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药大黄
2016-6-27 15:01| 发布者: 内容管理员| 查看: 79| 评论: 0|原作者: 卢同乐 王玲玲 何巍|来自: 燕赵中医网
摘要: 从医三十余年,用药杂冗,有心得者细数无几,唯大黄一药应用较多,稍有体会,觉之应用得心应手,多起沉疴,故名之曰:圣药大黄。
从医三十余年,用药杂冗,有心得者细数无几,唯大黄一药应用较多,稍有体会,觉之应用得心应手,多起沉疴,故名之曰:圣药大黄。
用于内科诸疾,数阳明腑实证应用最多,取大黄泻下通便,荡涤胃肠积滞的功效。因其需较大的攻伐之力,多配伍枳实、厚朴等,如诸承气汤。近年来,我院外科应用大承气汤煎剂灌肠治疗肠梗阻,简便实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治湿热痢初期,通因通用,以大黄配伍黄连、木香等药,如芍药汤。一般一剂痢止,二剂愈。治疗食积腹胀或习惯性便秘,以大黄、青皮、木香等药按一定比例配成丸剂,适量服用,服后6--8小时排出软便。治疗胃肠实热,食入即吐者,配伍甘草,如大黄甘草汤。近年来治疗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初起,多数医家应用大黄,配以生地、山药、女贞子、旱莲草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本人患慢性肾炎四年余,中、西药物应用很多,效果不佳。应用此方制成胶囊剂,每服2.5g,蛋白尿转阴,肌酐无加重。另外我县有一民间验方,以大黄配以蛋清治疗肾炎,服药后大泻,多有上门求医者,疗效如何,不知。但我单位有一家属前列腺增生造成癃闭之证,应用上方后便、尿齐下,立竿见影。
外科对大黄的应用可内服外用。内服清热泻火解毒,如最著名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肠痈,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痈方面是典型的例证。大黄粉单味外用治疗水火烫伤,疗效显著而确切。但敷药时疼痛剧烈,应在清洗创面时先喷洒局部麻药后再敷以大黄粉,以缓解疼痛。大黄配以地榆炭,侧柏炭等药以麻油调敷创面或以蛋清调敷创面后疼痛稍减,再配以冰片外敷时疼痛明显减轻。对于跌打损伤的治疗,在损伤早期,应用大黄,可配伍桃仁、红花、山甲等药口服,如复元活血汤,取其活血破血之用。另以大黄配以红花、丹参、五倍子等药制成膏剂外敷损伤处(无破溃者)消肿止痛疗效确切。笔者自拟方白黄贴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论文发表在《河北中医》上,其主药为大黄、白芥子、配以川乌、草乌、伸筋草、透骨草、南星、半夏、五倍子、乳没调制而成。
用于妇科方面,《金匮要略》中产后瘀血内结引起腹痛,症见产后恶露不下,少腹刺痛拒按,痛处不移,舌紫暗或有瘀斑,可用大黄配伍桃仁、蟅虫。如下瘀血汤。月经病血水并结血室证,症见少腹满如敦状而小便微难,宜用大黄配伍甘遂、阿胶以破血逐水,如大黄甘遂汤。现代研究本方可用于产后恶露不尽,或因前列腺肥大、或因产后而致排尿困难、少腹胀满疼痛及肝硬化腹水见血水并结者,效果良好。大黄蟅虫丸治疗干血痨,用于久病肝脾肿大,子宫肌瘤,以及妇人子宫内膜结核所致经闭等有一定的疗效。因本方具有很强的破血逐瘀效果,近代也有用本方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曲张综合征、下肢栓塞性深部静脉炎、四肢浅部静脉炎等周围血管疾病。实验证明,本方有抗肠粘连效果,近期效果显著,长期应用,无明显副作用。
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配以黄连、黄芩成泻心汤,以治疗三焦热火壅盛,为古之经典方,现代以来有用单味大黄粉口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着较好的疗效。
大黄又苦寒降泻,治疗湿热淋配木通、车前子、栀子等,如八正散。治疗湿热黄疸配茵陈、栀子等,如茵陈蒿汤,为治疗黄疸的第一方。
大黄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因其纹理斑驳,故又名绵纹、绵纹大黄。因其产于蜀地最佳,又名川大黄,川军,川绵纹。生大黄泻下力强,欲攻下者生用,入汤剂应后下,或开水泡服。久煎力弱,活血则用酒大黄,大黄炭则多用于出血症,临床上大黄在外用治疗跌打损伤,水火烫伤时应用生大黄效果较好,取其活血、破血较强之意。
大黄易伤脾胃,其性沉降 ,善活血祛瘀,妇女怀孕、经期、哺乳期忌用。
《神农本草经》对大黄有极高的评价,言其能“下瘀血 ,血闭寒热 ,破癥瘕积聚 ,留饮宿食 ,荡涤肠胃 ,推陈致新 ,通利水谷 ,调中化食 ,安和五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又将其发扬光大,又指出“下痢赤白,里急腹痛,小便淋沥,实热燥结,潮热谵语,黄疸,诸火疮。”
《药品化义》:“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故号将军。专攻心腹胀满,胸胃蓄热,积聚痰实,便结瘀血,女人经闭。”
总之大黄在多种疾病的应用都有着良好的效果,应用时取其攻下、泻火、止血、解毒、祛瘀之功,只要辩证准确,用之无不中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