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中医药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医名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1 05:35: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医名句

1.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胜则外热,阴胜则内寒。(《素问》,内阴为外为阳、
寒为阴热为阳。)
2.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伤寒论》)
3.夏月人身之阳以汗而外泄,人身之阴以热而内耗。(《金匮要略》,暑月天气炎热,
容易出汗,伤暑多呈气阴两伤的病证。)
4.阳胜则作痉,阴胜则蜷卧。
5.汗能亡阳,下能亡阴。(《医经秘旨》)
6.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自然界的天气变化或病理变化中
寒极假热和热极假寒的现象。)
7.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素问宣明五气篇》)
8.阴并与阳则狂,阳并与阴则癫。
9.阴虚则阳火亢,火亢则精愈亏;阳虚则水饮盛,饮盛则气愈衰。
10.阴胜阳虚则自汗,阳胜阴虚则盗汗。
*************************************************
1.目者,宗脉之所聚也。(《黄帝内经·灵枢》)
2.脑为髓之海。(《灵枢·海论》,脑与脊髓相通,为髓聚而成。)
3.胆荣在须,肾华在发。(李挺,:“胆荣在须,肾华在发,精气上升则须润而黑。”)
4.齿为骨之余,龈为胃之络。(《医学正传·卷五》)
5.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吴鞠通,概括了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筋骨未
坚的生理特点,同时也说明了其发育阶段中的体质特点。)
6.(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万全)
*************************************************
1.人身之至宝,不外乎气血。
2.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A.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是指血的流动及其生成过
程中,均离不开气的气化功能。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也弱。
2.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而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血液的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主宣发布散,肝气主疏泄条达。因此,气虚则
推动无力;气滞则血行不利,血行迟缓而形成血瘀,甚则阻滞脉络,结成瘀血,此为气
在后。此外,血行也随气的升降出入异常而异乱。血随气升时,可见面红、目赤、头痛
,甚则吐血;血随气陷时,可见腔腹坠胀,甚则下血、崩漏等。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
症时,常分别配合补气、行气、降气等药物,此是气能行血的实际应用,此为气在前。
3.气能摄血:摄血是指气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是依
赖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证,即是
气不摄血,治疗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才能达到止血之目的,此为气中包含着血。B.
血为气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
所以气必须依附于血而存在于体内。如果气失于依托,则浮散无根而发生气脱。所以,
血虚者气也易衰;血脱者,气也易脱。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
理也在于此。此为血中包含着气。)
3.气为阳宜降,血为阴宜升。(朱震亨)(气为阳,血为阴,清阳为天(在上),浊阴为
地(在下),阳气上行头目,而盛于左,故耳目虽俱禀于清阳,但左明于右。阴血下行手
足,而盛于右,故手足虽俱禀于浊崩,但右强于左。所以有「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
的说法)
4.气能升血,血能载气。(见2)
5.气常有余,血常不足。(元·朱丹溪《丹溪心法》:“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
为气,地之阴气为血,然气常有余而血常不足,何为其然也?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
之外。地居天之中,为阴,而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
,属阴而禀日之光以为明者也。则是地之阴已不胜于天之阳,月之阴亦不敌于日之阳。
天地日月尚然,而况于人乎!”朱丹溪以天地日月比相于人体,立“气常有余,血常不
足”之论,治疗虚损(仅此)着眼于阴虚火旺,开滋阴降火治疗虚损之先河。)
6.气主煦之,血主濡之。”(《医学真传·气血》,人之一身,皆气血之所循行,气非
血不和,血非气不运,故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7.血之与汗,异名同源(《黄帝内经·灵枢·营卫第十八》)。
8.女重血,男重气。
***************************************************
1.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
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
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
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
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
(《灵枢·脉度》,五脏病变可以从七窍中看出)
2.命门之水火,即十二脏之化源。
(《景岳全书》,肾藏元阴元阳,是水火之脏,主藏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生殖之源
,生命活动的根源。)
3.人以胃气为本。(《黄帝内经》--人以水谷为本,故人绝水谷则死,脉无胃气亦死

4.安谷则昌,绝谷则亡(《黄帝内经》,安谷:能吃的下米饭;绝谷:断绝饭食。 病中
食物不减,生命力就旺盛;绝食断粒,命就不会久长。)。
5.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
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
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
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
(《素问·宣明五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为
五入。
  五气所病:心为噫、肺为咳、肝为语、脾为吞、肾为欠,为嚏,胃为气逆为哕,为
恐,大肠小肠为泄,下焦溢为水,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弱,胆为怒,是为五病。
  五精所并: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
,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
  五脏所恶: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
  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是为五液。
  五味所禁: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
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是谓五禁,无令多食。
  五病所发:阴病发于骨,阳病发于血,阴病发于肉,阳病发于冬;阴病发于夏。是
谓五发。
  五邪所乱:邪入于阳则狂,邪入于阴则痹;搏阳则为巅疾,搏阴则为瘖;阳入之阴
则静,阴出之阳则怒。是为五乱。
  五邪所见: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
之阳,病善怒不治。是谓五邪,皆同命死不治。
  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五脏所主:心主脉、肺主皮、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是为五脏所主。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五脉应象:肝脉弦、心脉钩、脾脉代、肺脉毛、肾脉石。是谓五脏之脉。)
6.五脏以肾为本,六腑以胃为本。(《皇帝内经》)
7.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李中梓《内经知要》)
8.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各用其殊也。(《内经》)
******************************************************
1.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
三》)
意思:阴阳两方面相对平衡、协调,人体就健康:任何一方的偏盛偏衰乃至离决,人的生
命就有危险以致死亡。
2.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思:躁,动也。静则为阴,动则为阳。静,动以明阴阳之性。指事物一年四时中春生、夏
长、秋收、冬藏的正常发展规律。此即四象之阴阳,阳生阴长,言阳中之阴阳也;阳杀阴藏
,言阴中之阴阳也。盖阳不能独立,必得阴而后成,如发生赖于阳和,而长养由乎雨露,是阳
生阴长也。阴不自专,必因阳而后行,如闭藏因于寒冽,而肃杀出乎风霜,是阳杀阴藏也。
所谓独阳不生,独阴不成也。又有言:阳之和者为发生,阴之和者为成实,故曰阳生阴长;阳
之亢者为焦枯,阴之凝者为固闭,故曰阳杀阴藏。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阳
化万物之气,而吾人身之气由阳化之;阴成万物之行,而吾人之形有阴成之。正因为气属阳
,所以人体之气称为阳气,形属阴,人体精,血,津液称为阴精。
3.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意思:阳依附于阴,阴依附于阳,在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依存的关系――
即任何阳的一面或阴的一面,都不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
4.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格致余论》-朱丹溪)
背景:在相火论的基础上,朱丹溪创立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学说,强调“养阴
”在养生和治疗上的重要性,因而创立了“滋阴派”。后世温病学派受其影响颇深。直
至明代张介宾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才将朱丹溪的影响纠正过来。
5.阴阳互根,气血同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简解:阴阳互为根本,气生血、血养气。
6.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头者,诸阳之会。(《素问·阳阴脉解篇》)
2
发表于 2014-6-8 17:54:4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对这些名句进行解释,则更好,比如女重血,男重气,为什么?则更让人容易记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导航中医药 ( 官方QQ群:110873141 )

GMT+8, 2024-11-6 02:55 , Processed in 0.0481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