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周秦变革期 小结 周秦之际关于生命、医药的知识经历了一次大突破。正如山田庆儿所说:“脉的发现,或说脉这种思想的出现,对中国医学形成的历史来说,可谓是划时代的事件。”笔者不以渐进累积来看这段历史。“脉”概念、术语群的出现,多系并存的脉说彼此争鸣,不同地域的脉学各有特色;而掌握方技知识的不同人群,他们被标示或自称为“方者”、“方士”、“医”、“道人”、“道士”等,身份变动不居。换言之,掌握医药知识者不是固定的某一群人(所谓“医”)。用今天所谓专业“医师(生)”的名词与概念,去解释古代的执技之人并不恰当。 唐人杨上善注解周秦汉医学遗文时,便留意到这一时期医学的繁复多岐,例如关于脉诊寸尺的问题: 人之两手,从关至鱼九分,为寸也;从关至尺一寸,为尺也;尺寸始终一寸九分,为尺寸也。凡按寸口得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气,以知善恶,又按尺部,得知善恶,依此大经,竟无关部。关者,尺寸分处,关自无地。依秦越人,寸口为阳,得地九分,尺部为阴,得地一寸,尺寸始终一寸九分,亦无关地。华佗云:尺寸关三部各有一寸,三部之地合有三寸。未知此言何所依据?王叔和、皇甫谧等各说不同,并有关地,既无依据,不可行用。 上言两手脉诊,杨氏从秦越人遗教以为“关”为尺寸之分界,所以不占人体具体位置。但华佗、王叔和、皇甫谧亦各有所本。唯杨上善不从。 又如十二经脉皆言十二,但也有异说。杨上善云: 十二大经,复有正别。正,谓六阳大经别行,还合府经。别,谓六阴大经别行,合于府经。不还本经,故为别经。足少阴、足厥阴虽称为正,生别经不还本经也,唯此二阴为正,余阴皆别。或以诸阴为正者,黄帝以后撰集之人,以二本莫定,故前后时有称或,有言一曰,皆是不定之说。 可见一直晚至唐代,经脉有正别之分,而且诸说之间“莫定”。杨上善又批评说:“十二经脉正别行处,与十二大经大有不同,学者多不在意,所以诊病生处,不能细知也。”脉行同异,各本不一,杂说旁陈,《史记·扁仓传》、马王堆脉书与绵阳经脉木人模型所见脉说可为力证也。 又如腧穴之说,杨上善云: 黄帝取人身体三百六十五穴,亦法三百六十五日。身体之上,移于分寸,左右各异,取病之输,实亦不少。至于《扁鹊灸经》,取穴及名字,即大有不同。近代《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所承别本,处所及名,亦皆有异。而除疴遣疾,又复不少,正可以智量之,适病为用,不可全言非也。而并为非者,不知大方之论。所以此之量法,圣人设教有异,未足怪之也。 《扁鹊灸经》、《秦承祖明堂》、《曹子氏灸经》等各异记载穴的处所、名字都不统一。穴既然不固定,如何串连成一条脉呢?而且各本不同,彼此之间不一定有直接演进继承的关系。 中国传统脉学肇于周秦时人之创发,汉以下人或著录其遗文,支流余裔,续有补漏增笔之作;我们考求这段历史的发展必须掌握此一时代的精神,切勿用一线相牵的观点将古脉的发展简单化。亦即,将《灵枢·经脉》一篇排在经脉发展谱系的最后阶段,再将相关史料按时间序列联系在一起,建构出一条由简到繁的演变线索。经脉学说的发展确有一演变的过程,我称之为“数术程序”,擘肌分理,必须先从方技的王官源流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