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哲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08-9-20 13:29:2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還請陳總版主回答問題!
92
发表于 2008-9-20 13:30:4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致陳總版主
你推薦的東西不能說"不懂"
93
发表于 2008-9-20 13:32:55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看了袁先生引用方舟子的言論
發現他根本誤會中醫了
94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16:37:43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大学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具体到经络而言,必须把本末、终始、先后等彻底弄清,才能算是近“道”了。比如,根和结是十二经最早的直行主干,为始,为先。在此基础上,历代医家逐渐充实和丰富了经络的循行路线,为终,为后。至于本末,则各经皆有本末。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8年09月20日 04:43pm 时添加 -=-=-=-=-
另外声明一点,袁其伦先生以为哲医是在宣扬经络虚无,实则非也。哲医一再强调,经络不是虚构的,而是有基础的。并已按《内经》的记载介绍了经络的基础。所以,经络不是虚无。
95
发表于 2008-9-20 17:12:0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看了逸湘先生的回帖,我觉得要讨论问题,如果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提出质疑,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证据,反驳对方,这才有价值.若一味的要别人"用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理论去解释经络"而不提出自己的观点,这不太够公平吧!无论如何? 先生提出了要求,我们还得回应一下,但必需有一个前提,就是请先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中医的经络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是先有经络后有经络现象,还是先有经络现象后有经络?
2经络现象及其调节功能是否是客观存在的?  是否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
3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4既然“羅先生與陳總版主的方向怕是走錯了,也誤會了中醫之經絡”,那么请逸湘先生说说对中醫之經絡的看法,什么方向是正确的?2/;)
若回答清楚,我们可以讨论,若回答不清楚,则我们没有讨论的必要了.
96
 楼主| 发表于 2008-9-20 20:04:3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这个贴子最后由哲医在 2008/09/20 08:15pm 第 5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罗鸿声2008/09/20 05:12pm 发表的内容:
看了逸湘先生的回帖,我觉得要讨论问题,如果不同意别人的观点,可以提出质疑,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及证据,反驳对方,这才有价值.若一味的要别人"用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病理生理学理论去解释经络"而不提出 ...
哲医回答前三个问题:
1中医的经络理论是怎样形成的?
答:中医的经络理论是哲学和医学互相结合而成的。春秋战国期间,古代医家在阴阳学说指导下创建了经络学说。最早是创建了十二经的根和结,在此基础上,经历代医家不断充实、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经络学说的系统理论。
===================================================
是先有经络后有经络现象,还是先有经络现象后有经络?
答:经是在脉的基础创建的,是先有古代医家对气脉和血脉的初步认识,并有古代医家对脏腑和腧穴以及对整个人体主要结构的系统认识,还有自然、地理、哲学、天文、历法等多学科的思想精华,在多方面的基础上,创建了经络。至于经络现象,是近代名词。古代的经络现象叫什么,不得而知。
==============================================================
2经络现象及其调节功能是否是客观存在的? 是否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
答:经络现象肯定是客观存在的,肯定是人体本身固有的,关键问题是,这种现象,是不是经络本身的现象。理由是,近代为经络现象命名时,实际上并没弄清经络是什么,而是仍处于对经络的研究中。现在研究证实,由于文献资料丢失,经络的实际意义一度被埋没了。因此,被命名为经络现象的那些表现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是经络本身的现象,一直没有结论。
至于经络的调节功能,实际是气脉和血脉的调节功能,而不是经络本身有调节功能。经络是在气脉和血脉的基础上创建的,是客观存在的表现形式。实事求是的说,在临床上,所谓调整经络,调的仍是阴阳和气血,调的是脏腑功能,而不是调经络本身。因为中医传统理论所说的邪在某经,实际是在血脉中,比如,《素问·离合真邪论篇》说:“夫邪去络入于经也,舍于血脉之中”,这说明,古代医家所说的邪气在“络”或在“经”,并不是在“经络”本身,而是在血脉中。
顺告:经络现象及其调节功能是否是客观存在的? 是否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这句话,用词不准确。因为,经络现象和经络不是同一概念,经络现象没有调节功能。
=========================================================
3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是什么?
答:针灸治病的作用机理主要是调整脏腑功能,其次是调整气血。理由是,气脉行气,血脉行血,腧穴是脏腑气血在体表输注的部位。中医以脏腑为中心,头颈、胸腹、四肢、五官、九窍、皮肉筋骨血脉等,都归脏腑所主。因此,调整脏腑气血,可以治疗全身的疾病。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8年09月20日 08:21pm 时添加 -=-=-=-=-
经络决不是血管和交感神经,而是凝聚了很多方面的基础。比如,脏腑、腧穴、气脉、血脉、人体主要部位和主要结构的阴阳属性、气血运行规律、天体运行规律等。

-=-=-=-=- 以下内容由 哲医2008年09月20日 08:27pm 时添加 -=-=-=-=-
袁其伦先生说哲医代表经络虚无,显然没说对。
袁其伦先生说他代表经络已知,有等商榷。
97
发表于 2008-9-21 04:17:29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谢谢哲医先生,其实前两个问题你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一书中已说得很清楚,非常赞同,看了你的文章,我觉得可以称上是阐述经络的上乘之作,在原则方面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即经络虽不具备独立的形态结构,但经络现象及经络的调节功能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是有其物质基础的.经络的物质基础应包括神经、内分泌、免疫、血液循环系统以及皮肤、肌肉、筋腱等结构。从经络的“行血气而营阴阳”功能来看,它应是人体中一个以神经-内分泌- 免疫-循环系统功能为主的功能性调节网络。因此经络不是虚无的.谢谢哲医先生指出错误,那是打字之漏,应改为"经络现象及经络的调节功能却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袁其伦先生是研究经络的前辈,它的很多观点也是很好的,虽然经络决不是血管和交感神经,但袁其伦先生在这方面的成研究对理解经络是很有益的,你们在某些方面可能有些沟通不够,希望多多沟通.
98
发表于 2008-9-21 04:36:18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大家看哲医先生的原文:“…足以说明“经络”不是在人体内生成的,并能说明“经络”最早是古代医家创建的。这是战国时期的原始记载,是中医经典文献对“经络”的解释,最能反映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如果这种说法都不是虚无的话,那么哲医还认为更虚无的东西是什么?
中医常识是: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合称,古人认识的物质基础是:“以竹莛导其脉,知所始终”。经络学说才是古代医家创建的。
就凭这种基本错误,我认为再讨论下去必无益处!         
99
发表于 2008-9-21 04:45:0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还是想请逸湘先生回答问题,因为他在这里提出了了很多要求,要别人回答,说明他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很高的造诣,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来指指点点,现在我们想听听逸湘先生的高见,是否名符其实,我提的问题哲医先生已帮你回答,这里我就不提问题了,你可根据你前面对别人提的要求先亮出自己的观点或看法.然后再驳别人,这样才公平
100
发表于 2008-9-21 05:14:51 | 只看该作者

首次发表《经络学说的真面目》

哲医、逸湘二位大概不愿细读别人的文章和观点,老是问一些不着边际的问题,不知这是不是本论坛流行的“以攻为守”的技巧?
也罢,这些问题已不成问题了。现引用已告之的去年的文章部分内容呈现给你们如下。
1 古代经络概念在起源上是“脉”的同类,时间上是“脉”的后续,文献上是“脉”的代名词。因此研究经络的重点应放在“脉”,及与“脉”密切相关的“血”“气”“营”“卫”等方面。尽管我国古代早有“细筋”“系”等类似于神经组织的解剖学记载,但文献进一步表明经络概念不仅包含了血管系统的解剖生理学内容,而且也包含了神经组织,特别是还包含了与血管密切相关的交感性神经(传入和传出)的解剖生理学内容。多方面的现代研究已表明,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完全可以充任经络的主要物质基础。如是,对于认识中国医学的精华和特色,以及阐明经络本质都有重大意义。
2 对于以上我国传统医学的诸多显赫成就,可见经络在古代并不是一个谜,而是充分认识了的和广泛应用了的一种人体结构!这种人体结构的特色是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主要基础的,其中交感神经系统是属于不随意的、不特别依赖大脑的、但又确有内外感应和调节能力的内脏性神经系统。这种比较低级的神经其高级中枢是在下丘脑,后者也是一种血管-神经复合结构,具有交感神经系统中枢和垂体门脉系统的双重作用。因此经络的中枢物质基础可以认定是在下丘脑。这不仅由经络的许多低级属性所体现,而且也由许多针灸科研所证实。SkZY$
3 尽管西医学近代以来在神经学方面有了巨大发展(这是中医学所不及的),但却至今也尚少对与交感神经(定义是传出神经)相应的交感性传入神经的系统研究。特别是外周血管的交感性传入神经在感受功能(与循经感传相关)、神经节段(与经穴-脏腑相关)、对神经中枢的影响(与经穴感知和平衡调节相关)等等方面,也都是一个尚待发掘的新区。这条生物医学已知结构的已知功能和未知功能的研究之路,确实不利于经络科学本质的揭示,但同时也给具有中国特色的经络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挑战,以及或许是最后的创新契机。"b"
4 现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的针灸学为例。古有“针之不为,灸之所宜” 之训,“针灸”二字也体现了一种复合治疗方法。现代研究揭示了其中的科学缘由。这就是因为经络和穴位都是复合结构!勿庸置疑经络穴位所在部位也分布有躯体性神经的感受器,但它们在感受银针的深层机械性刺激方面,在感受艾灸的温热和药物(化学)刺激方面,却逊色于外周血管壁及其周围所分布的交感性神经的感受器;即使前者的感受器可以兴奋,除了意识的感知之外,也还需通过反射让交感神经及其所调控的血管来完成机体对针灸刺激应发生的反应。这种神经-体液的复合反应是产生疗效的良好基础,也是古今中外医家善于和乐于应用多种针灸方法的根本所在。由此,总结和创造出科学的复合针灸疗法是提高针灸疗效的必然之路。〔7〕4SW}
5 现代研究也证明了经络学说与之密切相关的脉学、脏象学说、阴阳学说等内容的本质性联系。例如脉诊,以桡动脉及其支配它的交感性神经所反映的脉象,就可以知晓心血管以及神经系统等的各种机能状态。又如脏象所反映的内脏器官功能活动,以及在各种刺激(生理或病理的)和适应性变化中,基本上都是以交感神经系统为主来感受和调制的。再如阴阳本质的研究指出,阳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不足和肾上腺皮质机能低下相关,阴虚与交感神经兴奋性亢进和肾上腺皮质机能增强相关;并且这种相关也可以分别从表里、虚实、寒热的本质研究中体现出来。新近朱江等撰文认为,实热证及虚热证多为交感兴奋型,针灸不仅对此型的疗效较好,而且还可以调整体质和预防疾病。
最后我只想提一个问题:有谁能把交感性神经及交感神经系统说清楚?(提示:可引用最先进的各种文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6 09:35 , Processed in 0.097073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