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6545|回复: 16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zz)给医盲扫盲中医的科学理论:阴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21 10:35: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阴阳—一个风靡现代生物医学界的科学概念

近年来,当国内的网站和媒体还在争议着中医是否科学,却不知在国际上,中医阴阳学说已在现代生物医学界风靡,成了科学家们的宠爱。现综合国外有关文献,分六小部分报告给《科学网》的生物医学和中医界的同仁,大家一起给力,呵护中华民族的文化,自敬,自爱,自信,自强。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的理论精髓实质,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消长,依存互根,动态平衡的概括。
近三十多年来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特别是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医学的迅速发展,阴阳学说不仅开始为众多的生物科学家们所接受,而且成了他们理论工具的时尚。他们将阴阳学说运用在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的各个分支领域,用来阐述和分析医学生物界各种的生理功能调节和病理的变化,从而在更高的层次归纳总结生物体内的机能活动,组织结构及其内稳态的相互关系,并为科学研究提供前瞻性的理论指导。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兴起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兴起,应当追溯到六十年代中期,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Sutherland EW 教授发现了cAMP(环腺苷酸)作为细胞内的第二信使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与物质代谢,而于1971年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接着Goldberg ND教授在1975年代发现了cAMP与cGMP(环磷酸鸟苷)通常呈拮抗性,有共同参与调节生物细胞的作用,首次提出了细胞功能调节的“阴阳学说”假设。他认为这种拮抗调节作用可以用“阴”和“阳”两词来概括。这一观点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生物医学界相继发表了不少有关cAMP和cGMP的这种拮抗性调节与阴阳对立消长的学术论文。

阴阳学说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的制约关系



以往医学界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制约的关系,总是用正负,相反,相对,升降,促进和抑制等词汇来形容。可是,当西方生物医学家们了解到阴阳的深刻内涵后,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词汇能比阴阳更言简意骇,来描述生物体内的生命本质现象的基本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运用阴阳作为主题词的论文就有千余篇,而且有不断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生命现象中具有互相对立制约关系的基因和基因组不断地被发现,同时一个基因在不同的生理病理条件下也常常表现出相互对立矛盾的两个方面。因而,阴阳学说的运用也就变得越来越普遍,这在免疫学方面有着代表性的例子。Zhang J在《临床研究杂志》的论文开始,首先把庄子的道家宇宙阴阳观介绍给了英文读者,接着他利用太极阴阳模型来解释干扰素(IFN-γ)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过程中表现出的阴阳对立转化的双重性。当炎症发生之际,干扰素-γ诱导出一些促炎症细胞因子,表现出阳的特征,可是当“重阳必阴”时,干扰素-γ会诱导产生一些消炎症的基因。因此干扰素-γ具有调节机体内“阴平阳秘”,对免疫系统的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阴阳学说在免疫学中运用的文章还有很多,例如,美国著名麻省理工学院生物学Eisen HN教授, 在他的论著中以《免疫系统中的阴和阳---抗原识别的特异性和简并性》为题,来探讨解释抗原识别过程中二元性, T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既有高度特异性的一面,可以敏锐地区分其中的特异性抗体,另一方面每个T细胞受体又可和许多不同的多肽组织相容性复合体(peptide-MHC complexes)抗原起反应,表现出T细胞识别的简并性一面。



耶鲁大学免疫系Wan YY在他的论文综述中,讨论了免疫调节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调节性T细胞之间的阴阳作用。 转化生长因子-β是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细胞因子.它们与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 转化生长因子-β对调节T细胞功能的表达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免疫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两者对于控制自身免疫反应和维持机体免疫耐受状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主要表明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两者发挥着阴性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对炎症性细胞的增殖、免疫活性的发挥起抑制作用。但近来研究也表明,两者还有阳性调节作用,既在某些条件下,两者又作为促进因子直接参与免疫应答。另外,Nurieva RI等综合了近年来免疫学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白细胞表面分化抗原28(CD28)家族蛋白作为T细胞第二信号受体对T细胞的阴阳二方面的共同刺激所造成的对免疫耐受和功能的重要控制作用。Galgani M等也讨论了调节性T细胞的阴阳双重调节作用对免疫系统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阴阳平衡被破坏,超越了其免疫耐受状态,将会发生自动免疫性疾病或癌症。


可以说七十年代生物医学界“阴阳学说”观点的提出,奠定了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运用的基础,说明阴阳学说已开始为现代医学生物科学家们所了解和接受。此后在八十年代,科学家们试图将阴阳学说运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其中1986年Marx JL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细胞生长调控的阴和阳”,可以说是阴阳学说第一次在世界顶级科学刊物上被得到了认可,确立了阴阳学说的科学性,及在现代生物医学中的运用价值。



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界再次引人注目,成为时尚,是1991年Shi Y, Seto E, Shenk T 等几位科学家,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种锌指类细胞转录调节因子,该基因是一种启动子结合蛋白,在核酸的转录启动及调控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控制细胞的增殖,生长,和DNA损伤的应答,特别是在许多生物体中它对基因的调控,具有激活或抑制的双重转录活性。因此,这几位科学家决定将此启动子结合蛋白命名为“阴阳1”基因,简称“YY1”。他们的科研成果也很快地被发表在世界顶级医学科学杂志《细胞》和《自然》上,同时引起了医学生物界极大的反响。“阴阳1”基因对揭开基因是如何启动,生物体是如何调控其蛋白的转录、翻译和合成的,起到的很大的帮助。在这二十多年中,医学科学家们对于“阴阳1”基因的研究一直兴趣未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进展。并且还发现了“阴阳2”(YY2)基因。

据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信息中心网资料统计,在2000年度中,关联到阴阳学说的生物医学论文还不到50篇,而2010年度中,有关论文已经超过了一百篇。难怪瑞士的一位心血管病专家在他的医学论文中称:“阴阳是一个正在全世界风靡的中国概念。”  
2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0:38:31 | 只看该作者
2.阴阳学说阐述生物体内稳态的相互关系
随着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医学研究日新月异的发展,技术手段的更新,大量新的基因被不断地发现。科学家们在超微观的生物研究过程中,仿佛有一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他们深深地意识到在研究的一定阶段,必须超越狭小微观生物的范围,从宏观的角度来认识生物的生命现象的真相与全貌,避免其片面性。当然,阴阳学说又成了科学家们的首选工具,特别是在医学综述和述评论文中常常被引进了阴阳学说。
哈佛大学医学院的Zigman JM和Elmquist JK 在《内分泌学》杂志上发表了题为“体重的阴阳调控—从厌食症到肥胖症”。在这篇综述中,总结了十多年来的有关于控制食欲、体重的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将这些研究成果,绘制成太极阴阳模型[见附图]。作者将瘦素(Leptin)比作阳,是能量充足的分子信号。瘦素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能抑制摄食,促进能量消耗,调节代谢,影响激素分泌、生殖、免疫和血管增生等。作者还将脑肠肽(ghrelin)比作阴,是能量不足的分子信号。脑肠肽又称“饿激素”,是一种由胃的内分泌细胞所产生的小分子肽,它是很有效的进食刺激剂。文章主要阐述了人体瘦素和脑肠肽激素作为重要的信号,两者如同阴阳一样相互依存,彼此协调,自适调控,通过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反馈调节(overlapping pathways),来平衡能量和食物的摄取,保持体重的稳态。两者之间若任何一方过盛或不足,都可能破坏内稳态的平衡,引起肥胖,厌食症或虚损证。
值得注意的是,《自然》杂志免疫学分册2005年第四期为了更明瞭地表达调节性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在维持机体免疫平衡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特在该期的封面绘制了太极阴阳图,又一次吸引了全世界医学界的眼球。编辑十分强调和谐本质的重要性,指出人体由无数的复杂元件之间相互作用而成,彼此需要互相和谐,才能维护其构成要件的动态平衡[15]。调节性T细胞作为一个具有独立功能的T 细胞亚群,其功能是通过抑制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免疫反应、抑制传统T细胞的活化以及促进一些抑制性细胞因子的分泌等,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肿瘤免疫监测、诱导移植耐受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另外,Shen Y 和Meri S也从太极阴阳调节角度来探讨补体的阴阳两方面的作用与阿兹海默症的关系。在阿兹海默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补体系统一方面被淀粉样蛋白激活,可诱导和促进局部免疫炎症形成,产生大量具有生物学活性的蛋白质,和神经元损伤变性,表现为阴的一面;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促进清除神经元毒性以及促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防止炎症反应扩大和促进神经再生,表现为阳的一面,这种阴阳平衡一旦被破坏而将发生阿兹海默症。
正如哈佛大学教授Aikawa M一针见血地指出的那样:“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已知道了健康的本质就是平衡,但其所代表的机理是复杂的,以至数千来,我们还一直在试图回答着同样的问题。”(Aikawa M.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law of Yin and Yang in smooth muscle cell fate. Is YY1 a vascular protector? [J]. Circ Res. 2007, 20, 101(2):111-3)

4.阴阳学说分析生物体内动态变化的规律



和中医认识人体生命现象的本质一样,生物医学家们也认识到了内环境的平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观察到平衡不是绝对的和一成不变(static)的,而是相对的和动态变化(dynamic)的。一旦人体内的这种动态平衡被破坏,就将会产生各种疾病。他们指出“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古代的中医阴阳学说在探讨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却现在被证实在分子水平上”。



阴阳学说分析生物体内动态变化规律的论文主要集中在肿瘤病变,细胞周期,月经周期调控等方面。 其中倍受生物医学界关注的是一种抗癌基因p53,它在细胞周期捕获,DNA修复,细胞衰老、分化、调亡等动态变化过程中都起着的重要作用。当DNA受到损伤时,p53表达产物急剧增加,可抑制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转,停顿于特定的周期位点,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DNA修复;当修复失败,p53蛋白则引发细胞凋亡;如果p53基因发生了突变,对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细胞癌变。科学家们为了更好地研究p53基因的功能及调控规律,还从阴阳两方面来研究,首先从阳的方面,用转基因小鼠将p53基因功能放大,表明其能降低小鼠癌症的发生率,但却能引起早衰。相反从阴的角度降低p53基因水平,却能增加小鼠癌症的发生率。

另外,有学者将抗癌基因p53的肿瘤抑制作用比作“阴”,它能修复损伤细胞,或者除去严重损伤的细胞从而避免这些细胞对机体的危害作用。相反将致癌基因c-Myc的肿瘤发生作用比作“阳”,c-Myc基因能促进细胞周期的生长、增殖,与某些组织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转归有重要关系。现在人们普遍认为,癌症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这种阴阳的平衡逐渐被破坏,可以是先天的遗传基因或后天的物理、化学、生物的致癌物质改变所致。在过去30年中,有许多相关的阴阳调节蛋白被发现,而p53和c-Myc最具有代表性,因为它们有着正好相反的作用,对控制细胞的生长、增殖,调节蛋白之间的平衡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利用人为的科学方法来干扰这种阴阳的平衡,造成阴阳某一方的不足或过盛,结果发现p53和c-Myc的阴阳双方是相互依存互根的,两者之间在细胞体内保持着动态的平衡,控制细胞的生长。

     细胞周期的准确调控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基本过程的重要保证。越来越多的科学家们发现理解阴阳学说的内涵对研究细胞周期调控有着非常的重要性。首先他们发现细胞生长控制的每一个水平环节中,各元素间都存在着阴阳相互对立的动态平衡调节作用。其次,在细胞周期调控中,细胞内在的因素和外在的因素同样重要,并且相互协调才能维持细胞正常增殖。另外,理解阴阳失调的内涵对研究细胞周期失控的病理现象,特别是肿瘤的发生与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3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0:38:58 | 只看该作者
5.利用阴阳学说研发新的生物疗法
正如前面提到的那样,科学家们不仅利用阴阳学说的原理来制造不同的病理模型,近年来还设想根据阴阳学说原理来开发和研制新的制剂。瑞典的肿瘤分子生物学家Larsson LG和Henriksson MA 最近发表了关于“在肿瘤生长中肿瘤蛋白Myc的阴阳功能及以此为目标的疗法”的论文。文章回顾了Myc基因家族在控制正常细胞增殖,生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分析了Myc基因一旦在失控的情况下表现出阴阳两方面的特征。
Myc基因是较早发现的一组癌基因,前面提到的c-Myc基因就是Myc基因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Myc基因失控后将会破坏细胞,发生在扩大增殖的及自我更新的细胞中,导致其异常或过度表达,加速肿瘤的发生,这种被激活Myc基因广泛参与人体多种癌症的发生,。但是另一方面,近来科学家们还发现,Myc基因也同时可以触发机体内在的肿瘤抑制机制,包括细胞凋亡,细胞衰老,DNA修复,这三大内在的应答机制在机体阻止肿瘤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两位作者将Myc基因这种对立矛盾的两方面描述为阴阳特征。文章着重综述了Myc基因阴阳两方面特征,启迪读者在设计抗癌药物时,不仅仅要从阴的方面来控制肿瘤细胞生长、增殖、代谢、细胞周期,干细胞,以及抑制变异和浸润。同时,应从阳的方面多层次、多方位、多途径地积极开发研制新型抗癌制剂,因为Myc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内在抗癌机制,即细胞凋亡能清除固定突变及细胞周期调控失衡的细胞;细胞衰老会中断细胞生长周期,使细胞不再分裂;DNA修复对所有可能的DNA损害做出相对应的修补措施,确保基因遗传信息的正确性,逃避癌化。
     由此可见,预计在不久的将来,科学家们会在整体抗癌治疗中,一方面去研制抑制Myc基因与癌细胞作用的更优良药物,降低药物毒副作用。而另一方面研制基因疗法,作为一种生物治疗常规方法,利用机体内在抗癌机制,为治疗癌症提供一种新的可能性,成为手术、化疗、放疗的补充和有效的治疗手段,已成为抗肿瘤研究的新思路。这正是中医所说的“祛邪”“扶正”,“标本兼顾”。

结语及展望
    中医是以阴阳总纲为宏观,以寒热,虚实,表里为亚宏观,而以脏腑和六经辩证为次宏观,同时以五行和经络为纵向联系,形成了中医独特的整体统一的网络(network)理论体系;现代医学以肉眼大体解剖为次宏观,以光镜和细胞学常规技术为微观,而以电镜和分子生物学技术为超微观,同时以神经血管为纵向联系,形成了西医的理论体系。随着分子生物研究的不断深入,虽然人体生命现象还远远没有完全被揭示,但现代医学的理论体系已变得越来越臃肿庞杂,且彼此间缺少整体统一性。这时如果还没有一个宏观的科学理论来加以总结深化提高,那将变得杂乱无章,他们渴望能有一个超越微观的宏观整体统一动态平衡的网络理论体系。因此,古老而充满科学哲理的阴阳学说很快就成了现代医学界的“新宠儿”,生物医学界“惊奇”地将它运用到了各个分支领域。正如两位英国的教授在医学论文中赞美的那样,“阴阳概念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架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通过近年来文献的回顾,我们也清楚地看到,阴阳学说在现代医学中的运用才开始不久,对阴阳精髓的理解还有待于进一步升华,许多论文还只是浮于表面,甚至有些人“错误的运用或滥用也并不奇怪。” 目前从总体来看,关联到阴阳学说的生物医学论文主要还是以非华人作者为主,因此摆在我们全球华人面前的重要课题是如何抓住这个契机,树立自信性,海内外中西医共同给力,将阴阳学说更好地融入生物医学界,“届时我们将在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之上完全揭开动态阴阳的奥秘。”可喜的是,在海内外已有不少华人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在发表医学论文的同时也积极地宣扬阴阳学说的精髓实质,因为在生物医学界华人已成为了主力军。
所以,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随着人体生命现象奥秘的不断揭示,中医传统医学与现代生物医学将更加相互渗透,互相补充,最终形成一个医学理论体系中的不同分支,而绝不是任何一方被替代的关系。(全文完)

按:本文的构思已经数年终之久,但怎样从一千余篇海外文献中写好这篇文章述评,心中没底,但看到近来一直有人在反对中医,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本身也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国内分子生物医学界的科学家希望赶超世界水平,但国外的科学家们却津津乐道地研究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来寻找突破口。这些极大的反差使得我不得不用心来完成这篇文章。以上本人精选了30余篇海外论文,报告大家,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中国人要树立自信心啊!!!!
4
发表于 2015-7-21 10:47:2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阴阳可不可以用“-”、“+”表示?
5
 楼主| 发表于 2015-7-21 10:59:52 | 只看该作者
gl0101 发表于 2015-7-21 10:47
这个阴阳可不可以用“-”、“+”表示?

你连帖子都不看,就用门外汉的思维提问题,怎么进步?
先学习:
以往医学界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制约的关系,总是用正负,相反,相对,升降,促进和抑制等词汇来形容。可是,当西方生物医学家们了解到阴阳的深刻内涵后,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词汇能比阴阳更言简意骇,来描述生物体内的生命本质现象的基本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运用阴阳作为主题词的论文就有千余篇,而且有不断上升趋势。
6
发表于 2015-7-21 11:06:18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求真 发表于 2015-7-21 10:59
你连帖子都不看,就用门外汉的思维提问题,怎么进步?
先学习:
以往医学界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制约的 ...

以往医学界描述生物体内互相对立制约的关系,总是用正负,相反,相对,升降,促进和抑制等词汇来形容。可是,当西方生物医学家们了解到阴阳的深刻内涵后,他们意识到没有任何词汇能比阴阳更言简意骇,来描述生物体内的生命本质现象的基本特征。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现代医学,包括分子生物医学运用阴阳作为主题词的论文就有千余篇,而且有不断上升趋势。
-------------------------
啥阴阳的深刻内涵?
7
发表于 2015-7-21 11:17:14 | 只看该作者
求真发个网址我看看。
8
发表于 2015-7-21 11:45:10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家们是这样评价“她”的

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都如此钟爱她?想必也是有她的道理,这里只是一部分答案。

“阴阳是一个正在全世界风靡的中国概念。”
引自Cook 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itric oxide and oxidative stress: the "Yin-Yang" effect--a Chinese concept for a worldwide pandemic [J]. Swiss Med Wkly. 2006, 18, 136(7-8):103-13.

“古代的哲学家们早已知道了健康的本质就是平衡,但其所代表的机理是复杂的,以至数千来,我们还一直在试图回答着同样的问题。”  
引自Aikawa M. The balance of power: the law of Yin and Yang in smooth muscle cell fate. Is YY1 a vascular protector? [J]. Circ Res. 2007, 20, 101(2):111-3.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古代的中医阴阳学说在探讨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却现在被证实在分子水平上”   
引自Dai MS, Jin Y, Gallegos JR, et al. Balance of Yin and Yang: ubiquitylation- mediated regulation of p53 and c-Myc [J]. Neoplasia. 2006,8(8):630-44.

“阴阳概念提供了一个智慧的架构,它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
引自Dutt T, Toh CH. The Yin-Yang of thrombin and activated protein C [J]. Br J Haematol. 2008, 140(5):505-15.

“届时我们将在细胞生物学的基础之上完全揭开动态阴阳的奥秘[30]。”
引自Zhu X. Seeing the yin and yang in cell biology [J]. Mol Biol Cell. 2010, 21(22): 3827-8.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5993-422611.html
9
发表于 2015-7-21 12:10:16 | 只看该作者
中医理论与生命科学(组图)

陈安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医,实践与理论之间,先扬弃理论吧”的博文,我还是想用事实说话吧!

  中医的理论要扬弃,或改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许多刚进中医大学的一年级新生说:“我们就是冲着推翻中医理论进中医大学的”,许多中医学者也认为要改革中医,但是一旦深入理解了中医理论后,也就意识到要革新一门具有数千年的完整的网络理论体系,并非容易之事。

  首先,中医理论深深地受着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影响,把人看着是一个天人相应的整体,古人从大自然界中观察到的各种现象来比喻人体的正常生理现象,而把各种自然灾害比作某些病理现象,并以此来指导临床的诊断和用药。打个比方吧,夫妻两人,经常为了开空调而吵架,一个说太冷,一个说太热,为什么?中医认为一个是冷体质(阳气不足),一个是热体质(阳气有余),又如,夫妻两人,一个吃了辣椒身体热活活的,挺舒服的,可另一个吃了辣椒后,鼻子出血,痔疮发作,脸上冒粉刺,为啥?西医目前无法解释,中医认为热体质的人,吃了热性的食物容易上火。又有人长期工作压力或生气后,容易胃痛,西医检查一切正常,没法治,中医认为肝气犯胃 (木横侮土),用一些柔肝和胃的药,胃就舒服多了。更有甚者,头痛,血压升高,中医认为肝阳上亢,用一些珍珠的贝壳,菊花等中药,头痛好多了,这些例子太多太多了,中医理论是我们祖先长期观察自然,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它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身边,是任何人也否认不掉的事实。生命科学的理论还远远不能解释这些人体现象。

   再举个例子,陈安先生的博文中提到了《易经》中的“乾卦”「潜龙勿用」「见龙在田」,「或跃在渊」,「飞龙在天」,这种“阳气”的生发过程,让我们看到用来描述卵胞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么栩栩如生,原始卵泡,生长卵泡,成熟卵泡,排卵。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在这阶段随着卵泡的发育,雌激素和FSH水平提高,LH高峰,卵巢中某些细胞因子增高,卵管和纤毛蠕动增加,卵巢血运增加,基础体温上升,垂体-卵巢升调节,种种这些生理变化,研究结果,中医可用一个“阳”字概括,因为“阳”代表着活动,上升,生长,无形(排卵是一个肉眼不能看见的过程)。更神奇的是,我们用补阳中药来促进排卵,不论从临床和动物实验都证实了有效性(见下图)。这些理论,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我都已经发表在了有关的杂志上。所以,有人说中药有效,理论应该扬弃或改革,要知道现有的中医的理论,几千年来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临床辩证用药,中医理论一旦扬弃,中医药也将不复存在。所谓的“庸医”就是指不懂中医理论的医生。

   在许多人看来,中医理论很粗糙,不像西医那样细胞结构分的清清楚楚,看的明明白白,让人感觉这就是科学。却不知西医发展到了今天,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的飞速进步,生命科学家们,特别是在各个学科中一些世界有影响科学家们正在为他们的生命现象的理论所困扰,这些尤其反应在顶级杂志的论文综述中,他们往往不知如何来解释各种在体的,离体的,动物的,人类临床的生理病理许多矛盾的现象,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地认为生命科学理论已经到了革命的时候了,这就是说,如果再不尽快地从微观和超微观的科学研究中升华到整体得高度来认识生命现象,那如同盲人摸象一般,理不出头绪,永远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西方的科学家们发现了“阴阳学说”,并视为珍宝,在他们的医学论文中无不流露出赞叹和敬佩,相见恨晚之感慨。
(欢迎免费下载相关论文http://www.hqzyy.com/HQ1102/790.htm
所以,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等生命科学的教授都在探讨中医阴阳理论了,张三火老师建议北大和清华的生命科学院研究中医也是在情理之中。

因此,中医需要发展,每一个中医都希望都希望自己的学科发展进步。但是人体生命现象之谜尚未完全揭开之前,姑且请您不要说扬弃中医理论!

中医治本,调整平衡,治疗生病的人;
西医治病,祛除病害,治疗人生的病。

谢谢科学网各位关心中医发展的科学家们。因为这是我们的国粹。

(图片)
对照组小白鼠卵巢,有数个原始卵泡。

(图片)
中药组小白鼠卵巢,有多个成熟卵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5993-427995.html
10
发表于 2015-7-21 16:11:0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吧,外国人对阴阳的了解不会比中国人多。虽然是那两个字,但也不过是捕风捉影的意会罢了,不然中医最核心的东西早就被人家挖走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9-22 21:33 , Processed in 0.06768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