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031|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11-19 19:13: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南京陈斌在 2006/01/05 05:57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早在360多年以前,苏州名医吴又可在《温疫论》中依据古代生克制化的哲学思想,提出了“一药治一病”的大胆设想,认为瘟疫既然是由于特定的疫气所致,人们必定能找到某种特效药物来制服它,最终达到“一病只有一药,药到病已,不烦烦君臣佐使品味加减之劳”的理想境界。吴氏在他的有生之年为搜寻治疗瘟疫的特效药物作了有益的探索与努力。
吴又可“一药治一病”设想的境界是极高的,虽然这个提法通常被认为有违辨证论治之天条,或是认为这一设想不可能实现,从而一直未能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笔者认为,“一药(方)治一病”必将成为中医药学之最高医疗模式。
随着中医药学不断的深入研究,治疗学将可大体分成三个层次: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一药(方)治一病。
初级层次便是辨证论治,这是入门的基础,也是把治疗学导向深层次的基础;往往初学或毕业不久者由于缺乏辨病用药之经验,辨证论治可作为其入门之捷径。但辨证论治先天不足的缺陷日渐显现:1、治疗被动,被证候牵着鼻子走;2、诊断缺乏法律保护,如“肾虚”、“肝郁”等一旦出现医疗纠纷无法辨护,也请不到专职律师;3、对高血压、糖尿病隐匿型者,乙肝带毒者及某些潜伏期病人因无证可辨而束手无策;4、治疗方药不固定,不利于科研内涵的客观性。
中级层次则是辨病论治,这是首先辨别病种、病因、发病阶段,然后明确病证选方用药,寓辨证于辨病之中。现代中医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之后,掌握了辨证施予治的基本规律,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后,开始进入这一层次。如当今许多中医院之专科、专病、专方、专药模式即属于此。辨病论治并不排斥辨证论治,而是将其结合在辨病的前提下,这样也就解决了辨证论治上述之不足。
最高层次则是“一药(方)治一病”的治疗学,那是在大量的辨病、辨证治疗经验的基础上,筛选出来之最优化的、十拿九稳乃至万无一失的疗法。例如从人痘基础上发明的牛痘接种术最终消灭天花,用中药青蒿中提取青蒿素控制疟疾,从蔓陀萝中提取阿托品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等等,都是成功的先例。因此笔者相信,通过我们广大中医药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吴又可“一药治一病”的大胆设想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内变成历史的现实。
同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体质因素的差异、病程阶段的不同以及亚健康状态的存在等,在实施一药(方)治一病主体方案的前提的同时尚宜结合辨证施治疗法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从这个意义上讲,辨证施治尚不可扬弃,仍然是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2
发表于 2003-11-19 20:21:3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好构思!好文章!
欢迎!欢迎!
3
发表于 2003-11-19 21:51: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还原论能解决所有问题吗?
4
发表于 2003-11-20 20:10: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先生为指明提高诊疗水平的良方。尤其在时行病方面。
5
发表于 2003-11-23 04:50:31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3/11/23 04:52am 第 1 次编辑]
随着中医药学不断的深入研究,治疗学将可大体分成三个层次:辨证论治→辨病论治→一药(方)治一病。
    世界上事物的发展,大多是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感性向理性,而先生认为中医治疗学的发展,却是应该反其道而行之。用一种药专门治疗一种病,如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一相对,药到病除。如此简单明了,岂不快哉!但病情的诊断,还是必须要准确,否则怎能对应无误,丝丝入扣?药物的选用还得必须辨认正确,排除假冒伪劣,否则张冠李戴,文不对题,岂不要制造冤假错案?要辩病,首先还必须正确确定每一种疾病的概念,每一种疾病要有特定的鲜明的定义,否则人言人殊,各持己见,行不成统一的认识和理念,也达不到辩病论治的目的。
    先生的意见,很有创意,但真正实行起来,还要有许多的工作要做。
6
发表于 2003-11-24 02:21:20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一病只需一药,无烦君臣佐使之劳,是吴又可的理想,与后起的西医外感病治疗思想颇相同。
不过,这种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思想方法,不是全能的。此种思路的前提是,一病只有一个原因——即致病因素是单一的。实际上,即便是外感病,也不是单因素过程。制约外感病发病的因素有三:正气、病菌、气候环境。治疗上自然不能只顾一个方面。西医的抗菌素和免疫手段确实后来居上,消灭或控制了许多外感病。但是,当正气不足是发病的主要矛盾方面时,就不能一病只用一药。这时就用着了扶正祛邪法——中医比较擅长的。扶正祛邪不是只用一种中药。
至于,多因素、多环节致病——比如现代流行病,在理论上就不是一病只用一药能解决的。
当然,本贴的见解还是颇有可取之处,中医需要在这方面多做些努力。不过有些问题,只在中医范围内发掘不大可能找到某种药物——准确说是其中的某种有效成分。比如,有机磷中毒,可以从中药中发掘出颠茄(洋金花),但是不可能发掘出解磷定。
拙见以为,总地来说辩证论治还是中医之长——自然也不是万能。比如中医早就知道常山、蜀漆、青蒿治疗疟疾,但终于没有只用这些药物,而是使用复方,其中往往不含常山等。
又,浅见以为,达到第三层次所需要的方法是分析的实验方法,西医和中西结合医,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很多问题已经解决。解决了的问题,就不必再重复,拿来就是了。因此,需要做的是至今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只是,剩下的单因素问题已经不太多了。
7
发表于 2003-11-24 06:00:49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至于辨病论治,至今仍是中医的一个bug,也是中医的一个死穴。中医总以辨证论治为能事,但若谈及辨病论治则常常张口结舌,捉襟见肘。有时不得不依附在西医马尾上苟延残喘,真是可怜又可悲!西医临床总是先要明确诊断--确定是何病,检查手段虽多,考证虽然繁复,有时本地不能解决,不惜千里奔波,到外地到京城等有条件的地方去确诊,只是为了明确诊断--确定一个正确的病名。而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进行一系列的规范治疗了。这方面就是中医不能企及的地方。中医的病名虽有,但不规范,不准确,不统一,且常常以症代病,甚麽咳嗽,水肿,发热等等,局外人常感到不可捉摸,模糊不清。所以医院里开诊断证明书,都要以西医的疾病名来为准。中医要想达到“辨病论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诸公尚需努力!
8
发表于 2003-11-24 15:31:5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本贴以及千秋雪同道所论,实际上是(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怎样处理辨病与辩证的关系的问题。说辩证论治是中医的一个BUG,自然也有道理。但历史给我们留下的遗产就是这样。从理性上讲,我们应该重视辩病——找到准确的病因。家乡的群众都知道“病怕无名”(还有疮怕有名),就是说明确诊断很重要。中医诊断,即使有了病名,一般也不很准确。比如“太阳中风”“邪在气分”就仍然是一种类概念——即多种病因可以导致这种“病”。那么该怎么办呢?不知道千秋雪同道是否赞成辨病与辩证相结合的模式,有的同道是很反对这样做的。但是在下不知道,此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比如,结核病,我们还能找到结核菌之外的病因,供中医辨病吗?血吸虫、疟疾甚至乙肝病毒等等,恐怕更难找到西医已经认识到的病因之外的病因了。总之,如果不赞成结合西医知识,就是我们为自己出了个两难命题,怎么做都不对。很希望听到更多的见解。
9
发表于 2003-11-24 20:25:07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这个贴子最后由千秋雪在 2003/11/24 08:27pm 第 1 次编辑]

   中医讲究“治病求本”,同时又推崇“辨证论治”。一种疾病应该只有一个病“本”,而一种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情况,又可以表现出许多的“症”,中医常常重视“症”的研究和处理,而忽视或放弃对“本”的追究。这确实是中医的缺陷之处。比如肺结核病,中医会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分别进行“辨证施治”,同一个病人的同一种疾病,常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医生面前,采取不同的治则,开列出不同的方剂,令人眼花缭乱。而西医,只要明确是结核病,不论患者是男女老少,还是东南西北,哪个医院的医生,都会毫不犹豫,千篇一律地采取抗痨治疗。只要结核菌不灭,就抗痨不止。中医固然灵活、机动,但在“治病求本”上,是不是应该再深入些,专注些?
    常言说“万变不离其宗”,每一种疾病,其症状变化虽多,但也应有一定不变之处。为什么中医就不能针对疾病的“宗”,来下定义,来制定治疗方案呢?
10
发表于 2003-11-24 20:38:4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疗学三大层次谈

下面引用由千秋雪2003/11/24 08:25pm 发表的内容:
   常言说“万变不离其宗”,每一种疾病,其症状变化虽多,但也应有一定不变之处。为什么中医就不能针对疾病的“宗”,来下定义,来制定治疗方案呢?
对了,千秋雪真是一言中的.
每一种疾病,其症状变化虽多,但也应有一定不变之处。
这是至理名言.每位中医人士要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找出病证的不变之处,对症下药.
全球中医药论坛所讨论坛的目的就在此.
全球中医药论坛的目标就在此.
每一位中医人士的努力方向就在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18:26 , Processed in 0.0533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