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98|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31 07:4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
内经十三方
2006-09-06 11:41
《内经》中的治疗措施,多以针刺为主,而略于方药。对方药的运用,仅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但其中的小金丹,载于《素问遗篇·刺法论》,显系后世之方。这十三方方药虽少,但它是我国运用方剂治疗疾病的早期记载,在我国方药史上,有一定的历史意义,而且其中某些方药,仍为现今临床所运用。现将十三方附录于后。

汤 液 醪 醴

  《素问·汤液醪醴论》说:“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汤液和醪醴,都是以五谷作为原料,经过酿制面成。古代用五谷熬煮成的清液,作为五脏的滋养剂,即为汤液;用五谷熬煮,再经发酵酿造,作为五脏病的治疗剂,即为醪醴。虽然五谷均为汤液、醪醴的原料,但经文又指出,“必以稻米”。因其生长在高下得宜的平地,上受天阳,下受水阴,而能得“天地之和”,故效用纯正完备;春种深秋收割,尽得秋金刚劲之气,故其薪“至坚”,所以必以稻米作为最佳的原料,稻薪作为最好的燃料。
  古代的这种汤液醪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很深的影响。例如现代所用的汤剂、酒剂,以及方药中使用的粳米、秫米、薏米、赤小豆等,都是直接从《内经》的汤液醪醴发展而来的。

生 铁 洛 饮

  《素问·病能论》说:“帝曰:有病怒狂者,……治之奈何?岐伯曰:……使之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洛,与“落”通用,生铁落即炉冶间锤落之铁屑;气疾,丹波元简云:“凡狂易癫眩,惊悸痫瘈,心神不定之证,宜概称气疾焉”。生铁落,其气重而寒,能坠热开结,平木火之邪,又能重镇心神,所以它能治怒狂。
  生铁落治怒狂有良效,现临床亦常用。由于怒狂多由恼怒伤肝,肝气不得疏泄,郁而化火,煎熬津液,结为痰火而成。因此,近世治疗多佐以化痰开窍之品。

左 角 发 酒

  《素问·缪刺论》说:“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鬄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手足少阴、太阴和足阳明五络,皆会于耳,上于额角。若邪气侵犯,五络闭塞不通,因而突然神志昏迷,不省人事,状如尸厥,但全身血脉皆在搏动。可剃其左角之发,约一方寸,烧制为末,以美酒一杯同服,如口噤不能饮,则灌之。
  李时珍说:“发为血之余”,故发亦名血余。性味苦涩微温,能治血病,为止血消瘀之良药。功能消瘀利窍,治血瘀阻塞,通利小便。酒性温热,功能温经散寒,活血通血脉,通达表里。所以本方具有通行经络,消瘀利窍,和畅气血等作用。五络通,气血行,阴阳调,则神志清。因血余功能止血消瘀,现常用作止血药,治疗吐血,衄血、血淋、崩漏等证。

泽 泻 饮

  《素问·病能论》说:“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酒风,即《素问·风论》所说的漏风病。主要症状是全身发热,身体倦怠无力,大汗如浴,恶风,少气。这是因为患者素常嗜酒生湿伤脾,湿郁生热所致。湿热伤筋,以致筋脉弛纵,身体懈堕倦怠无力;湿热郁蒸,则汗出如浴,汗多则卫气虚而恶风;热甚火壮,“壮大食气”,故气衰而少气。治疗用泽泻、白术各十分,麋衔五分,三药混合研末每次三指撮,饭前空腹服,温开水送下。
  泽泻淡渗,能利水道,清湿热。白术苦温,能燥湿止汗。麋衔又名薇衔、鹿衔,为治风湿病药。本方对湿热内蕴,汗出恶风,筋缓身重体倦,有一定的疗效。本方在服法方面,提出了“为后饭”,这是我国对服药时间的最早记载。

鸡 矢 醴

  《素问·腹中论》说:“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矢,同屎。《本草纲目》说:“(鸡)屎白,气味微寒,无毒。”鼓胀生于湿热,亦有因积滞而形成的。鸡屎能下气消积,通利大小便,故治鼓胀有特效。但若属于虚证之鼓胀病,则不宜使用本方,正如张介宾说:“鸡矢……攻伐实邪之剂也,……凡鼓胀由于停积及湿热有余者,皆宜用之。若脾胃虚寒发胀及中气虚满等证,最所忌也,误服则死。”
  鸡矢醴的制作及服用法,《本草纲目》引何大英云:“用腊月干鸡矢白半斤,袋盛,以酒醅一斗,渍七日,温服三杯,日三;或为末,服二钱亦可”。此方民间现仍常用以治小儿消化不良之腹胀有佳效。用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研末或作丸剂,温开水送服。又法将鸡矢白晒干,焙黄一两,米酒三碗,煎数沸,去滓,过滤,澄清,空腹服,一日二次。

乌 鲗 骨 藘 茹 丸

  《素问·腹中论》说:“帝曰: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时时前后血,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伤肝,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血枯,即精血枯竭,月经闭止不来的病证。其成因,可由少年时有所大脱血,如吐、衄、崩、漏,失血过多,或因醉后行房,阴精尽泄,精血两伤,气亦耗散。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肺主气。血亡精竭气耗,则肝、肾、肺三脏俱伤,以致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逆于上,则见胸胁胀满,甚则妨碍饮食,常闻到腥臊气味及鼻流清涕等症状,由于血不归经则唾血,气不荣于身则四肢清冷,气血两虚则头目眩晕,气血逆乱则时常大小便出血。治疗可用乌鲗骨四分,藘茹一分,二药研末混合,以麻雀卵和丸,如小豆大。每次饭前服五丸,鲍鱼汤送下,取其通利肠中和补益肝脏。
  乌鲗骨,即乌贼骨,又名海螵蛸。气味咸温下行,主女子赤白漏下及血枯经闭。藘茹,即茜草。气味甘寒,能止血治崩,又能和血通经。麻雀卵,气味甘温,能补益精血,主男子阳萎不举及女子带下,便溺不利。鲍鱼,气味辛温,能通血脉益阴气,煮汁服之能同诸药通女子血闭。故本方具有补养精、气、血,强壮肺、肝、肾,活血通经的作用,所以能治血枯精亏诸证。

兰 草 汤

  《素问·奇病论》说:“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瘅,是热病。脾瘅,即脾胃湿热证。它主要的症状就是口中时有甜味,舌苔腻。其成因多由肥甘厚味太过,助热生湿,脾气滞而不能输布津液,上溢于口,而见口甘之症。治用一味兰草,煎汁内服,可以清化湿热,消胀除满。
  兰草,即佩兰。气味辛平芳香,能醒脾化湿,清暑辟浊。临床用佩兰一两,煎汤代茶,治口甜苔腻,久久不除者有良效。骆龙吉《内经拾遗方论》说:“兰草一两,用水三盏,煎一盏半,温服无时。”

豕 膏

  《灵枢·痈疽》篇说:“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写,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写则合豕膏,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豕膏,即猪脂,欲名猪油。嗌,即咽喉处,为肺气出入之道路。痈发于嗌,影响呼吸,病势凶猛,故叫猛疽。如发于腋下,坚硬红肿而小形如米粒的,叫做米疽。猛疽和米疽,从其所生部位及症状辨证,皆属肺经积热,毒火入侵而成。
  猪脂,气味甘,微寒,无毒,用以泄肺经之积热。《本草纲目》引孙思邈说:“利血脉,散风热,润肺。入膏药,主诸疮。”此痈疽属毒热,尤其是在咽喉部,故宜冷服之,以加强解热的效力,使邪由下而出。后世用猪脂做膏药,即从此方演变而来的。

 翘 饮

  《灵枢·痈疽》篇说:“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灸之,其病大痈脓。治之,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 翘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冷汗出至足,已。”
  败疵,亦称胁痈。李杲说:“胁者,肝之部也,如人多郁怒,故患此疮。”治用锉 、翘草根各一升,水煎三次服,并以蒸气熏之,使能身汗出而愈。
   ,菱角,翘,即连翘。菱角根能清热发汗;连翘根能凉血解毒。《本草纲目》说:“连翘苦平无毒,主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毒。”又说:“主治下热气,益阴精,令人面悦好,明目,久服轻身耐老。”
  此方提出的“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对后世辅助疗法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如仲景用桂枝汤的“温覆”,用防已黄芪汤的“坐被上,以被绕腰下”,用甘草麻黄汤的“慎风寒”等,可见其理法皆来自《内经》。

半 夏 秫 米 汤

  《灵枢·邪客》篇说:“今厥气客于五藏六府,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卫气行于阳则寤,行于阴则寐。如厥逆之气入侵脏腑,迫使卫气行于阳分,不得行于阴分,则阳盛于外阴虚于内而不得眠。治以半夏汤一剂,以除其厥逆之邪,阴阳通调,就可以睡眠。半夏秫米汤是用长流水八升,多次扬之,取在上的清水五升,用苇薪燃火煮之,水沸后,放入秫米一升,和炮制过的半夏五合,以文火继煎至汤一升半,去滓,每次服一小杯,一日服三次,逐次加量,以发生药效为度。如果是病初起,服完药后应静卧,汗出后即愈。病程较久的,服至三次也可以痊愈了。
  半夏、秫米,所以有如此疗效,主要是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半夏味辛,直驱少阴厥逆之气,使其上通于阳明;秫米甘寒,能泄阳补阴,致使阴阳和调,故能治不眠之证。流水千里,扬之万遍(《金匮要略》称为“甘澜水”),取其流畅而无阻滞,以加强药效。

马 膏 膏 法

  《灵枢·经筋》篇说:“足阳明之筋……,其病足中指支胫转筋,脚跳坚,伏兔转筋,髀前肿, 疝,腹筋急,引缺盆及颊,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弛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炭,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噉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治在燔针劫刺,以知为数。”
  经筋分手足三阴三阳,合称十二经筋。这里举足阳明之筋,感受寒邪后所发生的一系列症状为例。寒主收引,热则纵缓。阳明之筋受病,或转筋,或急引,或 僻,或目不合,都是外邪入侵,经筋收引和缓纵所致。所以表现为一侧拘急,一侧缓纵的 僻、目不合等症状。由于经筋不与内在的脏腑直接相连,而布于体表,同时其受寒必因气血之虚,因此,治疗的原则是补虚劫寒,壮阳除阴,通络和肌表,调和气血。“急者缓之”,甘以缓急,故用马膏之甘平,以缓其急。“寒者热之”,“虚者补之”,故用马膏热熨,桑炭火烤以劫寒。再噉炙肉以补其虚。壮阳除阴,调和气血,通经络,和肌表,故用白酒、官桂和烧针劫刺。同时,用桑钩牵引,以正其 僻。正如张介宾说:“马膏,马脂也。其性味甘平柔润,能养筋治痹,故可以膏其急者。白酒、辣桂,性味辛温,能通经络,行血脉,故可以涂其缓者。桑之性平,能利关节,除风寒湿痹诸痛,故以桑钩钩之者,钩正其口也。复以生桑火炭,置之地坎之中,高下以坐等者,欲其深浅适中,便于坐而得其缓也。然后以前膏熨其急颊,且饮之美酒,噉之美肉,皆助血舒筋之法也。虽不善饮,亦自强者。三拊而已,言再三拊摩其患处,则病自已矣。”

寒 痹 熨 法

  《灵枢·寿夭刚柔》篇说:“寒痹之为病也,留而不去,时痛而皮不仁……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 咀,渍酒中,用棉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棉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 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棉絮,複布为複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尺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
  寒邪入侵经络血脉之中,久留不去,以致血脉不行,凝滞而痛。病情严重者,影响营卫运行,致成麻木不仁的寒痹证。导致寒邪的侵袭,乃是命火不足,心血虚损,肝筋失养的缘故。因此,寒痹的治法,必以补命门真火,益肝心血源,通行经络,调和营卫为原则。本方用棉布浸药酒熨贴以治寒痹,是最早的一种外治方法。方中药物,酒性热而悍急,有通行十二经循行肌肤之力。蜀椒赋纯阳之性,为交通心肾的主药;干姜健胃培土,化生血气;桂心引火归源,温养肝筋。三味又得酒力及炭火的热力,装入夹袋中,在针剌前后,熨贴患处,久久施行(三十遍),则营卫通,汗液出,寒痹自能痊愈。此方虽然制作较繁,然其理法,颇有深意。

小 金 丹

  《素问遗篇·刺法论》说:“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本方的炼制方法,是将辰砂、雄黄、雌黄、紫多(金箔),放入乳钵中研细,倾入磁罐中,外用盐泥封好。另在空地上挖一个坑,约尺许,将罐置于坑内,封以薄土,筑实。另用桑柴或桑炭,烧其地面,烧七天,至第八日,候冷,把罐取出,将药刮出,入于另一罐,再埋于地下,以消除火热之气,埋七天,再取出,将药倾入钵中,研细,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服法:每晨当太阳初出时,面向东方,吸一口气,用冷水和气送下一丸,共服十粒。可免受疫疠的传染。
  本方的服食,是采用道家的益气养生法。方中四味药物,特别是辰砂、雄黄,是辟瘟防疫常用的药物。

小   结

  上述《内经》十三方,就其所用药物来说,已包括了动物、植物、矿物三类;就其剂型来说,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就用法来说,有内服、外用;就其功能来说,有用于治疗,有用于预防;就其方制来说,其中的汤液醪醴、生铁洛饮、左角发酒、鸡矢醴、兰草汤、豕膏等六方,属于奇方中之小者;泽泻饮、乌鲗骨藘茹丸、 翘饮、半夏秫米汤、马膏等五方,属于偶方中之小者;小金丹,属于偶方中之大者。这些方剂,不仅有其历史意义,而且其中某些方剂,现在还有其实用价值,特别是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http://hi.baidu.com/yanlinju/blog/item/d022ee248ad9b7014c088d37.html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49:50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中华硕博网核心提示: 摘要从心悸、失眠、经闭三则典型案例,举例阐述《内经》方在临床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内经;医案;心悸;失眠;经闭3MedicalCasesinInternalC
摘要从心悸、失眠、经闭三则典型案例,举例阐述《内经》方在临床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内经;医案;心悸;失眠;经闭
3MedicalCasesinInternalClassic
HeRen
ZhejiangChineseMedicalUniversity,Hangzhou(310053)
Abstract:From3typicalcasesofcardiopalmus,insomniaandamenia,itexemplifiesthedirectingmeaningofInternalClassicinclinic。
Keywords:InternalClassic;medicalcase;cardiopalmus;insomnia;amenia
《黄帝内经》共有十三方。一般常说的《内经》十三方就是指的这些方。曾有人作过统计,这些方中运用的25种药物,包括植物、动物、矿物等。其组方简炼严谨。其制方剂型多,服法也多种多样。这些古方,仍为现代医家所乐用。下面举医案三则。
1心悸(风心、房颤、心肌损害)
患者,女,43岁,初诊2007年10月26日。行动气促、心悸、咽喉干燥,时有泡沫痰,手足感冷,脉结代。心气虚亏,心阴不足。处方:北沙参9g,麦冬12g,五味子6g,炙甘草6g,党参12g,麻仁5g,桂枝6g,生地黄12g,焦枣仁10g,生铁落18g,大枣30g,煅龙牡各9g,4剂。二诊2007年11月1日,10月26日药后,气促心悸等见瘥,大便略干,咽喉燥见轻减。脉结代尚见,处方:党参12g,麦冬12g,五味子5g,炙甘草9g,麻仁9g,桂枝6g,焦枣仁9g,阿胶9g,生地黄12g,生铁落18g,煅龙牡各9g,生姜2片,7剂。
按:此病例,为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证。患者咽嗌干燥为心阴虚;动则气促,口多痰沫、手足冷感又为心气不足。故以生脉饮、炙甘草汤、桂甘龙牡汤、加生铁落四方组成。前3方均为常用方。生铁落为《素问·病能论篇》中方,原书意思指怒狂之病,由于阳气被抑郁而不得疏散所致,宜禁减其饮食,并以生铁落为饮。铁落一物,其基原为生铁锻至红赤,外层氧化时被锤落之铁屑。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王冰注《素问》谓味辛,微温平,此味功能为平肝、镇惊、治癫狂、心悸易惊等。《现代实用中药》称其能镇静、补血,用于神经性心脏病、心悸、睡眠不宁及狂妄惊……。余多用此味于重症心悸。本例之四剂见效,虽有其他方剂之力,而此味亦有厥功。
2失眠
患者,女,31岁,初诊2007年1月24日。头晕心悸、胸闷多痰、口苦泛呕,夜不安寐,舌黄,脉数。阴虚阳亢,痰热中阻,以清热和胃为主。处方:陈皮6g,姜半夏9g,茯神12g,枳实6g,北秫米12g,姜竹茹12g,生草6g,远志5g,红枣6g,生姜2片,4剂。二诊2007年1月27日。药后呕泛已平,夜寐较安,头眩胸闷减轻,惟痰尚多,厚方加减续进。处方:陈皮6g,姜半夏9g,茯苓12g,枳实6g,北秫米12g,浙贝9g,生甘草6g,生姜2片,4剂。
按:头眩心悸,胸闷多痰,口苦泛呕,夜不安寐,眽数苔黄,显然是痰热中阻。所谓无痰不作眩。口苦泛呕则胃不和、卧不安也。以半夏秫米汤合温胆汤清热和胃化痰,故效果亦明显。半夏秫米汤为《灵枢·邪客》篇方。又名半夏汤。认为不眠是内脏受邪气的干扰,卫气行于阳而不能入于阴。治用半夏秫米汤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其卧立至。认为这是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其新发者,覆杯即卧。本例合温胆汤之理气化痰,清胆和胃。用于不眠、呕吐、口苦和或惊悸不宁具有袪痰、镇吐、镇静的作用。
3经闭
患者,女,27岁,初诊5月13日。面色白光白,初潮为15岁。初未能按月行。继而或停闭二三个月。饮食为常,舌质淡脉虚,素体虚弱,血少气滞,宜养血、活血、行气化滞。处方:当归身15g,川芎12g,制香附10g,益母草20g,鸡血藤15g,泽兰15g,柏子仁10g,赤砂糖1匙,另,鸟鸡白凤丸,每日1丸,14剂。二诊2007年7月16日。服5月13日方14剂后,月经已行,量不多,腹痛稍微,时感头眩,四肢不温。但本月经又未行。舌质较常,脉虚。血少气滞,续予处方:益母草20g,制香附10g,当归15g,鸡血藤15g,泽兰15g,柏子仁10g,川芎12g,赤砂糖1匙,14剂。另配下列丸方:乌鲗骨200g,生茜草50g,研末,以麻雀卵适量调和成丸。如黄豆大,每日3次,每次5丸,并嘱多饮鱼汤补养之。服药以后,月经已行。以后遇月经未如期行时,即配服以上汤药及丸药。
按:经闭症,一般认为有血枯、血瘀、寒凝、气滞等数种病因,故而有补血、行瘀、温中、解郁等治法。而实际上此症往往并不由于单纯一种病因引起。血枯往往兼有气郁;气郁往往兼有血瘀等。余常用治经闭者为香草汤。方用制香附、益母草、鸡血藤、当归、泽兰、川芎、柏子仁、红糖或赤砂糖。具有养血、活血、行气、化滞之功,疗效显著。以本方为主,再加乌鸡白凤丸(治月经不调、带下、身体消瘦)。患者服用本方后月事行。而2诊时,除仍以香芋汤为主外。又用了《素问·腹中论》的四乌鲗骨一藘茹丸。此丸用乌鲗骨及茜草(藘茹),以四与一之比例以雀卵为丸,饭前鲍鱼汁送服。其适应症是血枯之经闭。主治妇女精血亏损,血枯经闭、或出血、胸胁胀满,不思饮食、目眩等症。乌鲗骨即海螵蛸,补肾益精、收敛止血、通血脉,治女子血闭。茜草能活血通经脈,治女子经水不通,亦能凉血止血;麻雀卵能益精血,调冲任;鲍血汁养肝化瘀配合成方。(本例病人无法用鲍鱼汁,故嘱多饮鱼汤补养之。)徐灵胎谓:血枯经闭,气竭肝伤,故肝血内结,月事衰少不来焉;乌鲗骨涩血和血,专治血枯,藘茹根行血散血,能开血结。二物一涩一行,咸为入血之品。全赖雀卵养血益阳,鲍鱼养肝涤垢,俾血结顿开,则血枯自润,而经闭自通,何气竭肝伤之足患哉!此濬血调经之剂,为血枯血结之专方。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女科方之安冲汤(白术、黄芪、生龙骨、生牡蛎、大生地、生杭芍、海螵蛸、茜草、川断)治经行时多而且久,过期不止或不时漏下。清带汤(生山药、生龙骨、生牡蛎、海螵蛸、茜草)治赤白带下。方中都用海螵蛸、茜草,取其收敛固涩,兼能化滞之功效。
张璐《张氏医通》说:雀卵功专暖肾,如无,雀肉煮捣可代。鸡卵及肝也可代。可见前代名医对《内经》方药之推崇和关注。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0:42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中医文化--探析《内经》第十四方《黄帝内经》提出了十三首方剂,通称“内经十三方”,为后世认可,并流传至今,现为各种版本的教科书所采用。然而笔者认为《内经》中应该还有一方为几乎所有人所忽视,此方名为“火齐汤”。而欲解“火齐”,须先从“必齐”说起。
  “必齐”释义
  1.《素问·汤液醪醴论》云:“当今之世,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文中“必齐”的解释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①同“并”,《楚辞·九歌·云中君》:“与日月齐光”。意味用汤液醪醴还必须配合毒药攻除内里的疾病,配合针灸治疗外部疾病。②同疾,清代张志聪注曰:“齐,疾也……言当今之世,止知攻疾,而不知调养其正气也。”③今之“剂”字,此处作动词用。即必须按照一定的配制原则,将性味峻烈的药物组成方剂,用以治疗疾病。④当读为资,用也。清代俞樾所著的《内经辨言》曰:“‘齐’当读为资。资,用也。言必用毒药及镵石、针艾,以攻治其内外也。《考工记》或四通方之珍异以资之。注曰:故书资作齐。是资、齐古字通。”⑤“以……为剂。”明代张介宾注曰:“齐毒药,以毒药为剂也……今世道德已衰,疾病已甚,故非毒药不能攻其中;非针艾不能治其外。”⑥通剂。“必齐”指必须服用的药剂。⑦速也。韩永贤据《尔雅·释言》有“疾齐壮也”,注云:“齐,速也。”故认为原文应解释为:如今,必速用药攻胸腹中的邪毒,用锐针艾条治其外,这样才能治好病。
  2.《素问·玉版论要篇》曰:“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色夭面脱,不治,百日尽已。”明·马莳认为:“其见深者,病势深也,必用药剂以治之,二十一日可已。药剂者,如《移精变气论》治以草茎草荄之枝者是也。”而明代吴昆注:“上文色浅者治以汤液,下文色太深者治以醪酒,此言病色见深,则非浅非太,故必汤液醪醴齐治之,而病已之期又倍于浅者。”张志聪将“必齐主治”注为“色见深,其病亦深矣,故必齐毒药攻其中。”清·高士宗直解为“色深则病亦深,故其见深者,必齐毒药主治。‘齐’,合也。即《汤液醪醴论》所谓必齐毒药攻其中者是也。”《素问今释》认为:古齐与“剂”通,指药剂,即《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说“必齐毒药攻其中”也。
  3.清末著名经学家、文学家的孙诒让在其《札移》卷十一之《素问王冰注校》中对“必齐”的解释甚是详细。孙诒让谓:《玉版论要篇第十五》“其色见浅者,汤液主治,十日已;其见深者,必齐主治,二十一日已;其见大深者,醪酒主治,百日已。《汤液醪醴论篇》云:必齐毒药攻其中,镵石针艾治其外也。必齐之义,王氏无注。盖以必为决定之辞,齐即和剂也(齐、剂,古今字,俞读齐为资,未塙)。此常义,自无劳诂释,然止可通于《汤液醪醴论》。若此篇云必齐主治于文,为不顺矣。窃谓此篇必齐对汤液、醪酒为文,《汤液醪醴论》必齐、毒药对镵石、针艾为文,必字皆当为火,篆文二字形近,因而致误。《史记·仓公列传》云:饮以火齐汤。火齐汤,即谓和煮汤药。此云汤液主治者,治以五谷之汤液。火齐主治者,治以和煮之毒药也(《移精变气论篇》云:中古之治病,病至而治之,汤液十日,以去八风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此火齐即草苏之类。《韩非子·喻老篇》: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亦可证)。孙诒让对“必齐”的解释目前被中医界认可,其解释的部分内容为大多数书如《黄帝内经研究大成》所引用于解释《汤液醪醴论》中“必齐”。
  “火齐汤”考证
  首先,《中国医学大辞典》对有关“火齐”为主题词的不同解释:①琉璃之别名;②火齐米汁,治肠胃病方;③清火之剂,伊尹三黄汤;④火齐粥,治痹之方;⑤火剂,十八剂之一。考“黄连解毒汤”来源,历来有不同记载,相传为伊尹的三黄汤或仓公的火剂汤,亦可视为《伤寒论》之泻心汤化裁,即去大黄加黄柏、栀子而成。
  其次,《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有三首火齐(剂)汤:①《张氏医通》卷十六引仓公方,为《祖剂》卷一引伊尹“三黄汤”之异名;②《石室秘录》卷六,组成:石膏、玄参、人参、知母、黄连、茯神、白芥子,主治阳明火热,发狂者;③见于《脉因证治》卷上,方出《肘后方》卷二,名见《外台》卷一引《崔氏方》“黄连解毒汤”之异名。查阅清代张璐《张氏医通·卷十六·祖方》示:“伊尹三黄汤,仓公名火齐汤,金匮名泻心汤,治三焦实热,烦躁便秘,黄连、黄芩、大黄。”
  陈可冀院士等主编的《中国宫廷医学》载有:火齐汤由西汉文帝时代齐国御医淳于意所发明,曾用治疗齐郎中令循病涌疝不得前后溲,齐王太后病风瘅客月孚难于大小溲溺赤,齐北宫司空命妇欲溺不得。三者均属肾热病,故投方获愈,但遗憾的是不知方中药味;俞慎初先生所著《中国医学简史》引周湛然《辨证指归》释,火齐汤即三黄汤,临床用于治疗因肾热而二便秘涩者确有较好疗效。本书又认为火齐汤(三黄汤)现载于唐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中,其组成为大黄、黄芩、栀子、甘草、芒硝,主治:骨极,及骨热病,则膀胱不通,大小便闭塞,颜焦枯黑,耳鸣虚热。诸药相合,能共同起到泻火邪而不伤正的作用。
  尚学瑞在西汉医家淳于意《诊籍》考略中认为该诊籍25案,用“火齐(剂)汤”者有5案,可见其功效卓著,寻其规律,所治证全是热证,尤其用于兼有不得大小便、溺赤之证,原案未载具体药物,推测应当为治疗火病之剂,用寒性清热解毒、泻热通便之类药物。
  《内经》第十四方———“火齐汤”
  《内经》“火齐(剂)汤”,关键是对于两原文“必”是否当为“火”考证。《礼记·月令篇》与《淮南子·时则训》均提到古人的酿酒,如“乃命大酋:禾术稻必齐,麴蘖必时,湛熺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无有差忒。”反映了当时酿酒技术的进步(必齐:酿酒用的禾术和稻谷一定要备齐;火齐:火候必须掌握得恰到好处)。可见,虽然“必字皆当为火,篆文二字形近,因而致误”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孙诒让认为《汤液醪醴论》和《玉版论要篇》都是“火”致误为“必”就是错误的,上面提到的酿酒技术中“必齐”、“火齐”可同时存在。所以笔者认为《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必齐”解释为一定要备齐之义;而《素问·玉版论要篇》提到的“火齐主治”即为“火齐(剂)汤主治”,虽然原文只提到面色“其见深者”应用火齐汤,未给出具体症状或药物但是由火齐汤主治的热证来看患者面色“深”当为其中的主要症状之一。
迅雷论坛 » 中医论坛 » 中医文化--探析《内经》第十四方 资深的祭司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1:23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内经中的炼丹术 分类:灵兰旧典
2007.4.3 18:01 作者:老四 | 评论:0 | 阅读:0
《素问遗篇.刺法论》里记载了一条炼丹方。显然有道家的影子。
“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盒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用药,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盒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内经》治疗措施,多倾向于针刺,为什么这样做?恐怕是和全书的中心立意有关系的。而并不一味仅仅是因为当时方剂还不成熟。(这点在《灵枢》第一篇中就已经阐明了理由,我在〈一个帝王的理想〉中也已经提到。)
但也不是一点没有提到方药,总共全书现在保留下来能够被看到的有十三方,因此也被称为“内经十三方”。从这十三方来看,药物上涉及动物植物和矿物三类,就剂型来说,有汤剂、散剂、膏剂、丹剂、酒剂。已经显得非常丰富了。
当然和后世的伤寒论还是不能相比。
小金丹总共了用了辰砂、雄黄、雌黄、紫金四味药物,炼制方法特别,蜜丸,服用方便,用以预防瘟疫。
炼丹从这个药物的制作过程中可以约略看到,应该分为三种:
第一种:用炉;西游记里面的太上老君就有一个炼丹炉,把药物放在里面炼制;
第二种:用药,这个似乎很少被提到了,不知道确切的方法是怎样的;
第三种:就是本方的制作方法。把药物放在一个容器中,密封好,然后埋在地下,置火其上烧烤。
提到烘烤的火也很奇特,就是,用了一个量词来描述,叫做用“火二十斤煅之也”。二十斤火,其实是说,用燃烧物二十斤,后世多用桑柴或者桑炭。
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量化手段。我们记得孙大圣是被扔在老君炼丹炉里七七四十九天,这个小金丹也是以七天作为炼制单位来计算的。首先,煅“七日终”,等冷却又七日,取出盒子,另外换一个容器,再埋七天,然后研细,这需要三日的时间,再炼白沙蜜为丸,大小就好象梧桐子那样。
小时侯,家的后窗外是学校的小操场,有一排高大的梧桐树,结子的时候,落得满地。子很小,那时常拣来玩。
服用的方法明显有道家的味道:每天早上,面对初升的太阳。吸日华气一口,有些人以为是对着太阳吸一口气。这是不对的。练过道家气功的人会知道,正确的操作是目视初升的红日,然后闭目存想,一团红色的精华,被深深吸进口中,此时服一粒药物,吞一口冰水,连同那团红色精华一起咽下。直达丹田。否则,那口气拿等得到又是吃药又是喝水这么复杂。
然后重复前述动作,总共吞服十粒。
辰砂和雄黄都是辟瘟防疫常用的药物,因此这个小金丹是用来预防瘟疫的。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2:37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刊导航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辽宁中医杂志 >> 1994年08期
十三方剪服缀要傅海燕
---------------------------------------------------------------
文章主题:内经 药物 煎制 中药炮制学
文章内容:!!雨经,蔼物,煎体-】,中药)迮估皿宁中.医杂患00【_2.8,19943.7牛十三方煎服缀要';傅海燕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2弓,5《内经》详于理法,而治疗偏于针灸,对于方药的运用却仅有十三方.十三方中,药物的煎制与服用各有特点,对后世药物应用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拟对此作以介绍.首创甘澜水煎药法甘澜水也称甘烂水,劳水,气味甘平无毒.《灵枢?邪客篇》中"半夏秫米汤方首次用来煎药..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对此《内经知要》言;"千里流水,取其流长源远,有疏通下达之意,扬之万遍,令水珠盈溢为甘澜水,可以调和阴阳."张志聪《灵柩集注》言:用流水千里以外者,所谓劳水也.再扬之万遍,则水性无力,不能助寒水上行矣."可见甘澜水性缓甘柔,能调和阴阳,用它煎煮药物,不助水邪,所以被后世继承下来.如张仲景《伤寒论》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正用甘澜水煎药.《肘后方》用东流水一,二升治疗服药过量而致烦闷.张从正曾用长川急流水煎药,治疗众医不能愈的尿闭证,"一饮立溲",均取其疏通下达之义.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甘澜水的功用,主治五劳七伤,肾虚脾弱,阳盛阴虚,目不能瞑,及霍乱吐利,伤寒后欲发奔豚.2药物的制备趋于复杂中国最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有蒽熨,盐熨,砖瓦熨等法,最复杂的盐熨法是熬夸盐黄,用布裹之,猝醇酒中,逮出以熨头.这些熨法都属于单味药热熨患处,十三方中寒痹熨法所用药袋,则采用多种药物,经多道工序制成.先将蜀淑,千姜,桂心咀后渍淳酒中,将棉絮,白布纳入并加热,5天后取出.反复多次,将药滓与药棉放入布中做成药袋,可热熨针刺之处,以达营卫通,汗液出,寒痹除的目的.这种药袋的制备,比起《五十二病方》有了很大的进步,反映了当时的制药水平已达到较高的程度.?374?3服药方法多样化由于疾病性质与病位不同,服药时间,方法与药物剂量也各有不同.《素问?腹中论》瘀积日久新血不生的血枯证,"以四乌铡骨,一蘑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后饭"即先服药后吃饭.用鲍鱼汁送服,增强药物活血化瘀,补益精血的目的.《素问?病能论》泽泻饮服法亦为"后饭".《素问遗篇?刺法论》中小金丹则采用晨起空腹服用之法,增强身体正气以御邪气,同时用冰水送药起反佐的作用.十三方中用酒送药则更常用.如用酒送服燔治之发,借酒性温热,温经通络治尸厥;饮酒的同时,用酒调和肉桂末敷患处,并热熨逐寒邪,治疗口眼喁僻址;另用酒煎服鸡矢治鼓胀等.药物剂量也有五丸,十粒,"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强饮"等多种,针对病情灵活施治.4注意药后调护药物治疗对于病人的康复十分重要,而药后调护则是保障药物治疗取得成效的关键.《素问?病能论》用生铁络饮重镇下气,坠热开结的同时,要"夺其食",以防放纵多食,生痰助火,加重病情.《灵枢?痈疽篇》用陵翘饮治疗败疵时,强调要"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灵抠?邪客篇》.半夏秫米汤"方治疗不寐时,要求.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二者均通过覆被厚衣等取汗之法,借助药力使邪从汗而解.《灵枢?寿夭刚柔篇》在用药物热熨寒痹后,强调.起步内中,无见风",以防虚邪乘虚而入.这些药后调护法,均被后人采用,并得到发扬.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七方.被覆取汗",但汗出以"微似有汗者宜佳",防止过汗伤津亡阳.服药的同时吃热粥,饮热水助药发汗又可充养胃气,药后忌食生冷,油腻之物,以防损伤脾胃,又是对药后调护方法的一大补充.收稿日期;1994一岫一15±皇辑『覃芳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6:17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谈学习《内经》
i\
岳 美 中
《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典籍,究竟怎样对待《内经》,如何学习,历来有不同的看法。
初学《内经》,第一步要先认字识句。只有把《内经》的难字难句弄懂,能够讲通,才能理解它的含义。这第一步工作,并不容易,一般得有老师指导。例如“炅”字,音“鬼”,又读作“炯”,形容火炎上貌,若不如此,“炅则气泄”即无法理解。 第二步要求深入,深放要靠背诵。象《上古天真论》、《生气通天论》、《四气调神大论》、《金匮真言论》、《阴阳应象大论》、《咳论》、《痹论》、《疟论》、《调经论》等名篇及书中警句,或谈理论、或谈病证,都得细细地背过,天长日久,才有体会。如《异法方宜论》,讲东南西北中五方地土不同,疾病不一,治法自当有别。这一篇理会深了,对不同地域的疾病,治疗就会心中有数。
一部《内经》,主要讲人的生理病理。从四时以定五脏,从生理谈到病理,这是《内经》最大的特点。例如《内经》上讲“壮火食气”,食气就是耗气;“少火生气”,少火就是阳气。少火譬如春季的温暖,春天温暖,生长万物,叫做少火。壮火譬如夏季的暑热,夏月暑湿流金,能够食气,叫做壮火。故人若保持“春天”的生气,病即易愈,一旦由少火而为壮火食气,病即危殆。由此可见,少火系指生理,壮火系指病理,两句话既讲生理、病理,也包含诊断、治疗。医者使人体春气常在,生机自然不息,俗话说春意盎然就是这个道理。只有懂得这种生理病理,才能学好《内经》。
又如《内经》上“亢害承制”一语,十分科学,论生理病理细致入微。亢则害就是壮火,是为病理,但一经承,亢即制,是为生理。譬如水克火,火就不至于过旺;金克木,木就不会太过,这就是承乃制。
《易经》说:“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大哉坤元,万物资生。”没有冬天的霜冻,就没有春天的生气,资始资生,阴阳互根,万事万物,靡不具备。在自然界如夏热没有秋凉承制,必然为疠为害。有热就有寒,无冻不成春,四时气候,春夏秋冬就是亢害承制。其间道理,无非“阴阳”二字,而生理、病理均括其中,所以我主张中医应研读《内经》,而不主张单学生理、病理、解剖,只有从这个上面去悟,才是真正的中医。
《内经》十三方,用法奇异,应该记住,通过临床观察,加以总结。例如四乌贼骨一芦茹丸方,出于《素问-腹中论》,治女子血枯,经不不利,此方可以移治输卵管狭窄。其中乌贼骨味咸性温,能通经络,祛寒温,善破症瘕;芦茹,即今之茜草,可以通经;雀卵甘温,最能旺盛性机能;鲍鱼汁亦为血肉有情之品,除补之以味外,能入肝散血,气臭腥秽,可引诸药入于胞中,亦同气相感之意。四药合用确能兴阳开结,疏化积滞
曾在印尼,治一妇人,结婚二十年,久不怀孕,西医诊断为左侧输卵管狭窄阻塞,求治于我,思索良久,径投本方,服二月后,经X光片检查:左侧输卵管闭塞已通。
又如同篇鸡矢醴方,有人曾经试验,确有显著利水功效,可见古人之方,确系经验总结,读书时于此等处不要轻易掠过。 学习《内经》,当知它与后世方书,虽有联系,区别也很明显,但不必生硬比附。例如《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皆无益处。
学习《内经》,抓住“阴阳”就抓住了纲领。 阴阳是科学的客观存在,是古代朴素的辩证法。阴阳在《易经》上最为分明,所谓“一阴一阳谓之道”。过去的名中医,大多要研究《易经》,今天我们有了唯物辩证法,比古人科学、优越得多,因此我主张要学唯物辩证法,这样才能真正学懂《内经》。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6:49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内经鸡矢醴方医案介绍


内经十三方,当是现今已知最早之古方,其中半下秫米汤,生铁落饮诸方为临床所常用,且疗效可靠.而鸡矢醴一方鲜见运用,观内经原文而又言之凿凿,治效非常,如: 《素问·腹中论》说:“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近阅杏轩医案,竟有治验,且疗效甚佳,今录之供诸君欣赏之.
文曰:莱佣某,初患腹胀,二便不利,予用胃苓汤之属少效,渠欲求速功,更医目为脏寒生满病,进桂.附.姜.萸胀甚,腹如抱瓮,脐突口干,溲滴如墨.揣无生理,其兄同来,代为恳治.予谓某曰:尔病由湿热内蕴,致成单(腹)胀,复被狠药吃坏,似非草木可疗.吾有妙药,汝勿嫌秽可乎?某泣曰:我今只图愈疾,焉敢嫌秽.令取干鸡矢一升,炒研为末,分作数次,每次加大黄一钱,五更清酒煎服,有效再商.某归依法制就,初服肠鸣便泻数行,腹胀稍舒;再服腹软胀宽,又服数日,十愈六七,更用理脾末药而瘳.众以为奇,不知此本内经方法,何奇之有?予治此证,每用此法,效者颇多.视禹功神佑诸方,其功相出远矣.
按:本案用方,乃<素问>鸡矢醴方加大黄,鸡矢利水泄热,大黄荡下湿浊,药虽两味而效力颇专.尤其五更服药,取其空腹,更能充分发挥药物作用.故疗效卓著.
此文转自医方中先生在伤寒论坛发的帖子。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7:40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内经》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53例观察
  提要 失眠是指因大脑兴奋性提高,造成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的不深熟,大都两者并存。失眠者常伴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疲乏等自诉。失眠经常地有时甚至是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是造成患者体质下降、抵抗力减低的直接原因,并是造成多种严重疾病的重要诱因。临床治疗失眠多重用安神之品,然独从安神入手,取效不佳。笔者尊崇《内经》半夏秫米汤,从胃论治,以调和营卫为先机,根据辨证结果加以相应药物,治疗多种失眠,取效满意。
  关键词:失眠 半夏秫米汤加味 调和营卫
  失眠可分为起始失眠、间断失眠、终点失眠三种。失眠者常伴有头痛、头重、头晕、头眩、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跳加速、手颤、身体衰弱和精神疲乏等自诉。失眠的原因可归纳为环境性、身体疾病性、精神性三大类。失眠病人自觉症状的严重性,常与客观观察及检查不一致。
  祖国医学对本病素有认识。称之谓“不寐”、“不得眠”、“不得卧”、“目不瞑”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征。
  对于失眠的治疗,现代医学常采用安眠药、镇静药;祖国医学常从心、脾、肝、肾及阴血论治。笔者以半夏秫米汤为主,从和胃气、调和营卫着手治疗失眠,取效满意。
1.临床资料 本组49例患者为1991年1月至2003年3月十二年间零散就诊的重度失眠患者,年龄23—82岁。49例均除外精神病。
2.治疗方法
2.1基本方 制半夏12 秫米100 茯神30 炒枣仁30 磁石30 水煎服
2.2分型加味施治
实证
(1) 肝郁化火型 症见不寐,入睡困难,恶梦纷纭。可兼见性急易怒,目赤口苦,口渴喜饮,不思饮食,溲赤便秘,舌红、苔黄,脉细而数。
方药:基本方加 龙胆草12 黄芩12 泽泻20 柴胡15 生地10 当归10 龙齿30
甘草6
(2) 痰热内扰型 症见不寐,入睡困难,寐页实,常有饮食不洁之诱因。可兼见头重目眩,痰多胸闷,恶心嗳气,心烦懊恼。舌苔黄腻,脉搏滑数。
方药:基本方加 陈皮10 枳实10 川贝10 竹茹10 黄连6 食积明显者加焦三仙30 鸡内金10
虚症
(1) 阴虚火旺型 症见心烦不寐,入睡困难。可兼见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健忘梦遗,口干津少。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方药:基本方加 黄连6 黄芩12 知母10 白芍30 丹参20 远志6 天冬10 麦冬10 五味子6 山萸肉12 枸杞子20
(2) 心脾两虚型 症见夜寐不实,梦多易醒。可兼见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舌质淡嫩,苔薄白,脉细弱。
方药:基本方加 人参6 桂圆肉10 白术12 莲子20 木香10 厚朴10 柏子仁10 五味子6 陈皮10 炙甘草6
(3)心胆气虚型 症见不寐多梦,易于惊醒。可兼见胆怯心悸,遇事善惊,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质淡,脉弦细或细弱。
方药:基本方加 生晒参6 煅龙齿20 炙甘草6 夜交藤30 远志6 朱砂2(冲服)桂枝10 菖蒲10
3.治疗结果 经治疗49例严重失眠患者均见疗效。其中36例连续服药60剂之内治愈;9例连续服药90剂之内治愈;4例服药后好转,停药后复发,再服药仍有效。
4.典型病例 朱某,女,45岁,农民。2000年6月9日就诊于我处。自述4年前与邻里不和,吵架斗争后即失眠,常常终宵不寐。西药治疗可得眠数小时,然梦魂颠倒,过后益增疲乏;现常口苦、口渴喜饮,尿黄便秘。诊其舌脉,舌红、苔黄,脉弦页数。
此属肝郁化火而致失眠,病理为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成,气郁无火,上扰心神而致不寐。
施以疏肝泻热,安神解郁之法。
方药:半夏10 秫米100 茯神30 炒枣仁30 磁石30 黄芩12 柴胡12 当归10 郁金10 香附10 枳壳10 白芍30 栀子10
生地10 泽泻20 甘草6 7剂水煎服
二诊,6月17日。自述服上方后效捷,现已夜卧怡然,只是仍显口苦、胁胀。察,其舌质淡红,苔微黄,脉稍弦。更方再进:半夏12 秫米80 炒枣仁30 磁石30 茯神20 郁金10 甘草6 水煎服,另配服龙胆泻肝丸,续治10日而痊愈,愈后未间复发。
5.讨论
5.1营卫运行与睡眠的关系
《灵枢. 营卫生会》:“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本句提出了卫气昼行于阳,人即醒寤,夜行于阴,人即于阴,人即睡眠。后文又举老年人与青年人的精力和睡眠情况为例加以说明,认为青年人气血旺盛,营卫和调昼则行于阳,阳分气盛,阳主动,主兴奋,故白昼精力充沛;夜行于阴,阴分气盛,阴主静、主抑制,故白天精力不足,晚上睡眠不佳。
《灵枢. 大惑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帮不暝。”
《内经》名典用祖国医学特有的理论深刻地阐释了营卫运行与睡眠的关系。人类生活的本身又进一步验证了《内经》理论的正确: 一般而言,老年人睡眠时间变短,白天精力欠佳。但是又有相当数量的七、八十的健康老人,注重保健,养生得法,锻炼有度,心情愉快,乃至阴平阳秘,营卫和调,他们体魄健康,起居有常,睡眠时间并未减少;而相比之下又有不少年轻人,喝酒搓麻,或有心情不愉,肝气郁结,终致营卫失和而失眠。
5.2营卫的生成及作用与半夏秫米汤
《灵构.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即明确地阐述了营卫的生成。胃主受纳,其纳入的饮食水谷是营卫之气生成的重要来源,饮食水谷经过胃的腐熟,脾的运化而成水谷精微物质,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主气,司呼吸,宣发肃降,肺朝百脉等作用,生化营卫之气并由此输布全身,使卫气发挥“其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阖”等作用,营气发挥其“化以为血,以荣四未,内注五脏门腑。”的作用。
半夏秫米汤是《内经》十三方之一,由半夏、秫米(又名黄米、黄粘米属于黍米类)二味组成。专用于治疗邪气留滞,营卫失调之失眠证。营卫失调,阳气盛满不得入阴经,阴虚则目不暝,故用半夏辛温通阳,祛邪降逆;秫米甘凉益胃,养营补阴而得大肠。二者共奏泻阳和阴之效使经络通畅,阴阳相和,营卫运行正常而病愈,此乃《内经》:“胃不和则卧不安”之理。
5.3失眠证治疗心悟 笔者受《内经》启迪,认为不寐主要责之于胃。在辨证施治时,纵有肝郁化火、心脾亏虚、心阴不足、心胆气虚、痰热内扰、食滞胃脘等表现,也应以和胃为主,兼顾其他。笔者在半夏秫米汤基础上自拟的治失眠基本方遵《内经》治胃之根本,另加入茯神、炒枣仁、磁石。此三味药性平和,静心安神之疗效肯定且无大寒大热或攻伐伤正之嫌,三药分入心、肝、脾、肾经与半夏秫米合用可入五脏,调三焦,和营卫,疗不寐。失眠之原因很多,不拘于上述若干型,但其方药总不离治胃之根本,见一证遣一药,辨证施治,总能取效。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8:28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前几讲我们讨论了运气学说的一些基本概念,也探讨了传统文化的一些基本思想,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的深入运气,我们就会发现,运气七篇虽然讲了许多病证,可是并没有谈到具体的方药,这也是《内经》·著述的一大特点。由于《内经》的这一特点,由于《内经》只有十三方,因此,现在摘中医的人普遍都认为《内经》时期是理论时期,这一时期的临床研究还不成熟,对于方剂的应用还没有总结出很好的经验。而到了后世,特别是金元以后,临床研究日臻完善,其中一个突出的标志,就是方剂的日益丰富,方剂已从《内经》的十三方,张仲景的112方,发展到明清的多少千方、多少万方。方剂越来越多了,这究竟是中医发展的标志呢?还是中医没落的标志?我在这里作一个大胆的结论,这是中医没落的标志!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只要看一看《皇汉医学丛书》中的医诫就能明白这个问题,这里的医诫有数则,其中一则是关于上工与下工的评定,其曰,“医有上工下工,对病欲愈,执方欲加者,为之下工。临诊察机,使药要和者,为之上工。夫察机要和者,似迂而反捷,此贤者之所得、愚者之所失也。”对照这则医诫,我们可以看一看,后世的方剂越来越多了,简直到了目不暇接的地步,而学医的人也只是越来越关心用什么方治什么病,对于临诊察机,怎么察机,甚至什么是“机”,都不甚了了,这样的“发展”不是导人入下工之途,又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啊,应该引起我们作深入的思考。更不能认为《内经》不谈方剂,就是临床研究的不成熟,这实在是一个天大的误会,不纠正这个误会,我们就难以真正从经典中获取无尽的宝藏。
摘录自:《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 以下内容由 却波渔翁2009年07月31日 07:59am 时添加 -=-=-=-=-
自伊尹制汤液(商汤朝),仪狄人酿酒(夏禹朝),到《神农本草经》的出现,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一直到《内经》时代,临床医生们还很难将这些“神农”品尝过的“百草”驾驭纯熟。正如汪石山在针灸问对中所说的:“《内经》治病,汤液醪醴甚少,所载服饵之法才一、二,而炙者四、五,其他则明针法,无虑十之八九。”《内经》所列方剂(多为单方),只有十三方。
《内经》一书为什么极少涉及方药呢?我们从《灵枢•九针十二原》中,可以窥见一点端倪。《灵枢》在这一首篇文字中写道:“黄帝问于歧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租税,余衰其不给,而属有疾病,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令可传于后世。”故“先立针经。”从这篇文字的字里行间透露出,在粗糙的砭石,和不对应的药物临床的实践中,人们还没有获得自由。这也正是《内经》一书很少涉及方药的原因。

摘自:中医脉诊之谜
10
 楼主| 发表于 2009-7-31 07:59:27 | 只看该作者

《内经》十三方研究资料辑

散剂是极具特色的中药传统剂型散剂,是中药主要剂型之一,分为冲散与煮散两大类。中医认为:“散者散也”,具有迅速布散而产生疗效的特点。从《内经》十三方到明清时期均有散剂的记载,例如:《素问•病能》中曾记载:患者周身发热,四肢倦怠,汗出如洗,怕风、呼吸短促,病名酒风,治以“泽泻、白术、麋衔”合而研末(散剂),每次饭前服“三指撮”,取其疏散风湿之邪;
摘录自:
中药散剂的临床价值及其“微粉”化的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100053)高益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4 04:07 , Processed in 0.06016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