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被人偷换的概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1-19 08: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被人偷换的概念
“治未病”在我国中医界掀起一股热潮是始于200 7年,当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吴仪在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讲了一段话 ,对中医的“上工治未病”结合中医工作进行了了一番阐述,她是这样说的。她说:“在这里,我特别提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也就是防患于未然。如果预防工作做得好,身体强壮,抵抗力增强了,不生病或少生病不是更好吗?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讲话中吴仪强调的是“上工治未病”是要求中医界深入发掘、整理、研究、发展中医学中“上工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和养生方法,在旧医学模式向新的医学模式转变的过程中,为增强人的体质,争取不生病、少生病,为人类健康做出新的贡献。然而她的初衷被一些人引入了岐路。不是把重点放在发扬中医的养生学和中医的养生方法上,仍然是把重点依然放在治已病上,与旧的医学模式没有两样。
“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是属中医的养生学范畴,未病就是无病,就是健康。上工的职责就是指导人们学习养生的思想和实施养生的方法,增强人的体质,不生病、少生病。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上工治其未生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讲的再清楚没有了。中医医生被分为三类:上工、中工和下工(后来又称为上医、中医和下医)上工是治未病的,是中医主管养生学预防学的专家;中工和下工则是治已病的,是主管治疗学的专家。现在一些人把“上工治未病”说成是“中医治未病”,偷换了概念。治未病不是上工的职责了,成了笼统的中医,未病的概念也随之改变,这就有了“未病包括无病、欲病未发和已病未传”的论点。中医治未病就成了养生学到治疗学的整个过程。於是“人体的健康状态包括已病状态”,“未病包括已病”的论点在中医界真有“黄钟丧尽,瓦釜雷鸣”之势。
为了说明他们的论点,说明治未病不是中医的养生学,提出了治未病是治未病的脏腑。引用了难经和金匮要略的观点。一是据传是由扁鹊著的《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脾,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焉。”二是张仲景《金匮要略》:“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中医五行学说的精髓是谈的中医五脏系统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一个是生理的相生相克,一个是病理的相乘相侮。见肝之病当传之于脾就不是完全成立的,传还是不传这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如果脾气实就不会受肝之邪,所以张仲景说:“四季脾旺不受邪,勿补之。”难经的这个“当”字就用的不对。我们在临床上有个证叫“木火刑金”是肝病传给了肺就是明证。何况这一条后面的话就更不可思议了。“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这段话就更不着边际,中工也是非常高明的医生,何以能见肝之病不知相传一心治肝。按扁鹊自已的说法,他的二哥就是个中工,他说:“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意思是说:我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时,他一用药就把病给除去了。由于大家都以为他治的是一些轻微的小病,而不知道这个病如果发展下去,就会成了要命的大病。”(引王教授释文)可见其医术之高,何以见肝之病不知相传。再者,见肝之病,不去治肝,不看脾之虚实就去实脾,犯“虚虚实实”之戒,那还是高明的中工吗!肝病治肝才是当前要务。肝病治肝抓住了主要矛盾,肝病治肝就是中工治未病。所以说难经的这段话本身就充满了错误,是不能引以为据的。张仲景显然是引述了难经这段错误的话。他自已在《伤寒论原序》中就说他是“撰用素间九卷八十一难”。错误谁也可能有,不足为奇,他在原序中引用孔夫子的话,不就有错吗!
中医学认为人群存在着两种状态,一种是未病状态即健康状态;一种是已病状态即疾病状态,联合国WHO认为人群存在三种状态,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中医学没有亚健康的概念,由于中医学的未病状态与现代医学的健康状态应该是一致的,中医学的疾病状态应该包括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因此现代医学的亚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都包括在中医学的疾病状态之内,都是已病状态。王琦教授的观点则认为:健康状态包括已病状态,他的八种偏颇病理体质类型他认为是已病状态,但他仍认为是健康状态,所以他把他的九种体质养生说成是健康养生。实质上他说的健康养生,中医治未病就是中医学的治已病。根本不是中医学“上工治未病”的概念。
健康状态包括已病状态,未病包括已病,听起来可笑,但他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下面引述一段王教授的论述:《王琦学术思想说要》(082页)“人的健康状态既可以用指标来表征,又可以辨识形态与功能的变化。只有正确区分和描述健康状态,才能真正把握健康。按照健康水平的不同,可将健康状态分为三种类型:(1)未病状态,是“阴阳平和”,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等功能的的正常,处于“阴平阳秘”状态;(2)欲病状态,是介于“阴阳平和”与“阴阳失和”之间,呈现欲病的状态;(3)已病状态,是“阴阳失和”,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出现了偏颇,处于“阴阳失衡”状态,如八种偏颇体质。”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58页)说:“什么是“未病”呢?它与健康是什么关系?二者能划等号吗?中医认为,“未病”包含无病状态,病而未发,病而未传几层含义。” 王教授在《人分九种》(160页)说:“显然,“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虽未发,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病而未传,教授在《人分九种》一书中是这样定义的,他说:“病发生的初期,就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积极治疗,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这也属于“治未病”的内容。”看了上面的引述,我们没有冤枉他吧。“上工治未病”就是未病先防,王教授认为显然“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治未病的主体与治未病的具体对象都变了,还谈什么治未病呢!健康状况可以分为健康状态、已病状态,而健康状态是不能包括已病状态。状况与状态两个词在用法上是有区别的。我们到医院去进行体检,是要去弄清我们身体的的健康状况,是属于健康状态还是疾病状态,疾病状态也就是已病状态是不能说成健康状态的。
已病就是中医学的疾病状态,不会因为未传就改变了它的性质。既然他的八种偏颇体,如他所说是已病状态,那它就属于病理现象是中医的病证。王教授又说他的八种病理体质类型是阴阳气血失调,处于病与非病之间,是一种亚健康状态,也就是他说的“欲病未发”的状态。
这里又说它们属于已病状态。他的论点总是相互矛盾的。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被偷换了的概念。它破坏了中医理论系统的完整性,如果健康与疾病不分,未病与已病不分,是非不公,皂白不辨,那是创的那门子新呢?
有一本书叫《漫话中医治未病》书中前言(03页)说:“2008年立项的中国—世界卫生组织合作项目”中医药‘上工治未病’工程项目以及中医药亚健康防治干预研究”旨在比较全面的整理、总结中医治未病的具体方法和经验。明明是“上工治未病”工程项目,一到具体操作就偷换成了“中医治未病”,这大概已经形成了一种时髦。

2
发表于 2019-1-19 08:58:14 | 只看该作者
中医治未病是一个被偷换了的概念。它破坏了中医理论系统的完整性,如果健康与疾病不分,未病与已病不分,是非不公,皂白不辨,那是创的那门子新呢?
===================
治未病你理解成现代的治未病,把文言文省落之去掉,然后说:中医治未病是一个被偷换了的概念。搞一通子虚乌有的东东,对中医进行攻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3
发表于 2019-1-19 11:59:57 | 只看该作者
     她说:“.......。我以为,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的转变以及现代医学的理念由治愈疾病向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方向做出调整,‘治未病’的重要性将会进一步凸显出来。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
医学模式由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模式,这是二战后不久西方提出来的医疗模式。
为什么西方后来又不向这一新模式转变了呢?
因为,在相同的心理、社会和环境作用下,每一个人所患疾病种类及严重程度各不相同。

有幼年即逝的,有英年早逝的,也有长命百岁的,还有终生患病终生服药的。
这就给了我们一个提示,生物、心理、社会和环境相结合的医疗模式,在面对人类自然疾病时,显得那么的苍白。
人类自然疾病的防患于未然,仅仅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所以,后来的西方人只能做到防疫,无法做到防病。

20世纪后期到21世纪初,分子生物学的创立,对人类自然疾病的认知更上了一层楼。
所以,研究治疗人类自然疾病,从生物一个方面就足够了。其它方面的因素,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其作用。






4
发表于 2019-1-19 12:12: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中医新思维 于 2019-1-19 12:16 编辑

再谈中医治未病。
因为古人的“未病”是与“已病”相对应的。
“已病”是已经患病,那么,“未病”就应该是指尚未患病。

从逻辑上讲,“尚未患病”,就不需要“治疗”。锻炼锻炼身体就足够了。
为什么古人提出了“治”字?
就是这个“尚”字,
意思很明显,虽然现在“尚未患病”,但依据生命患病的必然性,迟早都会患病。
这样,“治未病”一词,才能成立。

从现在的理念来讲,就是治疗人体基因里携带的疾病因子,让它迟发作,或不发作。

这一工作难度极大,确实需要“上工”来完成。
然而,古代“上工”并没有分子遗传学知识,
治未病,只能是一个口号,用药也就无的放矢。
这样一来,“上工”往往会被人们所怀疑。
因为“上工”治来治去,始终拿不出铁证,证明自己确实治疗未病有效。
在拿不出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治未病”也就不能作为中医的主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2 16:30 , Processed in 0.13184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