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27|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的往世与今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6-14 22: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佛教的往世与今缘  
序言
中医是自然科学中的医学,它必须接受科学实践的检验,在科学实践中,不断纠正自己不科学的认知,同时将假说上升到科学,从哲理走向医理。然而,我们的一些人,认为中医的经典不可侵犯,一心维护它的纯洁,这实质上是把中医看作了一种宗教信仰。为了说明这种观点的危害,本人撰写了这篇《佛教的往世与今缘》,使大家明白科学与信仰的本质区别。本文在最后一节论述了中医的自然科学属性。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印度篇
第一节  佛教的诞生
第二节  佛教诞生的社会背景
第三节        原始佛教
第四节        部派佛教
第五节  大乘佛教
第六节  密宗佛教
第七节  佛教在印度的兴盛与消亡
第八节  佛教的外传与世界性
第二章  中国篇
第一节  佛教始传中国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得以大发展的机缘
第三节        玄学打开了通往佛学的大门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八大宗派
第五节        中国佛教的四次劫难
第六节        佛教在中国呈现出阶段性发展
第七节        佛教弟子当恪守自家的教理

前言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性三大宗教。佛教自公历纪元前后传入我国后,就不断的中国化,到隋唐时期自成体系,产生了植根于我国本土的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密宗、三论宗、律宗等八大宗派。这时,佛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已经深深地渗透到了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之中,开始对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产生巨大影响,最终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既然佛教与儒家、道家并称我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因此要了解传统文化,就不能不了解佛教。为了这一目的,我们编写了这个小册子,旨在让人们对佛教的基本教理,佛教的优良特质,以及佛教发生的社会根源和成长历程,有一个大致了解,从而能够全面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此外,我们之所以撰写这个小册子,也是为了让人们理性认识佛教,同时扶正个别佛家弟子正在滋生的偏离佛教基本教理的观念。
鉴于读者的文化程度不同,在撰写本册子时,对一些理论问题的阐述,尽量做到深入浅出,以达到通俗易懂。再者,鉴于读者的信仰不同,本册子不带感情,不持立场,从学术的角度以史实为依据,向大家介绍一个客观真实的佛教。
由于本人才疏学浅,又不精于佛学,故文中谬误颇多,诚请读者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第一章  印度篇
第一节  佛教的诞生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诞生于古印度,即现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附近。他的创始人是古印度北部城邦,迦毗罗卫城君主净饭王之子悉达多.乔答摩。悉达多.乔答摩被后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有感于社会诸多痛苦和世间一切无常,在二十九岁时,毅然放弃王储地位,于一天夜晚离开王宫,进入荒野森林中修行。为寻求救世之道,他遍访名师,但始终未果。直到六年后的一天,当他接受了一位牧女奉献的奶粥后,便走到尼连禅的小河畔,端坐在荜钵罗树(后人称此树为菩提树,即觉悟之树)下静思。突然灵光一闪,悟出了世间真谛,获得彻底觉悟(即经文中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此释迦牟尼便有了佛陀的尊号。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
曾一度追随释迦牟尼苦行的阿若桥陈如等五人,就在释迦牟尼即将觉悟成道时,觉得释迦牟尼欲放弃苦行,是意志不坚的表现,旋即离他而去。后来释迦牟尼在波罗奈城(今瓦腊纳西城)外的鹿野苑找到这五人,当五人倾听了释迦牟尼悟解出的真谛以后欣然皈依,成为释迦牟尼第一批弟子。于是佛教便在古印度诞生了,史称“初转法轮”。
释迦牟尼创建佛教后,一直到他涅槃这45年里,带领弟子走遍了恒河两岸各国,致力于传道说法。在释迦牟尼的感化下,上至国王、贵族、富商,下至乞丐、妓女、奴隶,纷纷皈依佛门。皈依佛门的信众或出家随佛学法,或在家持戒修行。很快在恒河流域,形成了一个由比丘(出家成年男僧)、比丘尼(出家成年女僧)、优婆塞(在家修佛法的男子——男居士)、优婆夷(在家修佛法的女子——女居士)、沙弥(小和尚)、沙弥尼(小女尼)、式叉摩那(学法女)七个级别构成的庞大佛教信徒团体。
释迦牟尼在80岁时,自知大限将近,却依旧支撑着虚弱的身体,奔波忙碌,讲法立规,进行最后的游说。一天,释迦牟尼走到拘尸那迦罗小城外的婆罗树林中时,感觉力不能支,只好躺卧在两棵大树之下,当接纳须跋陀罗为最后一名亲传弟子后,便安详地“涅槃”了。
释迦牟尼以精辟的义理折服了千万人,自己却从未亲手写过一部经典,他的学说全靠弟子们心记、笔录得以保存。释迦牟尼去世后,弟子们赶紧在王舍城举行第一次“结集”,共同忆诵、记录佛陀的说教,整理出最早一批佛教经典。后来,这些经典通过进一步补充修订,编纂成了第一部佛经汇聚——《阿含经》,《阿含经》梵文意为“结集佛陀的经典”。自此,佛教便在古印度的大地上蓬勃发展起来。
第二节  佛教诞生的社会背景
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乔答摩,大约生于公元前565年,于公元前486年涅槃。他与我国儒家创始人孔子、道家创始人老子生活的年代相当。
释迦牟尼所处的年代,正是古印度群雄割据的“列国时代”。当时印度次大陆列国林立,仅印度河和恒河流域较大的国家就有鸯伽、摩揭陀、伽尸、拘萨罗、跋耆、没落、支提、拨沙、拘娄、般耆罗、阿湿婆、阿般提、摩磋、苏罗婆、犍陀罗、剑洴沙等十六个。在它们互相攻伐中,割据势力此兴彼亡,地方政权频频更迭,弄得整个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命财产朝不保夕。
当时,古印度的传统宗教是婆罗门教。婆罗门教形成于公元前七世纪,以《吠陀》为主要经典,崇拜创造神梵天、守护神遍入天和毁灭神大自在天。认为此三神代表着宇宙的创造、保全与毁灭三个方面。婆罗门教主张善恶有因果,人生有轮回。其教义“梵我一如”、“业报轮回”等,对后世宗教影响较大。婆罗门教在复杂的祭祀仪式中,婆罗门担任祭司。在社会生活中,婆罗门教与印度社会种姓制度密切结合,按等级依次将国人划分为:婆罗门(祭祀)、刹帝利(国王和武士)、吠舍(农民和手工业者)、首陀罗(奴隶和无技术劳动者)四大种姓。种姓实行继承制,各种姓之间不得逾越,其社会和政治地位世袭不变。
由于婆罗门教醉心于种姓制度,顽固地维护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又由于社会动乱不堪,使得各种姓之间矛盾激化。一方面下层民众不堪忍受水深火热、生灵涂炭的局面,另一方面,一部分刹帝利上层为寻找安邦治国的新道,而谋求改革时弊。在这种时局下,保守的婆罗门教不能满足时代精神的需要,于是出现了各种反传统的宗教和哲学流派。这些新生的宗教和哲学流派,泛称“九十六种外道”。在这些外道中,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有六位,被称为“外道六师”。他们是富兰那.迦叶、阿耆多.翅舍钦婆罗、删阇夜.毗罗尼子、末伽梨.俱舍梨子、迦罗鸠驮.迦旃延、尼乾陀.若提子。“外道六师”各有学说,其中尼乾陀.若提子创立了耆那教。
佛教就是在这种社会大动乱,思想上百家争鸣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佛教以无常和缘起的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的思想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因而受到了多数刹帝利的支持,得到了广大首陀罗和吠舍的欢迎。于是,佛教便在古印度各列国迅速传播开来。
第三节  原始佛教
从释迦牟尼35岁创教到他逝世后的一百年里,是佛教创立和初步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佛教徒们都是佛陀的亲传弟子和再传弟子,他们将佛陀的言传奉作唯一信条,严格遵守佛陀定下的清规戒律。信徒中的一些富有者捐钱捐物,购地造房,为佛陀及比丘们建立安身和弘法的“精舍”。“精舍”不像后来的寺院,它既没有神殿,更没有佛像。这是因为佛陀在当时信徒们的心目中不是神,只是伟大的导师,况且佛陀本人更是对偶像崇拜深恶痛绝。这一时期的佛教,在佛教史中被称作“原始佛教”。“原始佛教”以《阿含经》为经典,教义内容主要讲的是“四谛”、“五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以及善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
所谓“四谛”,它指的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条人生真理,苦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集谛告诉人们贪欲、嗔恨、愚痴三毒火是苦的根源,灭谛和道谛告诉人们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所谓“八正道”,它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方法。这八种方法是“四谛”中“道谛”的具体内容,是获得最终解脱,达到佛教最高理想境地——涅槃的唯一途径。释迦牟尼之所以提出“八正道”,目的是为了反对婆罗门教、耆那教的苦行主义,以及“外道六师”中的享乐主义。释迦牟尼认为,苦行主义除了自我折磨以外,没有任何有益的价值,而享乐主义则会通向自我毁灭。因此,只有不苦不乐的中道,即“八正道”才是通往成佛的正确道路。
所谓“十二因缘”,它指的是从无明到行,再到识,再到名色,再到六入,再到触,再到受,再到爱,再到取,再到有,再到生,直至老死的整个过程。这十二个环节依次因果相随,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可谓是:“三世相续而无间断,使人流转于生死轮回大海,而不能得以出离”。由于在“十二因缘”中,无明是苦因苦果的总根源,因此只要灭掉了无明,其他十一支因缘就会一起断灭。
所谓“五蕴”,它指的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
色蕴属于形质,它包含内色与外色,其中内色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外色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根所感觉到的色、声、香、味、触等五境。
受蕴指人的感觉,是由人的五根感触的五境,所引起的苦、乐、舍(不苦不乐)三种身受,和忧与喜两种心受。
想蕴是人的观念,它由身受和心受所产生的心理活动。
行蕴是人的行为,它由心受和身受产生的心理活动而生起的贪欲、嗔恶等自我意念和联想,而诉诸于行动。
识蕴是人的思想意识,来自于所接触境物的了别和识知。
如果将受、想、行三蕴看作心体的现象,那么识蕴便是心的主体。总之在五蕴中,色蕴是属物质性的事物现象,其余四蕴均属于精神现象。“蕴”是梵文的音译,其含义是积聚或和合的意思,因而五蕴是佛陀关于人的身心现象构成的理论。
第四节  部派佛教
佛陀涅槃一百年以后,统一的“原始佛教”开始分化。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由于古印度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们比较富足,有钱的信徒为表示信仰的虔诚,便向僧侣施舍大量钱财,以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于是这里的比丘们,为了能够接受施舍便改革戒律,做出允许僧侣接受钱财施舍的新规定。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比丘们依然遵循着原有戒律,认为东部地区僧侣是持蓄金银违反了教规。由于这个原因,在毗舍离城举行第二次结集辩论戒规时,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了统一教团的分裂。较自由的东部僧侣组成“大众部”,西部僧侣则以正统自居而组成“上座部”。佛教这次分裂,史称“根本分裂”。后来,这两大派别内部又进一步分化,“上座部”衍生出“说一切有”、“犊子”、“法藏”等学派。“大众部”衍生出“一说”、“多闻”、“说假”等学派。史称“枝末分裂”。由于“枝末分裂”后,佛教出现了两个大部,且又二十个学派并存的局面,因此这一时期史称“部派佛教”。
“部派佛教”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内部的分裂。而佛教之所以发生分裂,从表面上看是由于僧侣所在地域的不同,但其根源却是地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不同,文化传统不同,人们的精神诉求不同。佛教为了争取社会各阶层的民众,就不能把自己的教义当作教条,而应该依据具体情况,新的形势对教义作出修正和适时的解释,以适应当时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状况,满足他们的精神诉求,与他们的文化传统相融合。如此一来,佛教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必然催生出不同特色的教派。
实际上,佛陀的说教也不是包罗万象的信条,它作为佛教的基本理论,还是存在着巨大发展空间的。因为佛陀在世时,他只注重探讨人生痛苦的原因以及解除痛苦的办法,却不愿意深究有关宇宙本体论方面的玄奥哲理。像宇宙的本原是什么?人有没有灵魂?这些问题佛陀一直忌讳如深,从不正面回答。佛陀这种偏重研究人生哲学的做法,必然为后世弟子留下了不少悬而未决、但又无法回避的问题。例如,佛陀宣扬人有生死轮回,但没有指出轮回的主体是什么,这就需要后世弟子作出明确的回答。又如,佛陀只承认自己是智者,然而佛教的善男信女们却需要有自己的信仰神,不希望自己崇拜的对象仅仅是一位凡人。这样一来,为满足信众的精神诉求,僧侣们就不得不修改关于佛陀的原有描述,以达到神化佛陀的目的。总之,佛教只要是步入发展的道路,僧侣们就不能继续拘泥于佛陀的学说,而是要进行必要的修正。由于各僧侣集团对佛说的修正决不会完全相同,这就构成了佛教分派的根源。
当然部派佛教时期,各部派的观点和实践,与原始佛教相比的确有了明显变化,然而这种变化并非是对原有教义的背叛,恰恰相反,这种变化却是对原有教义的补充和完善。例如,自从犊子部提出了“补特加罗”即灵魂的概念后,生死轮回便有了自己的主体,因而使佛陀在宇宙观方面的不足得到了补充。又如,有关佛陀前世功德的种种传说被编纂整理出来,形成了像《佛本生经》之类的经典,从此完成了对佛陀的神化。又如,各部竞相整理自己的戒律及有关理论,尤其是《摩诃僧祗律》、《四分律》、《五分律》等经典的出现,使佛教的戒律得到了完善。又如,通过各派对佛教典籍的整理,佛陀的教谕及其传教活动的记录被整理为“经藏”,佛陀对僧侣道德生活的规范被整理为“律藏”,从而使得佛教经典趋于系统和规范。再如,由于各派对经、律加以分类、注释和阐发,尤其对世界是否具有实在性的问题各抒己见,著书立说,逐渐形成了佛教典籍的第三部类——“论经”。
第五节  大乘佛教
佛教经过五百年的发展,到公元一世纪,大乘佛教的兴起又给佛教带来了一次巨变。
“大乘”是当时佛教中一个新生派别的自诩。他们把自己的义理,说成佛陀对大悟性人讲述的真谛,像无比巨大的车船那样,能够将无数众生载到解脱的彼岸,故称之为“大乘”。同时,他们贬称原有佛教为“小乘”,并说“小乘”的义理,乃是佛陀为禀赋较差的人所说的佛法,就像一只小船,只能解救修行者自己。
佛教的传统教派并不认可大乘的这种说法,斥责他们宣讲的义理是“伪佛说”,认为将佛教分为“大乘”和“小乘”,更是无稽之谈。
虽然大乘教派不断遭到传统教派的诋毁,然而大乘佛教自公元一世纪诞生后,便迅速地发展壮大起来,不断有影响后世的经典问世。例如公元一世纪,以马鸣为代表的“大乘”先驱者们编著了《阿弥陀经》、《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等经典名著。又如公元二、三世纪,龙树和提婆创立了大乘佛教的中观宗(又称中观学派),其中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提婆的《百论》等论著,精辟地阐述了“假有性空”的中道观,成为论藏中的名作。再如公元四、五世纪,无著和世亲创立大乘佛教的瑜伽宗(又称瑜伽行派),他们的《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等论著,细致地论证了“万法唯识”的义理,成为佛教典籍中的精品。
随着大乘佛教名师辈出,大批经典精品问世,不仅彻底解决了佛陀生前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使得佛教理论趋于完善,而且还提出了一些与时俱进的新说教。这些新说教,不但争取到了更多的信众,而且为信众开辟了更加便捷的修行途径。可以说,“大乘”派的出现具有划时代之意义,它对印度佛教的发展,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大乘佛教最大的贡献,是他们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关于“菩萨”的说教。菩萨首先是大慈大悲的圣者,不但帮助人们修行成佛,而且随时随地救助苦难者。再者,菩萨又是众生修行成佛的一个中间环节,如果信众在修行中不能立即成佛,也可以成为佛的候补——享受在人间的菩萨。由于菩萨是大慈大悲的化身,而慈悲在佛教里是善的最高表现形式,道德的最高标准,因此大乘佛教关于菩萨的说教,最大意义在于将神明崇拜与道德崇尚相结合,将人的善性与佛教的特质融为了一体。
贡献二:在前人提出“灵魂”的基础上,大乘佛教系统地提出了有关“天堂”和“地狱”的一整套理论。从而使得“生死轮回”和“善恶因果报应”等说教,有了具体而生动的内容。
贡献三:大乘佛教提出的世间空幻不实的说教,完善了佛教宇宙本体论的玄奥哲理,弥补了佛陀在宇宙观方面的欠缺。
贡献四:大乘佛教提出了一个“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口号。这个口号,为众生修行成佛提供了新的依据,使修行途径变得疏畅而便捷,无疑坚定了修行者的信心。
贡献五:大乘佛教在修行方面,一改过去成阿罗汉、身心俱灭、超出轮回的修行目标,而把成佛、转生到极乐世界作为新的修行目标。这个新目标对于修行者来说,既简便易行,又具有极强的诱惑力。
贡献六:大乘佛教在实践方面,融入当地文化,打破过去不立佛像的传统,提倡大造佛像和菩萨像。这样一来,不仅堂而皇之地把佛陀搬上了有形的神坛,而且使得佛教的寺院更加神圣庄严。
大乘佛教这些贡献,使得佛教无论在体制上,还是在理论上更加趋于完备。就大乘佛教的历史地位而言,如果说部派佛教完成了从佛陀的教谕向宗教的蜕变,那么完善这个蜕变并使佛教走上成熟的则是大乘佛教。由于“大乘”派为整个佛教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促进了佛教的兴旺与发展,因此佛教在印度又繁荣了几个世纪,并促进了佛教迈出家门,最终成为世界性的宗教。
2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2:24:12 | 只看该作者
第六节  密宗佛教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许多派系,为弘扬自己的主张而纷争。然而,佛教的派系纷争还有另一个特点,往往表现为哲学理论上的分歧。当然,这种特点充分说明佛教的博大与深厚。不过,哲学纷争终究是少数高层人物的纷争,一旦他们沉湎于繁琐的哲理探讨之中,势必会造成脱离广大群众。事实正是如此,到公元六至七世纪,佛教脱离群众的现象日益显现,再加上婆罗门教在改革中不断复兴,使得佛教在印度开始走下坡路。一些僧侣为了扭转这种不利局面,便迎合广大百姓的需求,开始吸收印度教和一些民间宗教的低俗因素,制定了各种咒语及秘密宗教仪式和规则,创立出一个新的宗派,名曰密教。
密教宣称自己的义理来源于法身佛大日如来,只对自己的眷属和最亲近者秘密说教,故称之为密教。同时贬称其他宗派的义理是应身佛释迦牟尼对一般大众的公开说教,没有私密可言,故称之为显教。在密教的教义中,他们只保留了像《大日经》和《金刚顶经》等,一些被他们称作“六经三论”的个别传统经典,而多数是他们新修订的像“怛特罗”一类的非传统经典。如此一来,密教中的各派就显得十分随意。一些派别为了争夺信众,有的自称“易行乘”,有的自称“方便乘”,表明他们的实践方便易行。也有的派别为了区别于小乘和大乘,自称“金刚乘”。
密教的出现,使印度佛教发生了质的改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他们放弃对佛教义理的探讨,取而代之的是专注于为民间百姓驱灾祛邪、降鬼捉妖的法事。二是他们抛弃传统的禅定、思辨等修行方法,以设坛场和举行秘密宗教仪式为修行的主要方式。三是他们将其他教派中有关多佛的泛泛之说,发展为泛佛说,并且进行具体化、形象化,以造出无数的新佛。四是在修行方面,他们既反对小乘佛教不承认众生皆可成佛的说教;同时又将大乘佛教宣扬的众生皆有佛性,通过累世修行方可成佛的说教,修正为“即身成佛”,主张众生通过修行,现世就可以成佛,甚至可以立即成佛。
密宗放弃对佛教义理的探讨,抛弃传统的禅定、思辨等修行方法,反而以设坛场,举行秘密宗教仪式,以及专注于驱灾祛邪、降鬼捉妖的法事,必然与佛教的原有宗旨渐行渐远。
密宗以泛佛说为依据制造出大量新佛,其结果必然在客观上冲淡人们对佛祖释迦牟尼的崇拜与信仰。
密宗宣扬的“即身成佛”,实质上是在廉价地抛售去天国的通行证,势必造成佛教的贬值。
就是这样一个教派,如果仅仅作为佛教中的一个普通派别,对于佛教来说不会有太大的妨害。可惜公元六、七世纪以后,密教却发展为印度佛教的主流,这就使得佛教失去了自己原有的内在特质,为佛教在印度走向消亡埋下了祸根。
第七节  佛教在印度的兴盛与消亡
佛教自公元前六世纪末诞生后,在印度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关于佛教产生的社会根源,本文在《佛教诞生的社会背景》一节里已有叙述,主要是由于当时古印度群雄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处于极度动乱之中。人们在这种朝不保夕的环境里,迫切获得心灵上的安慰。然而,作为印度传统宗教的的婆罗门教,只想维护自己的种姓特权,却无暇顾及人们的精神问题。而佛陀的说教正好契合了广大基层民众的精神诉求,以及上层刹帝利欲改革时弊,谋求安邦治国新道的要求。有了这些因素,佛教的兴起便有了顺风顺水的机缘。
佛教虽然应运而生,但它的发展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走过了一个跌宕起伏的曲折历程。
佛教诞生二百多年后,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迎来了第一个大的发展机遇期。当时,孔雀王朝第三代阿育王信奉佛教,他为了支持佛教的发展,不惜调动国家资源去广建塔寺,还派遣使团和宣教法师到域外布教,并促成佛教徒第三次结集来整理经典。由于阿育王统一了印度全境,建成幅员辽阔的大印度,因此佛教得益于从地方走向全国,取代婆罗门教的国教地位而兴盛一时。但阿育王死后四十年,孔雀王朝就灭亡了。继而代之的是巽伽王朝和甘婆王朝,两个朝代从公元前187年到公元前28年,共计统治了160年。在这一个半多世纪里,诸王均信奉婆罗门教而打压佛教。幸好这两个朝代的版图一个比一个小,给僧侣们留下了一些生存空间,使得佛教的发展只是受到了挫折,没有遭到灭顶之灾。到公元前28年,甘婆王朝被南方的安度罗攻灭后,佛教的处境虽然稍有好转,却依旧摆脱不了受排挤的地位。直到公元一世纪,原在中国西北地区游牧的月支人西迁南下,在中亚地区(包括印度的西北部)建立了贵霜王国。贵霜王国第三代君主伽腻色伽信奉佛教,他效法阿育王礼遇僧侣,弘扬佛法,赞助并组织佛僧举行了第四次结集来整理经典。因此,佛教又获得了一次大的发展。
在这次大发展中,“大乘”派崛起成为佛教的主流,使得佛教面貌一新。其中有两个变化具有划时代意义。一是在理论方面,大乘佛教提出了一个关于菩萨的说教,将佛教的神明崇拜,与道德(慈悲——善)崇尚相结合,为佛教争取到了无数的善男信女,并对佛教后来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直到目前,人们对菩萨这个大慈大悲之化身的顶礼膜拜,依然是佛教信仰中最重要的内容。
二是在实践方面,佛教开创了塑造佛像和菩萨像的历史。大乘佛教之所以提倡塑造佛像和菩萨像,是与当时贵霜王国居民的文化传统息息相关的。由于贵霜王国位于传统的“丝绸之路”上,而“丝绸之路”又是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之地,因此这里早在公元前四世纪,亚历山大大帝率希腊军东征以后,就开始有希腊人移居。到贵霜王国时期,这里已经居住了大量希腊移民,并把他们塑造神像的文化传统带了过来。当他们皈依佛门后,也就很自然地把这个传统带进了佛教。大乘佛教审时度势,便大力提倡塑造佛像、菩萨像。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迎合了当地的文化传统,另一个是让佛陀、菩萨走进了有形的神殿,供人们顶礼膜拜。由于这一举措满足了信众的精神诉求,因此塑造佛像、菩萨像很快便成为一种时尚,被广大信众所追捧。一个独具特色的“犍陀罗艺术”就这样渐渐形成,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世。
总之,在这次佛教大发展中,佛教从理论到实践,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使得佛教的繁荣与昌盛又延续了几个世纪。
到公元六世纪以后,佛教自身产生了两种不良倾向。一是部分宗教高层沉湎于琐碎的哲理探讨,从而脱离了基层广大信众。二是一些僧侣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放弃对佛教义理的探讨,抛弃传统的禅定、思辨等修行方法,反而以设坛场,举行秘密宗教仪式等低俗活动来代替修行,甚至用驱灾祛邪、降鬼捉妖的法事蛊惑信众。这种与佛教的原有宗旨渐行渐远的行径,必然会削弱佛教原本强大的人文气场,降低佛教神圣的感召力,从根本上改变了佛教优良的内在特质。
相比之下,曾一度衰落的婆罗门教,却注意吸收其他宗教的有益因素,改革教规教义,创新本教理论,在励精图治中争取信众。到公元九世纪,已经复兴并改造为新婆罗门教(印度教)的婆罗门教,在统治者的支持下,东山再起,一举取代佛教的国教地位。从此,佛教一蹶不振,在印度不断被边缘化。
然而,屋漏又遭连阴雨,从十世纪到十一世纪初,阿富汗境内的穆斯林国家——伽色尼多次入侵印度。侵入印度的穆斯林为了打击异教徒,他们破坏佛教寺庙,劫掠财富,滥杀僧侣。佛教就这样,在遭受一次又一次打击下,每况愈下,变得形只影单,破败不堪。到十三世纪,外来的穆斯林封建主统治了印度北部后。南方印度教徒在本地封建主庇护下,得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信仰,而没有政治靠山的佛教惨遭灭顶之灾,寺院全部被摧毁,教徒在残酷迫害中统统遣散。从此,佛教便在它的故乡印度消亡了。
直到19世纪末,印度佛教又开始重建。不过,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至今信徒甚少,与9世纪以前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更无法与作为国教的印度教(新婆罗门教)相提并论。
第八节  佛教的外传与世界性
佛教的外传是从公元前三世纪开始的,当时孔雀王国第三代阿育王鼎力支持佛教,他为了弘扬佛法,派遣使团和宣教法师到域外布教,开创了佛教向境外传播的先例。到公元一世纪,大乘佛教兴起后,佛教掀起了向外传播的高潮。
佛教外传可以概括为南传和北传两个方向。其中南传路线有一条,它是从印度传入斯里兰卡,再到泰国、柬埔寨、老挝、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直到我国云南省傣族、崩龙、布朗等少数民族居住区。这是一条小乘上座部的传播路线,其经典以巴利文或其他文字拼写巴利语编成,经典数量比较少,且内容简单。
北传路线有两条,其中一条从印度西北部的犍陀罗地区开始,经我国西藏传入内地,再由中国传入朝鲜、曰本、越南等国。另一条由现今尼泊尔越喜马拉雅山进入中国的西藏地区,再由西藏传入蒙古、西伯利亚及中国内地。北传佛教以大乘和金刚乘为主,其经典大多是从中亚各民族和印度梵文陆续译成汉文和藏文的,内容极其庞杂。其中,曰本和朝鲜长期使用汉文经典,直到近代才出现日文佛经。
佛教之所以能够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尤其是扎根于东南亚各国,成为世界性宗教,这是由它的内在特质决定的。大家知道,佛教虽然成长于印度文化,但它不像婆罗门教植根于种姓制度,这类印度特有文化之上,而是集结了印度优秀文化的精髓,具有融入世界,与他国文化相交融的潜质。例如,佛陀关于世界无常和缘起的理论,揭示了人生在世各种困惑的原因。又如,佛陀关于“四谛”、“八正道”等说教揭示了人生痛苦的根源,以及解脱的途径。又如,佛陀关于众生平等的说教,符合人类从愚昧走向文明的发展趋势。又如,佛教把慈悲作为道德崇尚的对象与神明崇拜相结合,从而激发了人性善的一面。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总之,佛教的理论能够从基本人性出发,具有广泛的普适性,这是佛教能够发展为世界性宗教,所具备的优秀特质。

点评

第二章 中国篇 第一节 佛教始传中国 佛教由于传入我国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在中国形成了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三个不同支系。汉地佛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22:26
3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2:26:57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14 22:24
第六节  密宗佛教       
佛教同其他宗教一样,在其发展进程中,必然产生许多派系,为弘扬自己的主张而纷争。然 ...

第二章  中国篇
第一节  佛教始传中国
佛教由于传入我国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不同,在中国形成了汉地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三个不同支系。汉地佛教亦称中国佛教,它自南北朝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宗教以后,开始对我国的民间风俗,哲学思想,文学和艺术等产生巨大影响,最终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据《三国志.魏志》卷三十裴松注,佛教在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即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内地。不过,当时的佛教在人们的心目中,还只是一种神仙方术。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即公元67年,当佛教将自己的经典传入我国以后,人们对佛教有了全面认识,佛教才作为一种宗教在我国传播开来。
关于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过程,还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东汉永平年间的一个夜晚,明帝刘庄梦见一位身映日光的神仙,飘然飞降于殿前。第二天早朝,明帝刘庄将梦境说于群臣,并问他梦见的是何方神灵。有位大臣答曰:“那是天竺的佛陀”。于是,明帝便派使臣前往天竺拜谒佛陀。当使臣走到贵霜王国时,遇到了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高僧,便请他们到汉朝的首都洛阳朝见明帝。朝见后,明帝下令在洛阳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个寺院,供两位高僧译经讲法。因经书和佛像是用白马驮来的,故将此寺院命名为白马寺。两位高僧在寺中首先译出了一部《四十二章经》。此《四十二章经》是摘译《阿含经》中四十二个段落编辑而成,为我国第一部汉文佛经。
此后,西域高僧不断前来我国传教讲法。如西域僧人安世高于东汉桓帝初年,支娄迦谶于东汉桓帝末年来到洛阳,他们分别将小乘和大乘佛教传入我国。又如曹魏时期,西域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将《僧祇戒心》等佛教戒律传入我国。再如西晋年间,西域高僧竺法护来到我国,他翻译了大量佛教经典,为佛教在我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西域高僧不断来我国译经传法,使得佛教逐渐在我国内地传播开来。然而,佛教在我国内地实现大发展,并且影响和融入汉文化,则是从东晋后期开始的。
第二节  佛教在我国得以大发展的机缘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宗教,要在中国打开局面,成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信仰,是不可能迅速实现的,它必须等待有利于佛教生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土壤。终于在南北朝时期,佛教迎来了它得以大发展的机缘。
那么,佛教为什么会在南北朝时期,迎来它的大发展呢?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简述一下我国有关神明崇拜和道德崇尚的文化传统。
在我国,由于人们自古就有对天的敬畏与崇拜,因此天命论很早就成为了大多数人的宇宙观。而这种宇宙观的产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们受到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双重压迫,误以为自己的命运由天所掌控所支配,这显然是王权统治的确立并加强的结果。对天的崇拜到商代发展到了极点,殷商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借助于上帝,把对天的祭祀看作头等大事,无论是国家的政治生活,还是民间的社会活动,如出兵打仗、农耕、狩猎、婚丧等,都要求巫问卜,祈告于天。到了西周,人们感到“天命靡常”,统治阶级进而提出“皇天无亲,唯德是辅”(《左传》僖公五年引《周书》),“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的天命转移思想。虽然这一时期天命思想加入了“德”之内容,但仍然承袭了殷人的天命宇宙观。由此看来,当时人们的信仰,依然表现为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他们把自然之天人格化,使得天有了自己的意志;把自然之天神格化,使得天具有了支配人间一切的力量。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一方面将人格化了的天改造为“天命”之天,另一方面,将“德”从周人天命思想中分离出来,作为社会伦理,建立起一套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崇尚。儒家这种天命论以及道德崇尚的思想,到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便成为了社会的主流意识,一直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各个朝代以传统文化的主流延续着。
然而,儒家的天命论以及道德崇尚,虽然为社会的主流意识,但它不可能包罗万象,还需要其他思想和文化形式给予补充。再者,儒家的天命论以及道德崇尚,也不可能在任何社会环境中,都能牢牢地左右国人的思想意识,掌控文化发展的全局。
事实正是如此,自东汉晚期以后,社会持续动乱,从群雄割据到三国鼎力的相互攻伐,从两晋时期的战乱不断,到南北朝时期的混战。在这四个来世纪里,无论是平民还是贵族均像草芥一样,不断地被战争机器所吞噬。那时,人们的生命财产朝不保夕,人人自危,整天处于极度恐惧中。再者,两晋是一个不尚道德,充斥暴力的朝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又去那里讲道德伦理?至于说天命信仰,更是变得一钱不值,人之天命的好与坏,时时都有可能发生逆转。由于天命在社会实践中的极度不稳,迫使人们不得不寻求其他信仰。因此,转向祈求大慈大悲的菩萨来保佑便成为了必然。于是,原有信仰破灭了的人们纷纷皈依佛门,其中为躲避战乱者有之,为获得心灵上安慰者亦有之。值得一提的是,在皈依佛门的人群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那就是不想与乱世为伍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见佛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清静天地,感到隐世不如出世,便皈依佛门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实,知识分子选择皈依佛门,决不是一种无奈之举,而是与我国哲学思想的发展息息相关。如果细究的话,则是由于魏晋时期的“玄学”打开了通往“佛学 ”的大门。
第三节  “玄学”打开了通往“佛学”的大门
之所以说是“玄学”打开了通往“佛学”的大门,那是因为在“玄学”出现之前,我国哲学还无法与“佛学”通约,到“玄学”出现以后,才使得我国哲学不仅与“佛学”有了相同的理论架构,而且在思想内涵上也有了相契合的一致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先从佛教的基本教理说起。
大家知道,佛教的教理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释迦牟尼宣讲的缘生道理。所谓缘生,是指世间任何事物都是因缘所生。这里的因缘指的是关系间的相互连带,简单地说,因缘者关系也。因此,缘生之意说白了就是因关系所生,各样的关系结合而产生各样的事物。总而言之,事物的出现是由于因缘(关系)的聚合,事物的消失则是因缘(关系)的分散,因缘的聚合与分散构成了事物的万千变化,展示了一个缘生缘灭的世界。
由于事物是关系结合的现象,它们随缘而生,又随缘而灭,变化无常,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看似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并非实在,只不过是一些假有的,暂有的幻象。由此看来,事物本身是没有质的确定性的。既然事物没有质的确定性,只是随缘而生,又随缘而灭,那么由它们构成的宇宙,其本体只能是缘生性空了。
从佛教的基本教理可以看出,“佛学”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它具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佛学”阐述的宇宙本原,超越了宇宙生成论,已经上升到了宇宙本体论。二是“佛学”理论的阐述方式,不再是直白的诉述和经验的思考,而是推理和思辨。
相比之下,在我国“玄学”产生之前,任何一家的哲学从理论架构上看,均与“佛学”不在同一个层面上。其中关于宇宙的本原,没有一家的理论能够达到宇宙本体论,他们要么停留在宇宙生成论的水平上,要么压根就没有关于宇宙本原的系统论述。而在理论阐述方式方面,则因哲学流派不同而不同,或表现为直白的诉述而缺乏推理;或表现为经验的思考而缺乏思辨。
例如,儒家尽管将人的自然属性作为基础,全面把握人的社会性,依照我们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提出了一套完整的道德伦理体系,建立起了具有民族根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关于宇宙的本原,儒家并没有这方面的系统论述,只有一个神秘而含糊的天命论,作为自己的宇宙观。
再者,在理论阐述方式上,儒家通常直接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因此,儒家理论中大量存在的是经验思考,而不是推理和思辨。
道家倒是着重论述了宇宙的本原,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这里的“二”指的是天地和阴阳,由混沌一体的元气“一”所化生(“一”是初始的“有”),而这个混沌一体的元气“一”,又是由“道”产生的。总之,“道”“为天地母”(《道德经》),成为宇宙的本原。从老子关于宇宙本原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道家所构建的不是宇宙本体论,而是典型的宇宙生成论。
在理论阐述方面,由于老子将“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开辟了形而上的传统,因此道家不像儒学缺乏思辨。不过,道家的哲学思辨却建筑在经验思考基础之上,同时表现为自发的辩证法。而自发的辩证法,又必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相对主义。例如老子过分强调柔弱的作用而否定刚强,以及当他强调“水利万物”一面时,却没有顾及还有洪水灾害的另一面,从而得出“上善若水”(《道德经》)的结论,这些均显示了老子辩证法思想中的片面性。再者,当老子强调事物对立面相互转化时,却没有注意到转化所需要的条件,因而他错误地认为,转化是自然而然发生的,这就使得老子的辩证法带有了相对主义的倾向。总起来看,道家在理论阐述方式上,虽然存在着大量思辨,但他们的哲学思辨是建筑在经验思考基础之上的,且表现为具有自发属性的辩证法。
儒家、道家的哲学是这样,我国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以及以前的哲学理论,也大致如此。就说“阴阳五行说”、《周易》吧,虽然这些哲学理论在推理和思辨方面,可以与“佛学”相媲美。但它们关于宇宙本原的论述,同样没能跳出宇宙生成论的圈子。总而言之,“玄学”以前的我国哲学与“佛学”相比,不用说在思想内涵方面没有相通之处,即便在理论架构上也存在着明显差异。
然而,“玄学”则不同,“玄学”无论从理论架构上,还是从思想内涵上,均与“佛学”相契合。从而为我国知识分子迈进“佛学”的大门铺平了道路。下面我们就从“玄学”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理论架构和思想内涵上,来分析它与佛学的契合点。
“玄学”是魏晋时期盛行的一种哲学流派,他们崇尚老子的“贵无”思想,把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上升为“无”本,“有”末的宇宙本体论。所谓玄,是把《老子》、《庄子》、《周易》并称为“三玄 ”,即用道家的世界观来解释“周易”的思想。它的意义在于用新的宇宙观,取代了董仲舒“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的神学思想体系,对已经思想僵化了的东汉后期儒家名教,及其形成的形式主义,用来沽名钓誉争权夺利的世风给了当头一棒,使得“三纲五常”的正统思想受到了巨大冲击。
“玄学”于东汉正始年间形成后,就以空前未有的强势发展起来,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潮。这一思潮一直延续了二百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正始玄学”,是由何晏(何进的孙子、曹操养子)和王弼开创的。他们认为,具有具体规定性的东西说明不了多样性世界的统一性,只有无任何规定性的东西,才能成为万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这个东西就是老子所称谓的“道”,也就是“无”(王弼说:“道者,无之称也”)。因此,“玄学”是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哲学思想体系。也就是说,“万有”这个末,是建立在“无”这个本体基础之上的。这里的“万有”不仅指有形的物质,也包括非物质的无形存在,如社会制度、政治体制、规则范式、民间习俗、道德伦理等。这样以来,道家是“本”,儒家是“末”,儒家名教是建立在道家自然基础之上的。
第二阶段为“竹林玄学”,代表人物有,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王戎、阮咸七人,号称竹林七贤。他们把何晏、王弼的客观唯心论的“玄学 ”,发展为主观唯心论的“玄学”。“玄学”开始在原来思辩的基础上,又开辟了直抒情怀。他们从《庄子》那里汲取精神自由——“逍遥”的思想营养,注重于人生观的探讨,并且把名教天命与道家自然对立起来,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他们针对社会时弊,清谈玄道,无情地贬毁儒家名教,“非汤武而薄周孔 ”,称礼法君子为“裤虱”,其行为放达不羁。
第三阶段为“西晋玄学”,由西晋玄学家郭象所倡导。他批判了“竹林玄学”不与世俗合污,远离尘世,脱离实践的主观唯心论,以及“越名任心 ”来追求精神自由(逍遥)的人生观。创立了满足各自“性分”而获取精神自由的“足性逍遥”说,提出了“游外宏内”、“内圣外王 ”的儒道合一理论。在宇宙观方面,郭象否定“造物主”的存在,他高唱“崇有”,与“贵无”的“正始玄学”针锋相对。认为无形无象的“无”就是不存在,不会产生出有形有象的“万有”,反对老子的“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论。郭象的“玄学”虽然有唯物的倾向,然而却是形而上学的。在他看来,事物是“自生独化”的,“有”与“无”之间不能转化,“有”和“有”之间独立存在、自行发展变化,从而切断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由于郭象动摇了“玄学”以“无”为本的基础,使“玄学”开始走向异化,最终走向了衰落。
从“玄学”的理论架构和思想内涵可以看出,“玄学”首先是思辨的产物,而不是经验思考的产物。就拿“玄学”的基本玄理来说吧,“玄学”家们之所以将“无”作为宇宙的本体,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具有具体规定性的东西,说明不了多样性世界的统一性,只有无任何规定性的“无”,即老子所称谓的“道”,才能成为万有世界统一性的基础。显然,“玄学”家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决不是基于生活经验的思考,而是关于世界统一性的哲理思辨。再者,在对宇宙本原的论述中, “玄学”并没有简单地遵循老子“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论,而是将它上升到了以“无”为本,以“有”为末的宇宙本体论,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无”(道),而不在于“有”。
既然“玄学”是哲学思辨的产物,且构建的又是宇宙本体论,那么“玄学”在理论架构上就与“佛学”处于了同一个理论层面,从而为我国哲学与“佛学”对接提供了可能。当然,要实现与“佛学”的对接,仅仅依靠相同的理论架构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玄学”与“佛学”还存在着可以融合的思想内涵。例如大家知道,佛理的核心是“空”,玄理的核心是“无”。“空”与“无”不仅字义相近,而且它们分别在“佛学”和“玄学”里,被赋予了大致相同的内涵。其中,“空”在“佛学”里指假有、暂有、幻有,总之一句话“空”乃不实有。“无”在“玄学”里指“寂然无体”(王弼《老子注》),是“无状之状”的“无物之象”(《道德经》),同样具有不实有的意思。总起来看,“佛学”的佛理与“玄学”的玄理,在基本内涵上是相通的,它们的“空”与“无”均不是说不存在,而是说不实在,即不以实体的方式而存在。
再如,佛教宣讲的缘生性空教理,是为了说明世间任何事物及其现象都是幻现幻有的,从而让信众放下名利物欲的贪得无厌,以便不受幻境所累,而获得精神上的自由自在。“玄学”则继承了庄子的“逍遥”思想,要求物我两忘,是非双遣,不为声色货利所役,从而“全性”“保身”,在逍遥自得中解脱一切苦恼。从佛教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自在,“玄学”追求人生的逍遥自得可以看出,它们均要求超脱社会现实,不为名利所诱惑,而获得心灵上的慰藉。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正是由于“玄学”与“佛学“具有相通的思想内涵,因此在“玄学”发展的后期,便产生了与“佛学”合流的趋势,而当“玄学”走向没落时,它的学子们转向“佛学”也就成为了必然。例如,东晋著名佛学家僧肇,就是初“志好玄微,每以老庄为心要”(《高僧传. 僧肇传》),而后出家师从鸠摩罗什,成为一代高僧的。又如唐玄奘,为了使“佛学”从“玄学”中汲取营养,他将“三玄”之一的《老子》译为梵文供西域佛家弟子参阅。

点评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八大宗派 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玄学”又为“佛学”提供了赖以生长的思想基础,因此到两晋及以后,佛教开始了井喷式的大发展。并在大发展中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22:28
4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2:2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妙之门 于 2016-6-14 22:30 编辑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14 22:26
第二章  中国篇
第一节  佛教始传中国
佛教由于传入我国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不 ...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八大宗派
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玄学”又为“佛学”提供了赖以生长的思想基础,因此到两晋及以后,佛教开始了井喷式的大发展。并在大发展中不断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八大宗派,它们是天台宗、唯识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禅宗、华严宗、密宗。各宗均有自己的立宗经典,思想理论体系和修持方法。由于佛教的中国化,它对我国哲学思想后来的走向产生了巨大影响。
1、天台宗
天台宗依《法华经》立宗,亦称法华宗。它源于北齐的慧文及其弟子南陈的慧思,最终创宗者是慧思的弟子陈、隋之际的智。天台宗的教义基本承袭了大乘般若空宗的理论,在宇宙本原方面,把构成宇宙的“三千种世间”看作是“一念”的产物,“此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认为“一切诸法,皆有心生”,“心是诸法之本”,宇宙万物的本体。天台宗在理论方面,阐发《中论》所说空相、假名、中道三事相即之意,建立了空(观一念心天相)、假(观此心具一切法)、中(观此二者不二)三谛圆融的理论。此外还创立了“五时”“八教”之说。天台宗在实践方面,认为“泥洹之法,入乃多途,论其急要,不出止观二法”,将止观并重作为最高修养原则。天台宗盛行于初唐,中唐以后趋于衰落,到宋代分为山家、山外两派,后只存山家一派。不过,天台宗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中,曾长期占有重要地位。
2、唯识宗
唯识宗源于唐玄奘,最终创宗者是他的弟子窥基。唯识宗因主张“万法唯识”而得名,又因阐扬万法性相的义理,又被称作法相宗。唯识宗认为“一切唯识”,将“识”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识”有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它们相互依存,生灭流转,变现出“我”(主体的自我)和“法”(客观世界的万有)的虚幻外境。但“唯识无境”,“识”不包含任何外境(物),认识只是“识”自己认识自己(变现出的外境)的过程。因此,只有彻底清除思想中“我”和“法”的观念,才能得到“成佛”的境界。
唯识宗主张用:万法皆依他种种因缘而起的“依他起相”,凡夫普遍妄计所迷执为有的“遍计所执相”,以及圆满成就的真实体相的“圆成实相”,此三相来解释宇宙万有的性相。然而,洞察这三相,只能用唯识观“观察万法唯是识所变现”的方法,才能达到传染(识)成净(智)而成佛。唯识宗因生搬印度后期佛教的经院哲学,其教义又过于繁琐,因此仅三代,即在初唐流行几十年就消沉了。
3、三论宗
三论宗基于印度大乘中观宗,源于鸠摩罗什及弟子东晋高僧僧肇,中经僧朗、僧诠、法朗,最后由法朗弟子隋高僧吉藏创立。三论宗依龙树的《中论》、《十二门论》和提婆的《百论》等三论立宗,主张“诸法”(宇宙万有)依俗谛说是“有”,依真谛说是“空”,提出“一切皆空”,“诸法性皆空”的理论,认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不仅把人看成由色(形质)、受(感觉)、想(观念)、行(行为)、识(意识)诸因缘和合而成,而且把色、受、想、行、识本身也看成是由因缘和合而成。主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本质上都是虚幻的、不真实的。三论宗流行于隋唐,但不久便渐趋衰微。
4、律宗
律宗源于北魏高僧慧光以大乘教义传授小乘的《四分律》。而创宗者则是唐高僧道宣,他撰述《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合称“南山三大部”),进一步用大乘教义会通《四分律》,并在终南山创立戒坛,制订中国佛教的受戒仪制,而形成宗派。由于道宣居终南山,又名“终南宗”,或“南山律宗”。在当时传布《四分律》的还有法砺和怀素,法砺创立相部宗,怀素创立东塔宗,与道宣的南山宗并称律宗三家。后来相部、东塔两系均渐衰微,只有南山一系传承独盛,绵延不绝,同时远播海外,例如道宣门下弘景的弟子鉴真应邀东渡曰本,创立曰本律宗。
5、净土宗
净土宗源于东晋高僧慧远,因慧远在庐山东林寺建“莲社”(亦称“白莲社”),倡导“佛陀净土法门”,被奉为净土宗始祖。而实际创宗者为唐代的道绰和善导,二人被后人称为“莲宗二祖”。
净土宗以三经一论,即《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和《往生论》为主要经典,认为只要专念“啊弥陀佛”名号,就可以往生到“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净土)。净土宗这一修行方法不仅简便易行,更重要的是一改其他宗派专注深奥哲理的探讨,开创了从基本人性出发,去关注并满足社会各界层、各群体的精神诉求,从而打开了佛教通往民间的大门,实现了佛教信徒由原来以知识分子和社会上流为主体,向一般大众的转变,从而奠定了民间佛教信仰的格局,使得中国佛教具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事实正是如此,当唐武宗灭佛后,不少宗派一蹶不振甚至消亡,唯有净土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在净土宗出现后的一千多年里,它倡导的结社念佛之风,一浪高过一浪,一直盛行于当今。可以说,净土宗的出现,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中的一个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净土宗还远播海外。公元九世纪,曰本天台宗僧人圆仁来华学习净土宗,回国后始传念佛法门。到公元十二世纪,曰本天台宗僧人法然,依善导的《观无量寿佛经疏》,确立专修念佛的教义,开创了曰本的净土宗。
6、禅宗
禅宗因修禅定而得名。它源于南北朝初期来中国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菩提达摩宣扬“二入四行禅法”,以《楞伽经》授徒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此五世为禅宗的预备阶段。到弘忍门下分成南北两派,一派为南方神秀的渐悟宗,一派为北方慧能的顿悟宗。但北宗数传后便逐渐衰竭,独南宗盛行,并遍及全国,远播海外,成为禅宗的正系。因此,禅宗的正式建立,应从七世纪后半叶慧能创顿悟说算起。
禅宗以《六祖坛经》《五灯会元》为经典,以《百丈清规》为律。认为“性含有万法是大,万法尽是自性”,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还认为“众生佛性本具”,“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只要向心内找寻原因,转变思想,顿悟便可“见性成佛”。因此,修行不必寺,“常行于敬,自修身即功,自修心即德”。如此一来,禅宗就把彼岸世界转回到了现实世界,把对未来生命的追求转换为心性的回归。禅宗这种强调内心自证的思想,实际上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从道家、儒家及“玄学”中汲取了营养。例如禅宗的禅定在境界方面,就吸纳了老子“和光”、“同尘”,“致虚极,守静笃”,以及庄子“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游心于道”的精神,又如禅宗的“自性具足”,“见性成佛”的思想,则是吸纳了道家的“自足其性 ”以及“玄学”的“越名任心”、“足性逍遥”的观念。再如禅宗把佛性看作心性的基础,认为佛就在人心,显然是对儒家“人之初,性本善”的提炼。
由此看来,禅宗是佛学与中国哲学相融合的产物。它的出现标志着佛教完全实现了中国化。当然,佛教的中国化,决不是简单地与中国文化相嫁接,而是在融合中进行了提升。由于这种融合与提升,佛教又反过来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例如,号称儒家道统的宋明理学,实际上是在儒学基础上,融入了道家的宇宙观和禅宗的心性学说。其中,禅宗的心性学说还直接催生了王阳明的“心学”。又如,禅宗的顿悟思想也一直影响到了现代,像“灵魂深处闹革命”,就是对禅宗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思想的发挥。
7、华严
宗华严宗因依《华严经》立宗而得名。它源于陈、隋之交的高僧杜顺和智正,以及隋唐之交的高僧智俨,最终由唐高僧法奘确立名称而立宗。因武则天赐法藏“贤首大师”法号,故又名“贤首宗”。华严宗以“法界缘起”为基本教义,把“一真法界”作为世界的根源。认为“尘无自性”,而是“心自现”。因此,“尘是心缘,心为尘因”,万物只不过是佛性、真如的映象(体现),它们的存在取决于心。
在“理”与“事”之间的关系上,认为“理为性”、“事为相”,“事”不能独立存在,它只不过是“理”的体现。这里的“理”指佛性、真如,“事”指现实世界的万事万物。由此看来,万事万物是虚幻的,它们之所以显现于现实世界靠的是佛性、真如。如此一来,“理本”和“事相”互相为缘,“理”与“事”、“事”与“事”互相通融,“理事无碍”,佛性与万物没有矛盾和冲突。华严宗为了阐明这些观点,进而提出了“六相”、“十玄”、“四法界”等理论。  华严宗自法藏后,将一切佛教流派按理论的深浅、全面和片面分为小(小乘教)、始(大乘始基)、终(大乘终极)、顿(大乘顿悟)、圆(圆满一乘)五等。  华严宗同禅宗一样,在哲理的探讨上,吸收了中国文化,反过来又促进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它的“理本”、“事相”理论,对宋明理学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8、密宗
密宗源于印度佛教中的密教,以秘密向人们传授“真言”为特点。密宗是在唐开元年间,由印度密教僧人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三位,在我国译经和传布密教过程中形成的宗派。密宗以印度密教的主要经典《大日经》和《金刚顶经》为经典,将大乘佛教理论简化为诵咒祈祷。认为口诵真言(密语)、手结契印(身密)、心作观想(意念)三密同时相应,可以即身成佛。密宗在我国开立宗派后,善无畏传一行,不空传惠果即告衰落。  
第五节  中国佛教的四次劫难
前文已有叙述,佛教在印度的发展跌宕起伏,历经坎坷。中国佛教的发展同样也不是一帆风顺,曾经遭受过四次大的浩劫。这四次浩劫,后世称作“三武一宗法难”。三武指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指后周世宗。
1、第一次法难
佛教第一次遭受浩劫,发生在北魏“太平真君”年间。北魏是鲜卑人拓跋圭(道武帝)建立的政权,中经明元帝拓拔嗣,到公元439年,由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成为南北朝时期北方第一个王朝。当时的宰相崔浩信奉天师道,并与道教领袖寇谦之交好。因此,他劝谏太武帝改信道教,同时诋毁僧侣不事农桑,又不纳税服役,还要百姓供养,对国家有百害而无一利。太武帝拓跋焘在崔浩的蛊惑下,于始光元年即公元424年,接受寇谦之献上的道书,继而在平城修建天师道场,并亲赴道坛受符篆。自此,太武帝拓跋焘俨然以“太平真君”自居,开始推崇天师道,同时走上了排斥佛教的道路。
公元438年即太延4年,拓跋焘为了扩充兵员,统一北方,下诏凡50岁一下的僧人还俗服兵役。到公元444年,即“太平真君”5年,拓跋焘又下召驱除僧侣,令上自王公,下至庶人,一概禁止私养僧侣,有违者诛灭全家。两年后,在镇压胡人盖吴起义时,发现长安一所寺院拥有兵器,拓跋焘怀疑僧侣与盖吴通谋,借故诛杀全寺僧众。崔浩趁机鼓动太武帝发动灭佛运动。于是一场拆毁寺院,活埋僧侣,焚毁佛像、佛经的灭佛运动开始了。一时之间,举国上下,风声鹤唳。这次浩劫史称北魏太武帝法难。
幸运的是,当时太子拓跋晃监国。太子拓跋晃一向笃信佛教,他为了庇护佛门而缓宣灭佛诏书,使众多僧侣有机会逃脱,而且一大批佛像、经论也得以藏匿,只有北魏国内的寺院塔庙被毁。太武帝下诏灭佛仅六年便驾崩,文成帝即位后,又下诏复兴佛教,佛教才逐渐恢复起来。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就是这一时期开凿的。
2、第二次法难
佛教第二次遭受浩劫,发生在北周建德3年,即公元574年。北周是宇文家族篡权西魏,于公元557年建立的政权。第一任皇帝孝闵帝宇文觉,第二任皇帝明帝宇文毓,均笃信佛教。到第三任皇帝武帝宇文邕改弦易辙,专崇儒学不再信奉佛教。
北周天和2年即公元567年,武帝宇文邕听信卫元嵩:“ 唐、虞无佛图国安;齐、梁有寺舍而祚失者,未合道也”的谏言,产生了灭佛的念头。到建德元年即公元572年,宇文邕诛杀权臣宇文护,将大权收归己有后,为了统一整个北方,欲没收佛教田产和寺院以充国有,迫使僧侣还俗以服兵役。于是次年12月,又召集道士、僧侣、百官再次辩论佛、道、儒三教的是与非。在辩论中武帝斥责佛、道虚妄,又以僧人智炫牴触武帝之短为由,下诏:“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并禁诸淫祀,礼典所不载者,尽除之”。一时间,北周境内“融焚经,驱僧破塔……宝刹伽兰皆为俗宅,沙门释种悉作白衣”。到建德6年即公元577年,宇文邕灭北齐统一北方后,继续推行灭佛政策,致使4万座寺院被摧毁,300万僧、尼被迫还俗,焚毁的佛像、经纶不计其数。庆幸的是宇文邕没有滥杀僧侣。这次排佛运动,史称北周武帝法难。
3、第三次法难
佛教第三次遭受浩劫,发生在唐武宗会昌年间。唐武宗是一位晚唐皇帝,他公元841年登基,年号会昌,仅执政6年,在公元846年便驾崩了。
大家知道,唐朝实行包容的文化政策,是一个多种文化相互融合的时代,无论本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均可以自由发展。虽然唐朝统治者标榜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人,对道教青睐有加,但仍然以儒学为道统,兼顾佛教信仰。然而,唐武宗却一反过去儒、释、道并重的传统,他专崇儒学,信奉本土道教,对外来宗教一概排斥,尤其对佛教排斥尤甚。唐武宗之所以对佛教持排斥态度,除了与他个人的宗教信仰,以及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以外,他还受了历代,尤其是本朝排佛思想的影响。  例如唐开国初期,太史令傅奕搜集了大量魏晋以来的反佛言论,汇编成十卷《高识论》。他说:“生死寿夭,由于自然;刑德威福,关之人主”,而把人的死生祸福归于佛法,乃是“愚僧矫诈”,实不足信。并多次向唐高祖李渊谏言排佛、排道。到武德9年(公元626年)5月,唐高祖李渊终于听信傅奕,诏令“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各留一所”,除此之外一切寺庙、道观皆拆毁,对于佛、道弟子,除少数精进者供养外,余者均还俗。幸亏此诏颁布仅一个月,六月份玄武门政变后就被废止了。  
又如,唐宪宗元和14年(公元819年),中书舍人韩愈反对唐宪宗敕迎佛骨,上表声称“佛本夷狄之人......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臣君之义,父子之情”。他还评击佛教拥有田产却不劳作,“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却不纳赋,僧侣众多却不服役。因此,佛教流行必然“乱亡相继,运祚不长”,对国家十害而无一益。 韩愈的上表虽然没有打动唐宪宗,反而招致贬谪,但韩愈是当时最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言论对文人,对后世影响很大。
唐武宗就是受了以上排佛思想的熏染,觉得佛教与中国伦理相悖有损纲常,且在经济上侵害国家利益。于是他登基后,便起用力主排佛的李德裕为相,在道士赵归真怂恿下,走上了排佛道路。
唐武宗在会昌二年下令,一方面严禁僧侣私自剃度,另一方面,限制僧侣蓄养奴婢数量,还以种种理由迫使部分僧侣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到会昌四年唐武宗又降旨,除有限几座寺院可以供有佛骨外,其余寺院一律不许供有。再者,任何人不得向僧侣施舍钱物,违者按数量多少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到会昌五年,唐武宗进一步发动大规模的排佛运动。下令凡没有祠部度牒的僧侣统统还俗,即便有度牒者,其年龄在五十岁以下的也要还俗。不久又诏令裁并天下佛寺,要求长安和洛阳只能保留两寺,每寺各留僧三十人。对于各州,只允许上州保留一寺,余者全部拆废。对于被拆废寺院的铜像、钟磬一律上交国家,或铸为钱币,或铸为农器。这次灭佛运动,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招提、兰若4万余所,僧尼还俗26万余人,没收寺院田产数千万顷,放逐奴婢15万人。
这次排佛运动,史称会昌法难。在排佛运动中,还一并废除了祅教、摩尼教、景教和回教,拆除了所有大秦寺(景教)和摩尼寺。
4、第四次法难
佛教第四次遭受浩劫,发生在后周世宗显德2年,即公元955年。世宗名柴荣,是五代时期后周第二个皇帝,其皇位是其养父太祖郭威传位给他的。世宗生性不信神灵,继位后第二年便开始限制、排斥佛教。其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十项,一、令全国“诸道州县镇村坊”,除帝王赐有匾额的寺院以外,其他寺院“并抑停废”。被废寺院的财产收归国有,僧侣全部还俗,佛像、法器等尽数毁废。二、凡以前未经朝廷批准而梯度者,均视为非法“私度僧尼”,一律还俗。三、民间藏有的佛像、法器等,限期送交官府,如有藏匿或逾期不交者予以治罪。四、从民间及被废寺院收缴上来的铜质佛像和法器,毁废后全部铸造成钱币。五、不论城镇乡村,还是山林名胜之地,今后均不准“创修寺院”。六、除两京及大名府、京兆府和青州外,其他各地寺院均不得再行设坛梯度。七、今后出家为僧,必须发自本人心愿,还要有父母、祖父母的支持,以及伯、叔、兄的许可。任何人不得诱迫他人出家。八、申请出家,男子须年满十五岁,且能够背诵经文一百纸;女子须年满十三岁,且能背诵经文七十纸。九、父母或祖父母无人抚养者不准出家;犯罪受过刑法者不得出家;弃背父母者不得出家;身为逃亡奴婢者不得出家;恶逆徒党、山林亡命者不得出家。若有违抗者擅自受戒,一并追究本人及师主、知事僧尼等人的责任,按罪论处,严惩不贷。十、杜绝佛教徒用断肢、烫伤、毁容等“自残式布施”以明志的风气。
世宗柴荣为了推动排佛运动的开展,克服人们对毁佛的恐惧心理,竟然身体力行,亲自挥动大斧砍毁一尊菩萨铜像。并说:“吾闻佛说以身为妄,而以利人为急。使其真身尚在,苟利于世,犹欲割截,况此铜像,岂有所惜哉”。世宗柴荣以如此粗暴之行动,强词夺理之说教,可能会安抚一些人对亵渎神灵的担忧,但无法排解信众对其抑佛、排佛的不满情绪。
这次排佛史称后周世宗法难,共记毁废佛寺30336所,还俗僧尼61200人。
第六节  佛教在中国呈现出阶段性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内地后,其发展历程大约可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公元前2年至公元67年,即西汉哀帝元狩元年到东汉明帝永平10年,历经70余年。由于当时人们仅仅把佛教,当作一种神仙方术传入我国内地的,因此这一阶段是人们对佛教的认识期。到东汉明帝年间,佛教作为一个外来宗教,终于被人们所接受,被朝廷所认可。于是在明帝永平10年,朝廷将天竺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迎来洛阳,并修建了白马寺,供两位西来高僧译经讲法,传教布道。从此,佛教才正式在我国内地传播开来。
第二阶段,从东汉明帝永平10年到东晋后期,即公元四世纪末,历时近三百余年。这一阶段是佛教的初步发展期,主要表现为,不断有外域法师前来我国内地译经布道。例如在公元147年,即东汉桓帝建和元年,西域高僧安世高来到洛阳,他主要传播了上座部“说一切有”派的阿毗昙学说和禅法。又如在公元164年,即桓帝末年,西域高僧支娄迦谶来到洛阳,首次将大乘佛教传入我国,并且翻译了《道行般若经》、《兜沙经》等佛教经典。又如公元250年前后,即曹魏嘉平年间,西域高僧昙柯迦罗来到洛阳,他译出了《僧祇戒心》等佛教戒律。又如公元270年前后,即西晋武帝泰始年间,西域高僧竺法护来到我国。他是鸠摩罗什来中国以前最伟大的译经家,经他翻译的佛教经典,共计一百五十九部、三百零九卷。其中,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就是他以《正法华经》为题翻译的。
这一时期,由于西域僧人不断来华译经布道,讲法传教,从而为下一阶段佛教在我国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从东晋后期开始,中经南北朝、隋、唐直到五代,历时五百多年。由于这一时期佛教获得了一个适宜成长的社会环境,又有玄学打开了通往佛学的大门,致使大批知识分子涌入佛教,因此佛教的传播与发展空前高涨起来。其表现有一下几个方面。
1、由原来西僧东来传教,发展成为中国僧人西去取经。如东晋名僧法显,北魏名僧惠生,以及唐高僧玄奘、义净等人主动到天竺求法。他们学成后带回大量佛教经典,在国家政权的大力支持下,自主译经布道,传教讲法。如此一来,在译经方面,一改过去由不太懂汉文的外籍僧主持,为由懂得梵文的中国高僧主持,从而使得译文质量显著提高。
2、成长起了一批又一批中国佛学大师。例如在东晋时期,就出现了像道安大师这样的著名译经家,他的弟子慧远被奉为净土宗始祖。到南北朝时期,佛学大师更是层出不穷,如师从菩提达摩的慧可,最终成为中国禅宗第二祖。又如师从鸠摩罗什的道生、僧肇、道融、僧睿,被称为“什门四圣”。到隋唐时期同样大师云集,如隋朝的智是天台宗立宗者,吉藏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唐朝的玄奘是唯识宗的鼻祖,善导是净土宗的集大成者。如此而已,不一而足,可以说这一时期名僧辈出,各领千秋。
3、随着大量知识分子皈依佛门,以及佛门弟子的知识化,中国僧人开始对佛教义理深入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标志,是他们创写的论著、僧转、教史、地志等方面的撰述大量涌现于世。
4、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八大宗派。八大宗派各有自己的立宗经典,以及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修持方法。他们或公开辩经,阐述玄理,或著书立说,广大门厅,真个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一时间形成了各派争鸣佛教学说的繁荣景象。
5、在中国佛教发展空前高涨的同时,又伴随着腥风血雨,“三武一宗”法难,使中国佛教一次又一次跌进苦难的深渊。然而,中国佛教却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第四阶段,由宋代到清末,历时千余年。这一阶段是中国佛教发展成熟后的健康成长期。它的成熟与健康成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由于净土宗与禅宗在争鸣佛学中脱颖而出,其中,净土宗奠定了佛教在民间信仰的格局,禅学完成了佛学的中国化,因此,中国佛教从唐代以后,结束了教派纷争的分裂局面。继之而来的是,中国佛教进入了以禅学为佛学正统,以净土宗为佛教主流的大一统局面。古德圣僧云:“要想佛法兴,只有僧赞僧”。中国佛教的大一统,标志着中国佛教的成熟与佛法的兴盛。
其二,中国佛教在“三武一宗法难”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关于“三武一宗法难”发生的原因,无疑有统治者个人的信仰问题;也有儒释道三家争夺思想阵地,争夺文化前进方向的引领权问题。但中国佛教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当时由于中国佛教还没有建立起一套规范的僧侣剃度机制,致使剃度的僧尼太多太滥,像北魏这样的一个小国,佛寺多达三万余所,出家僧尼达二百余万人。这样一来,对于佛教本身来说,导致了僧侣与信众的比例失调,导致了僧团素质的整体下降。对于社会来说,导致了从事生产的劳动力减少,造成了国家赖以防御的兵源枯竭,以及进行建设而征调劳役的困难。又如,当时中国佛教广置田产,仅唐武宗时期,寺院拥有田产数千万顷。然而佛教拥有田产却不纳税,必然导致国家赋税大量减少,从而加深了佛教与朝廷之间的矛盾。再如,中国佛教效仿世俗社会蓄奴风气(例如唐武宗就放逐奴婢15万人),这不仅悖逆了佛教的基本宗旨,同时带来了不少社会问题。
由于以上原因,当一旦遇到国家战事吃紧、经济困难、劳役大量征调等导火索时,就有可能促使个别不尚佛的皇帝,以排佛、限佛来缓解困境。由此看来,“三武一宗法难”的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因素,乃是中国佛教没有把握好与世俗社会之间的关系。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佛教经过这一次又一次的灾难,终于认识到“王权大于神权”,“依国主”才能“法事立”。基于这个认识,中国佛教自宋代开始与朝廷相向而行,并且发挥自己的“劝化”功能,在思想领域协助朝廷的教化事业,从而迈向了成熟,走上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其三,中国佛教的成熟还有一个重要标志,那就是佛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到唐代已经渗透到国人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开始产生巨大影响,直至成功地跻身于中国传统文化,并且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不过,学术界却有许多人认为,这一阶段是中国佛教的衰落期。笔者认为,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他们错就错在只看到这一时期,没有了寺庙林立和僧侣鼎沸的局面,却没有看到名寺大殿的显赫与信众如云的局面;只看到没有了大规模的译经和佛学的争鸣,却没有看到佛法的普及与深入人心。甚至他们将佛教与朝廷的互惠相处,以及儒释道的相互融合,都当作佛教衰落的标志。其实,这些标志恰好表明中国佛教的成熟与健康成长。
第五阶段,由近代开始,直到现在依然没有结束。这一阶段由于自然科学的突飞猛进,使得人的认识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由于社会形态的根本改变,使得人的思想意识发生了重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国家对宗教虽然依旧尊重,但不再继续崇尚。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国佛教的发展呈现出了两大特点,一是佛教开始成为信徒自办自存的教团,二是佛教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关于佛教的世俗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淡化了佛陀身上的神灵光环,着重将佛陀看作能够觉悟世间一切原理的智者,一个为信徒引路的导师。其二、在对菩萨神明崇拜的同时,着重将菩萨的大慈大悲作为道德崇尚——善的最高标准。其三、在期许信徒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同时,着重启迪信徒的心性回归,以获得心灵的纯真而驱除心魔。

点评

第七节 佛教弟子当恪守自家的教理 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儒家和道家共同走过了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目前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的行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6-14 22:32
5
 楼主| 发表于 2016-6-14 22:32:13 | 只看该作者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14 22:28
第四节  佛教在中国化进程中形成八大宗派
由于两晋南北朝时期,为佛教创造了适宜的社会生存环境,同时 ...

第七节  佛教弟子当恪守自家的教理
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儒家和道家共同走过了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目前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的行为方式。因此,儒释道各家均需要与时俱进,跟上人类历史前进的脚步。
不过,佛教的与时俱进,却不能背弃自己的基本教理,改变自己的固有特质,而应该将佛陀的学说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去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诉求。遗憾的是,目前佛教界却出现了一种现象,试图对佛学作出世俗的解释,来应付世俗理论的冲击。由于他们在解释中,不是理直气壮地弘扬佛教的基本教理,而是羞羞答答地将佛学与世俗理论相穿凿,因而出现了一些观念上的错位和概念使用上的失当。如果深究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则是对佛教体制及教理缺乏了自信。
下面,就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进行分析,以说明其中的危害,从而使佛家弟子能够恪守自家的教理。
1、不能将佛教解释为“佛陀的教育”
有的弟子认为佛教的“教”字,不能解释为宗教的“教”,应该解释为教育的“教”。也就是说,佛教“不是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他们的理由是“在日常生活中,只有教学才有师生的称呼,我们称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老师(本师)”,而“我们自称为弟子”,这说明“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既然在佛教里“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那么佛教就应该“是教学、是教育,不是宗教”。
的确,我们都是佛的弟子,“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然而,我们“跟佛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只能说明我们接受的是“佛陀的教育”,并不能说明佛教应该解释为“佛陀的教育”。为什么呢?大家知道,任何教育都是培育人的活动,理应属于事业范畴。“佛陀的教育”也不例外,同样属于事业。而事业总是要有归属的,那么这个“佛陀的教育”又归属于谁呢?显然不能归属于世俗社会,也不能归属于其他宗教,只能归属于佛教。由此看来,佛教与“佛陀的教育”是从属关系,而不是等同关系。就它们的关系而言,“佛陀的教育”是佛教的事业,佛教是“佛陀的教育”的主体。因此,如果将佛教解释为“佛陀的教育”,就会将主体与客体混为一谈,这显然是观念上的错位和使用概念的失当。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定义佛教呢?圣严法师说得好,佛教是依据佛陀“言教的信仰而建立的教团”(《正信的佛教》)。圣严法师这句话,首先肯定了佛教是一个具有实体组织的教团,同时指出了佛是佛教的唯一信仰。也就是说,佛教是一个由僧侣与信众构成的信佛的“教团”。
当然,“教团”可以有两种解释,既可以解释为宗教团体,也可以解释为教育团体。当解释为宗教团体时,佛教就是一个信佛的宗教。当解释为教育团体时,佛教就是一个信佛的教育团体。纵观这两种解释,它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共同点是两种解释均指出了信佛是佛教的基本属性。不同点是,前者认为佛教在体制上属于宗教,后者认为佛教在体制上不属于宗教,而是一般的教育团体。那么,两者孰是孰非呢?我们可作如下分析,当将佛教定位为宗教时,佛教就是一个有别于世俗社会的团体;当将佛教定位为教育团体时,显然没有指出佛教有别于世俗社会。大家知道,佛教有一个重要属性,就是它作为一个实体组织,并不在世俗社会之内。由此看来,将佛教解释为信佛的教育团体不够准确,还是将佛教解释为信佛的宗教更为确切。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人还要刻意否认佛教的宗教定位呢?究其原因,是因为某些世俗理论总爱将宗教说成愚昧的产物,当作迷信的代名词。而佛教中的个别弟子,对这种论调既无力反驳,又不甘心将自己钟爱的佛教与愚昧和迷信挂起钩来,怎么办呢,只好将佛教从宗教中剥离出去,一了百了。这种无奈之举,说明他们根本不知道宗教既不是愚昧的产物,也不可以作为迷信的代名词。下面我们就这两个问题一一说明。
先说宗教不是愚昧的产物吧。其实这个问题很清楚,只要翻开人类发展史,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即便像自然崇拜或祖先崇拜这种最原始的宗教,也并非源于人类的愚昧,恰恰相反,它们的出现却是人类思想意识成熟的重要标志,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蒙昧时代,走向了文明时代。而由这种原始宗教,以及地方性的宗教,发展到后来的世界性的宗教,更是昭示着人类迈进了更高文明的新阶段。总之一句话,宗教并不代表着愚昧,而宗教的进步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
再说宗教不是迷信的代名词吧。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还得从迷信的基本含义说起。所谓迷信,它泛指盲目的信仰和崇拜,有时也俗指信仰神仙鬼怪的行径。那么,宗教是不是盲目的信仰和崇拜呢?显然不是,因为大多数宗教不仅有着明确的信仰对象,而且它们的信仰又大都建筑在一定宇宙观基础之上。这说明大多数宗教的信仰源自于理性,并非出自于盲目。当然不可否认,宗教崇拜的对象并非都能看得见,摸得着,具有现实性。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宗教是盲目信仰。因为无论是宗教信仰,还是世俗社会中的信仰,均不具备现实的真实性。因为信仰的本义“是对信赖者的示知,是看不见物的揭示,也就是说,把看不见的东西,信为好像是看得见的东西,把希望和期待的东西信为好像是真有的东西”(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俄译本注释)。既然信仰是把“希望和期待的东西”,信为现实社会中真实存在的东西,因此任何信仰,即便是充满理性的信仰,其中也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一定量的盲目。这也是人类具有多种信仰,而且导致不同信仰之间相互攻伐的根本原因。由此看来,那种只认为宗教的信仰才盲目,进而将宗教当作迷信的代名词,显然是不公正的。因此,我们大可不必将佛教从宗教中剥离出去,重新解释为“佛陀的教育”,或信佛的教育团体。
2、佛教与科学盘不得老亲
近代,自从科学从哲学中解放出来后,科技便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开始对人类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随之而来,科学作为一个时髦的名词,被人们普遍所追捧。于是乎,我们有些弟子也主张佛教与科学盘老亲。例如,他们撰文《佛教科学论》,洋洋洒洒数万言,试图论证佛教也有科学性。更有甚者,竟然在佛教论坛大会上,提出“佛教与科学”作为大会的主题。一时间刮起了一股刻意攀附科学之风,好像佛教只有附庸在科学之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他们哪里知道,佛教与科学根本没有关系,所谓《佛教科学论》、“佛教与科学”只不过是一些文理不通的伪命题。下面我们就从科学入手来说明这个问题。
大家知道,科学与哲学、文学、艺术等一样,均属于学问的基本范畴。科学源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一般来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其中,自然科学是研究自然规律和自然真相的学问,像农学、天文学、医学、水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等,都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社会科学是研究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学问,像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法学、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宗教学等,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思维科学是研究人的思维现象的学问,分为形象(直感)思维学,逻辑(抽象)思维学,顿悟(灵感)思维学。
由以上所述可知道,科学作为人类的知识,它是没有实体的。但我们的佛教却不是这样,佛教作为信佛的教团,有着自己的实体组织,并存在于人类社会一定的发展阶段。既然佛教与科学在形态上大相径庭,分属于两类不相干的事物,我们又如何拿科学来衡量佛教呢?其实,任何一个实体组织,如政府、党派、社会团体、群众组织等,都无法用科学来衡量。试想,有那一个政府曾被称作科学的政府呢?又有那一个政党曾被称作不科学的政党呢?没有,从来没有过!这是因为科学属于学问,它只能衡量与学问有关的事,却不能衡量与学问无关的物。例如,我们可以探讨中医(学)有无科学性,却无法探讨中医界有无科学性。同样道理,我们可以探讨佛学有无科学性,却无法探讨佛教有无科学性。由此看来,像“佛教与科学”、《佛教科学论》这样的命题,实在是文理不通。而导致这种文理不通的原因,显然是由于观念错位和概念运用失当。如果给予纠正的话,其中“佛教与科学”应改为“佛学与科学”,《佛教科学论》应改为《佛理科学论》。
不过,如此之纠正,并不是因为佛学是科学的,而是鉴于佛学与科学同属于学问,它们有相互交集的可能。至于说佛学是否属于科学,那就要看佛学在不在科学的三大范畴之内。也就是说,如果佛学属于科学,那它要么属于自然科学,要么属于社会科学,要么属于思维科学,三者必居其一。否则,佛学将属于科学以外的其他学问。下面我们就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先说佛学属不属于自然科学。上文已经指出,自然科学包括多个学科,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研究的具体领域。如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及其运行,以便制定历法和开发宇宙空间;医学主要研究人的生理病因、药物药性和药理作用,以便治疗疾病,增进人体健康;物理学研究物质的物理变化,以便改变物体的性状;化学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以便获得新物质。从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自然科学研究的对象均是自然现象,并依据科学原理进行技术发明,来认识自然规律,探索自然真相,改造自然面貌和发展生产力。而我们的佛学则不同,就自然现象来讲,它只是告诉人们,“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以及万事万物之所以产生与存在,都是“众生的‘业力’所感”(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至于说改造自然面貌和发展生产力,根本不是佛学的职能和目的。由此看来,佛学在功用上与自然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是不能将它们混为一谈的。
佛学不属于自然科学,它是否属于社会科学或思维科学呢?答案也是否定的。因为佛学不会像社会科学那样,去研究社会现象以及它发生的社会原因,更不像思维科学去研究人的三种思维状态。佛学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并化度众生出离世间的苦海为目。
既然,佛学不在科学三大范畴之列,那么将佛学归属于科学就是错误的。
以上我们只是从科学范畴这个角度,说明了佛学不属于科学。其实,佛学不属于科学还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佛教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缘生缘灭的,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的现象,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而科学却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均有着自己的实相,科学之所以对万事万物进行分科研究,就是为了揭示它们的实相及其客观规律。因此,如果把佛学归类于科学,去说明某些事物不仅存在而且实在,去说明某些幻象具有实相,必然会悖逆佛教缘生性空的基本教理。
佛学不属于科学,它又属于什么样的学问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佛学与世俗理论相参照,它无疑属于哲学。
例如,佛学的基础理论是“四谛”、“五蕴”、“八正道”和“十二因缘”,以及善恶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等说教。而这些说教是关于人之苦的根源,以及获得解脱的方法,和达到成佛途径的根本观点体系。
又如,佛学还阐述了佛教的基本教理,认为看似存在的事物,实际上并非实在,它们的出现与消亡,只不过是因缘的聚合与分散。因此,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现象,只不过是假有的、暂有的幻象。从佛学关于佛教基本教理的阐述可知,宇宙万物均没有质的确定性,宇宙的本体只能是缘生性空。而这个缘生性空的宇宙本体论,也就是佛教的宇宙观。
再如,佛学阐述的无常和缘起思想,以用来反对婆罗门教的梵天创世说;阐述的众生平等思想,以用来反对婆罗门教的种姓制度。
从以上佛教的基本理论可以看出,佛学阐述的是佛教的教理,佛教的宇宙观,佛教的指导思想,佛教的根本观点体系。大家知道,无论是教理还是指导思想,无论是宇宙观还是观点体系,它们均是哲学的基本范畴。因此,佛学作为人类的学问,理应属于哲学。
我们说佛学属于哲学,还可以由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理论得到佐证。例如天台宗的基本教义,是把构成宇宙的“三千种世间”看作是“一念”产物;唯识宗的基本教义是“一切唯识”;三论宗的基本教义是“诸法性皆空”;华严宗的基本教义是“法界缘起”,把“一真法界”作为世界的根源。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从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教义可以看出,它们在将印度佛教某一经典作为自己的立宗宗旨的同时,又融合了中国古典哲学思想。
总而言之,佛学不像科学,来自于探索中的发现,而是与其他哲学一样,来自于抽象和思辨;佛学不像科学,反映的是具体事物的特有属性和原理,而是与其他哲学一样,它要宣讲的是一个具有普遍性意义,包罗万象的道理。因此,佛学属于哲学,而不属于科学。
综上所述,佛家弟子既没有必要将佛教解释为佛陀的教育;又没有必要与科学攀老亲。佛教弟子应该正视佛教的宗教定位,正视佛学的哲学属性,在恪守自家教理的基础上,适应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发挥自身的劝导功能,为满足现代人的精神诉求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以慧能法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偈作为结束语。既然“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放下,放下我们心中那份对菩提树、对明镜台的痴迷;同时放下对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执着。因为在佛教看来,“本来无一物”,任何事物都是“假有的、暂有的、幻有的”, 极乐世界也不例外,它只不过是你心中的一个念想而已。


6
发表于 2016-6-16 05:3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6-6-16 05:46 编辑
妙之门 发表于 2016-6-14 22:32
第七节  佛教弟子当恪守自家的教理
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与儒家和道家共同走过了漫长的中国封 ...

佛学不属于科学,它又属于什么样的学问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佛学与世俗理论相参照,它无疑属于哲学。
——————————————————————————————————————
         佛学不属于科学,这一点是无疑的。因为科学有确切的定义。
      但李兄认为佛学属于哲学,我认为,尚须进一步探讨。理由是,哲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没有确切和统一的定义。
      如果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为哲学的定义就好办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唯一科学的哲学。那么,佛学不具有这一特征,所以,就不能把佛学当成哲学了。
      只有把哲学看成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认识,不究其对错,此时佛学才能算是哲学,但这样的哲学已无多少价值了。
      佛学之中,既可含有正确的认识,也可含有主观想象的不客观的成分,强调的是无条件信仰,无须科学检验,所以其本质不是科学。这是其特征。

     

7
发表于 2016-6-16 17:20:37 | 只看该作者
妙先生很是博学,点个赞。
8
发表于 2016-6-16 17:32:47 | 只看该作者
王锡民 发表于 2016-6-15 21:37
佛学不属于科学,它又属于什么样的学问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将佛学与世俗理论相参照,它无疑属于哲 ...

但李兄认为佛学属于哲学,我认为,尚须进一步探讨。理由是,哲学这个概念本身就没有确切和统一的定义。
      如果我们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做为哲学的定义就好办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是事物的普遍规律,是唯一科学的哲学。那么,佛学不具有这一特征,所以,就不能把佛学当成哲学了。
      只有把哲学看成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般认识,不究其对错,此时佛学才能算是哲学,但这样的哲学已无多少价值了。

——哲学概念的范畴要较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广,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中的一个流派,是唯物论与辨证法统一结合的体系。广义的哲学,是“有严密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它研究宇宙的性质、宇宙内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问题"(百度定义)。从这个定义出发,佛学当属于哲学范畴,当然,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哲学。
9
发表于 2016-6-16 17:38:58 | 只看该作者
佛学中有许多心理学,辨证法方面的内容。抛开其荒诞迷信的一面,是可以一定程度上启迪人以智慧的。
10
发表于 2016-6-16 18:30: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杨金峰 于 2016-6-16 18:32 编辑

是的  妙先生确实很厉害。
可是,一切都需要科学检验,其实,未必符合哲学。

因为,哲学的认知是联系的和抽象的认识方法。比如,我们说,一个人的个头高,那必须要有和他比较和联系的其他人,才会有这个认定的。

体育比赛中的冠军,也不是用个体速度就可以确定的,是要在比赛中,于其他队员的比较后,才会有冠军的概念。中医学里的阳和阴,都需要在一个比较和联系的环境下,才可以确定的。比如,白天为阳,夜里为阴,这是白天和黑夜的联系关系,而白天的上午和下午来比较,上午又属于阳,下午属于阴。

联系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是在于其他的比较联系中,才能确定的。没有高的比较,也就无所谓矮。没有快的比较,也就不存在慢的认定。  一样的速度,二者就出现了,相对静止。因此,哲学的认知方法和现代科学的认知方法,是不同的。

物理学和化学,都属于科学吧。可以,用物理学方法认识的事物,一定和用化学的方法认识的事物,是不同的。

我们不能要求用化学的方法,来证明物理学的认识方法,是对还是错。同样,我们也不能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评价哲学的认识方法是对还是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21:24 , Processed in 0.0807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