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716|回复: 1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四: 中国新医药学的应激科学与中华文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8-19 01:3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系列论文之四:
                                           中国新医药学的应激科学与中华文明


袁其伦(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
英国振兴中医针灸有限公司
   yuan_mat@163.com


[关键词]中华文明 中国新医药学 应激科学 应激文化 应激智慧 生命医学

1概述
    中国新医药学经过近百年来的曲折过程,终于在中华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初步形成了!其中的代表就是在2013年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42万字)一书。该书站在21世纪应激科学真正的现代高度,跳出了近代神经科学的框架束缚,本质地显现了传统中医学中的科学基础,从而以一个独到的角度展示了我国中医药现代化的崭新硕果。所以,在新医药学的平台上再来看待传统医学,看待古代科学,看待中华文明,就会深受启迪,就会豁然开朗,就会高屋建瓴。这其中正是应验了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
    由此说来,应激科学就是打开宝库的钥匙,就是显示瑰宝的窗口。那末什么是应激和应激性呢?
    按照中国新医药学的本人的最新定义,应激(Stress)是生物应对内外刺激(即激源)所产生的相应生物反应。生物都具有这种应激能力的性质,即应激性(Irritability),这是区别于非生物的重要特征。应激属性对生物的生命力具有决定性影响,已被新世纪的生命科学归纳为生物的五大基本属性之一,即细胞、应激性、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对于人类,应激性就是人的科学本性及本能。在人类文明中,人的应激性可以显现在应激社会、应激文化和应激科学等方面。
    既然应激如此重要,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属性,那末对于我中华民族来说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在以下内容中,笔者对此做一些必要的介绍。

2中华文明中的应激表现
    在中华文明中,非常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万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其中如中国古代民众“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良好习惯,就是顺应了自然时光刺激的节律。这种适应的长期结果,可以说对中华民族的体质健康和生殖繁衍产生了重大的正面影响。又如人们常说的“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也是反映了人体应激反应起实质作用的客观现象。
    在中国的日常汉语中,也自然且不经意地总结和运用到了应激的规律和作用。例如冷静——由冷致静,说明冷的环境或条件容易使人平静下来;凉爽——因凉觉爽,说明清凉的气温会让人感觉爽快舒适;闹热——闹而生热,说明人声嘈杂容易形成令人激动的场合等。又如在许多成语中,也生动而黯熟地反映了各种应激因果的客观关系。其中良性的如“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劣性的如“拔苗助长”、“杯弓蛇影”等。
    另外,在社会、爱情、文学、军事等方面,应激现象也无处不在。例如在原始社会中,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讲就是一个只体现人的本性及本能的简单应激社会,自奴隶社会后就进入到了复杂应激社会了。又如我国历代启蒙教育的《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强调了人的本性应该是善良的。结合到人的应激性,也就是中华民族崇尚善良的本性,在应对各种事件中以和善为先,从而体现了中华文明精神素质的科学特征。
    总的来说,上述多方面举例也都既朴实又机巧地反映了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早就有了对应激原理的客观认识和应用。这种新颖的观点,实际上是从生命科学的角度来剖析和总结的,从而促进生命科学再向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等方面纵深发展。笔者认为面对如此浩大而深刻的新知领域,建议专门建立一门应激学也是必要的。由于中华民族是一个饱涵应激智慧的伟大民族,所以完全可以在应激学中有绝对的话语权,并且完全可以通过应激原理普及中华文明于世界。
    正如习总书记指示的那样,中医药学“更是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先行者”。所以我们要继承、发扬和发掘传统医药,使其在现今中华复兴的大潮中冲锋陷阵,笔者敏锐地意识到,其中就需要首先从应激文化和应激科学开始!

3 《黄帝内经》中的应激科学
    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也是世界传统医学中的佼佼者。
    例如被尊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一书,从头至尾都在谈论“天合”与“人合”,新医药学认为这实质上就是基于人体应激性,对自然环境和心理社会的平衡性调节过程的阐述!其中所讲述的人体生理病理、养生内求、针灸药物、诊治经验等,体现了生命科学应激理论的初级阶段及其总结。也就可以说,《黄帝内经》本质上就是中国古代论述人体应激科学的初级版!这种基于新世纪应激科学对《黄帝内经》的本质破解,应该是研究该书以来的最新进展!
    现摘引《黄帝内经》中两段精彩议论说明之。
    《素问·调经论篇》指出:“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其生于阳者,得之风雨寒暑;其生于阴者,得之饮食居处,阴阳喜怒。”由此可见,在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医家,就明确了在致病激源中就包括了诸如天气变化,饮食住所和房事情绪等。这短短几句话比许多现代医学的论述还全面。
    《素问·疏五过论篇》表明:“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五脏六腑,雌雄表里,刺灸砭石,毒药所主,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诊必副矣。”
由此看来,在古代要当一个好医生,必需掌握康复身体平衡的各种本事,既知气候变化规律,人体脏腑经脉,针灸药石施治;又懂病人心理情绪,患者疾病根由,诊疗手到证除。按现代的话说,这没有对机体生理病理应激过程的透彻悟性,是很难做到妙手回春的。
    也许会有些人说了,中医学只是宏观医学,主要输给了以微观医学见长的西医学。笔者认为也未必尽然。现也举两例《黄帝内经》中入木三分的描述。
    “帝曰:风雨之伤人奈何?岐伯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于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其脉坚大,故曰实。实者,外坚充满不可按之,按之则痛。”
 “帝曰:寒湿之伤人奈何?岐伯曰:寒湿之中人也,皮肤不收,肌肉坚紧,荣血泣,卫气去,故曰虚。虚者,聂辟气不足,按之则气足以温之,故快然而不痛。”
    现在可以说,这些直描表明我国古代医家早已知晓了:风雨和寒湿两类不同的激源可以引起两类实或虚的不同应激反应;这种反应由外到内、层次清楚、系统渐进,影响细微,诊疗明确,规律清晰。笔者对此要发两点议论:一是关于“经”“络”“气”,当代西医用电子显微镜也未发现其实质结构,这算不算微观的东西?二是关于应激过程的系统层次,可以说是现代所追求的系统生命医学的古代初级版,这算不算世界的首创?
    总之,通过现代应激科学对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我国传统医学的分析,完全有理由信服了: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

4 中国新医药学中的应激科学
①新医药学的科技崛起
    站在新世纪生命科学的高度,返观应激科学的总结过程,应该是需要克服许多困难的。譬如说尽管西方(埃及)最早发现和应用了的神经系统,也是一种敏感的应激结构,但在系统性、深刻性和复杂性的应激反应方面,神经系统显然是不能单独胜任的。可是西医学的神经科学仍然是唯我独尊和指挥一切的。这种理念左右了全世界的科研人员,当然我国的中医药攻关队伍也没有例外。所以,几十年来他们在中医药重大问题上未有明显突破,一方面是值得理解的,另一方面则是需要吸取教训改弦更张的。
    应激科学的总结过程,除了《黄帝内经》的古代基础外,也少不了中医药现代化的直接贡献。其中有两点客观依据是重要的:一是破解了“千古之谜”——我国古代特别强调的“人参天地”、“和于阴阳”、“调于四时”等理念,由此展现了两千多年来中华文明在对待各种应激因素时的独到态度和办法,在现代化中成为了一种出发点;二是创新了“科学标杆”——由传统中医学“胎生”的中国新医药学,虽然穿上了现代服装,但仍然在应激科学方面本质地继承了中华基因,进而发扬光大在了当今世界,促成了比神经科学更现代、更先进和更全面的应激科学。
    至此就可以说了:如此这般的世界医学进化史证明了,中医药学在古代因初级的应激科学内涵而独盛东方,新医药学在现代因高级的应激科学应用而笑傲群芳!其中不仅增加了中国医学在世界上的话语权,而且也就可以说,以《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为代表的中国新医药学本质上就是中国现代论述人体应激科学的高级版!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近三十年来我国的中医药攻关队伍在经络、证候及中医本质等问题上没有取得明显突破。笔者认为其中主要原因是被西医学的神经理论蒙蔽了眼睛,迷失了正确的科研方向,再加上官僚主义的弊病,所以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例如直至2016年科技部公布的“973计划”,已经和将要花费数千万元人民币研究中医针灸的“腧穴的神经机制”、“腧穴配伍” 、“证候”、“上火”等四个方面。实际上,只要站在应激科学的角度,这些问题早就基本解决了!不信?现举例说明笔者在新医药学中早就明确了的这种论点。
②腧穴神经机制揭秘
    例举典型的“肚腹三里留”和“心胸内关谋”问题。笔者非常佩服古代医家能够总结出如此脍炙人口的经验。但对熟知神经理论的攻关专家们来说,几十年来就是解不开其中特异性机理之谜,当然作为老师的国外专家也无所作为,最后以“躯体性传入—内脏性传出的非特异性调节”搪塞了。然而,笔者在1990年正式出版的《现代针灸学概论》(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一书中明显说明了其中的特异性机理。
    即如果以充任经络实质的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来分析,在针灸刺激时被激活,就会产生穴位内的“交感(内脏)性传入—内脏性传出的特异性调节”了。不仅如此,可以说还没有几位学者认识到了,足三里和内关穴处交感性神经(包括传入和传出)的节段性是与躯体性神经完全不同的!例如足三里的躯体性神经节段一般认为是腰1-4和骶1-4,内关是颈5-胸1;通过一些发生学的论证,笔者指出了足三里穴处的交感性神经是以胸10-腰3的上几个节段为主,内关穴处的交感性神经是以胸2-9中的下几个节段为主。就这样,足三里穴与肚腹脏器(横结肠以上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胸6-12)就有了特异性的相似神经节段联系,从而解释了足三里治疗胃痛、肠鸣、消化不良、以及肝胆脾胰等病症的特异性机理。同理,内关穴与胸腹脏器(胸腔器官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1-5,横结肠以上的交感性神经节段为胸6-12)也有了特异性的相似神经节段联系,从而解释了内关治疗心绞痛、风心病、咳嗽、呕吐、胃肠痉挛等病症的特异性机理。
    上述机理解释顺理成章。然而,如果没有应激理念的基础,没有经络实质的深刻认识,没有对血管及其神经的合理剖析,是很难有此硕果的。笔者为此也钻研了20年,广取博览了当时的中外基础书籍,特别是研究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新医药学热潮中的真知,终于才有了应激科学的系统归纳,才有了《现代针灸学概论》一书理论到临床的科学总结。可以说,学术界至今还没有人达到了这种整体分析水平的,所以还在继续为“盲人摸象”的科研烧钱,然而笔者可是一分钱都不要地送给国家了!
③上火证候揭秘
    按照网上百度百科的转述,“中医证候是指疾病发生和演变过程中某阶段以及患者个体当时所处特定内、外环境本质的反映”。笔者站在新医药学的立场,认为中医的证候可以说是中医学的生理病理在患者身体表现出来的一组互有联系的症状和体征。
    进一步说,笔者认为证候的科学本质主要是患者的交感神经系统在疾病某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组应激现象。鉴于新医药学是以血管及其交感性神经复合结构为经络实质的,其中交感神经还具体支配了生理应激系统的各子系统,所以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变化必然会影响到血管、血液、脏器、内分泌、免疫系统和痛觉调制系统等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就是证候的科学基础。
    现以上火证候为例深入介绍之。笔者在2010年出版的《中华医学的科学之光——医话现代中医学及现代针灸学的新认识和新模式》(香港:新譯中文出版社)一书中,在分析某中药品牌的机理时就有了如下内容的阐述。
    由于证候与患者的机能状态密切相关,所以明确人体的机能状态是非常重要的。好在我国的传统中医学在在二千多年前就将各类人等,科学地分为了五种不同的机能状态,这种分类早于西方并且比较准确。例如《黄帝内经》就按阴阳禀赋的多少,心理情性之不同,将人群分为了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和等五态人。“凡五人者,其态不同,其筋骨气血各不等”(《灵枢•通天》)。
    新医药学继承了这一宝贵遗产,并创新地把人体的机能状态分为了现代五态::即平衡态、代偿态、生理应激态、病理应激态、衰竭态。在一般的细菌或病毒,以及风雨等物理因素(外邪)的伤害性刺激下,容易引起机体失去代偿而进入轻度的失衡态,即生理应激态。此态顺序为第三状态(注意:这不同于目前西医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粗浅地称作的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就可以表现为许多中医证候如上火、纳差等,西医症状如咽痛、低热等,西医轻型疾病如普通感冒、口腔炎、以及许多炎性病症的初期等。可以说这些病症不重但最为常见,无须住院治疗但也有可能转为重症。所以人们及医界还必须提高对生理应激态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
    深入分析可知在这种状态中,生理应激系统被外在不良因素的刺激而激活了。例如:作为经络重要物质基础之一的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可以导致许多器官的功能亢进,代谢率上升,从而出现上火或低热症状。这种激活还可引起血管舒张和血液循环增强,由此又为免疫功能的发挥和内分泌激素的参与提供了有利条件。交感神经系统的亢进又可引起口干、食欲减退及消化不良等消化器官的症状。所有这些客观变化以及机体生命机制(即内因或生命力)的相应调节,大抵都是通过中枢的下丘脑借助神经和体液两条途径进行全身性的协调。新医药学把这个范畴归纳为中枢神经痛觉调制系统,并与许多神经递质及神经内分泌的参与密切相关。<
    进一步说,患者的生理应激系统在感受及适应外界各种刺激方面、在增进机体免疫抗炎能力方面、在调整机体内部器官的平衡方面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机体的内因在此系统内尽力实现着平衡或再平衡作用:也就是说强大的生命力可以不治而愈——成功者就从生理应激态康复为代偿态;生命力不够强大就会转重为病理应激态——这时往往就可应用针灸疗法以激发生理应激系统各子系统的内部潜力而不药而愈,也可应用中西药物等外因帮助身体渡过难关。这些分析可以根据许多临床经验资料证明,也独到地揭示了新医药学的生理病理机制分析。

5小结
    本文从中华民族的古代至今朝,从日常生活到语言文化,从科技发展与医学应用,无不对人体应激性和应激原理有所认识和实践,由此再来谈论应激科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兴盛,则是理顺言明了。这在中医药学中表现的特别明显,从而充分说明了中医药学的科学和伟大是有固有基因,并且是代代相传和发扬光大的!由此再来谈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就应该书写中华民族不仅具有勤劳勇敢的美德,而且也具有应激智慧的良好素质。
    在中华复兴的伟大进程中,已经有明显证据表明了中医科学时代已经来临!
    其中有中华传统医学几千年的初级应激科学的底蕴,也有现代生命科学最新进展大方向的导向,还有中国新医药学理论和临床的高级应激科学的支撑。换句话说,源于中医药现代化的我国应激科学成果在国内方面,不仅破解了中华文明与应激科学和应激文化的历史渊源,而且还揭示了传统中医学的应激科学本质,还催生了以中统西的中国新医药学的创立,这些突破性成果充分表现在了2013年出版的《袁氏新医药模式与临床》一书中。应激科学成果在国外方面,不仅促进世界生命科学界从神经理论时代上升到了应激理论时代,而且还示范了以应激科学为核心的新医药学理论及临床,还诞育出了中西医统合后的世界新医药学的中国模式。
    总之,自《黄帝内经》两千多年来的我国医学,已经得到了应激本质的继承和应激科学的发扬。这些革命性的转化和创新,必将再现中华文明在世界上的更多话语权,必将会使中医药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的时代新进展,应激智慧成为了开通古今中外文明的金钥匙。笔者在本文以大量中医药事例也都说明了,应激科学启动了中医药学科学时代的真正到来,中国医学水平正在占领系统生命医学的制高点,中医药学的千年贡献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永续了!
    最后,引用三句诗词给大家“应激”一下:
    就笔者个人来说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就中医学术界来说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就我国医学水平来说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医更科学,中医更伟大!


------------------------------------------------------
2
发表于 2017-8-19 08:19: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
发表于 2017-8-19 09:38:5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4
发表于 2017-8-19 11:06: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发表于 2017-8-19 19:17: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9 19:27 编辑
探本寻源 发表于 2017-8-19 08:19
推翻经络学说,明确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刘亦之

中医学是糅杂了玄学、传统文化的大杂烩,是纯粹的经验治 ...


“刘一针”先生一针见血!起针带肉。
看看保守派们如何应激?
通过学习袁先生的新医药学,我算是看明白了。
袁氏新医药学,其实是现代装潢工程学。
对封建农耕文化,进行“现代材料”装饰。


6
发表于 2017-8-19 19:24: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思考者 于 2017-8-19 19:26 编辑

旧中医既然那么科学,那么伟大,那么应激。
西医那么不科学,不伟大,不应激。
西医有什么资格与中医结合?

中医不需要用西医学理论解释,更不需要与西医结合!

与西医结合,会导致医种退化;
中医2500年一直保持近亲繁殖,
才可确保中医医种优势----更科学,更伟大,更应激,更进化!
7
发表于 2017-8-19 19:52: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3:52:43 | 只看该作者
“推翻经络学说,明确针灸治病的科学原理--刘亦之
中医学是糅杂了玄学、传统文化的大杂烩,是纯粹的经验治疗和经验理论。”

回2楼:众所周知,经络学说是中医针灸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怎么要推翻?不过刘某要推翻的东西还多,什么中医、传统文化、老祖宗的所有东西?自感光荣吧?真是痴学不悟!
    本论坛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喷先吐先拉了再说,殊不知暴露了自己半吊子的形象——真有点陋俗。自己不懂的东西首先应该是学习,再交流讨论。比如经络,已客观存在了几千年,国内外都有记载。问题在于用现代观点来解释经络的时候遇到了困难。其中刘某也只知神经系统而已。钻研经络的有些专家,实际上已经找到经络的结构了,但视而不见,其中也有个观念问题,即应激观念比神经观念先进多了。现引用本人前几年在本论坛发的帖子:袁其伦关于经络本质已被科学揭示的申明  好好学习一下吧!
    再者,本人在本帖已进一步介绍了“经穴—脏腑相关”的机理问题。有悟性者用此机理可以出几篇好论文哩!脑筋用在正道上,就可以通过论坛的正面讨论获得进步!

9
 楼主| 发表于 2017-8-20 04:03:14 | 只看该作者
思考者原来是一个抬杠的高手!?这多年了你思考些啥了?怎么没见进步呀!发言一点都不专业,喷多了容易得高血压,注意保养!
10
发表于 2017-8-20 08:29:2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23 03:04 , Processed in 0.0868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