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88|回复: 5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23 17:33: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ADMINOPE=南京陈斌|马垂宪|威望由 0 增加至 1|佳。|1248358114][这个贴子最后由马垂宪在 2009/07/23 05:36pm 第 1 次编辑]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也从发热疾病的纯中医治疗说起
                               马垂宪  
     《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4月16日发表的郭博信先生写的《中医是“强调治疗的医学”》一文,以纯中医治愈1例“川崎病”来批驳作者的“中医学习西医是临床实际所需”的观点。就算郭先生药到病除的发热病人是“川畸病”,然而一战一役的胜利岂能说明整体战略思想的正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在笔者也从中医病房开展发热诊治的实践,看中医学习西医是不是临床实际所需。
  先说诊断:
    发热病人入院后必须尽快做出西医诊断,不仅西医院,而且中医院也必须如此。
   一是国家法律的要求。因为对于发热病人必须尽快鉴别是否是传染病。如果是传染病一是要立即上报,二是要马上隔离。否则,延误诊断造成传染病流行,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危害,医生将成为千古罪人。
   二是医疗安全的要求。对于一个发热病人来说,既可以是感染性疾病,也可以是风湿性疾病、血液性疾病、肿瘤性疾病,其治疗难度和预后大不一样。可以是体温虽高但危险性不大的疾病如病毒性感冒,也可以是体温不特别高但病情危重的疾病如结脑等传染病。如延误诊断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甚至危及性命,也是导致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
   三是病人的要求。现在的病人到医院看病第一要求就是“求个明白”、“给个说法”,也就是要个西医诊断。住院3天诊断不清病人就会不满。如再疗效不隹,肯定病人要求转院。如误诊而造成死亡,病人绝不干休。
   四是国家中医管理局的要求。因为国家中医管理局制订的中医病历书写格式中就有“西医诊断”这一栏,病人住院后要做出中西医双重诊断。西医诊断不正确是医疗质量不高的一种表现。
   五是中医科研的要求。有正确西医诊断的中医验案才是有价值的医案。比如郭博信先生所举的“川崎病”治验一案,就不能令人信服。其一是体温下降并不一定就是中药的效果,因为患儿已用抗生素和激素数天,发热也应该退了。在段学忠所著的《风湿病学》一书中就指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本病的有效药,多数病人在用药3~5天内体温下降或恢复正常,皮疹及关节痛也消失。”其二是据笔者治疗该病的体会,中药对该病有很好的疗效,但绝非是一散一清就能速愈的疾病。其三是川崎病很少有以发热和咳嗽为主诉的。我认为该患儿的诊断倒像是呼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高烧咳嗽,皮疹是抗生素引起的药物疹,而淋巴肿大由病毒感染引起,这在儿科不乏其见。川崎病的诊断主要靠排除诊断,大医院的诊断并不总是正确。我之所以对此重笔异议,是想说明中医写验案时也还是懂点西医知识好。
    为了西医诊断需要做各种西医辅助检查。有的病人尚需骨穿、腰穿、胸穿等,中医还必须掌握这些操作技能。还需能看懂西医各种检查异常的意义。当然更要熟练各种发热疾病的西医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一切都是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西医知识,想不学习能行吗?
再说治疗:
    是否因为以中药为主治疗发热疾病就不需要西医知识了呢?也不是。
   一是为了治标。西医对症状的控制疗效强于中医。当中药治疗中患者突然发生某些病情变化,比如出现惊厥、抽搐、呕吐、烦躁、头痛等症状时,尽管中医用刮痧、针灸、放血等也有很好的疗效,但有的病人不愿接受,要求使用西药治疗,医生能够拒绝吗?
   二是为了救急。当出现危症如脑部感染病人因脑水肿出现喷射性呕吐、剧烈头痛时,为了防止脑疝形成,为了救命,可以配用中药,但必须刻不容缓,立即用西药脱水降颅压。而当出现脑疝、呼衰、ARDS或心跳骤停时,更必须以西医救治为主,因为抢救是西医的长处。
   三是为了“治人”。某些疾病尽管中药有很好的疗效,但有时病人要求配用某种对该病也有良效的西药时,也不能执意坚持“纯中医”治疗。如对流脑的治疗,在用中药的同时常被要求配用西药抗生素。这种“中西医结合”不是治病的必须,而是“治人”的必须——为了满足病人心理需求,而且中西药合用常可取得更佳疗效。
   四是为了增效。中药并非万能,有些发热疾病西药疗效比中药更好,其治疗就必须加用西药。这是患者的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要求。如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就应该以西药抗痨为主,中医防治西药副作用为辅。又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期,高烧伴肾功能急剧下降时,就应果断地、及时地用大剂量甲强龙冲击,可使病情戏剧性好转,肾功能很快恢复正常。如果硬坚持纯中医治疗,冲击仅稍延迟几天,就可能肾脏增生的新月体纤维样变而再也不能逆转,肾功能永远得不到恢复。那样病人就只能终生依靠肾脏替代疗法维持生命,即使病人不责备医生,医生也会愧疚终身。
   由上可知,中医搞病房工作离开西医知识寸步难行。当然如果在门诊工作,那就另外。因为到中医门诊治病就是为了吃中药,疗效好你可继续让我看,疗效不好请你另找高明。责任不大,压力很小,纯中医治疗有何难哉?这就是一些人可以高唱“纯中医”的原因所在。
其实在门诊看病,如果能懂点西医,诊治会更安全,更利患。笔者今年治疗了一位中西医久治无效的糖尿病合并肾病、心肌病的老人。患者高度水肿,身软乏力,起坐人扶,形寒畏冷,不能平卧,脉沉细无力,无根无神无胃气。是典型的肾阳衰微,气不化水证。在门诊以真武汤加减纯中药治疗。虽然症状逐渐减轻,但总是不能完全缓解。于是不断将药物剂量加大,当扶正药日用量增至附子240克,干姜60克,人参40克,黄芪80克,桂枝30克时,病人非但乏力未继续减轻,反而又复加重。笔者认为可能和血钾有关,及时动员患者做了电解质检查:血钾8.62mmol/L,病人心脏随时有停跳的危险。于是立即停服中药,以西药对抗、转移、排泄体内的钾离子。血钾正常后又继续中药治疗。中药补养药中含有大量的钾离子,如果不懂西医知识,不明钾离子数值的意义,中药仍继续服用,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中医如果居隅而安,可以不“劳心费力再学习西医,提心吊胆地再运用西药”,只要学好中医在门诊看病也可应付。然而我们中医总不能每天蹲在门诊当“游兵散勇”,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抱着“西医能治好他的病他找中医来干什么”的思想,甘心充当西医的“替补队员”,随着西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阵地将愈来愈萎缩,中医学也会愈来愈被边缘化,最后必将走向自然淘汰。中医必须自强自立。因为“纯中医已无能力包打天下”,所以认识到这一残酷现实,我们就应该在极力挖掘中医潜力的同时,还应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不断完善中医服务功能,让我们中医也能打“攻坚战”、“阵地战”、“持久战”,把中医病房办得有声有色,把中医事业做大做强,使我们中医在医疗市场划分中占有的份额尽量多一些,让中医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现代社会,中医对西医知识掌握得愈多,就愈能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领域,游刃有余地发挥中医作用。“西医是锦,中医是锦上添花”,中医只有与西医结合起来才会获得凤凰涅槃般的重生。
    无庸置疑,中医机构要突出中医特色,必须强调强调再强调。中医机构如无中医特色就自身失去了存在价值,肯定迟早会被医疗市场所淘汰。但中医学点西医知识并不就意味“不在中医特色上下功夫”。张锡纯学了那么多西医知识,难道你能否定他在中医上的成就吗?张锡纯用了不少西药,难道他就成了“不会辨证用中药的挂牌中医”了吗?所以看问题不能那样绝对。肯钻不肯钻中医不在于学不学西医,而在于对中医热爱不热爱。如果学西医目的是为了发扬光大中医,不仅不应该口诛笔伐,而且还应该大力提倡。他们才是真正有责任心的中医,才是真正有素质的现代中医,才是真正的“铁杆中医”,才是真正的中医脊梁,才是真正的中医发展领军人物。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医学西医用西药,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临床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医之补充,是中医之必须,是中医前进的必然。只要一切为了患者,一切从实际出发,不要纸上谈兵,这一切难道还“令人匪夷所思”吗?

                                          山西盂县人民医院(045100)
2
发表于 2009-7-23 18:17:14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疑难病治疗思路及方法

□ 宋哲娥 重庆三峡学院

  疑难杂病有五个特点:久治不效;身患多种疾病;兼症或并发症多,且同时有几种主症;脉诊与舌诊、主观症状与客观检查互相矛盾;对药物反应不正常。疑难病之难,不是难在无证可辨,而是难在证多杂乱,难分难辨,难以定论,无从下手。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除了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外,还总结出了几条治疗疑难病的思路和方法,以供同道参考。
  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
  中医学是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自然辨证法指导下,从宏观上来认识人及人体疾病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仅凭医生的直观感受和病人自觉症状诊断疑难疾病,显然是不够的,现代医学检测手段(影像学、病理学、基因诊断学)的运用,对于揭示疾病的本质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是前人不可想象的。在此背景下,不少医家注意到,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不仅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而且在某种程度上的确能提高中医临床诊治水平。如肝硬化腹水,属于中医四大难证之一,按传统的中医理论认识本病,病位在肝、脾、肾,病机为气滞、血瘀、水停,但疗效并不理想。现代医学认为肝硬化腹水的产生,主要是门静脉循环障碍,致使血管中水分渗出腹腔所致,同时肝功能损伤引起的血浆蛋白降低,亦是形成水肿、腹水的重要原因。所以结合现代医学的微观辨证方法,运用活血化瘀法能减轻或降低门静脉高压引起的血管瘀滞状态,回缩肝脾,以消除腹水。对于难治性腹水患者,输入适量的人体白蛋白,可以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循环血容量,从而加强利尿作用,减少腹水量。基于以上中西医认识,融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为一体,辨证用药,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于始终,大大提高了疗效。
  中医临床疗效的判断决不能仅满足于症状的改善,还必须结合微观指征的变化,方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果,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客观显示度。
  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
  辨证是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横向认识,或同一疾病的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分别认识。辨病是对疾病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纵向认识,有助于抓住贯穿疾病整个过程的基本矛盾。
  从客观上讲,辨证是对疾病进行动态的观察,是对疾病程序的诊断。然而中医学对证的认识只能依靠直观感觉来作归纳、分析和判断,不能在某些问题上,特别是对某些局部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深入。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中医的辨证若能结合西医辨病,把证和病有机结合起来,把西医的病理解剖和各种现代理化检查指标纳入到中医的辨证中来,就可弥补中医的局限性。同时中医辨证亦可以弥补西医的不足,如西医诊断无病但患者感觉不适,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疑难病但疗效不佳,用中医中药来辨证治疗,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两者之长,寻求自己发展道路,这是时代赋予我们中医辨证的新内容,也是中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条道路。
  辨疑不惑  治难不乱
  医者应博学多识,多读医书,浏览诸子百家著作,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善于捕捉四诊八纲信息,哪怕是某一细小的症状也决不放过,有了信息素材,才有证可辨。认真总结前医或本人的治疗得失,注意参考、借鉴前医辨证思路,力求无误。针对疑难病错综复杂的特点,要抓住主要矛盾,不可贪多求快。对常用方剂和药物的性能功用、药力强弱要深刻认识,娴熟使用,觅方出奇制胜,或采用游击战术,或采用持久战术,有胆有识,有方有守,擅用单方、验方。当一方一法治疗复杂病感到疗效不佳时,可吸取中医各种疗法之长,协同作战,如外治、针灸、推拿、按摩、气功等,或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总之,医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正确的辨证方法和灵活的治疗思路,不断探索总结辨证论治的方法技巧,找出“证”的本质,自可得心应手。

3
发表于 2009-7-23 18:19:5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经验之谈,有理有据,值得重视。
4
发表于 2009-7-23 18:55:4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不必强求,不必一刀切。有一部分中医保持纯中医也是必须的,毕竟一个人的能力有限,现在中西医还没有达到融合的程度,运用西医思维使用中药非常困难,容易发生错误,所以,纯中医还应当发扬,以保障真正的继承!
      中医应当学习西医,同样,西医也应当学习中医,以便更快地实现中西医融合!
5
发表于 2009-7-23 19:37:41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这个贴子最后由仁海中西医在 2009/07/23 08:00pm 第 2 次编辑]
下面引用由马垂宪2009/07/23 05:33pm 发表的内容:
             当然中医如果居隅而安,可以不“劳心费力再学习西医,提心吊胆地再运用西药”,只要学好中医在门诊看病也可应付。然而我们中医总不能每天蹲在门诊当“游兵散勇”,打“游击战”——“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抱着“西医能治好他的病他找中医来干什么”的思想,甘心充当西医的“替补队员”,随着西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阵地将愈来愈萎缩,中医学也会愈来愈被边缘化,最后必将走向自然淘汰。中医必须自强自立。因为“纯中医已无能力包打天下”,所以认识到这一残酷现实,我们就应该在极力挖掘中医潜力的同时,还应取西医之长,补中医之短,不断完善中医服务功能,让我们中医也能打“攻坚战”、“阵地战”、“持久战”,把中医病房办得有声有色,把中医事业做大做强,使我们中医在医疗市场划分中占有的份额尽量多一些,让中医为人民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得何等好呵!
这才是一个真正中医对如何处理中、西医理论辨证关系的客观态度。那些不敢与西医抗衡的、反而固步自封、自我陶醉的所谓“中医”们,充其量,要么是年令过大,跟不上医学发展的步伐;要么,就是目光短浅;要么就是别有用心之徒,想让中医沉浸在赞美声中慢慢地自杀。
任何有生命力的学科,都是要及时地、主动地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营养,否则就是自寻死路,中医同样也不例外。
中医理所当然地应该积极主动地吸收西医之长、现代科技可为我所用者,这已经无需再做无谓的无休止的争论了。中医界的精力应该用在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去同西医一起解除患者的病痛。
中医与西医的关系是兄弟加战友的关系,应该是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共同提高,如此将在有利于中、西医双方的同时,最大受益者应该是患者。可以毫不避讳地说,任何挑拨中、西医不团结的行为,都不是一个真正中医人的行为,那只是假以中医人的名义,而行破坏中医之实。在中医论坛中,应该坚决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决不能无休止地自残式地大量浪费中医群体的宝贵时间。中医论坛应该始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可以纯而又纯,也可以“杂交”。也可以将西医看成是中医的一个重要学术流派,是否学习,任中医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酌情处理。任何人可以独自坚持纯中医的思想,但不得在论坛中恶意攻击西医。
建议管委会给本篇文章加精。同时郑重提议将该文章做为进入中医论坛会员的必读,以期统一中医会员的思想,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将主要精力真正用到发展中医事业上来。
6
发表于 2009-7-23 20:16:1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反对,西医才必须懂中医,本人学西医的,转行了,学中医了,从中医基础辨证与即辨症均未遇到凝难杂症,还赶肯定.
7
发表于 2009-7-23 21:39:43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下面引用由石依2009/07/23 08:16pm 发表的内容:
反对,西医才必须懂中医,本人学西医的,转行了,学中医了,从中医基础辨证与即辨症均未遇到凝难杂症,还赶肯定.
请问先生,什么叫疑难杂症?
8
发表于 2009-7-23 21:58:26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下面引用由仁海中西医2009/07/23 09:39pm 发表的内容:
请问先生,什么叫疑难杂症?
恩,发热是吧?您NB,麻烦您先把下面的搞清楚处理好,需要的话还可以给您找很多。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27682.shtml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28223.shtml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53201.shtml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42802.shtml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716212.shtml
9
发表于 2009-7-23 22:27:22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在想下,中医真难找凝难杂症.只有很多很难治病,那就太多了.如癌症、中风也可算一点吧.
10
发表于 2009-7-23 22:27:28 | 只看该作者

不是中医之西化,而是中医之必须

下面引用由古墓厉影2009/07/23 09:58pm 发表的内容:
恩,发热是吧?您NB,麻烦您先把下面的搞清楚处理好,需要的话还可以给您找很多。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27682.shtml
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100/628223.shtml
http:// ...
哈哈,是石依 先生N吗,
下面引用由石依2009/07/23 08:16pm 发表的内容:
反对,西医才必须懂中医,本人学西医的,转行了,学中医了,从中医基础辨证与即辨症均未遇到凝难杂症,还赶肯定.
请石依 先生给厉影先生上上课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1 20:28 , Processed in 0.0875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