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锡民 于 2017-10-12 07:19 编辑
“结构决定功能论”是中医的唯物论和医学原理
王锡民
在当下中医界的主流认识中,普遍强调“中西医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体系,因而中西医理论不可通约”、“反对中医科学化”、否定“结构决定功能论”等错误认识,这对于深入挖掘中医理论宝库以及发展中医事业非常不利。在本文中,笔者通过对于《内经》中阐述的哲学思想、《内经》中的内脏解剖事实等经文论述,力证“结构决定功能论”是古中医的唯物论和医学原理,从而说明“结构决定功能论”是中西医共同的唯物论哲学指导思想和医学原理。
那么,这个真理性的客观规律在中医理论中就不存在了吗?难道中医自古以来就不懂“结构决定功能”的原理?难道中医所说的各种功能都是天上掉下来的功能?只要我们打开《黄帝内经》,一切都明白了,原来“结构决定功能论”同样是《黄帝内经》的立论根据。
1、“结构决定功能论”是《黄帝内经》的世界观和唯物论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意思是说,善于讲天道的,必定把天道应验于人;善于讲古事的,必定把古的事应验于现在;善于讲气化的,必定把气化明确地表现在万物上;善于讲相应的,就和天地的造化统一起来;善于讲生化与变动的,就要了解自然的道理。”从这段经文中可以看出:我国医家自古以来倡导的哲学思想就是唯物论、天人相应论以及“结构决定功能论”,这三论代表了《黄帝内经》的哲学指导思想。其中,“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就是“结构决定功能论”的铁证。“气”在这里是指功能,“物”是物质结构(或物体)。意思是说,“气”是由“物”彰显出来的,“物”是“气”的物质基础;没有“物”作为“气”的物质基础,就无法显示出“气”的客观存在。“结构决定功能”就是《黄帝内经》的世界观。
2、“结构决定功能论”是《黄帝内经》的人体生命观
《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人体阳气主人体之外:“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 也就是说,体表是由阳气所主。
《素问•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这句话指出,人体的阴阳具体表现为外为阳、内为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意思是说,阴在内为阳而守;阳在外为阴之役使。可见体外之阳与体内之阴是相互为用的关系。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根据该文的上下文(省略)意思,阴者是指人体阴气,阳者指人体阳气。意思是说,阴气主藏精于内以接应阳气在外部发挥应急作用;阳气卫护于外部体表起到固密作用助阴气藏精而不外泄。据此可知,体内的阴精是阳气在外部体表发挥固密作用的物质基础,而阳气之在外部体表发挥固密作用正是体内之“精”物质的功能表现。从这里可以看出,体内物质结构决定于体外的功能活动。
据此,“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可理解为:阴气藏精于体内,是为阳气在体表发挥功用提供能源物质而守;阳气出使在体表发挥固密作用,是为阴气藏精于体内而出使在外的。
3、“结构决定功能论”在《黄帝内经》《难经》中的具体应用
在《黄帝内经》一书中,以器官结构作为物质基础的事例比例皆是。对于人体所有的内脏和器官,在《黄帝内经》《难经》二书中都有具体论述。为了弄清人体功能是由哪些具体器官产生的,古代医家做了大量的人体内脏解剖和细致的观察,并把所观察到的内脏器官及其功能一一记载下来。虽然没有达到现代解剖学那样精细,但据此已经了解了人体许多器官的具体功能。这些事实充分证明,器官决定功能论是《黄帝内经》《难经》最基本的医学思想。
后世医家将《内经》《难经》及历代医家在内脏解剖过程中所观察到的“内脏决定功能”的事实概括如下理论:如肺司呼吸、心主血脉、肝主藏血、肾主水液、胃主受纳、膀胱贮尿、胆贮精汁等等,都是古代医家通过内脏解剖和肉眼观察到的“结构决定功能”的事实。此外,还有眼能视、耳能听、鼻子能嗅、嘴能吃和说话、腿能走、手能拿等“器官决定功能”的事实,更是肉眼观察看得见、一目了然的客观事实,连小孩子都能够肯定和确认这些现象。以上这些认识,全部都是在表达古代医家的“结构决定功能论”的医学理念。
根据以上举例可知,“结构决定功能论”是中医理论的基本医学认识,体现了古代医家的哲学唯物论认识,从中可以看出,我国自古以来的古代哲学世界观就是唯物论世界观。
从以上事实中还可以证明,中医与西医在“结构决定功能”的认识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是存在着共识。在事实面前,东方人和西方人只能有一种共同的认识,那就是“结构决定功能”。
也许会有人提出:功能也能决定结构。对此,笔者的回答是,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实际上是功能对于结构的反作用,并不是功能决定结构,而是功能可影响结构。其中“结构决定功能”是前提,属于主要矛盾,而“功能影响结构”是反作用,属于次要矛盾。如果离开了结构,功能就不复存在,所以,结构是功能存在的前提。
还可能有人会提出“脾主运化”一说作为功能与结构无关的证据,笔者不妨在此给予回答:“脾主运化”同样是“结构决定功能”的证据,其中“脾”在《难经》中说的清清楚楚,是指脾和胰两脏,“运化”则是指脾的功能。至于“运化”与“脾”所具有的真实功能不符,那是由于肉眼观察不到脾和胰的功能是什么,只好采用“司外揣内”和“司内揣外”方法去猜测脾胰的功能,结果将“运化”功能错误地安在了脾胰两脏身上的结果,从而出现了“脾主运化”这一功能与内脏不符的“张冠李戴”现象。
毫无疑问,这种“张冠李戴”是古代科技水平低下时期,人们无法了解脾胰的真实功能所造成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此外,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脾主统血等等都是内脏与功能不相符的“张冠李戴”现象。笔者将有专文讨论。
研究古中医理论,对其内涵必须进行深究才能洞悉,参阅历代古籍及多家注家有益于开扩视野和准确把握。相反,那种走马观花、断章取义、主观臆测、蜻蜓点水、圄囵吞枣、道听途说、盲人摸象等做法,都不能弄清中医理论的真谛。
补充:
毫无疑问,这种“张冠李戴”是古代科技水平低下时期,人们无法了解脾胰的真实功能所造成的,并不值得大惊小怪。值得一提的是,当笔者提出这个观点时,曾遭到不少中医人的坚决反对,这完全在意料之中。对于同一个问题的认识毕竟有先后和深浅之分,这种反对所暴露的恰恰是反对者认识层次上的浅薄。当然,笔者欢迎有理有据的质疑,如此对于笔者来说,则是一种促进,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肝主疏泄、心主神明、脾主统血等等都是内脏与功能不相符的“张冠李戴”现象。笔者将有专文讨论。 最后笔者要特别指出的是,挖掘中医经典《黄帝内经》这座宝库中有价值的东西与指出其中所存在的错误,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挖掘《黄帝内经》宝库的重大意义表现在,可以帮助今人正确认识古代医家所取得的一系列的伟大成就,以便继承老祖先遗留下来的重大研究成果,用于提高当今医学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治疗水平,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这就是继承过程。这项工作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揭示《黄帝内经》宝库中所存在着的“张冠李戴”和“牵强附会”的错误这项工作,其意义也同样十分重大。首先,可帮助中医人正确认识古人的研究成果并不全都是真理,它也一定会存在着错误,这是由于时代局限性所造成的,并没有达到当今有些中医人所夸张的“字字珠玑、句句真理”那种程度。这对于准确评价经典实际价值的认识来说,等于再上一层楼。只有认识到经典理论的错误,才能纠正错误,而纠正错误使其回到正确的轨道本身就是对于中医理论的提高,更是对于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须知,天下没有一步认识到位的真理,对于任何真理的认识都是一个由浅入深、由不知到知、由不全面到全面的过程,对于中医经典这一复杂事物的认识尤其如此。不论古代医家多么聪明和智慧,也不可能一步认识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当这些认识重新回到实践中去检验的时候,终究还会发现有认识不到位或错误的地方。对于发现中医经典中的错误这件事而方,并不是什么坏事,更不是欺师灭祖;恰恰相反,这是人类认识阶段上的重大进步,完合符合真理的实践认识过程。只有采取这样的态度去认识中医经典才符合唯物辨证法,才真正符合真理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 最后,笔者还想善意提醒中医人的是,研究古中医理论,对其概念和内涵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理解才能洞悉,切忌那种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断章取义、圄囵吞枣、道听途说、主观臆断、盲人摸象等肤浅的做法,因为那样都不能弄清中医理论的真谛。 研究古中医理论不仅需用参阅历代古籍及多家注家,以便开扩视野和准确把握,更需要反复求证、深思熟虑,从而达到自圆其说。这是因为,在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中,每个概念既要有特定的内涵,同时各概念之间又应当是紧密相互联系的。我之所以说中医理论不够成熟,就是基于各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紧密联系,甚至各自独立,特别是各家相互矛盾之处比比皆是,不能自圆其说,这就是理论不成熟的标志。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历代中医经典和古籍中,即便是在当今的中医高校教材里面,也毫不例外。许多崇古泥古的中医学者就是因为不明白这一点,以至于把古人的理论当成了绝对真理,才一再反对中医理论的科学研究,结果阻碍了中医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最终反而成为中医科学发展的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