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百病之始生,皆生于风雨寒暑,阴阳喜怒,饮食居处,大惊卒恐。--《内经 灵枢 口问》
2 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明 李梴《医学入门 血门》
3 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内经 素问 调经论》
4 千般疢难,不越三条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 张机《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5 中伤寒、暑、风、湿、瘟疫、时气,皆外所因;脏腑虚实,五劳六极,皆内所因;其如金疮踒折,虎狼毒虫,涉不内外。--宋 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三因论》
6 病之一物,非人身素有之也,或自外而入,或由内而生,皆邪气也。--金 张从正《儒门事亲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7 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府;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8 百病生于气也。--《内经 素问 举痛论》
9 百病皆生于六气,诸症莫逃乎四因。--清 刘一仁《医学传心录 病因赋》
10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令人咳。--金 刘完素《素问病机气矣保命集 咳嗽论》
11 六邪之感于外者,又惟风寒为最,盖风为百病之长,寒为杀厉之气。--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表证篇》
12 风为百病之始,而春为温风,夏为阳风,秋为凉风,冬为寒风。风者也,天地之气也。--元 戴良《九灵山房集》
13 风者,善行而数变。--《内经 素问 风论》
14 风邪无形而居外,湿邪有形而居内。--清 喻昌《医门法律 热暑湿三气门》
15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汉 张机《金匮要略 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16 风邪袭人,不论何处感受,必内归于肺。--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感冒篇》
17 风多则痒,热多则痛。--元 齐德之《外科精义 辨证法》
18 风寒二者,大率多相因而少相离。--清 庆恕《医学摘粹 伤纂证辨》
19 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内经 素问 痹论》
20 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内经 素问 举痛论》
21 寒在表者,为憎寒,为身冷,为浮肿,为容颜青慘,为四肢寒厥。--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寒热》
22 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反胃》
23 寒在下者,为清浊不分,为鹜溏痛泄,为阳痿,为遗尿,为膝寒足冷。--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寒热篇》
24 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清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湿》
25 湿胜则濡泻。--《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26 湿胜则阳微。治湿温应重通阳 --清 叶桂《外感温热篇》
27 湿喜归脾着肾。--朝鲜 金礼蒙《医门类聚 诸湿门 中湿》
28 因于湿,首如裹。--《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
29 湿气伤人,在上则头重目黄,鼻塞声重,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跗肿。--清 李用粹《证治汇补 湿症》
30 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清 石寿堂《医原 湿气论》
31 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清 薛雪《湿热条辨》
32 因暑而受寒者为阴暑,因暑而受热者为阳暑。--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暑证》
33 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
34 长夏湿令,暑必兼湿,暑伤气分,湿亦伤气,汗则耗气伤阳。--清 叶桂《三时伏气外感篇》
35 气有余则化为火,液有余则化为痰。--明 皇甫中《明医指掌 火痰》
36 痰饮生源于土湿,土湿本源于水寒。--民国 丁甘仁《丁甘仁医案 膏方》
37 蓄血者,瘀血蓄结于内也。--清 叶桂《医效秘传 蓄血》
38 痰者,津液所生也。--明 孙一奎《医旨绪馀 论痰为津液脾湿所生》
39 痰者,病名也,原非人身之所有,非水泛为痰,即水沸为痰,但当分有火无火之异耳。--明 赵献可《医贯 先天要论》
40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矣。--清 喻昌《医门法律 痰饮门》
41 伤暑肺先受之,肺为气腑,暑伤元气。--汉 张机《伤寒杂病论 伤暑病脉证并治》
42 人皆知温为热,而不知燥为凉。--清 雷丰《时病论 秋燥》
43 燥病属凉,谓之次寒。--清 沈明宗《医征女科附翼金匮 燥病论》
44 燥气在里,耗其津液,则大便秘结。--明 龚信《古今医鉴 燥证》
45 燥微则物畅其机,燥甚则物即干萎;湿微则物受其滋,湿甚则物被其腐。--清 石寿堂《医原 百病提纲论》
46 燥病须防其夹湿,湿病须防其化燥。--清 石寿堂《医原 百病提纲论》
47 燥万物者,莫熯乎火。--《周易 说卦传》
48 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内经 灵枢 痈疽》
49 火能令人昏,水能令人清。--清 吴瑭《温病条辨 清宫汤方论》
50 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有不足耳。--清 程文囿《医述 目》
51 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 吴有性《温疫论 原序》
52 杂气为病,更多于六气。--明 吴有性《温疫论 杂气论》
53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 龚信《古今医鉴 温疫》
54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内经 素问 刺法论》
55 疠大至,民善暴死。--《内经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
56 大饥之后,必有大疫。--清 程文囿《医述 疫》
57 疫疠之邪,都从口鼻而入,直行中道,流布三焦。--清 戴绪安《医学举要 时邪合论》
58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59 喜怒不节则伤脏。--《内经 灵枢 百病始生》
60 喜怒伤气,寒暑伤形。--《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怒则气上,思则气结,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61 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 绮石《理虚元鉴 虚证有六因》
62 七情之伤,虽分五脏,而必归本于心。--清 费伯雄《医醇賸义 劳伤》
63 心有所思,则精有所耗,神无所归,气无所附,百病生焉。--近代 秦伯未《清代名医案精华 马培之医案》
64 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内经 灵枢 口问》
65 愁忧恐惧则伤心。--《内经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
66 惊则气浮,真阳外越,真阴不守。--清 费伯雄《医醇賸义 劳伤》
67 悲则气逆,膹郁不舒,积久伤肺。--清 费伯雄《医醇賸义 劳伤》
68 悲则气消。--《内经 素问 举痛论》
69 惊则气乱。--《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0 恐则气下。--《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1 思则气结。--《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2 喜则气缓。--《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3 怒则气上。--《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4 寒则气收。--《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5 炅则气泄。--《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6 劳则气耗。--《内经 素问 举痛论》
77 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是也。--清 尤怡《金匮翼 气逆失血》
78 郁而不舒,则皆肝木之病矣。--清 何梦瑶《医碥 郁》
79 因病而郁,因郁而病。--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郁证》
80 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内经 灵枢 本神》
81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
82 食饮非宜,疾病蜂起。外邪乘此,缠绵靡已,浸淫经络,凝塞腠理,变症百端。--清 程国彭《医学心悟 保生四要》
83 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金 李杲《脾胃论 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
84 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内经 素问 痹论》
85 饮食劳倦则伤脾。--《内经 素问 本病论》
86 饮食失节,劳役所伤,因而饱食内伤者极多。--金 李杲《内外伤辨惑论 辨阴证阳证》
87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 朱震亨《格致余论 饮食箴》
88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内经 素问 五脏生成论》
89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内经 素问 五脏生成论》
90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内经 素问 五脏生成论》
91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内经 素问 五脏生成论》
92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内经 素问 奇病论》
93 高粱之变,足生大丁。--《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
94 如酒伤肺,则湿热熏蒸,肺阴消烁。--清 唐笠山《吴医汇讲 汪缵功虚劳论》
95 过嗜肥甘则痰生,过嗜醇酿则饮积。--清 程钟龄《医学心悟 论补法》
96 饮停必吞酸,食滞当嗳腐。--清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胃脘痛》邵新甫按
97 生冷戕胃,饥饱戕脾,中气先馁。--清 林佩琴《类证治裁 饮食》
98 毋以脾胃热冷物,毋以脾胃软硬物,毋以脾胃熟生物。--清 程文囿《医述 养生》
99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发狂。--《老子》第十二章
100 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清 费伯雄《医醇賸义 劳伤》
101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倦、七情、饮食所致。--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虚损》
102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内经 素问 宣明五气篇》
103 久立伤骨,劳于肾也。--明 皇甫中《明医指掌 经论总抄》
104 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隋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 虚劳候》
105 饱食即卧,乃生百病。--唐 孙思邈《千金要方 道林养性》
106 骨痹者,乃嗜欲不节,伤于肾也。--汉 华佗《中藏经 论骨痹第三十八》
107 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也。--《内经 素问 举痛论》
108 百病多因痰作祟。--清 汪昂《汤头歌诀 礞石滚痰丸》
109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痰饮源流》
110 无痰不作眩。--元 朱震亨《丹溪心法 头眩》
111 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明 缪希雍《本草经疏 论痰饮药宜分治》
112 百病中多有兼痰者,世所不知也。--元 朱震亨《丹溪心法 痰》
113 痰为百病之母。--清 顾锡《银海指南 痰病》
114 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元 朱震亨《丹溪心法 痰》
115 痰乃疾之标,非病之本也。善治者,治其所以生痰之源,则不消痰而痰自无矣。--清 叶桂《临证指南医案 痰》华岫云按
116 痰多气滞,似饥非饥,不喜食者,痰嘈也。--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嘈杂》
117 痰水之壅,由瘀血使然。但去瘀血,则痰水自消。--清 唐宗海《血证论 咳嗽篇》
118 积之成,....其所由来者渐,故积之治,其所由去者不可不渐也。--清 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 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
119 积者,五脏所生,聚者,六府所成。--《难经 五十五难》
120 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内经 素问 热论》
121 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汉 张机《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122 瘀血在里则口渴。--清 唐宗海《血证论 瘀血》
123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为病则实。--宋 许叔微《伤寒九十论 伤寒表实证》
124 虚邪之风,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内经 灵枢 百病始生》
125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内经 灵枢 五变》
126 人之形有厚薄,气有盛衰,脏有寒热,所受之邪,每从其人之脏气而化,故生病各异也。--清 吴谦《医宗金鉴》
127 四气所伤,因而致病,则各从所由。--明 缪希雍《本草经疏 脏气法时并四气所伤药随所感论》
128 体中多湿之人,最易中暑。--清 喻昌《医门法律 热湿暑三气门》
129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内经 素问 五常政大论》
130 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金 张从正《儒门事亲 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
131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内经 素问 太阴阳明论》
132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清 叶桂《外感温热篇》
133 人身六气为病,有自生者,有与天之六气相感应而生者。--清 何梦瑶《医碥 六气后论》
阳气变动生内风,阳虚阴盛生内寒,脾虚不运生内湿,阴津亏损生内燥,阳盛阴虚生内火
134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 程芝田《医法心传 医宜通变论》
135 百病皆由脾胃衰而起也。--金 李杲《脾胃论 脾胃盛衰论》
136 夏伤于暑,秋必疒亥疟。--《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
137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内经 素问 生气通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