律失常等。
③ 辨证论治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强的主观性。中医诊断体系的不唯一性,中医对证的诊断也不具有唯一性,例如对同一个患者,常常既可使用八纲辨证诊断为阴虚阳亢,又可使用脏腑辨证诊断为心肾不交,也可使用六经辨证诊断为少阴热化证,三焦辨证诊断为下焦肾燥证,卫气营血辨证诊断为热入营分证。对证的辨识不同,这就带来了选方用药的差异。临床治疗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随证加减。根据每一个患者体质与症状的不同,对传统方剂进行适当的加味或减味。由于加减药物的选择缺少严格的限定,只要符合患者的基本病机,在同类药物的选择上,大多数医师的随意性较强,进一步加重了用药的差异。辨证论治的灵活性使得中医学难以开展严格的随机对照研究,临床疗效的重复性差,而可重复正是一切科学理论的本质特征。
导致辨证论治悖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辨证方法缺乏一个严格的、客观的与标准的规范。因而,证的本质与辨证客观化与标准化研究是解决辨证论治悖论的重要途径。

太白侠批阅:
症,包括症状与症候。
症状,患者因疾病而表现出来的某一种或某几种不正常状态。状,情形、状况、状态。如头痛。
症候,被诊者望闻问切搜集来的多种疾病信息。候,斥候、军候之守望、侦察。如头痛连及项背、恶寒发热、身感紧束、骨节痠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征,征候、征象,即某一事物显露出来的规律性迹象。中医特指患者疾病症状群、症候群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规律性病理机制,即类征定式,被当代人理解成辨证论治的“证”。系统地分别归纳为若干类型,作为识别疾病的方法及辨“证”论治的依据。如八纲辨证(主要是定性质),卫气营血辨证(主要是定层次)、三焦辨证(主要是定部位),均属类征定式。这种定式就像围棋定式一样,有限的定式,可以无限地变化,这种方法不属于自然科学范畴,而属于运筹学范畴,不是机械唯物主义科学西医所能理解的。上面的症状症候群就可以归纳成外感风寒头痛,进而甄别有汗无汗、咽痒与否、乏力与否、流涕与否……
病,形声。疒形丙声。丙,鱼尾。中箭为疾,连箭羽都深入了则为病,《说文》病,疾加也。中医特指,气血精津、脏腑经络,某一个或某几个局部功能信息的缺失或异常。如当代所谓的六经辨证的太阳之为病、脏腑辨证的肝风内扰等等,判断依据依然是症状与症候群。
证,证据,仲圣特指病机(非病理机制,而是机关之意)的证据。后人口口声声辨证论治始于仲圣,但却曲解了证的含义。当今世界绝不会超过五个人明白就里,就没有必要给个西医博士普及了。
中医从来就是辨症、“证”、病论治一体的,若说西医,认识诊断治疗顶多在症候水平上,至于引用了征、病名词,也不通真实概念,只是秉持殖民主义强盗逻辑,鸠占鹊巢,打着科学的旗号,玷污中国文化。就拿糖尿病来说,尿糖、血糖只是症候,只不过是通过仪器试剂侦察罢了,本应检验而未检验的胰岛素缺乏,高胰岛素血症,肝糖元、ATP、甲状腺素、垂体激素等等等等也都属于症候范畴,至于是哪些物质、功能或信息出了毛病,门还没摸着呢,更甭说引用非自然科学的运筹学类征定式了。治疗上顶多是辨“症”对抗,隔靴搔痒根本治不了疾病。所以,往后少拿什么辨“病”施治蒙人,好像真比中医有理有据似的。西医但凡尊重一点科学、尊重一点文化,就应该把“糖尿病”改成“糖尿症”。
http://ilwxz.blog.163.com/
本人虽是西医博士,可是自幼学习中医,早年背诵四大经典,读过的古籍也近千种。20多年的努力过去了,对中医应该说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开此博客的初衷仅仅是客观地分析中医学的优点与不足,希望学界消除误解,正确看待中医,同时也希望中医界的同仁们能换个角度看中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4883&show=0
这些年我时时爆发出一种冲动,希望如同西医的解剖学一般,完完整整的剥开中医神秘的外衣,将其透透彻彻的研究一番。我知道这是一件费时费力的事情,虽然我的初衷仅仅是客观地分析中医学的优点与不足,希望科学界(当然也包括西医界)的朋友能正确的认识中医,同时也希望中医界的朋友能更好的认识中医--或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太白侠语,仅仅读过康儿知易子八分之一的中医古籍就可以“客观地分析中医学的优点与不足”吗?啥时候能改改西医好像科学尽握手中的那种自以为是狂妄自大的毛病?
我们中医不是每个人,都全面掌握了抻面、拉面、削面、馒头、花卷、麻花、油饼、筋饼、抛饼、酥饼、饺子、抄手、馄饨、豆包、菜包、小笼包、狗不理……面食技艺,我们可以制造和面机、切面机、压皮机、包馅机、蒸箱……,但绝不会傻帽到了只用烤箱改造自己的工艺。站在庐山外面既看不到树木,也见不到森林,更甭说嶙峋奇石、瀑布小溪了,观赏后用郁郁葱葱美不胜收形容形容就得了。
书,该出就出,当今医学出版业就是废纸篓。废纸篓不装废纸,还会有人用它装古董首饰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8 08:50 , Processed in 0.10639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