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69|回复: 3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负中医,中医负我”——摘录自《王教授博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11 17:54: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己十九岁进中医学院,学了一辈子中医,当了一辈子中医生,教了三十多年中医,年近退休才慢慢读懂了中医,弄清楚了“中医理论”是怎么回事。早先只是困惑,感觉并不十分强烈,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实践的磨练,阅历的积淀,这种感受就越加分明,更加深刻了。在“和讯网”上,既给“中医理论”,也给自己留下个“时间囊”。知我罪我,任人评说。其实,我只不过是那直说皇帝没有穿衣服的小孩罢了!

       自己也跟学生们说过,大家不必介意,时下找到你看病的多是些慢性病病人,即便是急性病也是西医看过了大半截,让你去做些调理调理治治病尾罢了。只要心中有数,懂得进退,充分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凭你那“感觉”加“类比”的悟性,取“四象”而“比类”推理一番,“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开点清淡无毒的中药,不妨大胆去试试,心诚则灵哦。说不准哪一天,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功成名就,您也能挂上“名中医”、“名老中医”的金字牌匾,何况人家没看过几个病人的,包装一下,不照样当上了“著名中医专家”、“全国名老中医”!

       以往所犯下的错误有二:
       一是“孩童辩日,如盘如汤”。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世上,同一人,同一物,同一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与态度,没个科学的准绳。把中医这门古老的自然哲学当作自然科学来读,以为只要用科学实验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事物,所学习和研究的事物、对象就是科学。将人类认识过程的一致性与不同历史阶段、不同个体“认知世界”的内容和标准的差异性混为一谈;否认个体的“认知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存在着差距。当从中无法获得科学的证据和结论时,其实,已经明示了什么。有人揣着明白装糊涂;有人失去良知弄虚作假;有人弃而逃避不敢面对;有人将自己的“个人感觉”、“自我实践”、“直接经验”等等由于受时间、地点以及各种主客观条件所制约的所谓个体“认知世界”与真实的“客观世界”等量齐观,混淆了认识论的基础,甚至不惜怀疑科学理性的普世价值,为自己和利益集团而另立“科学”范式。

       二是“夫医者以愈为职……苟治之有效,无异于得鱼兔,安问其筌与蹄为”。抱着一种但求捕得鱼兔不必问其捕捉工具,只要有疗效就没必要问其理论是否合理的实用主义态度。对中医疗效的判定有失偏颇,以致误读误判!以为中医用药在先,病愈在后就是中医的疗效。对中医的疗效缺乏深入细致全面正确的分析,缺乏科学实验和循证医学的方法,完全忽视了人体本身、致病因素、疾病乃至医生、药物等等诸缘之间微妙的互动关系。这不能不说是“中医理论”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缺陷与无奈。
   
       好心的朋友们都建议我将近年来所感所发的愽文一并整理付梓成书,但我却认为让她留在网上更为妥当,因为书本印数有限可以焚掉,网络无边不可泯灭!就让她作为一个“中医理论”的“时间囊”,永远留置给后人。也作为自己的“时间囊”:五年、十年……五十年或百年之前,一位学过中医的老头子,对他自己所学习和从事过的专业曾经留下这么些言语。知我罪我,任人评说!

2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19:29: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1 19:45 编辑

王教授是大家熟悉的一位当代著名人物。也曾被中医界作为反面教材。
王教授发表了很多文章,问题集中体现在中医疗效上。

中医究竟有没有疗效?这是当今中医界与反对派争论的焦点。
如何鉴定疗效,又是两派无法达成共识的分歧。

中医疗效要是依靠自己验证自己,反对派不会信服,大部分群众也不会信服。
中医疗效要用现代科学检测鉴定,中医界的大部分自信也就丧失了。
双方的标准不能统一,争论也会一直持续。

我一向认为,中医反对派的问题其实不是什么问题。
中医界一旦答应统一标准,反对派也就消停了。
那么,中医界为什么坚决不同意让步而统一标准呢?
因为中医界一旦面对现代医学的理化检测,中医的疗效就会趋近于零。

为什么说“趋近于零”,而不说“等于零”呢?
因为中医界还是有那么几个人,
把现代医学理化检测作为疾病诊断及疗效鉴定的基本标准。

这样的人物数量奇缺,两千年满共数不到十个人,王教授甚至都没有听说过。
白在中医最高学府扛着“教授”头衔待了几十年,真是白待了!

“白待了”的原因是由于王教授压根不知道中医还有一个“过渡时代”
“过渡时代”需要一批就懂得旧医学,还懂得新(西)医学的人。
那几位“过渡时代”的顶尖人物,都是旧中医门下出身,科学文化程度不高的人。
这一真实现象,与我们以往对顶尖中医的想象差异很大。

我一向认为,现代人没有能力入门旧医学,更无法吸取其中精髓,甚至连糟粕都吸收不了。
王教授的生动案例,恰好印证了我的观点。他虽然入道数十年,连糟粕都没有吸收到一点半滴。

传统文化,其理论与真实恰巧相反。
无论是中医,还是周易,或者兵法,
都不能按照书面上写的文字去指导实践,因为它另有玄机。
按经典去看病,必为庸医;
按周易去算卦,必为庸卜;
按兵法去打仗,必是常败将军。

参不透这一层,就没有办法让中医产生真实疗效。
这不能埋怨古人,古人没有强迫大家按照自己的书本去看病。
倒是现代人为了生计,强行推举古人,反过来又倒打一耙。
3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20:07: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1 20:44 编辑

       为什么自古以来庸医铺天盖地,良医寥寥无几?
       正是因为中医里面另有玄机。大家都不知道,也只好按部就班,学习攻读中医公开的经典著作,然后去实践,做庸医。

       王教授自认为:“自己十九岁进中医学院,学了一辈子中医,当了一辈子中医生,教了三十多年中医,年近退休才慢慢读懂了中医,弄清楚了“中医理论”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只是一个错觉。

       其实,中国更多的名老中医,虽已被时代推举为“大师”或“大熊猫”,但他们一辈子,或六七十年,或八九十年,都没能弄清中医理论是怎么回事,足以证明弄清中医,不是靠耗时间就能耗出来。王教授仅凭三十多年时间,这个条件是远远不够的。
       一旦弄不清,而又自认为弄清了,那就会从一种误解转入另一种误解之中。最终与中医学科造成了永恒的误解。

        如今中医界内外,无论保守派,还是反对派,或是创新派,其本质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各持各的误解而已。
4
发表于 2017-7-11 20:41:45 | 只看该作者
皓首穷经,没整明白。人生苦短,浪费时间。如果有白发老人还没整明白中医经典,那他肯定不是在学习中医经典,肯定是在研究中医经典。如果每一个学习中医经典的人都必须要皓首穷经才能整明白中医理论,或者甚至于皓首穷经都不能整明白、整不明白中医理论,那就真成问题了。什么问题呢?欢迎中医朋友们辨证论治。

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1 20:48:16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7-7-11 20:41
皓首穷经,没整明白。人生苦短,浪费时间。如果有白发老人还没整明白中医经典,那他肯定不是在学习中医经典 ...

101先生好!
好久没有见到先生了,甚念!
我探讨的问题,已经进入中医“深水区”。还望先生多多发表高见。
6
发表于 2017-7-11 20:59:45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7-11 20:48
101先生好!
好久没有见到先生了,甚念!
我探讨的问题,已经进入中医“深水区”。还望先生多多发表高 ...

思先生好!深水区人少,很高兴能跟您在深水区相见。请思先生畅所欲言。

7
发表于 2017-7-11 21:05:33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 发表于 2017-7-11 20:48
101先生好!
好久没有见到先生了,甚念!
我探讨的问题,已经进入中医“深水区”。还望先生多多发表高 ...

http://www.gtcm.info/forum.php?m ... &extra=page%3D1
8
发表于 2017-7-11 21:49:2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17-7-12 11:43: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17:4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7-13 18:28 编辑

下面言归正传,继续探讨王教授的问题。
其实,古代医学,现代人见不到理化检测疗效,非常正常。
因为中国建立健全了现代医学医疗体制。在现代医学的覆盖下,传统医学几乎见不到疗效。
这倒不是说传统医学就那么无能,而是说现代医学抢占先机,把易于治疗的病都治了,剩下的全是难啃的骨头。
中医保留到如今,估计除了“啃骨头”,好像没有其它选择了。这也是中医的历史使命。

“啃骨头”,是口头用语。如果翻译成医学用语就是“解决西医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或称高端问题”。
这样一来,自古的常规医学,就被推到了“高端医学”的位置上。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为什么中医界的“大师”或称“熊猫”,年岁都比较大呢?
板着指头算一算,这批人都是在上世纪40-50年代成名的。那个年代,中国的西医体系还没有建立健全。
时代一旦进入60年代,常规医学中脱颖出来的所谓“名医”,只能是常规化名医。
西医留下来的“骨头”,他们同样啃不动!

所以,千万不要迷信那帮90岁挂零的“大师”或称“熊猫”们,他们逞强的年代就是40-50年代。
他们的技术在后来建立起的强大的现代医学面前,同样黯然无色。
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王教授一人不会看病,中国中医界,自60年代以后,那些被称为“大师”或称“熊猫”们的名老中医,
十个有九都不会看病。

我所说的不会看病,是指不会看西医看过剩下来的,在西医病名之下,按西医治疗标准的疑难病。
稀里糊涂的辨证论治,胡子眉毛一把抓的袭古方投药,仍然是他们的看家本领。

不会看病,不是个人无能,而是时代变革造成的。
所以,这并不影响个人的前程,也不耽误他们成为专家教授,名老中医,大师,“熊猫”的功名。
这也算是中国中医的特色吧。

之所以称赞王教授是“中医的良心”,言意之下就是,中医里像王教授这样有良心的人,还是大大的有。
从1956年开始,中医高等院校培养了数十万精英学子,虽然没有培养出几个顶尖临床家,却培养出了一大堆“中医的良心”。
王教授只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中医高等院校毕业出来的学子大批量改行?正是出于一门医学的医生们对患者的良心。
自知学不会治病,也不忍心忽悠身处水火之中的患者。这就是医学和医生的良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7 07:16 , Processed in 0.0572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