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论中医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08:0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论中医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张宗明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文化基因是文化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具有相同的特点,又具有社会性、多维性、选择性、无形性、多变性等特征。思维方式与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基因的基本要素,共同构成了文化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中医文化基因包括思维基因与价值基因,象思维是中医文化的思维基因,具有形象性、整体性、流动性与非逻辑性特征。人本、中和、自然是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构造了中医文化的价值基因链。中医文化基因控制着中医文化传承不断,维护着中医文化认同,决定着中医人行为规范,规定着中医学本质。中医文化传承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守护与传播中医文化基因,坚守中医思维方式与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文化基因;中医文化;结构;功能
一、文化基因
人既有自然性,又有文化性,是自然性与文化性的结合体。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揭示,人的自然性是受生物基因所控制。那么,人的文化性呢?是否也存在着一种“文化基因”控制着人的文化性呢?西方学者最先提出了“文化基因”概念。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Alfred L. Kroeber)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就共同提出了“文化基因”的设想,英国人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1976年出版了《自私的基因》一书,提出了一个新概念Meme,用来表达一个文化传递单位。英国人苏珊.布莱克摩尔(Susan Blackmere)在此基础上出版了《谜米机器》著作,进一步阐述了meme概念,并提出了谜米与生物基因一样,是一种“自私的”复制因子。自此,meme一词在西方广泛传播,推动了文化人类学的研究与发展。
中国学术界对于meme的翻译,有音译为“弥”或“谜米”,而意译多为“思想基因”、“知识基因”、“文化基因”等。从已有文献看,在使用“文化基因”概念进行学术研究时,较少对“文化基因”概念进行严格的学术界定。比较有代表性的界定,一是王东的“所谓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1],二是毕文波的“内在于各种文化现象中,并且具有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传承和展开能力的基本理念或基本精神,以及具有这种能力的文化表达或表现形式的基本风格,叫做‘文化基因’。”[2]文化基因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单位,对文化基因的界定显然不能脱离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如果从文化基因与文化传统及传统文化关系角度来界定,笔者比较认同赵传海将文化基因界定为“可以被复制的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精神性因子。”[3]传统文化是文化的根基,文化传统是文化的血脉,文化基因则是“鲜活的文化传统和可能复活的传统文化的统一,是文化代际传承的基本纽带。”[3]
文化基因概念从生物基因概念移植过来,是一种类比借用。一方面,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具有相同的特点,如:独特性、规定性、遗传性、变异性等。另一方面,文化基因与生物基因又存在者显著差异:生物基因通过体内物质遗传体现其生物性状特征,而文化基因的传承具有社会性,是通过体外的社会环境作用来传承其文化特性;生物基因只能由亲代传递给子代,而文化基因的传承更为复杂、多维;生物基因的遗传中,子代只能被动接受亲代生物基因,而文化基因的传承,子代对文化基因的接受可以有一定的选择性;生物基因作为一种物质信息,具体有形,而文化基因则是一种精神信息,抽象无形。另外,生物基因复制具有较高的保真度,其变异需要经历很长历史阶段才能表现出来。而文化基因的传承较之生物基因更为复杂多变,受社会文化因素冲击,其变异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随着文化研究的深入,文化基因的概念逐渐被认同与使用,在企业文化、城市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开始应用,特别是近几年来,文化基因应用于传统文化的研究成为热点。应用文化基因概念开展中医文化研究,有助于揭示中医文化本质及其传承规律。
二、中医文化基因及其结构
学术界在使用文化基因概念大多是从一般意义上泛泛而论,很少对文化基因的结构与功能进行深入分析。王东教授曾指出,“文化基因是人类文化系统的遗传密码,核心内容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特别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国与国、心与物这四大主体关系的核心理念。”[1]笔者基本认同这一观点,对此做一点修正。一种文化的价值观念系统涉及内容广泛,作用大小也不一。只有在价值观念系统中居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才能发挥文化基因作用,成为文化基因的核心要素。因此,笔者将文化基因核心内容拟定为该文化的思维方式与核心价值观。作为文化基因内核的核心价值观与思维方式既有相通相融之处,也各有侧重。从某种意义上,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思维方式。同时,核心价值观与思维方式侧重点不一致,核心价值观主要针对核心价值取向与伦理判断,而思维方式主要偏向思想行为的方式、方法。构成文化基因基本结构的核心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我们不妨称之为“价值基因”与“思维基因”。两者“一体两即,互涵互摄”,共同构成了文化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影响与决定着文化的特质与发展走向。
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数千年的发展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中医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原创思维方式,融合了中国历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精华,凝聚古圣先贤和儒道佛文化的智慧,充分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4],中医文化基因是中医文化的内在因子,表现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形与神、健康与疾病等关系的核心理念,是中医学特有与思维方式与核心价值观。
那么,构成中医文化基因“双螺旋”结构的“思维基因”与“价值基因”各自内涵又是什么呢?
1、中医文化的思维基因——象思维。关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研究,王树人先生提出了“象思维”概念,“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本质内涵和特征的概括”[5],中国传统的“象思维”区别于西方的“概念思维”,这一独特的思维方式铸就了中医理论的特征,也煅造了中医文化的思维基因。关于象思维的研究,由于角度不同,关于“象思维”的名称也各异。除了“象思维”之外,还有称“意象思维”、“取象思维”、“象数思维”等。无论哪种概念,其思维中心聚焦在“象”上。高晨阳认为,“意象思维的根本特点是以带有感性形象的概念、符号,运用象征的方式表达对象世界的抽象意义,或以直观性的类比推理方式把握对象世界的联系。”[6]中医象思维是中国传统象思维的代表,是象思维在中医医疗实践中的具体运用。中医象思维是通过感官直接观察人体所表现出来的外在功能表象,运用象征、比喻、类推以及阴阳五行等功能模型进行推演,通过司外揣内,来揣测生命及疾病内在联系的一种思维方法。与西医概念思维相比,中医象思维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特征。
一是形象性。西方的概念思维,是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抽象过程,舍去了事物的形象性。而中国的象思维则保持了事物的形象性。象思维之“象”首先是指客观事物表现于外的现象,形象,依靠感官可以直接感知到它们。中医用“四诊”方法来获取人体表露于外的症状与体征,取的都是“象”,如舌象、脉象、面象等,这些“象”均具有形象性。象思维之“象”第二层含义是意象、象征。中医运用气、阴阳、五行、藏象等意象概念与模型来进行联想、比喻、模拟、类推。与西医纯抽象概念相比,这些意象概念虽然已经过一定程度的抽象,但仍保留着一定的形象性。“比较抽象的‘象’,如道、阴阳、五行、八卦等等,无论其多么抽象,都还保留某种感性成分,否则也不是‘象’”[7]如说到阴阳,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寒冷晦暗与温暖明亮,提到“六淫”就会联想到自然界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象及其形象特征。中医象思维,无论望闻问切,还是辨证论治,乃至处方用药过程,都离不开具体、生动、丰富的“象”。
二是整体性。西方概念思维以实体为基础,主张主客二元对立,在抽象过程中往往对现象进行分割与抽取,去探寻现象背后的稳定性规律。而象思维以象为基础,在取象过程中,不作切割,尽量保持现象的整体性、丰富性、流动性,象本身就是一个具有多样性之统一整体。中医无论是具体的“象”,如舌象、脉象、色象,还是比较抽象的“象”,如气、阴阳、五行之象,乃至“整体之象”或“本原之象”,如道、太极等,都是一个个整体。各层次的“象”本质上又是相通的,具体的“象”中包含某种象征含义,即理性的成分,而抽象的“象”也包含着某些感性的色彩。正是由于各层次的象是相互贯通的,在象思维的“取象比类”、“据象辨证”、“体象悟道”过程中,各层次的“象”才能够在“流动与转化”中打通“小宇宙”与“大宇宙”的通道。中医象思维的整体性,不仅同人的生命现象的整体性相契合,同时也可以发现概念思维所发现不了许多现象,如经络、藏象相关性等规律。
三是流动性。概念思维坚守主客二元,注重规则、有序,执着确定与静态。建立在概念思维基础上的西医概念大多是单一的、固定的,一个概念所表征对象的某一方面或某一侧面,其内涵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外延也具有清晰的界限,概念一旦确定就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象思维’不同于概念思维的显著特点,就在于它借助‘象的流动与转化’,达到‘以象尽意’”[8]。作为中医象思维核心之“象”,总是处于“活体”之中,生命的表象、疾病之征象,都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即使生命“本元之象”,如道,气、阴阳等均处于不断的“生成”之中。象思维富于联想、善于比兴,通过象征与类比等“流动”的方法,来体悟生命与疾病的本质。
四是非逻辑性。概念思维是通过逻辑的方法来把握对象,要求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合乎逻辑。象思维则是以非逻辑的方式来体悟对象,运用的是意象概念、直觉判断与类比推理。中医意象概念很难进行严格确切的定义,在表述人体生理与病理现象时,只能借助比喻、象征等“援物比类”的方式来表达。如“春脉如玄、夏脉如钩、秋脉如浮、冬脉如营”。象思维之“象”与“象”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它们之间没有直接推理的逻辑通道,只能通过“心悟”、“心法”、“体悟”等非逻辑方式实现,即所谓“医者,意也”。
2、中医文化的价值基因。中医学数千年的临床实践经验积淀与传统文化的模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自然观、医道观、生命观、疾病观、治疗观、养生观及其价值体系,其核心价值观构成了中医文化的基因的一个重要片段,成为中医文化的价值基因。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一般与特殊、源与流的关系;另一方面,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在医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具有自身的特色与表现形式。那么,构成中医文化的价值基因的核心价值观究竟包含了哪些内容?
目前,学术界关于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练比较集中在“天人合一、医乃仁术、大医精诚、以人为本、治未病等观点。”[9]这些表述,是从不同层面进行的概括,但不够凝练与通俗。笔者认为,可以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概括为六个字:人本、中和、自然。
  1、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这一核心价值观在中医学的自然观、生命观、医学观、伦理观等观念层面上均有所体现。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倡导“医乃仁术”、“大医精诚”,其核心价值观表现在人本取向上。以人为本,在医学领域就是要尊重生命,关爱患者,注重生命的整体性与医疗的人文性。“以人为本”首先是“以神为本”相对应。中医早期就有“六不治”原则,其中就有“信巫不信医者”不治,认为“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二是生命至上。在中医看来,天地人“三材”,人为最贵。《黄帝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也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三、突出整体观念。与西医的天人相分不同,中医强调天人合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密切关联。“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与天地相应,与四时相副”。在中医看来,人不仅与自然是不可分离的整体,人体自身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中医认识人体、诊治疾病,中心要放在“人”的整体层面上。与西医“治病”的医学不同,中医是“治人”的医学。另外,中医突出“治未病”的思想,更是体现了以人为本,未病先防的理念。四是倡导医为仁术。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仁为本,倡导尊重人、爱护人。“仁者,人也”,“仁者,爱人”,“医乃仁术”,要求良医需要具备仁爱之心、高尚道德与精湛医术,提倡“大医精诚”。
  2、中和。中和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中和之“和”是价值目标,标志着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具有和谐、平衡、协调、和合等内涵,如“和为贵”、“和实生物”。“中”是一种方法论与思维方式,标志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最佳结构、最佳关系。“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中和之道是中华民族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根本原则与理想目标。”[10]同样,中和也是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主要表现在中医理论与方法层面,影响与左右着中医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与养生观。
“中和”是生命保持健康的理想状态,“和”是价值目标,是生命的平衡、协调,“中”是价值标准,无过无不及。在中医看来,“生之本,本于阴阳”,人体健康表现为阴阳的中正平和状态,而疾病则是阴阳失调。健康即“平人”,“平人者不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反之,阴阳不匀平,就是“病人”,“阴阳乖戾,疾病乃起”。中医治疗的本质就是调和阴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以“平”、“和”为健康目标,以“中”为标准而“调”,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通过“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泄之”、“虚者补之”等手段,来纠正阴阳之偏,达到“中和”状态。
3、自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的“自然”,不仅指客观自然界本身,更多的则是表达天地万物的本性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与法则,正如老子所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价值观注重道法自然、崇尚自然、顺应自然,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敬畏,更强调了顺应、顺从、不强求的价值取向。
中医作为典型的自然医学,其治病养生中表现出强烈的自然技术价值取向。在中医看来,人源于自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要尊重自然。“人与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于是,“顺应自然、法天则地”成为中医治病养生一大原则。首先,中医认识的人是“自然”的人,而非生物的人、机械的人。中医认识人体、诊治疾病,始终将人置于天地自然之中,不加以控制与破坏,通过望闻问切等自然手段来获得人体的“自然”信息。其次,中医认为,疾病源于违背自然之道,治病强调顺应自然。“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素问.四时调神大论》)。第三,人体具有自我平衡、自我调节能力,“阴阳自和者,必自愈”(《伤寒杂病论》)。中医治疗并非对抗治疗,而是采用自然的方法,通过自然药物、针灸、推拿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与提高自身固有的自然调节能力。第四、中医治疗技术与手段主张不破坏人的整体性,体现自然的价值取向。中药多取材于天然药物,注重道地与时节;针灸推拿侧重的是调节人体功能,提倡因势利导。另外,中医养生强调顺应天时阴阳消长,“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中医的思维基因与价值基因,构成了中医文化基因的“双螺旋”结构。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中医价值基因,强调人本取向,象思维基因上就表现出整体性、流动性特点;价值基因突出自然、中和,象思维基因便呈现出形象性与非逻辑性特征。反过来,象思维的形象性、流动性、整体性与非逻辑性进一步强化了中医价值观的人本、中和与自然的取向。
三、中医文化基因的功能
中医文化基因是中医的根,中医文化基因的自我复制与传播,对于中医文化的传承、中医文化的认同、行为规范的塑造以及中医本质的形成具有控制、维护、决定与规定作用。
1、控制着中医文化传承不断。从世界医学文化史看,曾经出现过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传统医学文化,但近代以来,随着西方医学文化的冲击,纷纷被消解、融合,唯有中医文化一枝独秀,不仅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至今还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被誉为“科学史上的奇迹”。究其根本,除了中医学本身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养生保健功能外,其内在的文化基因是维系其传承不断的根基。《黄帝内经》的出现标志着中医独特的理论范式的形成,《伤寒杂病论》又奠定了以辨证论治为特色的中医临床范式基础,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出现,标志着中医文化基因的基本形成。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医一脉相承,出现过高潮、也有过衰退,产生过各家学说,也发生过百家争鸣,但中医发展一直未能突破《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的传统范式,没有发生过西方意义上的“医学革命”。究其原因,其一,中医文化基因的连续传承。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而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发展没有发生间断,保证了中医文化基因传承不断,从而内在维护了中医文化的薪火相传。其二,中医文化基因控制着中医的认识对象在“象”的层面上,维护着对象整体性。西医的认识对象是在“实体”层面,实体层面的不断深入与发现,带来了医学的新发现、理论新突破。研究对象的千年不变,导致了医学理论相对稳定与医学文化的连续不断。其三,中医文化基因追求中和与自然,强调平衡与稳定,这种求同存异的价值取向从某种意义上限制了“标新立异”与“创新”。明代吴有性的“戾气说”与清代王清任的解剖学试图突破了中医文化基因的规范,被视为“创异说以欺人”、“越改越错”。
2、维护着中医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对于文化倾向性共识与认同可能形成支配人类行为的思维准则与价值取向。”[11]显然,中医文化认同是中医文化基因所支配的。数千年来,中医药一直维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与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文化一直深得中国人的信赖与广泛认同,深深地融入了中国人的血脉与生活方式中。从某种意义上,没有中医文化的认同,就没有中医文化几千年的繁荣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西学传入,西方文化中心主义思潮开始在中国蔓延,中医科学性、中药有效性、中医文化现代价值等问题多次被提出。“废止中医”、“废医验药”、“告别中医中药”、“中医科学化”等思潮与主张一直没有间断。近百年中医遭遇质疑其实是一个文化认同问题,而中医文化基因的变异是中医文化认同危机的根本。“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唯科学主义思潮的盛行、医疗市场化的冲击以及中医教育的西化,则是导致中医药文化基因变异的主要原因。”[12]目前,要化解中医危机,就要培养中医学子的文化自信、提高中医药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提升民众的中医文化认知度与认同感,其根本就是要传承与传播中医文化基因。
3、决定着中医人行为规范。首先,内含什么样的文化基因直接决定着采取什么样的诊疗手段。如果中医思维稳固、中医价值观坚定,在中医行医过程中,就会自觉以“中”为导向、以“和”为原则,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来遣方用药,就会主动选择对人体损害最小的中药、针灸、推拿等自然疗法。其次,在处理医患关系上,中医要以患者为本,医患关系和谐。对待患者,语言上,“言语温和、待患若亲,动须礼节、举乃和柔,勿自妄尊、不可矫饰,诚信笃实、普同一等”[13]行为上,“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大医精诚》),技术上要“精”,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待人态度上要“诚”,以“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发“大慈恻隐之心”,进而发愿立誓“普救含灵之苦”。再次,在处理同道之间关系,亦要“和谐”。不仅医患之间要和谐,医生同道之间亦要和谐。
4、规定着中医学本质。中医学究竟是一门什么样的医学,中医与西医的最大区别究竟在哪里?其实,中医学的学科性质是由其内在的文化基因所决定的,中医学从本质上是人文医学、和谐医学、自然医学。中医文化基因的人本价值观决定了中医是一门关于人的医学。中医不同于“生物医学”、“疾病医学”、而是建立在“人本”基础上的“人文医学”、“整体医学”。“中医治人”,中医始终围绕自然的、整体的人,一直没有走上解剖与实验科学之路,更没有走上生物医学道路。中医学的人文医学与整体医学特征不仅契合现代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也符合现代整合医学发展趋势。中医独特的文化基因对于倡导弘扬医学人文精神、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其次,中医是一门“和谐医学”。与追求征服、对抗的西医价值观不同,中医倡导“中和”价值观。中医治病在于调节阴阳,重在恢复人体整体平衡,西医重在消除病原,消灭病原病灶。在中医看来,人与自然和谐,是生命之根本;人与人之间和谐,是健康之条件;人与自身和谐,是健康之保证;形与神和谐,是健康之关键。以“和”为目标,以“中”为标准,中医发展出一套特色行之有效的调节人体、维护健康的技术与方法。追求平衡与和谐,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也是健康的重要保证。正如恩格斯指出:“物体相对静止的可能性,暂时的平衡状态的可能性,是物质分化的根本条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条件。”[14]再次,中医是一门自然医学。医道自然是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自然医学的中医,“思想上主张顺应自然之道,技术上采用自然之物,诊断技术以人体为主要工具,治疗上以自然材料和天然药物,对人体不造成损伤,以较小的毒副作用和较廉的成本而取得较明显的疗效。”[14]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技术医学的“非人化”倾向与伦理冲突,更符合现代健康意识与回归自然潮流。
中医文化基因是中医学的根,也是中医的特色所在。面对全球化的浪潮,面临现代医学的冲击,中医学一方面既要“返本”,保持自身特色来维护其主体性,同时也要“开新”,学习、借鉴与利用现代科技,特别是借助现代医学来丰富与发展自己。保持中医特色就是要保持中医文化基因的传承不变,学习与借鉴现代科技,重点是通过实现中西医文化基因的优化重组来推动中医的现代化。其中,中医文化基因的传承是中西医文化基因优化重组的前提,也是中医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不迷失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失去自我的重要保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3 07:33 , Processed in 0.04856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