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594|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医大师邓铁涛怒斥院校派中医掘墓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2 14:18: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曹东义贤棣:你好!
久未通信,但你发表的文章我都注意看,都觉得写得不错 前天翻旧件,捡出你2005.11.5日的来信,谈关于禽流感问题的信,信中说:“其实需要正确认识中医的,有相当多的是我们中医界内部的人士。“学院派中医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
这个可悲的现象,是王斌思想的影响所致!最近中医药学报上不断出现:‘中医是科学,要打破神秘的藩篱之类的要科学主义不要中医学的文章!’ 我年事已高,无法去教育这些中医学院毕业的“中医掘墓人”!中医药报2012.7.20 P3 要打破藩篱的作者居然指头发可以止血吗的问题。他连头发与血余炭都分不开,到底这个藩篱是他自作的还是中医的呢?而《中国中医药报》也不加按语,原文刊登了!我希望你以批臭“告别中医”者的精神,执笔战斗。我的学生中你最为合适。你以为对吗?因寄此信。再一次祝你省恢复原中医学院。我怀念杨医亚先生!匆忙   祝
快乐
                                           邓铁涛   2013.5.13日
2
发表于 2013-8-3 17:25:12 | 只看该作者
看当今中医教材在西方细菌化学教会培养的人,从一版至今的编纂,编造死人的泌尿消化呼吸等所谓系统教材,如不回归重读经典重学原生态中医,发展中医药,不如此将倒退到西方断层科学中,如今高科武器与政治极端化的21世纪,用鸦片烟生物碱细菌生化武器,又借用科学及原子武器,宗教渗透等等手段攻击中医药,将制造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悲剧!学西化疗法美其名免疫,到时现代中国人死了还不知怎么死!
3
 楼主| 发表于 2013-8-3 18:53:11 | 只看该作者
红头山人 发表于 2013-8-3 09:25
看当今中医教材在西方细菌化学教会培养的人,从一版至今的编纂,编造死人的泌尿消化呼吸等所谓系统教材,如不 ...

说的是大实话。
4
发表于 2013-8-5 21:12:53 | 只看该作者
反复看过这封信以后,我还是想说几句话,也许在目前的医学环境下我的观点不合时宜,我觉得现在的中医界包括像邓先生这样的医学名家在内,对于“中医是科学,要打破神秘的藩篱之类的要科学主义“这样的观点是有抵触心理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近现代中医界误读误判了中医的核心理论,比如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人体的血液循环就没有被现代的人们正确解读,如果我们正确解读了这一理论,古今医学技术会做一次跨时代的整合,一个崭新的医学时代将迎面走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06:55:53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3-8-5 13:12
反复看过这封信以后,我还是想说几句话,也许在目前的医学环境下我的观点不合时宜,我觉得现在的中医界包括 ...

你的言论有点惊世核俗,和论坛很多人发表的意见有点雷同。

点评

我和论坛的观点并不一样,我是有依据的,他们呢,依据在哪里?等我的观点慢慢被认可之后,对医学界会产生震动是无疑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现在的西医学是在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开始兴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6 21:40
6
发表于 2013-8-6 14:51:04 | 只看该作者
大师的话是在怕中医是科学吧?中医是科学有何不好?难道中医不是科学才好?!
中医的认识和行动达到了科学才能呈效的.否则,是不会有效的.这是基本常识!也是中医能生存存在的基础.大师这点唯物基点都没有,!
可笑的是,大师反对中医是科学了,却又设立了中医科学院,中医科学院科学了那么久了,却科学不出中医的科学,这真是....
到底谁是“中医掘墓人”?

点评

真的感觉大师和弟子们怕见到科学二字,甚至见到科学这两个字有如惊弓之鸟,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9 16:00
7
发表于 2013-8-6 21:40:54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6 06:55
你的言论有点惊世核俗,和论坛很多人发表的意见有点雷同。

我和论坛的观点并不一样,我是有依据的,他们呢,依据在哪里?等我的观点慢慢被认可之后,对医学界会产生震动是无疑的,为什么这样说呢,众所周知,现在的西医学是在英国医生威廉·哈维发现了人体的血液循环开始兴旺发达的。可是现在的中国医生却不知道中国人在两千年以前就对人体的血液循环做了详细的描述。如果确认了中医的核心理论之一是血液循环,中西医之争就没必要了。而且现在确认这一理论并不难,难的是现代人的观念转变。
8
 楼主| 发表于 2013-8-6 21:49:58 | 只看该作者
jyds123 发表于 2013-8-6 13:40
我和论坛的观点并不一样,我是有依据的,他们呢,依据在哪里?等我的观点慢慢被认可之后,对医学界会产生 ...

请阐述你的血液循环理论。

点评

我们以肘部至手为例,并且将其分为掌侧与背侧,来看看其血管与经脉走行的对应关系: 一、桡动脉—拇指主要动脉及桡动脉腕背支,在古籍中是这样描 述的:1、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6 21:57
9
发表于 2013-8-6 21:57:27 | 只看该作者
铁骨铮铮2002 发表于 2013-8-6 21:49
请阐述你的血液循环理论。

我们以肘部至手为例,并且将其分为掌侧与背侧,来看看其血管与经脉走行的对应关系:
一、桡动脉—拇指主要动脉及桡动脉腕背支,在古籍中是这样描
述的:1、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2、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澹,外屈,上
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
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
二、中前臂掌侧骨间动脉—腕掌侧动脉—指掌侧总动脉—中指
动脉及小指动脉的古文记录:1、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
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2、出于中指之端,
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
肘内廉,
三、尺动脉—指掌侧总动脉—小指动脉的古代记载:1、下肘
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补充内容 (2013-8-7 14:44):
现在的医学绘图技术、医学影像学以及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的日臻完善,古典医学的核心理论已经具备被理解的机遇,可惜要去改变现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真的很难,不知还要等待多久,是个未知数
10
发表于 2013-8-8 22:0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归中医,做铁杆中医。

点评

这要看曹先生想回到哪种类型的中医了,您是要回到给百姓带来福音的中医呢,还是要做阻碍中医发展的引路人呢,希望像您这样的有话语权的朋友们三思再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8-9 15:1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5-2-24 20:44 , Processed in 0.0545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