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29 07:12: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根

         —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教育专家吉文辉教授

吉文辉,毕业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名誉馆长,中医医史文献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图书馆管理与研究工作。在文献学专业与中医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外,对中国传统文化易学、哲学、史学、文学、佛学、文字学等都有广泛的兴趣和研究。主编的专著有《中医古籍版本学》、《中医文献检索与利用》、《中医学文化基础》,发表有关中国传统文化论文数十篇。

  笔者:在一般人看来,中医治病主要依靠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临床经验才是中医的根本。您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

  吉文辉: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的根,是针对中医学而言。中医治病主要依靠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经验与技术应用,这点没错。但从整个中医理论体系来源和中医学的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看,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医学的根本。

  作为祖先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哲学体系、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水乳相融、休戚相关。中医学正是熔铸了传统文化中哲学、易学、天文学、气象学、地理学、生物学、心理学、语言文字学等诸科知识并通过阴阳五行学说加以建构,才形成了自己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学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成长、发展、成熟起来的,正如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医学的原动力一样,也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的原动力,是中医学的根。没有这个根,就很难形成中医学这棵参天大树;没有这个根,就很难理解和掌握中医学。在遗存至今的传统知识体系中,没有一门学科能像中医学这么全方位的涵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

  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指出:“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展过程中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认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证”。这是从根本上对传统文化在中医药生存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充分肯定。

  笔者:作为中医学根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众多学科领域,难以全面把握。您曾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系统进行了分层,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门知识体系均包含着七个层次,欲得学问之全局,可从此七字入手。能否请您以中医学为例,从这七字入手对中医学知识层次进行划分?

  吉文辉:这七个字的悟出,原出于我对中医学的观察和思考,并由此联想类推到其他传统学科。我在系统观察中国传统文化的各门知识体系时发现,不同学科都有着与中医学相类似的层次,于是,概括出“道、气、象、势、机、权、术”七个字,以显示传统知识体系的层次。一般认为中国传统学术整体上可分三个层次:道、学、术,我这里是就单个知识体系进行划分的,目的在于为更好更快更全面地理解掌握中医药学和其他传统学科提供方便之门。

  第一层次是道。《周易·系辞上》指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道是万物生成的本源,是自然运行的法则。天有天道,人有人道,医有医道。《黄帝内经》称“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素问·徵四失论》)。中医不同于西医之处的一个最大亮点,就是中医理论包涵着超越医术的大道。诸如上医之道、天人之道、阴阳之道、运气之道、摄生之道、形神之道等。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四章》),认为大道无体而功用无穷。中医学中的大道是每个习中医者不可不知的。今人习医,将医道降格为医学,令人惋惜。

  第二层次是气。气的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体系的一条主线。气为万物之终极、变化之本始。气的概念在中医学中占有极其显要的地位。举凡中医理论,从运气到生理,从病因到病变,从养生到治疗,从药理到组方,几乎无一处不浸淫着气的理念。气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本体基石,离开了气则中医不成其为学。

  第三层次是象。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维方式。《周易·系辞》指出:“《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思维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医学也概莫能外。《素问·五运行大论》曰:“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传统中医学,从生理、病理、药理到诊断、治疗,几乎都在运用象的概念,如阴阳之象、五行之象、藏象、气象、病象、证象、脉象、舌象、药象等。象在中医知识体系中处于方法论层面。

  第四层次是势。势在传统文化中属于形而下的范畴,但在政治、军事、法律、中医、书法等领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孙子兵法》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势在政治上是权势,在书法上是笔势,在军事上是战势,在中医临床上称病势。势又是一个流动的范畴,具有不确定性和可转化性,“夫势者名一而变无数者也”(《韩非子·难势》),如态势、趋势、走势等。因势利导是战争中取得成功的法宝,也中医临床中的一个极其重要治疗原则。“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夫治民与自治,治彼与治此,治小与治大,治国与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顺而已矣” (《灵枢·师传》)。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诸种因素, 审时度势,顺应病位、病势特点,以及阴阳消长、脏腑气血运行的规律,把握最佳时机,采取最适宜的方法加以治疗,以求达到最佳疗效。

  第五层次是机。机为势之关键和核心之所在。机有机兆、机遇、机枢、机缘、机运、机动等内涵。事物变化之缘由、迹象、征兆,以及事物变化之利弊得失全在于对机的把握。气机、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中极其重要的内容。气机就是气在人体中的运行和运作。气的运动形式在理论上可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气的升降出入,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运动一旦止息,也就意味着生命活动的终止。任何疾病,不论是产生于局部,还是发生于全身,都必然要引起气机运动的失调和气化活动的失常,从这一意义上讲,气机失调和气化失常是疾病的基本病机,把握了病机也就把握了疾病与治疗的关键。

  第六层次是权。权就是权衡,这是成功的必经之道。思考、联想、类推、判断、分析、谋划、变通、决策之类皆属于权。医之为道,参天人之奥,操性命之权,其理至深,其责至重。因此,临证施治,必须澄心净虑,小心谨慎,认真思索,反复权衡。《后汉·书郭玉传》谈到:“医之为言,意也。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古代医家所说的“意”,指的是医家的思维活动,而不是凭空臆想。明代大医喻嘉言对此解释得十分到位:“色者目之所见,脉者手之所持。而合之于非目非手之间,总以灵心为质”。 (《医门法律·卷一·明合色脉之发》)因此,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就认为:“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千金翼方·针灸上》)。

  第七层次是术。术乃成事之技,居七字之末。然术亦未可轻也。术之上有道与学,三者浑然一体,术之中亦有道与学也,唯人之识见有短长罢了。中医讲道、讲学,最终还是要通过医术来体现其实用价值。中医诊断之术有望、闻、问、切;中医治疗之术有汤液,有针灸,有按摩,有外敷;汤液有变化万千,针灸有手法不同。术之高者,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能发挥起死回生的功效。

以上七个字,大体上可以概括中医学的整体结构,并可以推及传统文化其他学科。欲得学问之全局,可从此七字入手。

  笔者: “道、气、象、势、机、权、术”七个字是从知识层次上对传统文化进行划分的,对于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究竟是什么,这又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您曾提出过,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首尾相接的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型结构。环型结构可以用“天、人、德、和、中、心”六个字加以概括。既然中医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核心价值观是不是也可以用这六个字来概括?

  吉文辉:当代学者刘长林指出:“圜道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观念之一”1,我发现这一圜道观在传统价值体系中也有所体现。我用六个字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加以概括,并形成一个首尾相接的既封闭又开放的环型结构:第一个字是“天”,人心以天为大,“巍巍乎,唯天为大”(《论语•泰伯》);第二个字是“人”,天下以人为本,“人者,天地之心也”(《礼记•礼运》);第三个字是“德”,人生以德为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第四个字是“和”,德行以和为贵,“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第五个字是“中”,谐和以中为至,“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论语•雍也》);第六个字为“心”,持中以心为宗,“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孟子•尽心上》)。而人心本出于天,则与天首尾相接了。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一种道德信仰,是对完美人格和祥和政治的追求,不是对神仙,对方术,对上帝的崇拜,“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指的就是这个意思。这六个字从宏观上概括了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最新颁发的《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指南》用“仁、和、精、诚”四个字来概括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实际上,这四个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反映:“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论语·颜渊》);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第一章》); “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周易·系辞下》);“诚者,天之道也”(《中庸·第二十章》)。这些思想与孔子所言五常(仁、义、礼、智、信)五德(恭、宽、信、敏、惠)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之体现。仁、和、精、诚四个字相比六字环型结构,只是小大层次上的区别,一个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整体价值理念,一个反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在中医学的具体体现,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笔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与模塑下,中医学带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烙印与人文特质。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同中医学具有科学与人文两重属性,但对二者孰轻孰重,谁是本质属性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有人认为,作为医学,自然科学属性应是中医学的根本属性,人文属性应是从属的。您曾经提出过:人文属性是中医学的最大属性,您这样说的根据何在?能否据此就可以推定您是认为中医不属于自然科学,而属于人文科学呢?

  吉文辉:一谈到医学的学科属性,人们便自然地想到它属于自然科学,这几乎已成为当代人的共识。其实,这是现代学科分类观念的误区,是科学主义恶性膨胀的结果。在20世纪以前,西方的医学是与科学并列的,科学研究的是客观物质,而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人文社会属性。人的主体意识的自我调节功能远非其他生物可比。人的意识、行为及其造成的社会环境是参与疾病的产生、防治和康复的重要因素,其作用绝不亚于客观自然因素。忽视医学的人文社会属性,就会把人降格为一般生物,乃至于一般物质,就会关闭诸多识病、治病的通道。中医治疗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因素的综合,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注重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其人文色彩比西医浓得多。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学科和人文知识,如阴阳、五行、易学、气学、道学、儒学、哲学、道德、养生等,与传统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时令、地理、生物,包括食物、药物、形体,以及医疗实践等共同构成了中医药学庞大的文化背景和理论基础。这些都与中医学血肉相连,不可分割。近几十年来提倡的“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其认识基础就是认为中医不科学,必须利用现代科学武装、验证与改造中医。人们何不设想一下:如果现代医学中的病因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全部改成中医的阴阳五行、藏象经络、四气五味学说,那西医还叫西医吗?中医如果被现代科学武装、改造,那还叫中医吗?我曾经列出12项指标对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进行全方位对比,发现中医学在研究方法、表述方式、生产方式、发展模式、文化特征、时空观念等六个项目上与人文科学完全一致,在思维方式、权衡要素两个项目上与人文科学基本一致,而在研究对象、主要学科、价值取向和教育功能四个项目上则兼具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特点。大家知道,人文学科是不可以采用自然学科方法加以验证的,这说明中医理论在诸多方面是不可能通过自然学科的实验方法加以实证的。中医有自己的一套系统,不然就不是中医了。无视或取消中医学的人文属性,对中医学来讲,是性命攸关的大问题。

  我曾提过:“说中医学是一门兼具自然科学的人文学科又何尝不可?”那是针对现代学科分类而言的。其实,把人类知识分成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两大类是不妥的,医学应是横跨人文和自然两大类的学科,而中医的人文属性更为突出而已,这样说并不否定中医的自然属性。

中医学兼具自然与人文属性,古人对此早有论述: “不谙天理,不可与言医;不解人情,不可与言医”(清·邵登瀛《四时病机·之一》)。只有充分认识到中医的人文属性,才能深刻地理解中医,才能消解对中医的认识误区。

  笔者:看来,您并不否定中医的自然科学属性,只是更加强调中医的人文科学属性。其实,一个文化传统中最稳定,影响最大的当属这种文化的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了。价值观念您上面已经谈得比较多了,对于思维方式,您曾提出意象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最具特色的思维方法。那么,在您看来意象思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方法?它与逻辑思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呢?

  吉文辉:思维方式问题,是处于学科理论体系中核心地位的问题,它决定着理论体系的特色。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大的特色是象思维。近几年国内哲学界对此已有所认识,如王树人认为:“中国传统经典乃为先贤主要通过象思维所创造”2苏新春认为:“统观中国文化,‘象’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占有特殊的地位”。3清代大哲学家王夫之对此作了高度的概括:“盈天下皆象矣。《诗》之比兴,《书》之政事,《春秋》之名分,《礼》之仪,《乐》之律,莫非象也。而《易》该会其理”(《周易外传·卷六》)。象实际上是古人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媒介和必然途径。

  象在古代分为物象和意象两大类,但在古人的思维中,物象与意象浑然一体,并没有严格、明确的界限。物象中包含有意象的成分,意象中包含有物象的成分,二者各有所侧重,但不可分割,否则就难以形成完整的思维体系。

  物象,为象之一种,指物之见于外者,与今人所指的现象大体相同。但物象并不完全等同于现象。今人所谓的现象自认为不包含人的主体意识,而物象则是包含有主体意识的。由于古人基本是借助于个人的直觉来获取外界事物的信息,因此,物象只能是客体的表象和主体的感知相结合的产物。主体在心理、心态、性情、性格、能力、智力、悟力、知识、经验、阅历、处境、身份、地位、品德、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直接地影响着物象的构成,经过主体参与的的物象必然包含着主体的意识在内。这也是中医临证离不开医家主体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

  意象,也是象之一种,是对物象进行摹拟的一种象征性符号。也即是古人所说的“立象以尽意”。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图像、符号、比喻、寓言、模拟、假借等,但大多数采用某一具体事物作为标识,如道、气、阴阳、五行、八卦等。意象与物象始终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关键在于主体如何运用自己的智力和悟力去把握它。意象思维利用比拟、类推、取象、联想等方法,把握言外之意,即“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易·系辞上》)。古人把天地间纷杂的物象简约化、规范化、系统化、符号化。或用抽象符号加以表达,如阴爻、阳爻、太极图等;或用典型事物加以表达,如《周易》中的大象、小象;或用特指名物加以表达,如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等。

  中医学中凡是定型化的理论概念,如精气、神、脉、性、脏腑、经络等都融合有人的意识在内,非现代科学中的结构、形态、功能等概念所能容纳。中医的证候也都带有意象色彩,如“肝郁化火”、“寒邪直中”、“痰火流注”、“少阴兼阳明”、“气营两燔”等等。由于证候是建立在阴阳五行、脏象经络、气血津液、六经六淫、七情八纲等理论之上的,因此,它不可能不具有意象性质。古人用“医者,意也”一句话来概括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是很贴切的。意象体现着事物的变化与相互间的关系,由于它具有随对象和主体的变化而变化的流动性和空灵性,因此与现代科学的实体概念保持着较大的距离,其思维也大有异于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指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的思维形式,又称抽象思维。在逻辑思维中,概念是稳定的,判断是有根据的,推理是合乎逻辑的。逻辑思维的结论不受判断者主体意识的影响。而意象思维则不受概念的局限,其概念是不稳定的。阴阳有其名而无其形,如五行中的“金”,既不是具体的金属,但又离不开具体的金属;既表示金,同时又表示西方、表示白色、表示肺、表示悲伤等等。“医者,意也”,意象思维深受着医家主体意识的影响,无论是直觉、比拟、联想,还是取象比类、触类旁通,都离不开医家主体意识。因此,中医临证十分注重医家的文化素养,注重医家的悟性。每一个意象概念的性质、功能、作用,以及与其他事物的关系,都是通过形象加以把握,而不是通过抽象的概念加以推论的。意象思维与逻辑思维都是人类思维形态,各有其用,只不过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更侧重于意象思维罢了。

  中西医理论体系的根本分歧,就在于思维方式和终极价值观的不同。目前中医西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研习中医者忽视意象思维的存在,而单纯以现象来囊括象的全部内涵和外延。其结果必然导致医家主体意象思维的萎缩和中医学基本概念的异化。为此,弄清象的确切概念,掌握意象思维的本质对于理解掌握中医基础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笔者:概念是思维的细胞,离开了概念思维难以展开。气不仅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范畴,同时也是中医理论的核心概念。气作为中医学的本体基石,渗透到中医理法方药的每一个层面。有人认为中医气概念过于模糊、笼统与难以实测性,从而影响到了中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于是便提出了中医理论发展必须走出气哲学的怀抱,走上实验科学之路。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吉文辉:“行医不识气,治病从何据?堪笑道中人,未到知音处”(明·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这是明代大医家张景岳针对一般业医者行医不得要领所发出的非同寻常的感慨,这一感慨至今发人深省。今人之不识气,多因思维方式与科学观念同古人相异,而不只是悟性不足所致。

  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一个重要范畴。气被用来说明万物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所呈现的状态。气已远远超越原先的自然形态而成为宇宙的本体和万物构成的基原,从而形成中国哲学的一大特色。气的思想伴随着中国传统哲学发展的全部历程。气的思想和气的知识被广泛地应用于传统文化和日常活动各个领域。

  据统计,作为中医学奠基性的经典著作《内经》,全书162篇,其中以气命名的凡19篇,内容论及气的有131篇,两者相加占总篇数的93%。书中所载各种气名多达2997个,按内容分类达271种。气概念在书中所占比例超过任何一个概念。由此可见气在中医学中之地位。中医对气的认识是从最根本处开始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灵枢·决气篇》)。《内经》认为气决定着人的生老病死:“人之生死,全赖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后世医家也一遵此说。纵观中医之辨证施治,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始终不离气字。中医所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病机气立”等均已成为医家之至论。

气不仅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而且还具有维持、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功能。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一起贯穿于中医药学整个理论系统,把天地、人体、脏腑、经络、病机、方药、脉证、治则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其稳定、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历数千年而不衰。气作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药中的气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它是在直观基础上推衍出来的一个非确指的概念,只表达一种连续性的、整体性的存在,弥漫于整个空间,并不确指某种实体结构:“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明·罗钦顺《困知记》)。清·王夫之进一步指出:“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亦无间隙。天之象,地之形,皆其所范围也”(《正蒙注·卷一》)。气处于一种恍恍惚惚、浑浑沌沌、莫可名状的状态。“以目而视,得形之粗也;以智而视,得形之微者也,’(唐·刘禹锡《天论》)。这里的“以智而视”就是采取思辨和推理的方法。中医就是采用这一种方法来把握气的。

  在《素问·离合真邪论》中对如何把握气,阐述的相当透彻:一是识机,二是法道。 “知机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者,扣之不发也”,这个机就是气之升降出人。另外,可以通过对自然的体悟来把握气之运化。例如由水就可以领悟气之道:“水之在沟,气之在躯,其实一也”(东汉·王充《论衡·寒温篇》),由水之清浊、水之畅阻、水之沟泽、水之涨落、水之运行可推知气之运行,他物亦然。由于气具有非结构性和非机械性特征,因此不“以智而视”,不以意而取,指望通过理化实验来验证气,显然是行不通的。离开了气,走实验科学之路,不仅肢解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同时也脱离了中医学思维方式,其结果必然导致中医的西化与异化。

  笔者:传承中医价值理念与思维方式固然重要,中医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现代人的需要。有人认为,中医属于传统科学技术,从发展角度看,科学技术总是向前发展,新的总是比旧的好,现代的总比传统的先进。于是就主张用现代科学技术解释、改造甚至取代传统中医。这个问题您是怎样看待的?

  吉文辉:笼统地说新的总是比旧的好,现代的总比传统的先进,在科技方面,还有一点说得通,但在人文方面就完全讲不通了,关键就在这个“总”字太绝对化了。现代的法西斯主义比古代的仁爱思想好吗?即使在科技方面,也不可这么绝对地认识,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当今世界环境污染、食物污染、资源锐减、物种灭绝、人口爆炸、核武器恐怖、人类免疫功能退化等等,都先进在什么地方?说中医落后,四五千年来中医药给中国人带来了什么危害?现代医药商品化、产业化、医疗费用激增、大批病人被排斥在医院门外,药物生产污染环境,药原性疾病流行,人类抗病力下降,病毒变异,病种变化,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艾滋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等等,并不能证明现代科学、现代医药就必然比传统中医药绝对的先进。

  中医学存在了几千年,而现代科学才产生几百年,中医学的存在与其科学不科学本不相干。科学理论不能解释的事物多的是,凭什么中医学非得符合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理论?我们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没说科学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认为,有关中医学兴废的争论在中国还将继续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近百年来形成的民族文化虚无主义和唯科学主义目前在中国还很流行,这个大环境不改变,中医的处境就很难改变。当医学仍局限于生物医学,当医院仍奉行产业化而不是公益性理念,很难想象能消除这种不和谐的声音。利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医学本无可非议,也不可阻挡,事实上也无人阻挡。但目前把“中医科学化”、“中医药现代化”这个包含怀疑中医理论色彩的政策口号,当作发展中医的唯一思路,并且以行政手段介入,这就给否定中医者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想象空间。而目前的中医药西化的管理机制更为慢性扼杀中医药提供了条件。带着模式化的框子来落实“发展”与“创新”的口号,必然会违反事物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科学在不断地发展,这是人们的共识,是无可置疑的。但各门学科如何发展却未必是相同的。我们看到西医的发展,是在不断地吸取现代科学知识、引进现代技术成果中发展的。西医吸取和引进的知识技术是符合它本身发展机制的东西,不符合它本身发展机制的东西它是不可能吸取和引进的。中医本应亦如此,但人们太迷恋现代科学了,以至于产生了两个思维误区,一是强行把西医发展模式套用到中医头上,使中医学说西化、中医管理西范。二是认为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医就是发展中医,就是中医发展。误把研究者当作被研究者,一如把诗歌研究当作了诗歌创作。实际上用现代科学和技术研究中医,只能说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研究的领域扩展了,它研究的成果只能是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的成果,而不是中医的成果,更不能说是中医在发展了。

不同学科、不同事物的“发展”与“创新”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即使是在同一门学科和同一类事物中的“发展”与“创新”也具有多样性与丰富性。各门学科都有着自我发展、自我淘汰的能力,否则它就不可能存在,更不可能存在数千年了。人类文化的发展模式大体上分两大类:累积型和更替型。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创新是以累积型为主,它不同于现代科技以更替型为主,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亦是如此。中医学的发展与创新前途宽广得很,例如利用传统理论和方法征服新的医学难题,把世界各地区有效生药按中医理论纳入中医药系列,把中医养生术规范化并普及到群众中去等等。僵化的“中医药现代化”只会窒息和扭曲中医药的发展。抛弃中医药的基本理论和传统生存模式结果只能是一个:消灭中医药。

  判断一个理论的过时与否,并不取决于产生时间的早晚。古代的未必过时,现代的未必正确。概念的艰深也不等于谬误。关键在于内容,在于实用价值。中医药历数千年沧桑而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一事实就证明中医学没有过时。现代哲学认为,由于事物同周围环境联系的多样性和人们认识方式的多样性,人们通过不同的“定义”来揭示事物不同的本质属性,是完全可以的,也是可行的。尽管中西医都源于医学实践,但由于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因而形成不同的理论体系,实际是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人体生命运动的客观规律。中西医理论可以互交换信息,取长补短,但没有互换性,不可能相互取代。如汉语和英语,同样用于表达人的思想,可相互交流、对译,但不可相互取代。两种语言蕴涵的文化底蕴和传统思维形态是不同的。从这点出发,笔者认为,在人类医学整体结构上,应当允许中西医学以互补的形式同时存在。

  笔者:提到中医的发展,不能不提及中医人才的培养。青年中医学子是中医的未来,越来越多的中医高等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在高等中医教育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是留住中医之根的“基因工程”。您十多年前就在我校率先开设了中医文化课程,组织编写了《中医学文化基础》教材。您的课受到了广大中医学子的喜爱与好评。您认为开设中医文化课程对高等中医教育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吉文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决定》中明确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和优势”。一旦舍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医药还有什么独立存在的意义?为此,笔者曾建议,在中医教育中应当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加大中医药经典著作的内容,大力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充分利用一切教育形式,如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兼修课,举办学术讲座、读书活动,举办医学史、文化史展览,提供学生自学书目,美化校园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开辟科研第二“战场”等,让学生更多地、更直接地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因为这些就是中医学的根,留住这个根,中医才有希望。现代医学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日益暴露出其不足和困惑,中医学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正在受到国际上的日益关注。但是,如果中医学继续沿着西化的道路走下去,继续忽视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中医学的人文属性,继续否定和漠视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那么中医学本身所固有的优越性将逐渐消失殆尽。

我个人认为,在高等中医院校,开设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文化课程,研究、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是高等中医教育的神圣职责,具有多方面的现实意义。

  其一,有助于大学生了解祖国的历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着人的价值和尊严,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歧视、诋毁中国传统文化绝不是炎黄子孙应具的心态和品格,中国人应为本民族拥有自己伟大的传统文化而感到自豪。

  其二,有助于加强对中医学的认识,增进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以空灵明慧的哲学思辨、韵味无穷的艺术魅力和深远丰厚的人文追求,傲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传统文化蕴涵着古人永恒的智慧和无穷奥秘。大学的短短五年中医教育,如果能使学生树立起这一信念,那将是中医教育最大的成功。

  其三,有助于大学生全面深刻地认识我们当前的国情。传统文化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物质与精神生活当中,是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文化哺育了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的子孙,是传统文化使古老中国荣获“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传统人本思想立足于人性,强调的是人的道德,是共性的弘扬,这一文化特色深深地影响着当前中国的国情。

  其四,有助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传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例如儒家的中庸之道、贵和思想、忧患意识、自省精神以及崇尚道德的价值观念和追求典雅的审美情趣,都是克服当今世界各种弊端的良方妙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和知识智慧。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弘扬传统美德,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改善国民道德状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之,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对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提高主体的思辨能力,增强个体的激情、美感和悟性,净化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具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科技文化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理应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的中医从业人员更应率先珍视这一宝贵的祖先遗产。

参考文献

[1]刘长林.中国系统思维[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13

[2]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6

[3]苏新春.汉字文化引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60

(本文发表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2
 楼主| 发表于 2016-9-5 05:33:43 | 只看该作者
气不仅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精微物质,而且还具有维持、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各种基本功能。气学说与阴阳五行学说一起贯穿于中医药学整个理论系统,把天地、人体、脏腑、经络、病机、方药、脉证、治则等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极其稳定、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历数千年而不衰。气作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是当之无愧的。
这个观点,必须得到继承和强化,否则,就是去了中医的特征,就会背离中医发展的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9 17:32 , Processed in 0.0696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