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631|回复: 7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1 07:5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5-11 00:01 编辑

      转载: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论
      金忠严 - 《中共中央党校》 -
      摘要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大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观和科学的中国传统文化观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马克思主义观回答的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今天,人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十分混乱,对马克思主义的含义、主题以及判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仍然存在许多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在中国,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正确态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实践层面的中国化和学术层面的中国化。无论是实践层面的中国化还是学术层面的中国化都内含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人文精神,核心是中国传统哲学,主要内容是人生哲学。同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但不能简单“一分为二”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个极端,大部分内容是精华与糟粕纠缠在一起的中间状态,因此必须坚持“一分为三”地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进行马克思主义的说明发挥,实质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这种继承包括三种情况,即思想形式的继承、思想内容的继承、思想形式与思想内容的综合继承。依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个层面,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相应地区分为实践层面的融合和学术层面的融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有其深刻的必要性。其一,两者的融合是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的需要;其二,两者的融合是中国人健全发展的需要;其三,两者的融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其四,两者的融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需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从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看,都体现着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合是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在中国,先秦诸子百家、汉代儒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现代新儒学都体现着不同文化的融合。在世界,不同文化间的相互融合更为复杂,突出表现为三点:一是基督教文化实现了对犹太教和希腊文化的融合;二是启蒙运动和文艺复兴时期所创立的资产阶级文化实现了对古希腊、古罗马文化的融合;二是马克思主义实现了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融合。同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间的一致性和互补性也为两者的融合提供了依据。一方面,两者虽有差异但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冲突,两者在物质观、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以及社会理想等方面,都具有相通性。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悟性思维、主体修养论以及人生哲学都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这一过程有其自身的矛盾和规律。从两者融合的矛盾角度看,两者融合的基本矛盾表现为两者融合的实际程度与中国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在当前及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两者融合的主要矛盾是两者融合对主体素质的要求与主体素质不能满足要求之间的矛盾,其中主体素质不能满足需要是主要矛盾的矛盾主要方面。同时,在两者的融合中也存在一些非主要矛盾,这些非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传统文化自身的消极因素对两者融合的不利影响;二是近代以来两次批判传统文化的消极后果对两者融合的不利影响;三是“国学热”的消极因素对两者融合的不利影响。从两者融合的规律角度看,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两者融合与现实需要相适应的规律;二是马克思主义主导两者融合的规律;三是主体素质同两者融合相适应的规律;四是党的学风影响两者融合的规律。 从当前来看,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思路可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从实践层面的融合来看,应当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思想、先秦时期儒家的义利统一思想、中庸思想的精华部分、“和”、“和合”、“圆融”、“王道”思想以及天人合一思想的精华部分来解决中国人所面临的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突出矛盾;二是从学术层面的融合来看,应当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哲学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生哲学,重点是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性观、人生境界观、生死观以及孝道观;三是要用马克思主义整理挖掘中华民族精神;四是着力扭转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困境并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中国历史知识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五是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中要警惕中国传统文化消极因素的渗入。


点评

这是政治口号,当不得真!  发表于 2017-9-4 20:18
2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08:1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5-11 00:14 编辑

      转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共产主义社会模式论
2011-09-19  |  青未了斋  |  转藏(3)  朱云川(原《财富分享》、《中国企业经济报》总编辑)兴国网http://www.xinguo.org  国家文化http://www.1940cn.com
       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坚持服从真理、服务人民,寻找人类实现共产主义革命与建设新路。社会模式论通过社会形态“逻辑的研究方式”揭开人类历史之谜,是全面整合中马西的创新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模式)和共产主义理论都有重要价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社会形态 社会模式论引子: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马克思说过,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开篇就说:“我们民族的灾难深重极了,惟有科学的态度和负责的精神,能够引导我们民族到解放之路”。学术理论要为有利于正确解决问题的实践服务。在学术上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戒左戒右,反对教条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在政治上坚持人民至上,反对弄虚作假与曲学阿世。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态度和立场,也是一个当代学者应有的态度和立场。   
        一、正本清源,社会模式论的由来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元因子。由此而出的阳、五行 、八卦,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元概念(硬核)。当然,阴阳、五行、八卦并非先秦某一家学的专利发明,从这个意义上说,本文所探究的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超越了先秦某一家学樊篱,而归于中国文化传统整体性的继承创新发扬光大。本文的一个任务,就是探讨阴阳五行八卦学说的全面整合与社会转型的应用问题,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共产主义科学化等找出新路。我们有必要先讨论一下八卦学说。众所周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八卦符号系统是由阴、阳符号按“天、地、人”三材的不同模式组合而成的,包括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等八个图象,故称“八卦”。所谓“天、地、人”三材,就是天道、地道、人道,也可以理解成天时、地利、人和,实际上就是指人类社会的文化、经济、政治三大基本因素。《易传》:“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立象成器,以为天下利”。  就是说,中国古圣人创造八卦符号学说,本来就是用于说明人类社会不同发展模式及预测其相应的“吉凶福祸”的,“大业”“天下”表明,八卦就是一种国家学说,而不是什么江湖算命术。当然,只要是正确运用,用于预测个人吉凶也不是不可以的。《易传》“系辞上”开篇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这里,第一句说明八卦符号所表征的不同发展模式,是以“乾尊坤卑”为衡量标准的。第二句说明“天、地、人”三材,依其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是贵贱有别的,它们具有不同的自然地位。第三句说明阴阳(刚柔)是判断某一社会因素是否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要依据。以上三句话,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八卦符号学说的总纲。因此,整合运用中国古代八卦符号学说,为人类社会发展模式的直观表征服务,无疑是科学合理和现实可行的,并不是什么封建迷信或胡言乱语。八卦学说是组合式的,只有八种。如果加上排列因素(道法自然),就可以得到十六种方式。这说明,模式论不是简单的八卦学说的应用,而是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这是一种基本典型定义法,也就是具有典范意义的逻辑发展环节,恩格斯称之为“逻辑的研究方式”。恩格斯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这种反映是经过修正的,然而是按照现实的历史过程本身的规律修正的,这时,每一个要素可以在它完全成熟而具有典范形式的发展点上加以考察。”社会模式论,主要思想来源于“文王演易”的传说、老子的道法自然和“道德仁义礼”核心价值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与社会形态论,并得到了传统中国、现代社会等古今中外历史事件与社会思潮的不断印证。依据可操作性和完备性原则,社会模式论全面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阴阳五行八卦)和世界社会发展理论的成果,因而形成中国新文化的核心理论。“社会模式论”的研究纠正了传统失误,填补了理论空白,居时代前列。
       、什么是社会模式论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08:19:08 | 只看该作者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三个维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作者:谢永宽 陈有勇 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字数:4250

     
文 _ 谢永宽 陈有勇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向来十分重视继承和吸收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早在1938年10月,毛泽东就明确指出:“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它的特点,有它的许多珍贵品。对于这些,我们还是小学生。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继承着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伟大的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544页)在“国学热”的今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建设更应该从多维度多视角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在意识形态维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充分吸收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政治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不可动摇的。“五四运动”时期,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进入中国,当时的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和马克思主义一道在中国传播。然而,广大的爱国主义者在实践比较中发现只有马克思主义可以救中国。我们也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基本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建立了新中国,继而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在意识形态维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优秀政治思想,尤其是儒家的治国理政的思想,很值得借鉴和利用,这里就主要谈两个可以与马克思主义进行结合的治国理政的思想。
  道德教化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道德教化的作用。不仅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用道德来教化民风,引领社会风气,凝聚民族力量。中国有以德治国的传统,历代封建王朝大多奉行德主刑辅的治国政策。殷周时期有“以德配天”的思想观念。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这个思想一直影响着后代的国家治理。唐太宗、汉文帝、汉景帝等帝王都是以德治国的典范。道德教化的力量如同春风细雨,看似轻柔,实则润物无声,四两拨千斤。
  民本仁政思想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人民性,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民本仁政也是儒家的重要思想,是传统文化中国家治理思想的瑰宝。“亚圣”孟子对民本仁政思想阐述得很到位。孟子说:“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孟子还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价值,提出了“民贵君轻”的观点。孟子之后的荀子曾用舟水关系比喻君民关系。荀子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类似这样的民本仁政思想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些观点都把民众看作是国家的根本,作为国家的统治者一定要亲民爱民,实行仁政。

    在思想学术维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通,共同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用性,具有实践性,与马克思主义强调实践具有融通性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实践性、实用性,儒家知行观更是强调知与行的协调一致。作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就是要培养能够推行礼乐文明的国家从政者。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出现就是为了挽救当时的世道。儒家提出仁义礼智信,讲仁爱,施仁政。墨家提出兼爱,提出节用爱民。道家追求无为而治,治大国如烹小鲜。法家主张改制变法,建立法制国家。明清时期,实学兴盛,强调“经世致用”。这一切都彰显了传统文化的实用性、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页)毛泽东同志于1937年所写的著名的《实践论》的副标题就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毛泽东同志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将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结合得恰到好处。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唯物主义的思想
    我们不以唯物、唯心来剪裁中国传统文化,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确蕴涵着丰富的唯物主义的思想。荀子、王充、范缜、张载、王夫之等都有很多精湛的唯物论观点。荀子有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荀子·天论篇》)这里就鲜明地体现了荀子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旗帜鲜明地批判当时盛行的鬼神迷信思想。他说:“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灭而形体朽,朽而成灰土,何用为鬼?”认为人死形灭,精神随之消失,化为鬼神之说纯属虚妄。这里的唯物主义思想也体现得相当明显。“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这句话就包含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融通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尤其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起着决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开始产生的阴阳五行学说。《周易》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大道就是阴阳的互动与转化。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认为否定的力量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老子还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这里就突出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只是没有强调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先秦时期,史墨就提出“物生有两”,北宋张载有提出“一物两体”。也就是说“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早就存在。

  在世俗生活维度,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发挥,共同建构成为民众的社会心理
  把共产主义理想和大同社会理想结合起来,建构包涵大同社会思想的共产主义信仰
  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可怕的民族,因为心中无所敬畏,灵魂就没有归属,民众的精神空虚就会导致整个民族、整个国家失去向心力和凝聚力。马克思主义不仅有一套完整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它有着崇高的价值追求。那就是实现共产主义,解放全人类,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我们提倡共产主义信仰,需要让人民大众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接受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这就需要从广大人民群众认可而熟悉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结合点。其实,共产主义在传入之初,就借用传统文化的大同社会做宣传。儒家的重要经典《礼记》中的《礼运》描述大同世界的社会景象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礼记·礼运》)马克思主义中的共产主义和大同社会其实是有很大差异的,但二者描述的社会状态是相似的,是令人向往的平等和乐的社会。我们要将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让包涵大同社会思想的共产主义成为我们的共同信仰。

  把马克思主义信仰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实践相结合,共同构筑民众的精神家园
  真正的信仰都有很深的道德根基。马克思主义中强调集体主义、大公无私和奉献精神,然而深入到人们日常行为的言行举止却很少涉及。在这些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却有很多优秀的思想,可以补充进来,和马克思主义一起来建构共产主义道德。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仁义礼智信,注重孝道和慎独。孔子的那句“子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更是成为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黄金准则。传统文化由于非常注重道德实践,所以对人的言行举止各个方面的道德要求很完善。共产主义道德更像是一个大的道德框架,里面的内容却不够详实。而传统的道德规范是很详实的,我们要把传统的优秀道德规范填充到共产主义道德这样一个大的框架中。这样就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从而让共产主义道德和传统道德规范绽放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恰当地用传统文化解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使人民群众更好地接受马克思主义
  我们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仅仅依靠政治语言和学术语言。我们还需要群众语言,要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通俗化,使人民群众能够听得懂、记得住、用得着。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都是非常重视理论的大众化的,他们希望自己的理论能够变成人民群众手中锐利的理论武器。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里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需要恰当地用传统文化中的群众语言解释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通俗化。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俄国广泛传播,列宁起到很大的作用。列宁曾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列宁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7页)在世俗生活的维度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和面貌呈现出来。我们要通过多种渠道来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同志就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对马克思主义作通俗的解释使其著作读起来轻松有趣,他的纯粹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典范著作。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也说:“其实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马克思主义是很朴素的东西,很朴实的道理。”(《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84页)邓小平的语言民众化、口语化,但生动准确地表述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通俗化、大众化的又一典范。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这三个维度绝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融通共进、辩证统一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维度的结合具有指引性的作用,为二者的结合确立了政治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思想学术维度的结合具有支撑性的作用,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理论根据;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世俗生活维度的结合具有根基性的作用,为二者的结合夯实了群众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三个维度相互配合、相互促成,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共同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后,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
  (责任编辑 仲仁



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08:20:32 | 只看该作者
        请各位朋友参加讨论。
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5:51:08 | 只看该作者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
——学习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
高长武
[摘要] 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需要坚持三个维度,即:“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三个维度分别论述了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三个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使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关键词] 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 D616;G12                             [文献标识码] A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传统文化热”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老问题再次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到底该怎样理解二者的关系呢? 2014 年9 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 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但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我们从来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科学对待世界各国文化,用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武装自己。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历史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注意汲取其中积极的养分。”(《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习近平的这段论述,清晰地指出了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三个维度:第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笔者从这三个维度出发,结合学习和领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作些分析。
维度一:“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这一维度强调的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其中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日报》2014 年10 月14 日。)。历史已经证明,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习近平多次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6、80 页。)如果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中国共产党人也就失去了政治灵魂和精神支柱,也就不再是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就会失败。
二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形成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实践取得的根本成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8、73、118 页。)在当代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不能走老路,也不能走邪路,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途,舍此别无他途。
这两个层次,从本质上讲,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朝什么方向走、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向何处去、走什么道路,历史和人民已经作出了选择,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高度重视并多次阐述道路问题。他认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7 页。),反复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他指出:“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21 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09 页。);“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我们都始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10 页。)。这些论述都阐明了中国往哪里走、走什么路的问题。
具体到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习近平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3 年8 月21 日。)再细化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习近平始终坚持和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辨别,把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我们今天的事业”相联系,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可以说,“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学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维度,是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以及习近平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一系列重要论述的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只有在这样的基础和前提下,才能理解得全面、准确、深刻,才能避免以偏概全、断章取义、浅尝辄止。抛弃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推行西方的所谓“普世价值”、“公民社会”、“三权分立”、“宪政民主”、“多党竞争”那一套,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背离,是错误的、有害的;同样,抛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主张“完全回到孔子”、“以儒治国”、“全面儒化中国”等复古主义那一套,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误解和背离,也是错误的、有害的。
因此,在今日之中国,要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发挥好优秀传统文化“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的作用,不能也不可能离开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这个思想基础和根本前提,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要始终坚持,须臾不能动摇。
维度二:“中国共产党人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
这一维度说的是如何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重要环节。
能否科学地评价中国传统文化,取决于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中国共产党人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学哲学、用哲学,是党的一个好传统。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第175 页。)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找到了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历史唯物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这鲜明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评价中国传统文化问题上的基本态度。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要求至少有如下两条:
一是要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能割断历史、虚化历史,承认今日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现实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历经几千年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灭人之国,先去其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敢正视甚至全面否定自己的历史,不够珍惜甚至彻底贬损自己的思想文化,不能懂得甚至有意模糊自己的来路,那就丢掉了灵魂、丧失了命脉,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没有希望的。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客观态度,既不能骄傲自大、固步自封,也不能妄自菲薄、数典忘祖。
二是要一分为二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一方面,要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中国和现实中国的作用和意义,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所具有的启示和借鉴意义。首先,要充分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发挥的深远影响。习近平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和深刻总结:“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几千年而从未中断,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和合一体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促进中国社会利益和社会关系平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其次,要高度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今天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2014 年10 月13 日,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虽然是过去发生的事情,但总会以这样那样的方式出现在当今人们的生活之中。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 (《人民日报》2014 年10 月14 日。)诚如此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可以为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指引,可以为我们治国理政和推动经济发展提供智慧启示,可以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经验借鉴。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宝贵思想资源,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着许多突出的难题,比如,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物欲追求奢华无度,个人主义恶性膨胀,社会诚信不断消减,伦理道德每况愈下,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等等。怎么解决这些难题呢?习近平指出:“世界上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他列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的一些至今仍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的思想: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参见《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孕育、产生、发展于中国,但其意义和影响早已超出了中国的范围,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要看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愚忠愚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等,后来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中国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从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 年新中国成立,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当时社会制度的僵化落后、封建社会文化的束缚羁绊,却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重要原因。虽然经过五四时期的批判、涤荡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造、扬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和消极因素一时大大弱化和减少了,但仍在社会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并不时地在社会环境合适时冒出来,束缚社会的发展进步。
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要坚持两分法和具体分析。无视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或者忽视其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到天上,视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都是不正确的。
如上所述,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评价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性,认识到其对中国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和深远影响,认识到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现实意义,认识到其中客观存在的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在此基础上再去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才不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简单对立或者相互否定,从而才会深切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化实际相结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及其基本内涵。
维度三:“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
这一维度说的是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问题,这是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
化关系的关键点和落脚点。
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就当代中国的实际而言,就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问题。这里有两个层次不同的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显然,后者加了“优秀”这一限定词,范畴上比前者要小。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要“忠实继承和弘扬”的当然是作了限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而非一概而论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此,从这一维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也就自然预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分析”这样一个前提。关于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习近平在多个场合反复阐述过。梳理和领会这些论述,可以归纳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根据实际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要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通过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是“优秀的”,这是忠实继承和弘扬的前提。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文化中难免存在过时的、腐朽的、糟粕性的东西,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也应“多一份思考”,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去之的科学态度” (《人民日报》2014 年10 月14 日。),按照“古为今用、以古鉴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原则,结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和要求,加以鉴别与分析、取舍与扬弃,而不能搞全盘接受、照套照用,也不能搞厚古薄今、以古非今,只有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
二是要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学习和研究是文明传承之途。要忠实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首先要加强学习和研究。要通过学习和研究,“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00 页。)。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其核心的思想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等几个历史时期,前后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对于这些历史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特征、思想精华作出细致、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进而深入阐发和挖掘,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
三是要切实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人民日报》2013 年9 月27 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我国教育的重要内容。2014 年9 月9 日,习近平视察北京师范大学,谈到教材编写工作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中国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http://weibo.com/1699432410/BmmILuBfN?type=commet)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形成了独特的价值体系,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特定意义上讲,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很重要的因素是中国文化的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5 日。)但是,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国各地区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如果只学习西方和外国,“言必称希腊”,处处“去中国化”,忽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工作,那么,时间日久,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弱化甚至丢失。所以,在学校以至全社会切实推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普及,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所在。
四是要高度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践行和应用。马克思主义要求的理论联系实际,中国传统文化提倡的“经世致用”,讲的都是这个道理。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应从研究者的书斋中和课堂上,走到群众中和社会实践中去。在对传统文化进行鉴别和研究的基础上,要真正发挥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作用,需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风,深入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和应用工作,“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人民日报》2014 年1 月1 日。)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干部、群众中去,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内化到干部、群众的日常行为中,起到“润物细无声、日用而不知”的效果,发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政育人的作用。
五是要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对今天仍有积极意义的思想资源,但毕竟客观实际总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还存在需要协调适应的地方。有鉴于此,习近平指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按照时代特点和要求,对那些至今仍有借鉴价值的内涵和陈旧的表现形式加以改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激活其生命力。创新性发展,就是要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新进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加以补充、拓展、完善,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101 页。)“小康社会”概念的提出,就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小康”这个概念出自《礼记·礼运》,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使用‘小康’这个概念来确立中国的发展目标,既符合中国发展实际,也容易得到最广大人民理解和支持。” (《人民日报》2014 年9 月25 日。)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本质要求。
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做,才能忠实地继承和弘扬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目的。如此一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一单纯的理论问题,也就落了地、接了地气,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实践问题,正确理解和处理这一问题也就有了深刻的现实意义。
结语: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
从上述三个维度来理解和分析,可以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出这样的概括:一方面,二者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须臾不可离开的必需因素,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中国传统文化则是精神命脉和丰厚滋养,二者不仅有时代性上的差异,也有层次和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模糊差异和区别,不能相互替代、不分彼此;另一方面,二者又互为需要、不可分割。马克思主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而中国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文化载体和精神营养。二者只有实现结合而且是正确、有效的结合,避免割裂和对立,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一言以蔽之,二者辩证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之中。
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理解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问题的根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面临空前复杂局面的大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从而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提升国家软实力而采取的重大举措。
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参见《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第92—93 页。)2014 年5月4 日,习近平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5 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在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呢?习近平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人民日报》2014 年5 月5 日。)这实际上指明了确立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的两条标准:一是要同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相契合,二是要同中国人民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相适应。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正是基于这样的标准提出的。
我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既应体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又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汲取世界各国文化中的有益养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就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更有效有机地结合起来,继续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篇大文章。
〔作者高长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研究员,北京 100017〕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5:58:23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具有融通性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认为矛盾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尤其是事物的内部矛盾起着决定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开始产生的阴阳五行学说。《周易》认为:“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大道就是阴阳的互动与转化。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认为否定的力量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一种否定的辩证法。老子还说过:“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这里就突出了矛盾的相互转化,只是没有强调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条件。先秦时期,史墨就提出“物生有两”,北宋张载有提出“一物两体”。也就是说“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在传统文化中早就存在。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6:03:55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现代哲学家要把唯物辩证法与阴阳五行拉扯到一起!我没有这个能力!但是,他解决了中西医融合的最难的铁核问题!这个问题只有哲学家能够解决,医学家望尘莫及!
8
 楼主| 发表于 2015-5-11 16:0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西医融合观 于 2015-5-11 08:10 编辑

           只要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唯物辩证法与阴阳五行融合,中西医融合已经水到渠成,指日可待。
9
发表于 2015-5-11 16:33: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仁海中西医 于 2015-5-11 12:55 编辑
中西医融合观 发表于 2015-5-11 04:20
请各位朋友参加讨论。

老先生是说,咱们与马克思主义融合百年了,还没融合好?

10
发表于 2015-5-11 17:16: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2:13 , Processed in 0.07779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