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562|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 11:16: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9/01 11:23am 第 1 次编辑]


为了繁荣全球中医药论坛文化,活跃网站气氛,促进大家相互间的了解,便于网上网下沟通交流,现推出《论坛人物专访》栏目。
时间规定:不定期。
采访人选:会员推荐或自荐(须征求当事人的意愿)。
采访方式:由大家提出各种问题,被采访的人跟贴回答。希望大家踊跃跟贴,提出想知道的问题,被采访者要主动配合,积极回答大家的问题,并且尽量将问题回答的详细一些……
采访对象:本期的专访对象XXX,请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哈。
一、自我简介;
二、个人主要学术思想或观点;
三、事业与人生之心路历程;
四、推荐书目;
五、推荐医家(古今);
六、业余爱好;
七、论坛感悟与建议;
(以上问题以自愿答复为主,可全部,可部分)
八、会员提问……



第二十八期专访对象——王叔文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 11:20:0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发言人在 2009/09/01 11:22am 第 2 次编辑]


王叔文原创帖子整理
[原创]浅析《伤寒论》中利小便法的应用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1958
[原创] 张仲景方对现代《方剂学》的影响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2077
[原创]《伤寒论》著论方法对后世的影响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2182
[原创] 分经用药是张元素的用药心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2341
扁鹊与《难经》(原创)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08
(原创首发)应该正确对待《伤寒论》厥阴病------与吴松溪先生商榷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09
[原创]《伤寒论》对大小便关系的认识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11
[原创]《伤寒论》渴证初探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15
[原创]不能再糊涂下去了——与网友处士交流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16
[原创]仲景治疸八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61&topic=1119
[原创]谈对“女劳疸”的看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8&topic=9971
[原创]五苓散的应用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4&topic=2133
[原创首发]五苓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4&topic=2142
[原创] 也谈对“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理解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topic=12539&show=25
[原创]一本简明实用的中医入门教材------一谈《医学传心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2021
[原创]  荟萃精华的治病主药诀 ------二谈《医学传心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2027
[原创]  提纲挈领的“病因赋”——三谈《医学传心录》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2028
[原创]学习和应用中医的一些体会——兼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问题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11&topic=2031
二十年消渴案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8&topic=5251
[中医文化大家谈] 李绛和《兵部手集方》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50&topic=2384
(首发)“取消中文”可以吗?——从汉字“心”谈起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23&topic=1257
发扬五四精神 繁荣中医学术
http://www.gtcm.info/cgi-bin/topic.cgi?forum=73&topic=9
3
发表于 2009-9-1 12:06:17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本帖最后由 王叔文 于 2014-6-21 09:23 编辑

感谢论坛抬爱,经历平凡,有失所望。愿与大家诚恳交流!

-=-=-=-=- 以下内容由 王叔文2009年09月01日 02:16pm 时添加 -=-=-=-=-
因为无所建树,所以打算将我自学中医的一些经历谈一谈,希望大家能从中吸取些经验和教训。手头找到一份1995年写的“自学中医的经历与体会”,稍作修改。分段发帖,望大家批评指正!
4
发表于 2009-9-1 12:11:1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欢迎王先生登坛亮相。据说王先生并非中医执业人员,只是中医爱好者而已,不知确否?
5
发表于 2009-9-1 12:18:44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谢谢铁骨先生回复!在学术上,我永远是中医爱好者。实际上,也不敢说是称职的中医执业人员,只是在《医师法》颁布后,被认定为中医执业医师。(网上可查)
6
发表于 2009-9-1 12:27: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叔文在 2009/09/01 00:28pm 第 1 次编辑]

                          自学中医的经历与体会(1)
                                王叔文
自我介绍:本名王树文,网名王叔文,河北省石家庄市赞皇县人,中医执业医师,1976年在赞皇县五·七技校(现赞皇中学)红医班启蒙学医,1977年参加本村合作医疗站,任乡村医生(原称赤脚医生),迄今三十二年,1981年在赞皇县卫生学校中医班学习一年;曾先后参加成都中医刊大和光明中医函授大学的学习,获毕业证书;1992年通过河北省中医专业自学考试,取得大专学历。1999年获中医本科学历。1998年被认定为中医执业医师。1983年与侯占军等人创办赞皇中医学社;并主编了5期《中医之春》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后受聘赞皇卫校讲授中药学和方剂学,为赞皇县中医学术气氛的活跃及人才培养做了不少工作。1982年自办诊所至今,近年致力于中医胃病的研究和防治。进入新世纪,面对中医药事业种种不景气,一度意志消沉。今年一月,无意中浏览中医网站,发现了众多为中医药事业奔走呐喊的网友,重新唤醒了为中医复兴而奋斗的意志。虽然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愿做沧海一粟,为中医药事业增砖添瓦。
7
发表于 2009-9-1 13:57:1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王叔文先生潜心于中医药研究,学识丰富,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尽心尽力,令我们十分敬佩!
8
发表于 2009-9-1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下面引用由中医药最伟大2009/09/01 01:57pm 发表的内容:
王叔文先生潜心于中医药研究,学识丰富,为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展尽心尽力,令我们十分敬佩!
先生过奖了!但我对中医药事业的一片赤诚,日月可鉴!看到先生的网名,我很高兴,也很赞成,欢迎多多交流!中医药最伟大,将来一定会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谢谢先生!
9
发表于 2009-9-1 15:05:13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这个贴子最后由王叔文在 2009/09/01 03:06pm 第 1 次编辑]

                        
                         自学中医的经历与体会(2)
    严格地来讲,我不能算是完全的自学者,因在我学习中医之始,即有王双群老师为我启蒙,后来又长期得到赵玉辰老师的指教,在叙述自学中医历程之前,提起我的启蒙老师,实为饮水思源耳!  
                          一、  立志学医
    我生于一九六零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周岁学步时,得了脊髓灰质炎;失治而落下双下肢残疾的后遗症,不能进行体力劳动。一九七六年,在上高中时,闻学校拟成立红医班,以学医为主,兼学文化课,为今后生计,即报名上了红医班。时为“文革”后期,老师和学生均无暇教与学,而热衷于搞所谓大批判和生产劳动。幸当时教我们中医课的老师王双群先生,是一位责任心极强的老师,在当时的环境中,敢于要求学生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因为王老师要求学生必须背诵相当数量的中医歌诀,并遭到某些同学的非议,先生不无幽默地回答:“不死记硬背,活记软背也行,但必须记住”。先生在战争中负伤,属根红苗正者,因此,无人去进一步发难,这对于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利的。那一年我背完了《珍珠囊药性赋》《汤头歌诀》以及一些针灸歌赋,初步接触了一些辩证论治方面的知识,为今后自学深造打下了基础。
10
发表于 2009-9-1 15:11:4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十八期——王叔文

王树文先生能自学本科,让人敬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13 14:24 , Processed in 0.1688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